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六
 

 

 

 


   卷176_1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李白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及此留惠爱,庶几风化淳。
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
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卷176_2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留饮赠之】李白

吾家青萍剑,操割有馀闲。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卷176_3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卷176_4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李白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卷176_5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李白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卷176_6 【灞陵行送别】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
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
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卷176_7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李白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
恩波宁阻洞庭归。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卷176_8 【送窦司马贬宜春】李白

天马白银鞍,亲承明主欢。斗鸡金宫里,射雁碧云端。
堂上罗中贵,歌钟清夜阑。何言谪南国,拂剑坐长叹。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圣朝多雨露,莫厌此行难。

   卷176_9 【送羽林陶将军】李白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万里横戈探虎穴,
三杯拔剑舞龙泉。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卷176_10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李白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
飞书走檄如飘风。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
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胡塞清尘几日归,
汉家草绿遥相待。

   卷176_11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李白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卷176_12 【送贺宾客归越】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卷176_13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李白

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
张子勇且英,少轻卫霍孱。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
勖尔效才略,功成衣锦还。

   卷176_14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李白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卷176_15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李白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尔家何在潇湘川, 青莎白石长沙边。昨梦江花照江日,
几枝正发东窗前。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送君此去令人愁,
风帆茫茫隔河洲。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

   卷176_16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李白

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

丈八蛇予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
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卷176_17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李白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罗。归根复太素,群动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交流无时寂,杨墨日成科。
夫子闻洛诵,夸才才固多。为金好踊跃,久客方蹉跎。
道可束卖之,五宝溢山河。劝君还嵩丘,开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兴一来过。

   卷176_18 【送别】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
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卷176_19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李白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
剪虏若草收奇功。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
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

   卷176_20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李白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
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
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

   卷176_21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李白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

   卷176_22 【送张秀才从军】李白

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
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
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
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卷176_23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李白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朝吹归秋雁,南飞日几群。
中有孤凤雏,哀鸣九天闻。我乃重此鸟,彩章五色分。
胡为杂凡禽,雏鹜轻贱君。举手捧尔足,疾心若火焚。
拂羽泪满面,送之吴江濆。去影忽不见,踌躇日将曛。

   卷176_24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李白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
浣纱古石今犹在。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
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君去西秦适东越,
碧山青江几超忽。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卷176_25 【送侯十一】李白

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
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

   卷176_26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一作送族弟锽)】李白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卷176_27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李白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卷176_28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李白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卷176_29 【送纪秀才游越】李白

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即知蓬莱石,却是巨鳌簪。
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
禹穴寻溪入,云门隔岭深。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

   卷176_30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李白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

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卷176_31 【送杨燕之东鲁】李白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卷176_32 【送蔡山人】李白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

   卷176_33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李白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水国郁蒸不可处,
时炎道远无行车。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我家寄在沙丘傍,
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卷176_34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卷176_35 【送殷淑三首】李白

海水不可解,连江夜为潮。俄然浦屿阔,岸去酒船遥。
惜别耐取醉,鸣榔且长谣。天明尔当去,应便有风飘。

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
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

   卷176_36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李白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卷176_37 【送范山人归泰山】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知古斋主精校 2000.01.22.


版权所有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中心 制作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