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gif (2967 bytes)
 

    学人专页

 

范子烨


 

相关网站


inde1111.gif (188 bytes)
people22_fanziye.jpg (56014 bytes)

范子烨

  范子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

  1964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嫩江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博士(1994),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1988),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学士(1985)。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文学与文化,尤其偏重于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之研究。

  电邮:fanziye1964@sina.com,     ziyefan1964@sina.com,     fanzy@cass.org.cn

  电话:010-85195462(办,每周二上午8-11:30可用)
     13521833069(手机)

  通讯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五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邮编:100732

所受教育

●1994年6月 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学位论文:《〈世说新语〉研究》
 导师:霍松林教授

●1988年7月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论嵇康和阮籍的游仙思想与游仙诗》
 导师:王孟白教授

●1985年7月 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获得学士学位
 学位论文:《论〈世说新语〉的语言美》
 导师:马英林教授

访学活动

2001年7月—2002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亚非语言文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1999年9月—2000年12月,北京大学中文系高级访问学者

讲学活动

1.演讲题目:《中国中古时代的啸音》,2002年4月8日,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

2.演讲题目:《中国中古时代的啸音》,2001年12月7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系

3.演讲题目:《中国中古时代的啸音》,2002年12月12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东系

4.演讲题目:《中古时期江南之“汝语”释证——以陶渊明〈止酒〉诗为中心》,2006年11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

5.演讲题目:《“道路邈何因”:陶渊明〈示周掾祖谢〉诗的儒学阐释》,2008年10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

6.演讲题目:《“采菊东篱下”:陶渊明的家与陶渊明的园——以〈饮酒〉诗其五为中心》,2008年11月8日,“中国·东至第二届陶公菊花节”主题报告,安徽省东至县尧城宾馆会议报告厅

7.演讲题目:《陶渊明与乐府诗——以无弦琴的故事为中心》,2009年4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8.演讲题目:《艺境与道境:陶渊明的音乐艺术和诗歌世界——以“无弦琴”的故事为中心》,2009年5月6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9.演讲题目:《陶渊明与“种豆诗案”》,2009年6月18日,西北大学文学院

10.演讲题目:《艺境与道境:陶渊明与“无弦琴”》,2009年6月19日,西北大学文学院

11.演讲题目:《穹庐一曲本天然:高车、高车人与高车人的歌——〈敕勒歌〉及相关的民族史和音乐史问题》,2010年6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2.演讲题目:《穹庐一曲本天然:高车、高车人与高车人的歌——〈敕勒歌〉及相关的民族史和音乐史问题》,2010年6月10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13.演讲题目:《穹庐一曲本天然:高车、高车人与高车人的歌——〈敕勒歌〉及相关的民族史和音乐史问题》,2010年6月17日,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14. 演讲题目:《诗意地安居与沉静的激情——对陶渊明〈归园田居〉诗的还原阐释》,2010年11月3日,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15. 演讲题目:《“历山苍苍,菊水泱泱”:对陶渊明与东流之关系的历史考察》,2010年11月11日,安徽省东至县委

工作经验

1.工作履历

(1)2006年5月~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

(2)1988年8月~2006年5月,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9
年晋升为教授,担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院长)

2.教学门类

(1)《六朝辞赋史》
(2)《汉赋概论》
(3)《〈世说新语〉研究》
(4)《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
(5)《中古名家诗文释读》(曹植、陶渊明和湛方生)
(6)《古典文学文献学》
(7)《中国古代宗教概论》
(8)《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9)《中古文学史论》(《魏晋南北朝文学》)
(10)《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明清)

学术任职

1.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员
2.中国江苏省六朝史学会会员
3.中国《昭明文选》学会会员

获奖情况

1.《魏晋之赋首——成公绥考论》(学术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第一届勤英文学奖青年学术奖,2007年11月24日

2.“美国现代汉学与中国中古文化”(研究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第七届青年教师基金,2000年12月7日

3.《呼麦与胡笳:——从繁钦〈与魏文帝笺〉看蒙古民族潮尔音乐的起源》

内蒙古草原文化基金会:“2009中国·第五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草原音乐舞蹈文化研究专题论坛”,获得优秀论文奖

科研项目

1.《啸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2007年10月1日—2012年10月1日

2.《〈世说新语〉之文献学研究》(重点引进人才资助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2007年8月14日—2009年6月30日

出版著作

2010

《悠然望南山——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330千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2004

《〈世说新语精粹〉解读》,编著,146千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版

2001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专著,页1—573,430千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世说新语〉研究》,专著,页1—337,260千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六朝作家年谱辑要》,主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跃进教授合作,页1—987,740千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发表论文

2010

1.《华廙〈善文〉考略》(论文)
北京·中华书局:《书品》,第1期,第74-78页,4千字

2.《“孤独的”“袁公”——关于〈世说新语〉的一个未明人物》
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10年第3期,第141-146页,7千字

3. 《白璧微瑕,惟在〈桃源〉一记》
上海:《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2月26日,第5版,6千字

4.《艺术的灵境与哲理的沉思——对陶渊明“无弦琴”的还原阐释》
北京:《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48卷,第69-76页,10千字

5.《高车、高车人与高车人的歌》
北京:《中华读书报》,2010年6月9日,第5版《瞭望》,7千字

6.《琴诗的妙理与法螺的妙音》
北京:《中华读书报》,2010年8月18日《文化周刊》,第15版,5千字

7.《〈古今岁时杂咏〉中的陶诗异文》
北京:《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3期,第151-152页,3千字

8.《敕勒墓棺画与曼德拉岩画》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31日第12版《艺术学》,3千字

9.《“魏武王”:曹操高陵的铁证》
北京:《光明日报》,2010年8月30日,第五版《回音壁》,2千字

10.《鸟尽弓废:卞兰的人生命运——陶渊明〈饮酒〉诗第十七首发覆》
北京:《中华读书报》,2010年10月13日,第15版《文化周刊》,4千字

11. 《人的自由与仙的优游:嵇康和阮籍的游仙思想与诗歌创作》
南阳:《南阳学刊》,2010年第10期,第45—66页,40千字

2009

1.《汉代陶瓶上的一首七言诗》(读书札记)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第1期,第130页,1千字

2.《陶渊明〈闲情赋〉“十愿”的源流》(读书札记)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第1期,第157页,1千字

3.《在高僧的光辉之下》
北京·中华书局:《书品》,第1期,第77-87页,6千字

4.《陶渊明与董京》(读书札记)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第2期,第13页,1千字

5.《陶渊明何以更名》(读书札记)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第2期,第76页,1千字

6.《“历山苍苍,菊水泱泱”:对陶渊明与东流之关系的历史考察》(上、下)
安徽池州市:《池州日报》,2009年3月12日、19日B3版《人文池州》,10千字

7.《自由的象征:对阮籍长啸的文化阐释》
郑州:《寻根》,2009年第2期,第9-18页;《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第二届中国·修武云台山竹林七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83-99页,李天会、郑强胜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15千字

8.《颍水之思与鸿儒之道:陶渊明〈示周掾祖谢〉诗解》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第3期,第38-47页,15千字

9.《呼麦与胡笳:中古时代的喉音艺术——对繁钦〈与魏文帝笺〉的音乐学阐释》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2009年春季号,总第29期,第179-190页,
18千字

10.《春蚕无食与新亭对泣——陶渊明〈拟古〉诗其九新解》
北京·中华书局:《学林漫录》,第17期,第173-179页,2009年5月版,6千字

11.《拒斥与吸纳:论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
北京大学国学院:《国学研究》,第23卷,第199-29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月版,80千字

12.《“二范之风”与晋宋儒学》
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9年第7期,第17-23页,7千字

13.《陶渊明的无弦琴与舜帝的五弦琴》
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9年第10期,第139-143页,5千字

14.《陶渊明的宗教信仰及相关问题》,北京?中华书局:《文史》,2009年第3期,第111-157 页,50千字

15.《郭茂倩〈乐府诗集〉叙录、解题按语义例发微》,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古典文
献研究》,第十二辑,第109-140页,20千字,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7月版

16.《田园诗人的别调:陶渊明与楚声音乐》,北京:《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第54-61页,15千字

17. 《张剑著〈宋代家族与文学——澶州晁氏为中心〉》,《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2007),第357-359页,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4千字

18.《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社:《中国文学年鉴》(2009),第256-278页,2009年11月版,30千字

2008

1.《司马迁遭受宫刑原因新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

2.《何逊与陶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2008年第2期

2007

1.《论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为新乡晋孙登啸台而作》(下),河南·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20千字

2.《何以“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从陶渊明〈咏贫士〉诗之七看江东孙氏与黄氏的交谊》,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第7期,7千字

3.《六朝“江南体”诗歌释证》,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4輯,40千字,第93—126页

2006

1.《〈昭明文选〉邵氏批语迻录稿》,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1期,30千字

2.《琅耶王伯舆,终当为情死——〈世说新语·任诞〉“王长史登茅山”条释读》,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第3期,7千字

3.《论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为新乡晋孙登啸台而作》(上),河南·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20千字

2005

1.《论“简”——中古时代的一种审美观念》,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

2.《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关于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之关系的一项研究》,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学术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50千字

2004

1.《古籍电子化与中国古代文史研究——以电子全文检索版〈四库全书〉为中心》,南京:《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9千字

2.《古籍电子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近年来若干古籍电子化工程及有关专业网站扫描》,复旦大学:《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第260—279页,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2月版,15千字

3.《〈洛阳伽蓝记〉考论》,《北朝史研究》,第288—30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第1版,20千字

4.《慕陶情与伪陶诗——以李白〈寻阳紫极宫感秋作〉为中心》,北京:《文史知识》,第12期,6千字

2003

1.《中古时代人物的美——中国魏晋世人的容止观》,北京:《人民政协报》,2003年1月21日,B3版,《文化周刊·学术家园》,7千字

2.《〈永乐大典〉残卷中的〈世说新语〉佚文》,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2期,12千字

3.《魏晋之赋首——成公绥考论》,北京大学国学院:《国学研究》,第11卷,40千字

2002

1.《〈世说新语〉法译本审查报告》(学术译文,美国马瑞志教授原著),北京:《读书》,2002年第4期,9千字

2.《雅量:能藏能敛,情感深蕴——谈中古士人的文化品格之一》,北京:《人民政协报》,2002年7月23日,B3版,《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千字

3.《雅量:直面生死和情怀真率——中古士人文化品格之三》,北京:《人民政协报》,2002年8月20日,B3版,《文化周刊·学术家园》,2千字

4.《从黄金到土泥:中古时代的清谈与俊辩》,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页211—221,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20千字。

5.《从黄金到土泥:清谈的历史还原——中国中古清谈文化系列研究之一》,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中国语文学论集》,第19号,页526—563,汉城,2002年2月版,60千字。

6.《从黄金到土泥:清谈与中古辩风——中国中古清谈文化系列研究之二》,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中国语文学论集》,第20号,页421—450,汉城,2002年6月版,60千字。

7.《从黄金到土泥:清谈中的玄学内容和言语游戏——中国中古清谈文化系列研究之三》,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会:《中国语文学论集》,第21号,页485—512,汉城,2002年10月版,30千字。

2001

1.《“竹林七贤”的远源与近源》,北京·中华书局:《书品》,2001年第4期,1千字

2.《说麈尾——六朝的名流雅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2001年第17、18期合刊,22千字

2000

1.《林下风气:〈世说新语〉塑造的魏晋新女性》,北京:《文史知识》,第2期,6千字

2.《浅议〈华夏文库〉的文献与程序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古文献资料库通讯》,总第7期,3千字

3.《“手谈”与“坐隐”:魏晋南北朝的围棋风尚》,北京:《文史知识》,第5期,9千字

4.《说“雅量”——中古士人的一种文化品格》,《霍松林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第947—962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9千字。

1999

1.《“芝兰玉树”:〈世说新语〉中的男孩群像》,北京:《文史知识》,第2期,4千字

2.《自由与脱俗:阮籍和嵇康的神仙意识》,哈尔滨:《求是学刊》,第3期,7千字

3.《论阮籍善啸》,哈尔滨:《北方论丛》,第2期,9千字

4.《论〈世说新语〉语言的时代和审美特征》,哈尔滨:《学术交流》,第2期,12千字

5.《“六朝古卷”: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揭秘》,北京:《文献》,第2期,4千字

1998

1.《极数的辉煌:中古文学的品位观念》,哈尔滨:《学习与探索》,第6期,8千字

2.《〈洛阳伽蓝记〉的文体特征与中古佛学》,北京:《文学遗产》,第6期,12千字

3.《“小说书袋子”:〈世说新语〉的用典艺术》,哈尔滨:《求是学刊》,第5期,7千字

4.《马瑞志的英文译注本〈世说新语〉》,北京:《文献》,第3期,16千字(又载《文学遗产》编辑部编:《百年学科沉思录》,第501—52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5.《麈尾的功能与源流略说》,南京:《东南文化》,增刊,第2期,4千字

1997

1.《金代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大陆学人薛瑞兆、郭明志合编〈全金诗〉简介》,香港:《香港文汇报?副刊》,6月15日副刊,1千字

2《贾氏谱学与〈郭子注〉》,哈尔滨:《学术交流》,第5期,7千字

3.《论“啸”——绝响的中国雅乐》,哈尔滨:《求是学刊》,第4期,7千字

4.《论异型文化之合成品:“竹林七贤”的意蕴与背景》,哈尔滨:《学习与探索》,第2期,9千字

1996

1.《〈洛阳伽蓝记〉的体例渊源及其与名僧“格义”的关系》,哈尔滨:《北方论丛》,第5期,7千字

2.《永恒的悲美:中古时代的挽歌与挽歌诗》,哈尔滨:《求是学刊》,第2期,7千字

3.《〈世说新语〉的世界》,英语译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东亚系Richard B.Mather教授原著,哈尔滨:《学术交流》,第1期,15千字

1995

1.《“啸”:东方古国的口哨音乐》,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总第12期,12千字

2.《“清谈”考释》,哈尔滨:《北方论丛》,第6期,8千字

3.《论中国古代的“九品文化”》,哈尔滨:《求是学刊》,第4期,7千字

4.《〈世说新语〉研究》,北京:《文献》,第4期,16千字

5.《〈世说新语·文学〉“刘真长与殷渊源谈”条辨释》,长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4期,6千字

6.《〈世说新语〉新探》,哈尔滨:《学习与探索》,第4期,9千字

7.《论杨衒之及其〈洛阳伽蓝记〉的创作主旨》,齐齐哈尔:《齐师院学报》,第3期,8千字

8.《晋人吟诗与“洛生咏”》,北京:《文史知识》,第2期,4千字

9.《阮籍事迹新考》,哈尔滨:《学术交流》,第1期,8千字

1994

1.《评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西安:《中国历史地理论从》,第4期,5千字

2.《杨衒之姓氏家世小考》,西安:《中国历史地理论从》,第4期,1千字

3.《嵇康锻铁与服散养生》,西安:《陕西师大学报》,第3期,9千字

4.《华阴史氏藏本〈荀子〉叙录》,哈尔滨:《北方论丛》,第3期,2千字

5.《论“自然之至音”——“啸”》,哈尔滨:《求是学刊》,第3期,9千字

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的学术论文

2007

1.Richard B.Mather:《世说新语》的世界(学术译文),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小说史学术研讨会,南开大学明珠园宾馆,2007年6月26—29日

2.《论“汝语”——一位亡国之君的谑诗——对〈世说新语〉“尔汝歌”的还原阐释》,南开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汉语与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南开大学明珠园宾馆,2007年6月19日—21日

3.《〈乐府诗集〉三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乐府与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市政府宽沟招待所,2007年8月21—24日

4.《陶渊明的宗教信仰及其与庐山佛教的关系问题》,香港大学文学院:“东西方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香港华美达酒店,2007年10月5—7日

5.《〈乐府诗集〉三题》,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秦出版社:“中国语言文献暨文学文献学高端论坛”论文,西安高新商務酒店,2007年11月23-26

6.《诗人的骋望与还乡:对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还原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史写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12月19—21日,北京友谊宾馆

2006

1.《论〈文心雕龙〉的陶渊明“缺位现象”》,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2006《文心雕龙》研究与当代文艺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嘉柏酒店,2006年12月15—16日

2.《六朝“江南体”诗歌释证》,北京大学中文系:“中日学者六朝文学学术研讨会”北京邮电疗养院宾馆,2006年12月6—8日

2005

1.《〈昭明文选〉浙东邵氏批语迻录稿》,中国《文选》学会、河南科技学院中文系:第六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11—14日,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科技学院学术交流中心

2.《李白“啸诗”的文化阐释》,中国李白研究会、新疆师范大学、伊犁师范学院: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30—7月9日,乌鲁木齐市昆仑宾馆

2004

1.《古籍电子化与传统语言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第四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师范大学南山专家楼,10月19—22日

2.《慕陶情与伪陶诗——说李白〈寻阳紫极宫感秋作〉与传世陶集〈问来使〉诗的关系》,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华东饭店,8月16—19日;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遗产》编辑部:《文学遗产》西部论坛学术研讨会,8月20日—30日

3.《论“简”——中古士人的一种审美观念》,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国中古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岭南饭店,8月18日—21日

2003

1.《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关于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之关系的一项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北京·紫玉饭店,2003年12月—13日

2.《〈永乐大典〉残卷中的〈世说新语〉佚文与宋人批注》,南京大学:“文史结合的现代意义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中国·南京,南京大学·西苑宾馆,2003年9月17—18日

3.《古籍电子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近年来若干古籍电子化工程及有关专业网站扫描》,陕西师范大学:“第四届全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中国西安,安泰酒店,2003年10月16—19日

2002

1.《魏晋之赋首??成公綏考论》,中国《文选》学会: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一泉宾馆,2002年10月22—25日

2.《中国中古时代的啸音》(英文),美国亚洲学会第53届年会,2002年4月4—7日,美国·华盛顿,马里奥特宾馆

2001

《洛阳伽蓝记考论》,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大同市人民政府:“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七届年会”,2001年8月8—12日,中国·山西·大同·金三环大酒店

2000

1.《古籍电子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近年来若干古籍电子化工程及有关专业网站扫描》,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研讨会”会议论文,中国上海,天益宾馆,2000年4月22—25日

2.《从黄金到土泥:中古时代的清谈与俊辩》,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天津·南开大学·爱大宾馆,2000年7月29日—31日

1998

1.《说麈尾—六朝的名流雅器》,南京博物院:“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年会”,9月7日—10日,中国南京,西康宾馆

2.《〈洛阳伽蓝记〉的文体特征与中古佛学》,杭州大学:“古汉语与古文献国际研讨会”,4月23—29日,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1997

《马瑞志的英文译注本〈世说新语〉》,黑龙江大学:“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研讨会”,8月13—17日,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

教学档案
(1988年7月—2003年5月)

教学门类

1.《六朝辞赋史》(《六朝美文研究》)
2.《中古文学史论》(魏晋南北朝文学)
3.《〈世说新语〉研究》
4.《古典文学文献学》
5.《中国古代宗教概论》
6.《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7.《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
8.《魏晋南北朝文化研究》
9.《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
10.《中古名家诗文释读》(《中古文学典籍研究》)(曹植,陶渊明,湛方生)

教学工作

一、担任助教期间

1988年7月—1991年7月,主要讲授“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本科基础课,当时课程设置为72学时)和“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本科专题选修课,当时课程设置为36学时),约计396学时。

1991年9月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二、担任讲师期间

1.1994.8—1995.1,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54学时,90级本科基础课)

2.1994.7.21—7.26
  《中国古代文学》(36学时,唐前,90级本科函授)

3.1995.2—1995.7
  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36学时,90级本科选修)
  ②《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36学时,同上)

4.1995.1.21—1.26
  《中国古代文学》(36学时,宋代以后部分,90级本科函授)

5.1995.7.21—7.26
  《中国古代文学》(36学时,91级本科函授)

6.1995.9—1996.1
  ①《中古文学史论》(54学时,94级研究生选修课)
  ②《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36学时,91级本科选修课)
  ③《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72学时,92级基础课)

7.1996.1.21—1.26
  《中国古代文学》(36学时,宋代以后,91级本科函授)

8.1996.2—1996.7
  《中古文学史论》(54学时,95级研究生选修课)

三、担任副教授期间

9.1996.9—1996.10
  《中国古代文学》[北宋文学](95级新闻专业本科基础课,主讲上半学期,36学时,下半学期温孟孚接讲南宋及元代文学)

10.1997.2—1997.7
  《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36学时,94级本科专题选修课)

11.1997.8—1998.1
  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36学时,96级本科选修课)
  ②《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72学时,96级本科基础课)

12.1998年2月—7月
  《中古文学史论》(54学时,97级研究生选修课)

13.1998年8月—12月
  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36学时,97级本科选修课)
  ②《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36学时,96级本科选修课)

14.1999年3月—7月
  ①《〈世说新语〉研究》(36学时,97级本科选修课)
  ②《六朝美文研究》(36学时,97级本科选修课)
  ③《中古文学史论》(54学时,98级研究生课程)

四、晋升教授以后

1999年9月晋升为教授,同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

15.2000年2月—7月
  ①《六朝美文研究》(36学时,96级本科选修课)
  ②《〈世说新语〉研究》(54学时,99级研究生课程)
  ③《中古文学史论》(54学时,99级研究生课程)
  ④《中古名家诗文释读》[曹植](54学时,99级研究生课程)
  ⑤《古典文学文献学》(54学时,99级研究生课程)

16.2000年8月—12月
  ①《古典文学文献学》(54学时,2000级研究生课程)
  ②《中国宗教概论》(36学时,97级本科选修课)

17.2001年2月—7月
  ①《〈世说新语〉研究》(36学时,98级本科选修课,2000级研究生课程)
  ②《中古文化研究》(54学时,2000级研究生课程)
  ③《中古文学史论》(54学时,2000级研究生课程)

2001年7月20日,赴美国佛州大学做访问学者。

18.2002年5月—7月
  《中古文学史论》(54学时,2001级研究生课程)

19.2002年7月—12月
  ①《魏晋南北朝文化研究》(34学时,1999级本科选修课;54学时,2001级研究生课程)
  ②《〈世说新语〉研究》(34学时,2000级本科选修课)

20.2003年2月—5月
  ①《六朝辞赋史》(34学时,1999级本科选修课)
  ②《中古文人生活研究》(34学时,2000级本科选修课)
  ③《中古文学典籍研究》[陶渊明与湛方生](54学时,2001级研究生课程)

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工作(共5届)

1.尹晓立:《中古傅氏家族文化研究》
2.穆超君:《六朝志怪小说历史内蕴的还原批评》
3.林 琳:《六朝志怪小说的女性世界》
4.张黎明:《庾信仕北时期的心路历程》
5.赵建成:《刘孝标〈世说注〉引书史部正史类文献考证》



版权所有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