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新闻 | 新书推荐 | 文献部 | 学人部 | 国学图库 | 服务社区 | 18luck鏂板埄app | 国学论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作品展厅 艺术家简介 艺术家相册 艺术评论
 

   

 

传统·印象·创新
解读刘继红及其大写意花鸟画
文/雨木

    认识刘继红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喜欢他画的牡丹,渐渐与之加强了联系与交流,对其笔墨功夫、绘画经历、发展前途,甚至人生轨迹均作了一些研究。

    前些日子与他通电话时,说想出一本简单的画册,请我帮助他写个材料。我说,北京那么多书画理论专家和批评家,位置高,名气大,何不找他们写呢?他说原因很多,关键是人家对我了解还不甚全面,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尽量客观地写一走文字,表现出一个全面立体的刘继红。

  刘继红出生在安徽阜阳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阜阳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地方。"自然灾害"的时候正值上小学的年龄,后来又随父亲下放夜村劳动,就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爱上了绘画,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英国有句名言:爱好形成习费,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刘继红的性格也许一半是遗传,一半是环境的养成。七十年代中期应征入伍,在南京军区当兵。部队的纪律、生死考验锤炼了他的性格。由于绘画的天资,七十年代版画作品就刊登在《江苏画刊》上,后部队送至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越南自卫反击战开始后,他毅然走上了战场。写了遗书,寄回了多余的衣物,表了决心,准备牺牲。在艰苦的战场上他经受了战争的洗礼。他亲眼看见自己的战友牺牲了,有的负了重伤,他蹲在猫儿洞与敌顽强作战,经受住了最为恶劣环境下的战斗。越南自卫反击战后,他以英模报告团的一员参加了各地的巡回演讲。虽有掌声,但他体会最多的是泪水,因为他的战友牺牲了,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他心中。这一段经历为他后来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留下了一笔许多人所没有的宝贵财产:曾经把生命都抛弃的人。在绘画的道路上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部队想挽留他,他要画画,他忘记不了自己的画笔。退伍后,他先分自己在一家国营印染厂从事花布设计工作,他目睹工人的艰苦劳动,给他以很大触动。很快,他以优异的绘画成绩考取了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他和我说,和他一起学习的班上几十人,几乎没有一个走职业画家的道路,有的去搞广告设计了,有的去画电影海报了,也许职业画家这一碗饭太难吃了,毕业后刘继红从事书画创作十多年,在阜阳、安徽应该说41有名气,他画的花鸟,特别是牡丹,老百姓很是喜欢,每年春节家家挂上他的牡丹挂历以示富贵吉祥喜庆。1992年在台湾举办"冬之韵刘继红花鸟画展"引起轰动,作品均被收藏,其牡丹图被外交部作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礼品。这一切只能说明刘继红的作品已初步得到市场认可。尽管如此,画家还是毅然决定到北京去读研究生。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经40多岁的刘继红去了中央民族大学读书。我曾经问他,读研究生有什么体会?他说主要是观念变了,对绘画认识得更深了。一位大学教授曾经对我说过:这样好,还来读研究生不简单。"这些举动只能说明刘继红是"一根筋"走到底的人,是他坚忍不拔的性格体现。

   进入21世纪,我们见面不多,见了面就是切磋理论,探讨艺术。有时逼话一说就是半小时,1个小时。去年看到他画的花鸟,特别具有强烈个人面貌的新花鸟画如《林中晨曦》、《回归自然》令我大吃一惊,完全是当今花鸟画坛所没有的具有高难度的经典画面。这不得不使我陷入深思,回昧他的一些话语,追寻他的创作思想。

    "读书学习是绘画生活的主要内容"。绘画是一种行为,实际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长。"如果一个人只作画不读书就好比不加油的汽车"。研究生毕业后他并未停止学习,他的学习反而比以前更广泛了。他读了许多中外绘画理论书,古典文学,诗词歌赋,乃至音乐、舞蹈。读书学习确实成了他绘画整个过程的一个主要内容。他的学习,一是读书本理论,i卖画。他读书喜欢思考,比如"从工笔花鸟到写意花鸟是否具有必然性?、"苏轼、米市等人倡导的文人画运动在当代花鸟创作中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如何表现?"、"野逸派画家和宫廷派画家的艺术差距何在?"、"官场失意和出家为僧的画家其艺术作品的品位是否与人生境遇有直接联系?、"徐渭、陈洪绥、八大山人花鸟画的区别,怎样吸收其营养?、"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三人的艺术差异是什么?各自的缺陷是什么?"、"怎样理解中国画风格的多样性和笔墨的关系?"、"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印象派绘画的结点是否存在?"二是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从生活实践中寻找创作灵感,比如,他为了画好牡丹图13次去洛阳,荷泽,画了干幅写生。为了熟悉动物、飞禽习性、神态,在电脑中存有大量的图案,供自己绘画参考。

     "要在传统笔墨中跌打滚爬"。他说,中国画的笔墨就好比西画的彩笔和油彩。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作画一直坚持用传统的笔墨和中国画颜料。而不用炳烯什么新玩意(也许是落后于潮流)。他认为,"中国画的'气韵生动'是和笔墨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画是以线为主,但在考虑整体效果时线、点、面以及色彩要趋于统一,实现有机结合"、"中国画的笔墨功夫是中国画与西画拉开距离最核心的东西"中国的墨不但是中国画绘画的基本材料,也是一种色彩,然而更是一种标识"笔和墨是分不开的,正如张彦远说"象物必在以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主象而归于用笔。"第二,刘继红常年坚持笔线。他知道,线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于段,线的律动就是美,"线"本身就是艺术,要掌握"十八描"法,什么"药菜条",什么"高古游丝描"等等。他曾对我说,十八描要发展,才能更好地表现物象。他对中央民族大学刘汉教授的人物线描非常敬佩,多次上门求教,以领悟和掌握线描技巧和功夫。作品《丛林春意》就是刘继红通过线条的粗细飞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淋漓f尽致地表现予动物、树木身上。有时把线条融合在变化的墨色中,有时一笔下来的墨色由深到浅自然过渡不留痕迹,由于用笔的灵动、老辣,加上点、面的有机结合,使画面产生出好效果,画面有精神有活力而"气韵生动",如《举目双双》图,《独自怅然》图。

    "绘画没有捷径可走;技巧要靠苦练。"刘继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清楚知道"书画同源"的道理,他除了绘画,还坚持练书法,交叉进行。书法好的人对绘画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从历史角度看,没有哪一个绘画大师书法是差的。刘继红书法作品有一种轻松灵动,率真朴拙,苍劲洒脱的自然之美。有人说, "书比画难",我认为有一定的合理性。一个画家要做到书画双绝,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事。尽管这条路难走,然苦练终能收到效果,更何况对于刘继红一个具有灵性的画家。有一茸热天我去阜阳看他,他光着上身在画室作画,我说这么热的天要休息休息。他说,一个是六月暑天,一个是寒冬腊月必须练字作画,技巧要靠苦练,恶劣的天气它能锤炼人的意志,通向圣洁的殿堂没有捷径可走,还有一次我去北京,他当时住在中科院研究生部宿舍区,只见他床、画室、书斋三位一体,床上床下全是书、画册,面积不大,条件差,但他坚持每晚作画到深夜。一幅画能画几次,十几次,苦练笔墨功夫,找感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投入,一份产业。秋去冬来,由于长年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刘继红已非一般画家的笔墨功夫可相比。他清楚知道花鸟画在齐白石等人之后己走下坡路,他为振兴中国花鸟画而苦练,而努力。

    "中国画创新应该在传统继承中实现"。十届美展前后展开的关于中国画的大讨论,最尖锐的锋芒是指花鸟画。关于花鸟画创新的问题我与他曾展开过讨论。他的一些观点记得很清楚。他说,"辩证的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大自然那么美,花鸟色彩那么丰富,仅用墨表现花鸟已不能满足很大一部分人的需求"提高花鸟画的视觉冲击力就是要敢于大胆用色,然而它必须在中国画的概念内实现"、"要把西方绘画语言中的精华吸收到中国画中来'创新是发展,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创新要有深度,有难度"、"我的花鸟画创新就是传统笔墨加上印象派的语言刘继红就是用他的话实践着他的行动。他的两幅花乌画的经典画面《林中晨曦》、《回归自然》己让我们初步领略到他已踏上了创新的大道。

    从《林中晨曦》、《回归自然》等作品中一是可以看到刘先生的色彩运用与水墨的巧妙结合,给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力。原色和调和色的搭配使用,把积墨技巧嫁接到积彩运用上,使画面产生强烈油画效果,这在《回归自然》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二是在作品中刘继红巧妙地进行光的处理,在传统花鸟画的基础上加厚充实画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冲击力,但另一方面便于进行光的处理。例如《林中晨曦》作品中把鸟置于一空白处,但给人的感觉是鸟置于一束外光处。作品的其它留白处亦好象是光在闪动。在光的作用下,而似乎要起飞的鸟去追求"光明使画面变得灵动、自然,有生气,给人一种和谐舒畅的感觉。三是刘继红利用自己的驾奴的笔墨功夫和创作思想,加重作品的厚重感,而不使作品显得浮滑。《林中晨曦》作品左部置一墨色的森林石,泼墨而至,显示了东方绘画的神奇和合理,使整个画面洗炼、厚实、凝重。为了达到画面的最佳效果,对线、点、面的处理置于整体效果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对"面"的处理技巧,同时从局部线条处理中也可体验到用笔老辣、苍劲、寓于变化,使人感受到阳刚之美。总之,刘继红从西方印象主义绘画太师莫奈、雷诺阿、塞尚、高更等处吸收了对外光、色彩的运用技巧,加上自身具备的传统笔墨功夫和平面处理技巧、单纯精炼、以少胜多的技巧等(这些已为印象派所赞叹和吸收的东方绘画语言)相叠加,形成非常独特的个人绘画语言。开创了中国传统笔墨语言和西方印象主义绘画技巧相辉映的花鸟画新面孔。我真心希望刘继红先生以自己顽强性格坚持走下去创出一片新天地,为振兴中国花乌画作出贡献。

 
联系电话:13801032193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www.trostore.com
web@guoxue.com
国学网总编室 010-68900123转808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