www.trostore.com
 

 

于 平

 

 

 


明清小说外围论

八、传播论

     24、大荟萃  大检阅
                ——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

     1994年年会学术讨论会综述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暨1994年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11月7日至11月9日在兴化市召开。与会代表共62人,收到论文40余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就明清小说研究的诸方面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省明清小说研究会副会长王立兴代表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作了十年工作汇报。会上通过无记名报票选举产生了第三届明清小说研究会理事会。省明清小说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12月,1988年11月召开了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十年来,学会在发展会员、团结全省研究队伍、努力开展学术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迄今为止,会员队伍已由成立时的67人发展到165人。此外,继大丰施耐庵研究会、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三个地方研究群体后,又相继成立了东台市明清小说研究会、盐城市水浒研究会、邳州市三国演义应用研究会、镇江市三国演义学会四个群体,共有团体会员150多人。
     据统计,十年来学会会员共发表了明清小说研究方面的专著42部、大型编著7部;校注整理25部、改编1部、翻译1部;发表论文508篇、其它文章69篇。一些优秀成果先后获奖;1985年,会员的专著和论文获得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的有9项;1988年,获得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有7项,其中陈美林的专著《吴敬梓研究》获二等奖;1991年,获得第三届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的有4项;1994年,获得第四届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有6项,其中陈美林《吴敬梓评传》获一等奖,何永康的《红楼美学》获二等奖。
     由社科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主办的《明清小说研究》创刊9年来共出版了33期,已成为小说研究会发表学术成果的主要阵地,并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另外,由各分会编辑的《耐庵学刊》、《西游记研究》、《镜花缘研究》也显示了工作实绩。由于研究会逐步形成了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并在整体研究,作家作品研究,资料整体考证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新华社于1990年刊发电迅稿称"江苏省已成为明清小说的研究基地"。
     这次会议,是对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队伍的大检阅,是对上述学术成果的大荟萃。会上,代表们坚持双百方针,发扬优良的学风,研讨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和特色:

     (1)作为一门学科,明清小说研究的理论框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鲁迅、胡适、郑振铎等老一辈先驱者的倡导下,我国古典小说的研究体系逐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古典小说的研究又被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80年代以来,明清小说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范围更明确、课题更集中,硕果累累。作为一门学科,明清小说研究到底有哪些规律?学者们众说绘纭。夏兴仁在《浅谈明清小说研究》一文中认为:明清小说研究不能只囿于考证和求实的方法。在考证了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成书年代、版本真伪,出版时间等方面问题后,还应着重研究小说自身的艺术水平和存在价值。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被众多的人传抄、传阅、出版、评点、评论、传世,说明这部作品有很高价值,值得流芳后世。这就更需要把其思想意义、艺术水平作为大的工程来研究。萧相恺认为:界定通俗小说的范围是研究者和小说编撰者的首要任务,只有对通俗小说有了本质的认识,才能科学的划分其范围。中国历史上早就有"文雅"和"通俗"之分,这两个系统无论从创作目的、创作理论、创作实践上都有本质的区别。有人说划分两个概念标准的是"语体",即"文言"和"白话"的区别,这不尽全面。他认为,界定通俗小说应依据三大特征:一是语言的口语化;二是内容的通俗化;三是精神的平民化,缺一不可。王学钧从中西小说比较的角度来探讨小说界革命与传统小说典范。他从二十世纪初小说学的提出考察了清朝末年小说界革命的宗旨。这场革命是在西风东渐、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第一次把明清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把中国小说纳入了文学的范畴。中西方关于文学的概念不尽相同。在中国,小说不是文学,因为它是用白话写的;而黑格尔把文学界定为"语言的艺术"。照此说来,中国古代的文学概念应称作"文言的艺术"。小说界革命的内容虽然不完全涉及小说,但梁启超等一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把中国的文学概念从"文言的艺术"转化到"语言的艺术上",把小说作为一门学问奠定了下来,对20世纪的文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作品的发挥、作者的研究和版本的考证,仍是研讨的重点
     晚清小说浩如烟海,湮没无闻的不少在少数。发掘整理这批佚作是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十二女杰演义》是晚清专门为中国历史上杰出女性歌功颂德的书。刘怀玉介绍了发现这部书的经过,并对此书的思想意义、作者、校者和出版者作了详细的考证和评价。《英烈传》的作者历来有两说,一为郭勋,一为徐文长。"郭勋说"因有鲁迅、孙揩第、郑振铎、刘大杰、戴不凡等名有定论,似乎是不可更改的。朱恒夫通过对《皇明英烈传》等大量文献的查考,发现"郭勋说"的源头来自郑晓的《今言》,而郑晓是郭勋的政敌,言不可信。从文献来看,《英烈传》的作者当有三人。作品本身也透露出这部小说从开始编写到成为社会通俗读物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作者问题是《金瓶梅词话》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学者的论说不下三十种,可概括为两大类,即:一是文人独立创作;二是说话艺人历代累积集体创作。
     周欣在《<金瓶梅词话>是佚名艺人独立创作》一文中另辟蹊径,指出文人和艺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金瓶梅词话》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具有完整性,构思亦较为缜密。而错乱主要在一些次要情节和年月、诗文等枝节问题上,这正好说明此书是一个艺人的独立创作。

     (3)对于名著的研究,朝着多种层次、多种方法、多种角度的方向深入《聊斋志异》是脍炙人口的名著,戴永文对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认为,作者在小说中所流露的对花妖狐魅的深情是众所周知的;但人们对其间贯穿的理性思考却注目不够。"情"与"理"的矛盾是蒲松龄创作这部小说的最高原则,作者是如何处理对现实的描写和对理想的讴歌的呢?小说是借司马迁《史记》中篇末的赞语、以"异史氏曰"的形式淋漓尽致地抒发胸臆的,"异史氏曰"值得重视。吴九成的论文则考察了以中国文化为土壤、又给中国文化带来巨大影响的道教对《聊斋志异》的影响。他认为这种影响首先反映在创作题材上;其次表现在思想内容上;再次,道教的意象、思维模式和特征也给作者的艺术思想以潜移默化的渗透。
     王伟康的《<儒林外史>对扬州盐典商人的典型化塑造》、张蕊青的《<三国演义>中知识分子形象扫描》和陈建生的《<金瓶梅>的男性魍魉世界》等三篇论文在评论名著人物艺术形象上颇有特色。王伟康指出:在以士人为中心的《儒林外史》画卷中,商贾形象占有一定比例,而其间大部分是扬州盐典商人的形象。作者通过对商人本质特征和艺术形象的典型塑造,揭示了他们在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并借以展示出十八世纪上半叶封建社会的时代特征。因而不仅具有形象意义,而且有认识价值。张蕊青认为:集中描写知识分子的《儒林外史》在对知识分子全面性概括和规律性的揭示方面不如《三国演义》。《儒林外史》暴露的是知识分子的弱点,给人以丑恶的一览;而《三国演义》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封建社会中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而且把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主导性和一旦受挫时的依附性都展示了出来。可见《三国演义》才是知识分子的图谱和全息录相。陈建生用系统论的方法论对《金瓶梅》男性人物的性格系统作了探索。这是他对《金瓶梅》女性世界研究的进一步横向拓展。他认为:以西门庆为核心的男性世界内联以关月娘为首的女性群体,外则上联以蔡京为头子的官僚集团;下联应伯爵之类的无赖集团。如果将这男性的上层下层孤立地去看,只能看到分散的、个别的丑恶现象,只有对整个人物系统作全面观照,才能窥透社会的本质。

     (4)更多的二、三流小说成为研究者注目的课题

     明清时期的艳情小说《痴婆子传》向来被统治者列为禁书,这是因为"论者大凡着眼于此书的秽亵描写,将其与着意写床第,恣意描写性事的作品混为一谈"。王星琪在自己的论文中如是说。他认为:将《痴婆子传》斥为一味导淫之作,不仅近乎迂腐,而且枉费了作者曲意别调的一片苦心,甚至抹煞了作者借艳情形式,以摅愤慨的创意。他指出:当宋明理学被推向极端、将人们压抑的难以喘息之时,一种异端思想便应运而生。此时,从社会文化心态到人们的行为规范,以及价值取向、伦理道德都会发生深刻的、人性的觉醒。《痴婆子传》等书的价值正在于试图用情欲的火焰去焚毁理学的牢笼。从这一点上说,它具有进步意义。《钟馗斩鬼传》是一部未受到评论家足够重视的作品,沈漫涛在其论文中揭示了这部小说的思想意义。她认为此书虽然以降妖作为主要内容,抒发的却是作者对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强烈不满。这部小说有着以鬼喻人、讽世明道的主题,斩杀恶鬼是对人间鬼类的严重警告。作者通过暴露鬼类的种种邪恶,以引起人们的警惕、激起人们的愤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5)搜集古典小说中的民俗和文化现象,作出归类和思考

     华夏素称礼仪之邦。生活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男女老幼的举止言谈都要节之以礼,以表示人们对皇权、神权、夫权的崇拜。这种文化现象在一些小说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比如《水浒传》中就有大量的关于君臣之礼、长幼之礼、亲朋之礼、道佛仪礼、谢恩之礼的描写。彭海、吴晓寅的论文《<水浒全传>中的礼节描写》把《水浒》中的跪拜、作揖、唱喏、合掌、以首加额以及许多与礼仪有关的词语加以归类、比勘,得出结论:这些礼节和词语分别透露出南宋、北宋和明朝的文化习俗,显示出不同时代的印迹和不同编撰者的文化修养。由此可以确定:《水浒传》是历代积累成书、经过多人写作修改而传世的。在中国仙话和明清小说、尤其是在《太平广记》和《聊斋志异》中有相当多的关于尸解的故事。周俐在论文中重点阐述了尸解故事的由来。尸解的方式有多种、先死后蜕、棺内唯留一枝青竹杖是最常见的。这种奇怪神秘的对生的崇拜,反映了中华民族多样的图腾崇拜。

     (6)在古典小说研究贴近时代、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管理和经营挂钩方面,有了可喜的尝试小说研究如何与经济建设的应用研究相结合?这是明清小说研究的新课题。明清之际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社会变化给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心态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赵兴勤、孔繁华的论文《徽州经商习俗与明清小说的关系》重点考察了当时在徽州一带掀起的经商热潮以及新旧思想的种种冲撞。正是徽商的崛起给当时的作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素材,并使小说中有了经济生活侧面的写照。徽商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仅扩大了小说表现现实生活的领域,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明清之际的经济史、徽州文化史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料。《三国演义》是智慧与谋略的渊薮。周俊在题为《三国演义的现代化市场竞争价值》的发言中指出:《三国演义》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人类的贡献是整体性的。书中的领导谋略、战略战术、竞争意识对于现代的市场管理、经营策略、信息网络等应用研究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三国演义》不仅蕴含着文学价值,而且是发展经济的宝贵思想资源,如果加以利用,大有可为。小说研究如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挂钩?这是应用研究的又一课题。作为意识形态,小说的传播必然对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缪咏禾在发言中指出: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黄色小说的泛滥。第一次是明代末年;第二次是民国时期。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潮在中国大地上彻底绝迹。可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了。黄色小说严重腐蚀着青少年的灵魂、危害着社会的安定。尽管政府对扫黄剿非投入了许多财力和物力,但是思想和文化不是靠围剿所能压灭的。为什么黄色小说屡禁不止,值得深思。他认为:作为一种文学潜流,黄色小说的产生、流传、影响必定带着自身的规律性,研究它在什么背景下产生、在何种情况下获得市场,通过哪些渠道传播,如何根除它的劣迹,不止是社会文化管理部门、出版部门的事,也是文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为文学研究而去研究文学,是狭隘的,只能使文学研究之路越走越窄。小说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声光图像等艺术手段拓展市场,向读者、观众普及优秀古典作品的文学知识,这是与会代表们共同的愿望。今后仍然要在开发利用古典小说文化宝库上动更多的脑筋、做更多的实事。配合文艺工作者、大众传媒机构为读者、观众做好导读、导看、普及、提高等方面的工作。这次研讨会开得求实、有成效。与会代表们探讨了文学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多方面的问题,并且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共识。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