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陈贻焮教授,字一新,湖南新宁人。生前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是著名的唐诗专家,杜甫研究专家。他的重要著作如《王维诗选》、《孟浩然诗选》、《唐诗论丛》、《杜甫评传》、《论诗杂著》等,在从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古典文学研究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业已成为二十世纪后半期本学科的重要学术文献。而作为先师突出的、别具一格的学术成就的取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积极运用现代的文学理论和学术方法的同时,整体性地继承了传统诗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而造成这样一种传统诗学的功底,是与他长期坚持传统诗词的创作分不开的。晚年,他将一生各个时期的作品结集为《梅棣盫诗词集》出版。这是一部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的诗学文献,不仅它本身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当代诗词艺术的一种高度,同时也反映了二十世纪传统诗词曲折、逆境的命运。不仅可以从中见出先师独特的性情,还能更好地了解他的学术个性和学术上的独特造诣。这一切,对于今天的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诗词创作的人们,都是有启发作用的。
我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追随先师问道求学,平常蒙先师谬以同道视之,经常出其珍藏、不轻视人的几大册手抄的诗集与读,从中获益良多。《梅棣盫诗词集》付印之时,先师又命我作跋记,谈心得。所以早就想作一篇正式的论文,来论述先师的诗词创作。这个意思,也曾得到过先师本人的许可。然而,总是因为功令事繁,加以懒慢之性,迟迟未能着手。心里也是想,我侍候先师的岁月还有很多,而我的学力见识则还很不够,而今天人们对传统诗词的认识也还不够。等将来各种主客观条件都成熟后再写吧!谁料天道无情,在一个初雪之夜,先师匆匆归于道山,哲人其萎,山梁其颓,真象庾子山讲的那样:"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心丧之期方始,我时时阅读《梅棣盦诗词集》,以当思慕之情。对先师诗词创作的了解,也更加深了一点。撰写此文,以当悼念。我是先师的弟子,而学术则是天下的公论。评论先师诗词不到或不当之处,咸请行家批评!
一、 青春早熟的诗人
先师的一生,是一个清清净净读书人的一生,既没有叱咤风云的气概,也没有领袖群伦的愿望。但是,他的生命是热烈的。这一份热烈,在生活中体现于情,在艺术和学术中,则体现于诗。诗歌是他生命的重要部分。他出生于一个诗书儒素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擅长诗词,亲戚中则有刘永济先生和李冰若先生这两位著名的学者诗人。永济先生早已是闻名学界的大师。冰若先生后来成了先师的岳父,他是词曲大师吴梅的高足,生前任暨南大学教授。在吴门济济群贤中,冰若先生尤以诗词擅名,可惜英年早逝,千古文章未尽才。传世的《花间集评注》,显示了他深邃的词学功底,已成为唐五代词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这些家属和亲戚中的文学人物,对先师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回忆自己幼小时见家中大人们吟诗,即深感羡慕,就自己学着作诗,却不敢拿出来给大人们看。至于永济先生和冰若先生,据先师的自叙,早年和他们接触虽少,但立志研究文学,把成为学者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这一理想的确立,则是直接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先师属于那种天性喜爱诗歌的人,家庭环境起到薰陶的作用,但他的学诗,却完全是自觉的行动。据他的回忆,长辈虽然都擅长诗词,但并没有要求他的学诗。他自己是十五岁时正式学作诗,还说那时候的人中,这个年龄学作诗不算很早。但一开始作,就十分的着迷,真正是废寝忘食,有时做梦都在写诗。要说那时这位少年的生活差不多整个都被诗占满了,并不是夸张的话。这样的努力,诗艺的进步是很显著的。我们看他十七岁冬天作的那首《雪》:
窗外白漫漫,江山一片寒。鸦栖枯树静,犬奔玉坡残。蟠石松尤劲,拂云竹不单。
落梅红满院,纨素洒朱丹。
象这样一首诗,虽然不能说已经于诗艺掌握得驾驭自如,但句法韵律,都已颇为稳熟。尤其在写景状物方面,显示出先师重视学习古人风格、技巧,而写景状物力求自出新意,注意自己认真地去发现景物之美的创作特点,如"鸦栖枯树静,犬奔玉坡残。"就是很新鲜的写景句,放在晚唐五代人集中,也可以乱真。先生自己也很喜欢这首少作,晚年结集时将它留下来,作为《梅棣诗词集》的第一首。
先师晚年结集时,将一生的诗作分为《初学集》、《自吟集》、《登攀集》、《南行集》、《留云集》这样五部分,实际上已经相当清晰地展示了他生平追求诗艺的历程,也可以看作是他的诗歌创作的五个分期。《初学集》收诗八十二首,除五首外,其余都是解放前写的。从经历上看,是从中学时代到大学时代,从年龄来看,则是从十七岁到二十四岁。这时期他诗道上用力甚勤,实绩也是斐然可观的。渊源上则是晚唐之外,也受到了随园性灵派的影响。这也是很附合这位天性爱诗、多愁善感的少年诗人的生活和个性的。说他多愁善感,熟悉他的人或许会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奇怪,因为成年之后,尤其是老年时的先师,给人的印象是十分乐易达观的。但是,我从先师早年的诗词中,所读到的确实是一种典型的多愁善的诗人性格。这与他当时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一篇为存档而写的自传》中,先师是向我们透露过他早年生活中的某些坎坷,如家道的中落、父亲的因谋生而长期在外,以及他们所流露的生活艰难之感等等,都对这位敏感少年有一定的影响。要知道他天性就是很重视别人感受,处处替别人着想的。对待师友生徒尚且如此,何况他家的大人呢?从他个人的生活来讲,在从中学到大学的这段成长期,经历了战乱避难、因病辍学、与深爱的人长期分离等多种人生困难。这一切,都是酿造诗情的原料。我们且看十九岁时所作的《雨窗杂韵》:
檐珠滴尽薄寒生,我欲开帘邀晚晴。争奈梦回心绪恶,临风愁怕暮蝉声。(其一)
燕雀声喧午梦残,庭槐清影上栏干。东村斜日西村雨,一脉青山两样看。(其二)
宿雨初晴嫩绿迷,断虹高挂小楼低。檐前燕子新巢湿,来往中庭换旧泥。(其三)
这些诗风格是清新的,但其中不难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忧郁。"东村"这两句,从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中得到启发,意境却是新的创造。先师晚年仍能清晰记得,用乡音吟给我听。如果说这三首,情绪还只是寄于景物中,同年所作的《偶感》一诗,则是直接的抒写愁抱了:
遣愁无计独吟诗,声转凄凉不自知。往事渐消犹恍惚,此生将判尚迟疑。苦装嬉笑随人意,强作清狂掩我悲。惆怅夜深灯暗淡,一庭寂寞雨丝丝。
对往事的凭吊和前途的深忧,是这首诗的主题。眼前的生活,因这两种情绪而显得十分的消黯。这样深的忧愁,恐怕不能只看作是为赋新词而强说。先师的律诗,在叙事达意方面,宛转自然,一气流转,这是精研唐律的所得。这首早年七律已经显示这个特点。一片深愁,续续而出,写意甚工。
上面的这些诗,比较典型地表现了人生青春期的迟暮感。这大概是青春期的一种普遍心理。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学影响的青年,先师与大多数古代诗人一样,在这方面表现得一般的青年人要更突出一点。一九四五年作的《秋怀》二首,就是写这种青春迟暮之感的:
玉露凋桐叶,秋声著梦柔。韶光难一驻,逝水不回流。已矣时将定,嗟哉志未酬。怅然北窗下,雁泪夕阳楼。
远峰留夕景,暮霭起孤村。垒块愁无迹,层阴秋有痕。虫声风入户,人影月临门。万物纷回薄,情怀谁与论?
《无题》八首是一组爱情诗,但也表现了人生迟暮甚至生命短暂的主题,最突出的是它的第三首:
驹影浮生一刹那,无端偏惹别愁多。花颜总算红相似,人面其如老独何。承露玉盘空往事,折枝金缕实悲歌。嫦娥若再尘寰住,不死于今发亦皤。
诗人因爱情的烦恼,与所爱之人的仳离,而对生命的流逝,有了突然的顿悟。这在青春心理上也是很有典型性。一些人片面地认为,叹老伤生,只能是老年人的心理,青年不应有这种心理,因此一看到青年人诗中表现这类比较低沉的人生情绪,就认为是故意模仿古人的为文造情,甚至斥为不健康情绪。其实这里应该有所分析。青春期的迟暮感甚至叹老伤生是很正常的心理,是带有普遍性的,在知识青年中尤其如此。到了中年以后,心理更加强健了,到是在一定程度淡化了这种情绪的。从先师的诗集中看,这种情绪也主要是表现在青年时期的诗中。
《无题》八首是先师早期抒情诗的代表作。先师与师母是一恩爱的夫妻,而这种恩爱的坚实基础,正奠基于深挚的爱情。两家原是亲戚,但并非青梅竹马。他们相识于战乱避难山中之时,《无题》其二中的"肠断春山千转路,紫桐花里记曾行",所写的正是那种美好的情景。后又因世乱与彼此的求学、事业而睽离,所以早年是饱尝思念之苦的。五五年两人终得长期团聚,先师当此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词句:
回眸,如剩雪,鬓边眉上,犹滞离愁。敢自疑,还在楚尾吴头?十载堪欣此日,人依旧。夙愿终酬。忘怀否?潇湘兰芷,曾共久淹留。
《无题八首》则是相识后分别不久写的。这一组诗,从风格、意境上看,受李义山的影响十分明显。先师后来研究义山诗造就卓异,其根底正是在这时候打下来的。但是这些诗也反映出先师作为一个现代青年的新的追求,体现现代人的爱情表达方式。上面已经介绍了一首,现在再恭录三首于下:
无端顿减少年豪,痒处麻姑争得搔?染缕难成穿泪线,烧春聊当剪愁刀。甘同子梦思为
,恨隔神山欲驾鳌。自古消魂惟别耳,渡头双桨雨潇骚。
水流花谢可怜生,别绪离愁搅不清。莲子有心偏太苦,合欢少瓣总多情。思随草色依裙绿,欲化星光伴月明。肠断春山千转路,紫桐花里记曾行。
太上忘情未尽忘,自家心曲自家伤。帝哀杜宇千峰血,月魄姮娥一枕霜。云海往来鱼雁渺,关山飞渡梦魂忙。诗成字字皆愁苦,涕泪潜和翰墨香。
这组诗的成功,首先是因为情感体验的真挚和热烈。先师与师母山中初识后,两情依依,但仓促间并未定情。分别初期,也还没有建立起鱼雁传书的情人关系,所以才有"风流云散新知别,草长莺飞故国愁","云海往来鱼雁渺,关山飞渡梦魂忙"这样的愁叹。所以这种热恋又带有苦涩的味道,所谓"莲子有心偏太苦,合欢少瓣总多情",正是这种情形,而"清睡几回和泪熟,香醪一盏入肠柔",也是当时相思情形的实录。作者很自然地想起的陶潜的千古言情绝唱《闲情赋》,对它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完全进入了赋中所写的境界,发出了"闲情醉续陶潜赋,意惑神飘欲白头"。而这组《无题》八首,艺术上虽然是较多地受到义山的影响,而情感的真挚热烈,实有过于义山,而更接近于陶公。历代有不少绮怀诗,都带的艳冶的色彩,近于流荡,厉樊榭、龚定庵之流,亦莫能外,至于王次回的《疑云》、《疑雨》,更是等而下之了。盖因士大夫的爱情体验,本来就缺乏真挚,何况古人的这类诗,常是中年之后的情事,不乏猎艳之的情份。先师这组在艺术尽管也借鉴了这类诗的修辞方式,但所表达的完全是现代爱情观念下的青年人纯真而热烈的初恋情绪。
先师写这组诗时虽然还只有二十一岁,但诗歌的语言艺术,完全已经成熟了。组诗句法多变,章法也逐首变化,形成了一个极其有机的组诗艺术整体。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语言特点是,组诗中将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很好地配合。一种是语言接近于古人爱情诗的词语、语味比较典雅,意象带点朦胧色彩,如"甘同子梦思为
,恨隔神山欲驾鳌","思随草色依裙绿,欲化星光伴月明","帝哀杜宇千峰血,月魄姮娥一枕霜"等句,还有一种是将日常相思的情绪及其行动,用比较日常的语言来描写,情感的表达也更接近于自然的状态。如"染缕难成穿泪线,烧春聊当剪愁刀","清睡几回和泪熟,香醪一盏入肠柔","搜肠终莫明迷隐,搏髀居然破寂寥"等,这反映了先师创作上一个重要追求,既在继承古典诗歌语言风格的同时,又注意从日常语言中提炼诗歌语言。这个追求,在先师中年以后的创作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郭沫若曾评论郁达夫的旧体诗中有一种现代性的因素,先师的诗词也是体现这种现代性的。在继承的同时力求有所变化,正是先师诗词创作的一个目标。只是他不是盲目求变化,而是充分重视传统诗词的美学价值的前提,追求一种比较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变化。当前,旧体诗词中在继承与变化的问题上意见很不一致,有一味强调变化、有纯粹守旧的,但总体上说,缺乏很成熟的思想,这是因为对古典诗歌艺术的传统和它发展历史了解不够所至。先师的诗词,因为受时代的某些因素的限制,并没有达到古代的名家、大家那样的成就。但是他所选择的这个发展言方向,我认为是比较正确的。
与《无题八首》内容相近的,还有《岁暮怀人》一诗。此诗作于一九四八年先师二十五岁时。又经过几年的磨砺,他的律诗技巧更加纯熟,并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显示出一种清老的风格,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寒夜孤怀对酒樽,相思情意共谁论。岭梅红焰燃乡梦,燕雪清光冷客魂。隔巷马嘶风
发,邻家人语火温存。潇湘春早回阳雁,犹望音书远寄言。
此书风格,颇似清人黄仲则。先师对黄诗颇有好感,我在学生时代,也是黄集常置枕边,所以我们后来谈诗,经常谈到两当轩。可惜当时先师诗集尚未出版,我也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些诗,未及向他询问渊源。但先师早年所作,风格确实与两当轩相近。此诗置之《两当轩集》中,也是毫不逊色的,"隔巷"一联,平淡而隽永有味。颇可为诗家造语之法。
先师早年所作,就体裁而言,主要是近体诗,以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为主。但对五古和七言歌行两体,也有尝试。这为他中年以多作五古、歌行打下了基础。早作于这两体所存虽少,但是都很精,取法也是多方面的,歌行如《青溪曲》学初盛唐抒情歌行的风调,《答布谷鸟》则是张王新乐府体;五古如《逃亡》,白描叙事近于杜甫,《郊望》锻炼意象,韵与境偕又近于王孟一派。我对《郊望》一诗,尤其喜欢,有时在先师面前背诵其中警句"秋池照瘦影,鱼窜琉璃碎",认为锻炼而不失自然,可与古人苦吟一派比美。先师听了后也十分高兴。并且回忆说,当时的心情,其实很苦闷呀!今将此恭录于下,以与读者诸君共赏:
闲居不适意,出眺秋憔悴。夕景丽远山,凸凹分明晦。霞彩接暮霭,野烧抽长穗。平林数树枫,酡颜如我醉。秋池照瘦影,鱼窜琉璃碎。内热发长啸,落叶风前坠。
这首诗写景极其锤炼,但意境不失自然,是典型的从平淡中炼出奇警的诗风。其用韵尤见工力。
从以上先师少年和青年时期作品可见,他早年在旧体诗方面的造诣。在同龄的诗词创作者中是遥遥领先。即使以古人的标准来衡量,二十四五岁以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成就,也可以说是很优秀的一类早熟的诗人。而他的创作,毕竟是在诗词艺术整体衰落二十世纪后半叶。我经常想,以先师的天生的诗人气质和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如果早生一两百年,无疑是可入名家大家之流的。然而时代毕竟在变化,先师诗词创作的整体环境,是不如明清诗家。早年在湖南乡村中,相对来说,还有一个较好的诗词创作背景,因为湖湘地区,近代诗风特盛,沿及现代,仍然作者众多。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说是诗词传统保存得最多的一个地区。先师在诗词方面的早熟,乃至后来在诗歌史研究方面卓然名家,是与青少年时接受的这种地区影响分不开的。但中年时期,先师的诗艺虽在发展,但发展的趋势显然没有青年时期那样强健。这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由环境的变化,投入的精力不象青年时期那样集中了。我这样说,先师地下有知,想必也是许可的。记得去年先师神致尚较清楚时,我每次去看他,他都要我吟诗给他听,有时我也吟些他自己的诗句。吟后即加赞叹,先师曾很清醒地说:"我也没有很用功地学呀!"这是先师的原话,连感叹的语气,都我现在都还记得十分真切。我心里听了十分难过。事实上,先师晚年,又开始全力以赴地写作诗词,但天不随愿,让他早罹沉疴,并且是严重影响脑力的疾病。心有余而力不足,先师自己是旷达的人,也许并不太以此为意。但是每当想起这一点,心里总是很难受的。我曾经希望天道佑善、天道酬勤这些话是真的,那么也许会出现奇迹,但先终脱沉疴。我常常这样安慰他:"等您的病好了,我陪您出去,我们师徒俩登山临水,吟诗唱和。"但他听这些话时,总是默然。我虽然专门研究过生命的问题,但对生死的谛理,至今仍然不能明白,面对先师遗体,更是惨然而复茫然。我又想,虽然以先师去世的年龄,与古代的人比较,也算是得高年了。但细思先师的一生,以他的才华和努力奋斗的精神,以现在的成就而论,不能说是已经尽其才,酬其愿了。他的一生,在旁人看来,是功成名就,但扼制他的学术和创作的更大的发展的因素,细思正复不少。这对一个以文章学术为人生最高价值追求的人来讲,无论如何是不公平的。记得有一次我们行走在湖边,偶谈及朱光潜先生,先师说:"朱先生的全集出得最棒,六七百万。我只有两百多万字。如果条件更好一点,我能比现在做得更好。"但是这一切都是天意,先师的现象,也不是个别的现象。文章在人乎?抑或在天?我觉很茫然。
二、中年的余事吟诗
《梅棣诗词集》中的《自吟集》,收集了先师从三十岁到五十三岁这三十所中的作品。《自吟集》这个集名,反映了先师中年创作诗词的寂寞中求自娱的心态。先师所写的《一篇为了存档的自传》里谈到了这种心态。先师在大学时期,曾经跟从傅庚生先生写作文学散文,后又跟废名先生学写小说,其所写的小说,颇得废名先生的好评。其时他的创作热情很高,他晚年还一再说自己早年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甚至为此而对是否留校教书有过一番矛盾。文革前,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以李白、杜甫为主反映盛唐诗人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英烈传》其中的《曲江踏青》一章曾在《北京文艺》上发表,不想在文革初期招来了批判。这对他成为作家的理想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毕竟先师是业作写作,教学繁重,不可能在创作上投入很大的精力。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兴趣始终是浓烈的,于是从少年时就熟习的诗词艺术,成了他聊以自慰的主要手段。但这种创作生活是颇为寂寞的,基本只是个人的自吟自赏,不仅当时根本没有可供一般的诗词作者发表作品的园地,就是同道,也差不多没有的。又几位老先生象俞平伯先生、浦江清先生等,仅评赏过先生当时个别作品。先师晚年在说到他们对自己的评赏时,仍是心存感激。这正是空谷足音,令人砰然心动!所以,中年的余事吟诗,既是青少年时全力吟诗的自然延续,又带有补偿自己失落的创作理想的动机。文学创作本身就带的寄托的性质,不想这寄托中还有一重寄托,余事之外,更有余事,这也许是当代诗词创作的特有现象吧!因为当代的诗词创作,基本上是不被视作正式的文学创作,一个人从事这个,既然得不到承认,当然也不可能产生很强的事业感。真是无用中无用了,先师将中年的一部诗集取名《自吟集》,实是包括这样的心态在里面的。
尽管投入不如青少年时期,但先师的诗词艺术,进入中年后,仍在稳步地发展。并且随着生活的变化,艺术上带来了新的质味,基本上摆脱早年以学习古人为主的状况,开始更加自由地表现生活。从内容上看,完全摆脱了早年的多愁善感的作风,显示出一个成熟的中年人浑厚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先师词作不多,但集中所存,都堪称佳作。五五所作的《满庭芳》的五六年所作的《念奴娇》,是先师词作中的双壁。其内容都是写与师母的伉俪深情,可以说是早年爱情主题的一个发展。
暖室评花,风帘调雀,回廊小语声柔。院深春浅,素手约清游。莫道蜂潜蝶蛰,迎阳处,泉已涓流。虚檐外,低回鸽哨,城阁雾全收。
回眸,如剩雪,鬓边眉上,犹滞离愁。敢自疑还在,楚尾吴头。十载堪欣此日,人依旧,夙愿终酬。忘怀否?潇湘兰芷,曾共久淹留。
这是五五年师母刚从南方调到北京时,先师陪她游览西郊公园(即现在的北京动物园)时写的。古人的词,多写深院幽闺中的景致,意境朦胧,此诗对古人的园林庭院类词境有所继承,但意境优美而明朗,表现出浓郁的现代都市园林的情调。这是此词艺术重要的价值之一。此词的另一重要价值是写了一个现代式的牛郎织女久别团圆的故事,也就是在当代中国很有普遍性的夫妻两地分居的题材。总之,此诗将现代生活的内容,现代人的感情表达方式与古典词境完美地结合起来,是真正的当代人的词。先师诗词在充分继承传统艺术风格意境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表现了现代人的生活,是他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对今天的诗词创作是启发意义的。
《念奴娇》写于五六年七夕,这一天,先师去师母工作的地方去看她。师母调到北京后,最初一段时间,因为学校里没有解决家属,和工作地点远隔的原因,两人只能在周末团聚。这种生活,在当时也是颇具典型意义的。先师这首词,同样是以纯粹的古典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写出了这个当代的生活主题。词云:
风吹雨歇,晚晴空,极目川原金碧。携手长楸清荫里。芳草经行无迹。墟里烟轻,
畦花重,俯仰情怀适。蓦然车过,一声惊破幽寂。
已约来日重逢,待随车去,还惜青青陌。休怕归迟催返,犹有多时方黑。银汉微呈,怜他牛女,欢会真难得。行行复止,几回依恋苔石。
此诗上片写郊原之游,背景好,情事美,写景叙事,极有层次。下片写恋恋不忍分手的情绪,曲曲入微。全词章法安排自然而实甚工致。先师在小说艺术上下过工夫,这对他的诗词创作也有积极的影响。我觉得这两首词长于叙述,工于结构,是体现了这方面的功力的。先师是深于感情的人,其平生对各种情感的体验之细腻,均有过于常人。所以虽不太填词,但偶一为之,必造尽工。我觉得他没有更多地在词方面下工夫,实是当代词坛的一个损失。
如果说先师青年时的诗长于写爱情,则中年和晚年之作,是长于写亲情和友情。先师是人伦中的至性至情人,他写这些作品,完全是情之所致。尤其是中年所作,绝无应酬之意。我们前面说过,先师长于小说艺术,所以他的诗词,也是善于从生活中取材,长篇如五古《和尹兄夏日过燕园作》,长于敷述,短篇如《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蓟庄满月喜赋》,则长于点化。后诗中"雨雪惊时晏,邦家喜日新"一联极见精意。这方面的作品还有象《一九六二年携蓟庄儿返里小住一月临行留别故乡亲友》、《一九七四年夏,满叔祖鸿翁阖第回里探望,归程过北京小住,喜赋》等作品。总的风格,是从平淡中炼出深醇来,自然中见出精警。今恭录六二年故乡小留别之作为这方面的代表:
一纪归来情思翻,遥凭乔木认衡门。慈亲久待犹长望,稚子初还不解言。访旧且欣耆旧在,试新喜见古风存。临行千绕池边树,争忍匆匆别故园。
短短八句,写得情绪纷披,层层曲曲,"慈亲"犹耐人寻味,先师的抒情,我认为是第一流的。这不仅是艺术的功底所至,也是其性情的人格的体现。后者尤其可贵。读他的爱情诗、亲情诗、友情诗,真是能起到增重人伦的作用的。也有人认为先师的诗,表现重大的现实题材的作品不多,言下之意也许是觉得他的作品思想上的价值不太。姑且不说,这样的论诗是否正确,即以价值而言。先师诗词植树于他自身的真性情、真道德所体现的人伦价值,我看是一种更具有永恒的人性之美的价值。
在先师的《自吟集》中,还有六四年下放湖北荆州搞四清运动和文革中在鲤洲五七干校时期的一些作品。先师是一个和厚的人,他的这方面作品,不象聂绀弩的干校诗那样带批判性,但他通过思念亲人和托物兴寄,含蓄地流露了自己的心理,如六四所写《江陵寄远》:
迎人红蓼发繁花,寄住江村近水涯。偶见片帆飘客思,不应无梦到京华。
对乡村风物的喜爱和思念亲人的情绪,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思念京华亲人的同时,先师此时对家乡湖南新宁的父母兄弟,同样充满了思念之情。《江汉鸿雁》这首诗,我认为是表达这种情绪的:
江乡日暖荻花秋,鸿雁南翔此暂留。一夜朔风吹白雪,纷纷列阵向衡州。
雁儿从北方飞来,暂留在江乡,待到朔风起,天转寒,纷纷列阵南飞。这与先师此时的行动和心理是何等的契合呀!这两首绝句,在风格上接近盛唐,风神高朗而兴托幽微,是七绝中的上乘作品。先师之所以能写出《盛唐七绝刍议》这样优秀的论文,与创作上的经验是分不开。在乡下时期,他也写了一些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先师是热爱劳动,据与他一起在荆州或鲤鱼洲参加劳动的同事说,他干活十分认真,总是挑最重最累的干。尽管运动是荒唐的,但劳动本身总是有价值的,何况先师从小出身在农村,对乡村生活本有一种热爱之情。《清晓》一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形:
鸡声驱蝶梦, 檐隙入晨光。醒即询农事,晴当
麦秧。漱流清皓齿,烧竹熟黄梁。饭罢和锄出,江天万木霜。
此诗境界自然受到陶诗的影响,但并非有意的学。"蝶梦"、"黄梁"这些典故象是随手拈来,并无深意,但又能引起读者某些联想。可说是话外有音。五绝《筑堤
唱》一首也神似唐人五绝:
唱荆堤晚,霜林灿夕晖。江帆如鸟翼,片片逐霞飞。
唱入诗,题材甚新。但全诗只有首句直接写筑堤
唱,后面三句都是写背景的,但觉得那种劳动的场面已经写得很足了。但闻
唱阵阵,回荡江天,情景极美。徐志摩写庐山采石工的号子那首新诗十分有名,先师此作运用古典诗歌的形式表现这类内容,尤觉巧妙传神。这也许可以证明,古典诗歌这种形式和它的艺术表现方法,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它的长处。当然,这只有在熟练掌握了它们之后才能达到的。
《鲤鱼洲竹枝词三首》,也是对传统田园诗人农事绝句的一种很好的发展:
雨横风狂更有雷,今朝农事巧安排。轻舟一叶飞如箭,冲雨乘风送粪来。
风雨江村忽放晴,桃腮柳眼日分明。春流活活农时急,新驯牯牛傍母耕。
明朝秧子赋于归,花满汀洲燕燕飞。祝尔一枝成万子,人人争送嫁前肥。
这种意境,是古人所没有的,但是地道的田园农事诗。最后一首先师有注云:"江南老农称起秧前所施肥为嫁前肥"。将这个民间俗词如此成功地转换成诗歌语言,是很妙的点化之工。上面三首中,这最后一首,尤其堪称绝唱。
文革开始,正常的教学科研停止了,但他在诗词创作却相对于正常时期来说,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六七、六八两年,所作甚多。六八年春夏之交,是先师写诗的旺季,也可以说是中年时期诗词创作的一个高峰。其中咏庭院花木诸律尤佳:
《寓内荫庐大槐花发,回思遣此已见十四度繁英矣》:
十四年来此寄居,雨晴托庇碧扶疏。雷声蜂逐知花盛,水色荫浓忘暑初。忆昔环栽博士舍,怜今独秀鄙人庐。南柯咫尺何尝梦,始悟唐贤拟《子虚》。
《咏庭中红药》:
芍药花开动四邻,黄蜂紫蝶长精神。琼葩日灼殷红艳,玉叶风翻婀娜身。甘让牡丹矜国色,难教菡萏步芳尘。伊谁上巳供相谑,小字雷同错认人。《喜窗前去年春移
花开》:
去年趁雨带苞移,立待花开花叶披。自谓今春花事了,谁知昨夜露蕤滋。一枝已满诗人眼,千朵难医凤子痴。他日江湖从浪迹,恼侬蝶梦是
。
《阶前红药将谢,复喜白芍继开》:
昨因红艳赋新诗,又向阶前咏玉蕤。冰雪肌肤从色淡,水云风度任花迟。倾枝露酽颓中散,揄缟风香倚曼姬。自许分根合灵药,岂将攀折赠将离。
据先师晚年跟我说,他写这些诗时,正当文革运动的高潮。有一段时间,教员几乎每天都有政治学习,学完回来,他就写诗,练草书。这种花花草草的诗,在当时当然是不能拿出来给别人看。所以,这些优美的咏物诗,实际上真正是寂寞中的自我慰籍,也可以说是苦闷的象征。兴象幽微,不露形迹,正是古人所说有寄托入,无寄托出。先师性喜花卉,在花草虫鱼方面知识十分丰富。所以他作的咏物诗,常能比美古人。象这四首律诗咏写花卉,在表现方式上,既有背景烘托,又有形态的描写;融会典故,带写情事;造成了立体的艺术境界。笔若有神,警句迭出,如"一枝已满诗人眼,千朵难医凤子痴","冰雪肌肤从色淡,水云风度任花迟",置之古代名家集中,亦属佳作之流。"倾枝"一句,用《世说》中形容嵇康之醉的典故,运用了黄山谷美男子比花作法,语句甚俊。"伊其上巳赠芍药,小字雷同错认人"是用了陆玑的考证,认为《诗经
卫风、溱洧》中的"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是另种药草,并非我们今天作为观赏植物的药草。先师的本意,当然不是为陆玑的观点作宣传,而是点化这段公案,以获得幽默的效果。"小字雷同错认人"七字,尤觉俊极。如此点化,如此造语,可谓无处不活,到处都是诗材。此深可为诗家之法也。
虽然进入中年后,先师并没有全力写诗词,但由于早年功底的深厚,也由于文学和其它方面学养的丰富,以及人格的成熟,使他的中年之作,能以质高取胜,以少许胜人多许。是同辈诗家中的佼佼者。咏花诸作,实是当代诗词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三、晚年的浓厚吟兴和创作上新的发展
当代诗词创作,新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阶段。相对于前一阶段的沉寂,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传统的诗词艺术的复苏时期。对传统的辩证认识,是其重要的观念背景。对于这一点,我在别的文章中已经有所论述。先师晚年的创作,也是与这一背景分不开。而且他本人就是对新时期的诗词复苏起了推动作用的重要人物之一。作为一个从小就热爱诗词创作的人,他对上述的文化气候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七十年代初,先师差不已经停止创作。但七六年又开始频繁的地写作。为了表示自己在诗词创作上追求更大的发展的决心,他将当时作品取名《登攀集》。此集收入七六、七七两年间的作品。七八年(?)先师曾请夏承焘先生评阅他的诗集,并由夏先生题写诗集名。这部诗稿,先师生前曾向我出示。晚年的另两个分集,一名《南行草》,收从七七年底到八二年所作的诗词,因七七年十二月至七八年一月南行各省高校访问时所写的三十二首纪游绝句而得名。另一名《留云集》,收八二年以后的作品。这几集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他要繁忙的教学和科研之余写,也可以说,先师晚年,仍然是余事吟诗,但创作的环境显然比中年时好得多。早年作诗,多有苦吟自适的味道,而晚年则是在更加愉悦的心情下写诗的。其风格与早年有较大的差别。可以说是以更加纯熟自由的方式来写诗,江山登临,友朋酬赠,是晚年的主要题材。先师性情随和,晚年更加乐易近人,所以集中偶有应酬之作,但却绝无应时应命之诗。
纪游题咏,是先师晚年成就最为显著的一类诗。所用的主要体裁是七绝和五古。从诗歌传统来讲,这两类体裁也是最长于山水纪游和景物题咏。南行绝句无疑是揭开晚年这方面创作的绪曲。在访问、旅游及顺道回乡探亲的短短四十天中,写出三十二绝句,可以想见其时先师吟兴之豪。其中游览杭州西湖诸作,尤为精妙:
《花港观鱼》
花港天寒不断香,山茶怒放腊梅黄。观鱼人散平桥寂,竹外霜禽噪夕阳。
《冬日西湖》
春花秋月媚幽姿,淡抹浓妆各自宜。要识西施清绝处,铅华洗净是冬时。
《过虎跑泉》
入冬池馆减芳菲,虎跑崖边拜虎威。山树鸟争红果落,山泉一路送人归。
《时隔仲冬,而白堤垂柳犹青。见翠堤春晓,更见一枝海棠花发》
向阳翠柳尚飘丝,岁暮江南摇落时。地近苏堤春意早,隔年先发海棠枝。
第一首三四两句,有象外之致,工夫不下王渔洋。先师在王维、孟浩然研究上成就卓越,其《王维诗选》、《孟浩然诗选》是当代唐人专家诗选中不可多得的精本,选目、评泊都极为精到。而他的诗作,在这些地方也深得王、孟诗歌的神韵的。其五九年时所作的五绝《香山玉华山庄品茶》:"馆借云萝阴,瓢分山泉碧。日夕望川原,征尘送归客。"也是学王摩诘而得其神韵。今人作五绝,鲜有到此境界的。第二首脱胎于苏轼的名作,但创造了新的联想,品鉴极妙,深得夏承焘先生的赞赏。第三首的第三句,也是神来之笔,据先师自叙,他从虎跑,在下山路上边走边吟哦赋诗,忘怀之际,忽觉头上被什么东西轻轻砸了一下,低头一看,却原来是一枚红红的野果子,而这么低头看时,也发现了路旁的泉水。等到他抬起头时,"山树鸟争红果落,山泉一路送人归"这两句充满机趣,自然神到的诗句也就出来了。先师晚年绝句,妙境多在此类。第四首缘题发挥,点化得很妙。如此生动地、机缘凑泊的题品,恐怕在古人题苏堤春晓的诗中也是少有。
先师晚年因讲学、会议、主持论文答辩及探亲等机会,多次出游,每游必有诗作,且多为联章体,如八二年作《访泰纪游》八首、《三古都纪游》十绝句,八五作《湘桂纪行》,八七作《入闽纪行》十二首,八八年游南京作《南游十绝句》,八九年赴杭大主持博士论文答辩作《杭绍纪游杂咏》六首,九零年回乡探亲纪游诗十首,九一年冬赴香港讲学作《香江竹枝词》六首,等等。这些诗随物宛转,即事点染,常多妙趣,表现了他晚年乐易旷达,处处皆有自得之趣,自适之乐的人生境界。以我的浅识肤受,于诸什中尤喜以下诸诗:
《访泰纪游》
椰林摇翠拂流云,月季红花火焰殷。热带风光宜重彩,女郎多束石榴裙。
天南草木识名新,窃喜与兰旧卜邻。及见花开如蛱蝶,始知别是一家春。
菩萨蛮曲忆庭筠,难得君王赞绝伦。偶对金冠璎珞舞,不期领略晚唐春。
晚清以来,国人出游海外,多作竹枝词咏异域风光,为传统诗词辟一新境。先师对于风俗民情、草木虫鱼,是有很浓厚的兴趣的,所以偶有所作,即成佳篇。"椰林"一首,是有油画的风格,先师诗作,学古而不维古,不刻意求新而自多新意,自然而然地体现出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其早年所作,已经有这个特点,晚年的七绝、五古,在这一方面有了更好的发展。上述数诗,即非古人所有之境界,情调更是与古诗迥异。
《入闽纪行 结伴游鼓浪屿,祖
先生赏饭,并携游日光岩诸胜》
小市而无车马喧,主人清兴宴层轩。日光岩险驱残醉,满耳潮声撼厦门。
后两句正是写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豪情逸兴,纯是诗人本色。"满耳潮声撼厦门"七字,一片奇响,是神到之境也。记得先师卧疴床第之时,幻想能以他自己的豪情之句,唤起他的华胥之游。如今思之,惟有黯然神伤而已。但想想如此诗句,必能长留天地间,永为后人欣赏,又复欣然。人生能诗,何幸如之?
《南游十绝句
五亭桥风,两院落英缤纷而诸院众芳无恙》
夹岸花飞风乍狂,五亭桥下水流芳。游人经过迹如扫,深院墙高护众芳。
此诗写景挥扫尽致,最后一句有深迥之趣,兼有一种理致在内,耐人寻味。
《"回湘探亲" 山渡口即目》
唤渡渔村犬吠人,万峰青翠映江津。偶逢红叶桃花艳,错认秋山是早春。
《"回湘探亲" 自 山乘船员归新宁县城》
轻舟结伴泛潇湘,两岸霜禽噪夕阳。近市风光饶别趣,满岩丛菊缀秋香。
南湘景物本来就很美,先师早有归志,晚年还家,虽是薄游小住,但心情自不同他处的游览。表面上看来,只是描写了优美的景色而已,实际正是这种心情,成就了这两首的神韵。这种诗,都深得王、孟派的真髓,可与渔洋集中的佳作比美。
五古诗先师早年即有尝试,但真正的发展是在晚年。这里原因有二,一是五古这种体裁,本来就以古朴真率为主要风格,所以老年人运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二是先师晚年肆力于杜诗,作《杜甫评传》一百零八万,考证老杜生平,论述其思想之外,于其诗艺,探索尤其深细。而在创作五古纪游诗时,自然而然地汲取了老杜的艺术手段。但他索性自然,即使对于杜甫,虽然爱之甚深,却不着意模仿。所以一般的人是看不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可惜我的这一浅见,在先师生前,没有机会得到他本人的印证。但我想他会同意我的看法的。
先师五古,结体自然,叙述尽到,而时杂幽默之语,又时适当运用白话,整体的效果,是十分生动有机趣的。从用韵来看,先师的五古多用仄韵,五古用韵平仄皆可,但一般来说,押仄声韵的难度更大。魏晋人作五言诗,并不计较韵的平仄,并且由于早期五言诗入乐的关系,总以平声为多。但是唐宋人为了与近体诗区别,作五古多用仄声韵,所以唐宋以后,仄韵五古成为主流。先师的五古,押仄韵而不失自然,结体紧健而能挥洒自如,如八二年作的《五台吟》,即是平生得意之篇:
千里访五台,未至先见塔。等闲世俗辈,且下尘封榻。茹荤漱亦秽,岂敢参老衲?仰止菩萨顶,登先跨足捷。时见喇嘛僧,分曹唪贝叶。密宗蕴奥秘,惟闻声纷沓。佛殿绘事精,窃疑出七鸽。归途经下院,适说生公法。贱子寡慧根,复障文字业。能令石点头,于我如嚼蜡。明发登东台,驱车绕百匝。初服暑衣单,及半便著袷。混茫孤接一气,风雷生两胁。终惊凌绝顶,转觉苍天压。佳彼岭头花,灿若朝霞
。山高春夏促,旋开旋结荚。休叹无人赏,翻飞足蜂蝶。因念岩栖者,野禽犹可狎。勿怜彼孤凄,勿哂我杂
。去去各遂意,追日下寒峡。
此诗起得有远势,结尾则有奇致。俱为神来气到之笔。中间或叙述,或议论,或描写,手法变化不一,而皆归于自然,并无造作之嫌。明发以下,尤为紧健得势,气韵高古,"混茫"四句,最为精警,优入古人境域。诗中又杂以恢谐之语,而机锋暗藏,长篇最易沉闷,这样一来,则全篇生动。宋代苏黄一派的古诗,也都是这样作,但论其远源,则出于杜甫。先师学杜有功,而性格乐易,平时与友朋生徒交际,最能谈笑风生。反映在诗歌,则是这种幽默的风格。可以是他的诗歌的一大特色。
八五年四月份,先师由师母陪伴,赴成都拜谒杜甫草堂并参加杜诗研讨会,与著名学者缪
相交,彼此相得,聚谈甚欢。其间又游览青城、峨眉两名山,参观都江堰古迹。至中旬出蜀,乘江轮自渝至汉,在汉上与武大古典文学教研室胡国瑞、王启兴诸先生相聚。江山胜迹,友朋美意,大大地激发了先师的诗兴。连续写了六首五古纪行诗。即《缪彦威丈召,偕妇乘火车越秦岭赴成都浣花草堂杜甫两川诗讨论会??》、《游青城山都江堰??》、《自题乐山大佛脚下小照》、《雨中游峨眉??》、《携内结伴乘江轮自渝之汉??》《江汉吟留别》等。当代写近体诗,佳者还能约略古人,至于古体,绝大多数尚止于学步,要么浅俚近于顺口溜,要么故作古态而少真味。先师的五古,因得杜甫纪游诗、王孟山水诗的涵润,能够出入古人堂奥,而变化得现代叙事诗的气质,其造就在今人中是少有。熙浅识以上数诗,得其中写景之工者,如:
乐山有大佛,高踞何雄伟。头顶凌云霄,双足濯江水。树添螺髻青,崖映全身紫。人旁佛臂行,纤若缘槐蚁。(《自题乐山大佛脚下小照》)
飞车上峨眉,欲观日出景。孰知山中雨,风吹春服冷。浮云遮望眼,不见金乌影。败兴下翠微,叹彼归途迥。每遇林壑幽,应接劳延颈。花光耀阳林,云海涨阴岭。猴隐效雾豹。猿出觅果警。(《雨中游峨眉》)
议论之精如:
载过归元寺,趋谒大雄殿。天下佛菩萨,造像皆慈善。未若罗汉姿,五百穷变幻。犹人之不同,各自如其面。于此悟文心,八股固宜贱。
这是一个很别致的文论,因观罗汉造像姿态各异,胜于佛菩萨造像的千篇一律,悟到文心之妙用,在于体现个性,变化多端。以形象的笔墨生动地表现文学的原理。正是诗歌的议论方式。先师晚年的诗歌,总体风格是自然平易,但五古一体,毕竟精心经营结构,锤炼出高古的风格,所以这一体裁对他自己的总体风格的调整的作用。可以说是他晚年诗歌一个显著的发展。
总的来说,先师在他一生各个时期,那怕是传统诗词最萧条,最受冷遇的时期,都坚持诗词写作。其动力完全来自于内心对诗歌艺术的酷爱,和天性中浓厚的诗人气质。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即使记忆力严重丧失,话语极少的时候,每当去看望他的时候,他还是要和我一起吟诗,问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最近作诗了没有?"一直到逝世前一个月,神致极其模糊的状态中,还是这样的问我。而在他生命最后几年,给了他莫大的安慰的,就是他的《梅棣诗词集》。那种情景,我不能形容,也不忍形容。我深深地相信,他是在自己的一生的诗词的陪伴下走向生命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