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瞿林东, 男,汉族,1937年12月生,
安徽肥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该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曾承担国家社科课题多项。著作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
》等书,发表相关论文、评论200余篇。
瞿林东教授六十年代就跟随白寿彝先生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深谙白先生学术,其研究白寿彝的论作不久前辑为《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一书,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白寿彝研究专著。
六、白寿彝论著简介
中国史学史(第1册) 白寿彝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22.4万字本书是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史学史》的第一卷,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叙篇",是全书的的总叙,不是本册的正文。在这篇里,作者论述了史学史的任务和范围,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还涉及到关于史学史的古今论述及作者对中国史学史的摸索过程和设想。第2部分是关于先秦史学的论述。这篇的结构和论点,都表达出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和看法。
作者认为,由于"历史"一词在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其涵义发生过多次变化,造成理解和运用上的歧义现象,因此,事实上已形成两种不同的概念。一是指客观发生了的历史,一是指主观记录下的历史,区别这两种概念是科学地研究历史的重要前提。在这一前提之下,研究历史时要以三条基本的历史理论原则,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者的历史、社会历史之辩证的发展及其规律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必要要求,也是史学研究的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史学研究的范围又可分为史料学,历史编纂学和历史文学等更详细的专门研究类别,它与史学史的范围不同,史学史是对史学发展过程的研究,史学则是对历史本身的研究。中国史学史在分期上,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前期(即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前夜)和近代后期(即自五·
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7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有自己区别于其它时期的特点。
作者认为,先秦时期是中国史学的童年。在这一时期,史学经历了从远古的传说到国史的出现这样一个漫长过程,直到《春秋经》,《公羊传》、《谷梁传》及《国语》和《左传》等一大批私人撰述之作在春秋时代产生,史学才显出较大的发展。战国时期,产生了《竹书纪年》、《山海经》,《世本》、《尧典》、《禹贡》、《仪礼》、《周官礼》和《战国策》,以及一些图象,地图等,撰述方式开始多样化起来,初步形成各种不同的历史观点,并且在老子、庄子、墨子、商鞅、孟子,邹衍、荀子和韩非等人之间,产生了观点上的百家争鸣。通过争鸣,将历史知识的运用大大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姜静楠)
[2]《中国通史纲要》白寿彝主编,杨昭、方贵龄、龚书铎、朱仲玉分别编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全书不到30万字,概括地论述了远古至"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历史,该书集通俗性和科学性于一体,曾被广泛的作为高等院校学生使用的历史教材,并被译为英、日等多国文字。
该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注重体系轮廓和线索。在体系上,对每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皆予以论述。对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阐述得亦十分清楚。二是注意讲清重点、难点和特点。在叙述封建社会历史时,不只阐述的农民阶级斗争及其身份的发展和变化,而且论述了地主阶级的发展变化;对比较复杂的封建社会的赋税和地租给予确切的说明,着重说明了它们同农民跟国家、农民与地主、地主与国家的相互关系。三是在文字表述上力求明白、准确和凝练。这反映在以马列理论为指导,但不过多征引经典原文;以史料为根据,但一般不直接引用大段原始文献;皮棉使用过多的属于和专门名词。继该书之后,1987年出版的《中国通史纲要续编》,将叙述年限下延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使该书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
[3]《中国通史》(十二卷)
白寿彝先生任总主编,从1989年至1999年陆续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400余万字,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学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历时二十余年终于完成,被誉为本世纪《中国通史》的压轴之作。成为建国五十年来部头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该书在历史理论和编撰方法方面也多有创获。
第一卷为导论,白寿彝先生主编,并亲自撰写了第一章: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第二卷:远古时代,苏秉琦主编;第三卷:上古时代(上、下)徐喜辰、斯维至、杨昭主编;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下),白寿彝、高敏、安作璋、廖德清、施丁主编;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下),何兹全、黎虎主编;第六卷:史念海、陈光崇主编;第七卷:中古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下),陈振主编;第八卷:中古时期·元时期(上、夏),陈得芝主编;第九卷:中古时期·明时期(上、夏),王毓铨主编;第九卷:中古时期·清时期(上、下),周远廉孙文良主编;第十一卷:近代前编(1840-1919)(上、下),龚书铎主编;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主编。本书的出版也得到了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等中央负责同志的高度评价。
七、白寿彝研究论著及论文
(一) 论著
[1]《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 瞿林东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祝贺白寿彝教授八十五华诞--历史科学与历史前途》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3]《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祝贺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