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保亚
|
男,陈保亚,男,四川德阳人。1978年2月考入华西医科大学攻读医学学士(77级),后弃医从事语言学研究,师从徐通锵先生。1988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博士后流动站,跟随费孝通先生、徐通锵先生研究社会语言学及汉藏语系发生学分类研究。1996年获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证书。曾先后在云南民族学院、云南大学任教并从事滇、川、藏民族语言调查研究。1996年到1998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理论语言学教学和研究工作。1998年到1999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做客座研究员,与王士元先生、邹嘉彦先生合作从事汉藏语系谱系树数理分类研究。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开设课程、主要观点、主要研究成果
|
- 历史语言学
男,开设的课程有“语言接触研究”、“历史语言学前沿问题研究”。通过语言接触的追踪研究发现语言的接触是无界有阶的,原词和借词的对应规则相当严格,因此认为同一时空层面有严格语音对应的关系词是确定同源关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主张分两步来研究语源关系,首先是建立严格的关系词语音对应规则表,区分不同时间层面的关系词,然后根据最早时间层面关系词的有阶分布确定这些关系词的语源性质。
主要成果有:
- 专著: 陈保亚,1996,《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
语文出版社
- 论文:
陈保亚,1990,《语言演变结构基础》, 载《缀玉集》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3,《汉藏语言联盟说》,载《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3.3,《羌夏-澳越语言文化联盟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陈保亚,1995,《核心关系词的分布与语源关系的判定》, 载《当代中国语言学》第1卷,新加坡。
陈保亚,1995,On the orig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Kam-Tai,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Vol. 18:1-Spr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陈保亚,1995.5,《从核心词分布看汉语和侗台语的语源关系》,《民族语文》
陈保亚,1996,《相对阶曲线与汉-越发生关系》, 《中国博士后论文集》,学苑出版社。
陈保亚,1996,What orig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Khmer and
Kam-Thai,Mon-Khmer Studies XXV, Thailand
陈保亚,1996,《关系词相对有阶分析与汉越语言联盟》,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
陈保亚,1997.1,《核心关系词的分布与语源关系的判定》,《中国语言学论丛》,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7.1,《台佤关系词的相对有阶分析》,《语言研究》
陈保亚,1997.2,《侗台语和南亚语的语源关系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陈保亚,1997.2b,《汉台关系词的相对有阶分析》,《民族语文》
陈保亚,1997.5,《再论核心关系词的有阶分布》,《民族语文》
陈保亚,1998,《百年来汉藏语系谱系研究的理论进展》, 《语言学论丛》第21集 徐通锵、
陈保亚,1998,《20世纪的中国历史语言学》,《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8,《汉台关系词双向相对有阶分析》,第30届国际汉藏语论文,《语言研究》1998.2
陈保亚,1999,《汉台关系词声母有序对应规则表》,《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二集 陈保亚,2000.4,《汉越(侗台黎)六畜词聚文化有阶分析》,《民族语文》
陈保亚,2000.4,《汉台内核关系词相对有阶分析》,《中国语文》
|
理论语言学 |
男,开设的课程有“理论语言学”(本科生)、“当代语言学”(研究生)、“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主张根据组合的类推性区分构词平面和句法平面,着重研究结构关系、词类、直接成份、转换规则、语义格关系、语义特征、语义指向等句法初始概念,强调句法分析的程序化。主要研究成果有:
- 专著:
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开设的课程有“理论语言学”(本科生)、“当代语言学”(研究生)、“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主张根据组合的类推性区分构词平面和句法平面,着重研究结构关系、词类、直接成份、转换规则、语义格关系、语义特征、语义指向等句法初始概念,强调句法分析的程序化。主要研究成果有:
- 论文:
陈保亚,1985.2,《论句法结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陈保亚,1989.4,《论语言符号的模糊与指称》,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
- 陈保亚,1990,《汉语语法本体论》,载《社会科学探索》第二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 陈保亚,1991.1,《论语言研究的泛时观念》, 载《思想战线》第一期。
- 陈保亚,1991.2,《上下文约束变换与语义限制》,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陈保亚,1997,《〈马氏文通〉词、次新论》,《中国学研究》第一缉,中国书籍出版社
- 陈保亚,1997.2a,《二十世纪语言研究中的同质化运动》,《北京大学学报》
- 陈保亚,1997.3,《对剩余语素提取方法的限制》,《汉语学习》
- 陈保亚,2000.3,《论语言学中转换规则的必要性》,《北京大学学报》
|
语言文化学 |
男,
男,开设“语言与文化”课(本科生)。主要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文化。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互生的。语言浇铸思维轨迹,通过思维轨迹影响文化精神。语言是解释思维活动的最重要的可观察手段。是维系文化的最根本的纽带。主要研究成果:
- 专著:
陈保亚,1993,《语言文化论》, 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3,《茶马古道文化论》, (与木霁弘合著,第二作者),载《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
- 论文:
陈保亚,1989,《语言相对论论》, 载《比较文学论集》第一期,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保亚,1992,《民族文化学发凡--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载《民族文化学论集》,
云南大学出版社陈保亚,1992,《语言:文化的精神》,《东西方文化评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陈保亚,1992,《论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
载《思想战线》第一期。陈保亚,1993.10,《转向理性主义》,《学习》
陈保亚,1994,《东南亚华文文学的语言文化背景》,载《思想战线》第五期 陈保亚,1996.3,《汉字的超方言功能和汉字体系的演进方向》,《汉字文化》
陈保亚,1997.5,《语言影响文化精神的发生学根源》,《思想战线》
|
语言哲学 |
语言的构造是解释不同民族哲学取向的重要证据。主要研究论文:
男,陈保亚,1989.3,《系统演变的目的性》, 《哲学研究》陈保亚,1993,《论分析哲学的语言观》,载《思想战线》第三期陈保亚,1996.2,《语言影响思维的两种方式》,
载《哲学研究》第二期。陈保亚,1997,《论解释哲学的语言观》,《社会科学前沿问题》,中国博士后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陈保亚,1997.3,《二十世纪语言哲学语言观的分析》,《哲学研究》承担课题及获奖
|
国内独立承担课题 |
- 博士后基金项目(1994-1996) 汉藏语系语言文化的发生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994-1996, 批准号94CYY002) 汉藏语系的发生学研究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项目(第19批, 1995-1997) 汉藏语核心词分阶研究
-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1996-1998, 批准号96JC740001) 二十世纪中国语言研究方法论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8-2000, 批准号98BYY001) 近二十年来中国语言学理论建设研究
|
海外合作课题 |
1. Endangered Languages of South China (Project No: 9040237.
Source of funding: RGC Competitive Earmarked Research Grant
(CERG). Supervisor: William Wang S-Y
2. The Yao of South China (Source of funding: Chiang Ching
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USA).
Supervisor: William Wang S-Y
|
获奖 |
- 1995:《语言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获1992-1995中国语言文化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 1997:《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1996),获第七届王力语言学奖金一等奖 。
|
兼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