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到艺术
——张建豹的水墨世界
朱理存
中国山水画笔墨酣畅,或淡雅或浓烈,多为虚怀若谷,气势磅高等之作,灵透着雄浑的大国之风,常为山高水远,天人合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它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前进具有不断发展的空间,并且有着一批敢于创新,不断拓展的中国画家。
近一个世纪以来,山水画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追新求进,融入现代的美学观念,涌现出了一批开拓创新精神的山水画家,新意境,新
面貌的作品不断涌现。其中建豹可以说是一位极具潜力的人物之一。
在我印象中,张建豹以一系列的人物画创作面世,作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端赖于在生活中吸取营养,以娴熟的笔墨语言去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讴歌与赞颂。作品无论是构图、构思还是造型,线宙的组合都体现出他的个性与才情,因而备受画坛关注。
近二年,建豹在人物画创作的同时,涉足于墨彩山水的研究与创作。他将传统山水面的审美理念与笔墨技法,运用于对现实景物的表现当中,使之具有崭新的时代风貌,这是建豹对现代意象墨彩山水发展认识的一大进步。建豹对传统山水画的技法曾经过长期的学习与研究,最初是在山东艺术学院学习期间从范宽、王蒙、文徽明、仇英入手,培养了他严谨扎实的基本功。为了避免笔法的刻板与僵化,一断时间里,建豹还系统地学习研究石在美、石涛、渐江等古人之作,从他山水画作品的某些局部苍茫浑厚的韵味中,不难发现他们的风格。
中国画是意象性绘画,有它独特的美学观点与生命情调,因此要求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对自然化的感悟,在表现自然界的真情实感中,追求精神气质的发现。
在自身的笔墨技艺与鉴赏水平以及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建豹把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了总结性的分析与研究,他认为要以大中国的心态去构思创作,表现中国画作品,反对山水画家局限在"南宗北派"的范畴之内,主张在严谨的法理中表现出精神活泼之概,在现代的作品中表现出现代人物精神,以大自然的神奇,生活的多彩和多样形式的美感中,追求精神气质的发现。
建豹的山水画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不仅好看,而且耐看。如:《清新的早晨》《泉水叮咚响》《青峦耸翠》等作品中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朝气和时代气息,既便题材是古人诗意,但体现出的风格面貌却没有丝毫的陈腐之气,焕发出是借古开今的时代精神,所以,他的作品很容易被同时代的人们理解、喜爱,并受到广泛好评。在同行的眼里,建豹作品中的笔墨技巧经得起仔细推敲和玩味。在用笔上,他能够做到豪迈奔放,纵横泼辣,看似不拘一格,其实法理森严。对于用墨,建豹可谓匠心独运,他善把水墨的层次变化,用来表现景物的前后空间及苍茫浑厚的质感。一遍遍、一层层的敷染,不仅使画面显得饱满充实,密不透风,滋润的水气,余烟尚在,显得淋漓空蒙,而且能够把不同水墨比例所形成的纷繁复杂的变化,按照规律恰如其分地施用在作品之中,同时为沉沉墨色中融入一片"清气"让原本单一颜色富有生气鲜亮而又隽雅的效果。
建豹在他所创作的山水画设色中'一改前人轻描淡写的习惯,大胆用鲜艳强烈的色彩强化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追求局部色彩的对比体的和整体的和谐,而光景的引入使之更具有某种梦幻感,让人进入一种充溢着古老遐想的世界里,如:《紫云秋盔》《清溪幽居》《美丽山城我的家》等,充分体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到了新的理解与演绎,也显示了作者扎实的文化底蕴。
在画面处理上,他以现代手法与传统笔墨相结合,柔中见刚、精中见细、拙中见巧、短中见长;以怪异求质朴,以杂芜求凝练,以细碎求完整,大胆采用现代构成,使作品的创意和主题提炼上更是颇具匠心,摆脱了图画那种传统的一程不变的构图模式,将绘画建立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意境上。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交汇点上揭示主题,给作品以生命,以幽深的内涵和悠远的意境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某种哲学意义的启示,后他的画总是让人过目难忘。
建豹的绘画作品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他能够准确把握现代水墨及色彩的表现方向,在审美意识与个性发展上,继承传统的精髓,开自己墨彩独立的精神面貌?实难能可贵。石涛老人"笔墨当随时代"的名言,是指导中国画人不断进取的真理。艺术家应该不断深入生活,走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不断提炼自己的艺术语言,才能用手中的笔墨和娴熟的技法去表现自己的心声,让中国山水画多姿多彩,真正呈现中国山水的精神面貌。
建豹正值创作盛年,期待他有一个新的飞跃,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朱理存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