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9月21日(农历癸丑年八月二十一日),程千帆出生于长沙清福巷一个书香世家,其曾祖、伯祖、叔祖、父亲俱以诗传家,其外祖以书名世。三岁时,母亲过世,童年在外祖家度过。幼承庭训,十二三岁即通声律,曾写诗呈请叔祖和外祖批改,其叔祖的批语有“诗笔清丽,自由天授”之语,外祖的批语是“有芊眠之思,可与学诗”。
1923年,因军阀混战,举家迁居湖北武昌。程千帆入堂伯父程君硕先生所开私塾“有恒斋” 学习,通读了《论语》、《孟子》、《诗经》、《左传》、《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资治通鉴》等传统经典,造就了他扎实的文言基础。
1928年秋,从汉口到南京,考入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初中三年级学习,毕业后于1932年8月升入金陵大学中国文学系。其时,中央大学(1949年易名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教授互有兼课,故得以受业于胡翔冬、胡小石、黄季刚、吴矍安、刘国钧、刘继宣、汪辟疆、商承祚诸师。大学三年级时,结识国学研究班二年级研究生沈祖棻。1936年金大毕业,回金大附中任教一年。1937年抗战爆发,避难至安徽屯溪,在安徽中学任教。自此与沈祖棻在战乱中结缡逆旅,辗转于长沙、武汉、重庆、康定等地。1940年2月至1941年7月在四川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任国文教师。1941年8月至1942年7月任乐山武汉大学中文系讲师。1942年8月至1943年7月任成都金陵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3年8月至1944年7月任成都四川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金陵大学副教授。
1945年抗战胜利后,执教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此后在珞珈山度过了32年,曾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职。文革时,在校被冠以“右派元帅”受到迫害。
1978年8月重返金陵园,受聘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77年沈祖棻去世后,1979年与陶芸结婚。曾任第五、第六届江苏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江苏省文史馆馆长、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2000年6月3日10时45分在南京因病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程千帆先生是一位以学术为第一生命的学者,他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著成就。在1958年被迫中断学术研究二十年后,他又重新开始教学和研究工作,短短的十多年中,出版了十多部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中如《校雠广义》、《史通笺记》、《文论十笺》、《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两宋文学史》、《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闲堂文薮》、《古诗考索》、《被开拓的诗世界》、《古诗精选》、《读宋诗随笔》等,都以精深的学术造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程先生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存世作品有《闲堂诗文合钞》和《新诗少作》两种,其中尤以五七言诗的成果最为杰出。
程千帆先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终生都以教师为业,以培育人才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尤其是他晚年在南京大学任教的十多年中,尽管有许多著作要撰写和整理,但仍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培养研究生上面。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年轻人成长为学术界的后起之秀,有的已经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可以说,南京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所以能成为该专业的两个全国重点学科之一,程千帆先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即使在退休以后,程先生仍然关心南大中文系的学科建设,仍然念念不忘如何保持南大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点的领先地位并使之更上一层楼。程千帆先生还十分关心整个南京大学的工作,尤其是文科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工作,向学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程先生为祖国的学术事业和教育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将永远受到学术界和南京大学广大师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