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入收藏

 

 
大师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选读|大师研究|研究著述|书品推介|研究学人|相关链接 

历代名家-沈曾植
《沈曾植遗墨选》序
沈曾植故居
王国维眼里的沈曾植
名家翰墨-沈曾植
从沈曾植为吴保初墓志书丹说开去

 

 

 

 

 

沈曾植
(1850-1922)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官总理衙门章京等职。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改革旧貌,成绩卓著。他也是书法大家。早精帖学,得笔于包世臣,壮年嗜张裕利;其后由帖入碑,熔南北书流于一炉。写字强调变化,抒发胸中之奇,几忘纸笔,心行而已。受到当时书法界的推崇,海内外求其字者颇多。

  沈曾植以草书著称,取法广泛,熔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碑、帖并治,尤得力于“二墨”,体势飞动朴茂,纯以神行。个性强烈,为书法艺术开出一个新的境界。

  寐叟在临终前数小时仍握笔挥书,写成三联。甲联书于五尺白冷金笺上:“石室竹卷长三尺,山阴草迹编千文。”有陈散原、冯梦华、吴昌硕等39人题跋。乙联写在五尺宣纸上:“岑碣熊铭入甄选,金沙锈断肋薪纰。”题跋者有马一浮等16人。

  沈曾植的书法艺术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书法家,为书法艺术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于右任、马一浮、谢无量、吕凤子、王秋湄、罗复堪、王蘧常等一代大师皆受沈书的影响。

  书法艺术是书法家的自身涵养、文学功底、学问积蓄、学识个性和天赋、气质等贯融的表现。沈曾植作为一名大学问家,他的书法艺术日臻化境。评论家认为:“书法家的字求法;画家的字求趣;学者的字书卷味;碑学书家的字有金石气;帖学书家的字滋润丰腴肌理;唯寐叟翁(沈曾植)全有,故能兼美。”

  沈曾植的书法独树一帜,章士钊评其为“奇峭博丽”;沙孟海称他“专用方笔,翻覆盘旋,如游龙舞凤,奇趣横生”。(王学平)

来源:中国艺术品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广信、南昌知府、总理衙门章京、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光绪二十一年,与康有为等开强学会于京师,主张维新。曾受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主讲两湖书院。清亡后为遗老,寓居上海。学识渊博,早年通汉宋儒学、文字音韵,中年治刑律,治辽金元史、西北南洋地理,并研究佛学。又究心经世之学,提倡学习西欧。余事为诗,郑孝胥、陈衍推他为“同光体之魁杰”,诗篇有《病僧行》、《鬻医篇》、《秋斋杂诗八首》等。工书法,由帖入碑,结体险峻,用笔生辣,生拙高古,奇趣横生。著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注》、《汉律辑补》、《海日楼诗集》、《海日楼文集》、《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菌阁琐谈》、《辛丑札丛》等。

 

来源:九头鸟文化传媒网

 

 

 


  沈曾植,字子培,号巽斋、东轩,一号乙盦,晚号寐叟,别署乙公,斋名井谷山房。浙江吴兴人。
  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任刑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职,终于安徽布政使,广涉晚清刑法、外交、经济、学政诸部门,以书法为公暇余事。六十四岁后方专意写字,十年间用力极勤,遂成大家。
  著有《汉律辑补》、《晋书刑法志补》、《元朝秘史》、《蒙古源流笺注 》、《岛夷志略广征》、《海日楼札丛》。擅行草书。学书初由晋唐入手,规模钟繇,继而学碑,膺服包世臣执笔及笔墨相称之法,而于《嵩高灵庙碑》、《好大王碑》及二爨等隶楷过渡期诸碑尤为用心。
  又写黄山谷、黄道周、倪元璐诸帖,取其变化,参入章草笔势,方入圆出,益见矫健奇崛。暮年作草,抑扬尽致,委曲得宜,一如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极缤纷离披之美。
论者以有清一代“自碑学盛行,书家皆究心篆隶,草书鲜有名家者,自公出而草法复明”等评。寐叟才高识博,临字亦异于他人,皆以神会为则,凡彝鼎文字、汉代碑简、六朝诸碑、锺繇皇象,下笔即有已意。尝言:“摹流沙坠简,当悬臂拓大书之,取其意而不拘形似,或当有合。”执笔主转指,能于转指之际顺原来笔势运腕,笔笔送到,常人不可及。作书时,运笔极快,笔力奇重,一管在手,“盘旋飞舞,极其灵动,甚至笔管卧倒于纸上,厚如玉版宣亦常被打去一大片”(王蘧常《记沈寐叟师》)。
  曾熙认为寐叟书“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并进而指出:“翁方纲一生之误在稳,刘墉八十岁以后能到不稳,何子贞七十以后更不稳,惟下笔时时有犯险之心 ,所以不稳。字越不稳则越妙。”可谓一语道尽其草书之妙谛。偶作山水小品自遣,雅淡有韵致。

  印鉴:子培父、海日楼、曼陀罗花馆、象莲花未开形、知一念即无量劫。

来源:翰文轩

 

[返回首页]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
010-689001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