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语言是存在之家,那么中文就是我们这些"此在"或"定在"的家园,而正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工作语言"的《中国学术》,则是这家园中新辟的实验田。尽管破土才满两年,它却坚定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非所有重要思想和重头文章都注定要先用某一种"国际普通话"来发表,否则,那单一的"语言主场"就会湮灭多重的问题意识。
当然,这家园又从来都向外开敞着大门,因为我们的中国乃是广义的"文化中国"。本辑论文一栏的开头两篇,就分别来自中文文化圈的两大重镇--欧洲汉学界和美国汉学界。瓦格纳的焦点是近代中国,他以超长的篇幅详察了《点石斋画报》的历史,并将其对映于当时世界各地画报出版的背景,从而以中国为例描述了"全球想象图景"的出现。作者的结论是,经由画报创办人美查的努力,插图图像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并被注入了一种与全球性倾向、城市感受和现代性密切相连的审美风格。裴宜理的焦点是现代中国,她以明晰的笔调提出了"情感的模式",即革命岁月中广泛采用过的群众动员方式,并以此为中共的胜利补充了一种新颖的解释。作者基于此一视角重访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并发现此种视角有助于说明中国和苏联的主要不同。
接下来,廖名春对儒家最重要的概念--"仁"进行了字源考辨,认为此字原本从人从心,后被讹写为从千从心(忎),或者从人从二(仁),因而仁字本作伈字。作者又由此推断,伈字乃谓心中有人,而此"人"当指一般人,特别是他人,故仁字本义为爱人。陈来从追踪早期道学核心话语的演变入手,指出了朱子《仁说》及朱子与湖南学者关于仁说等辩论的结果,导致了旧的仁说的终结和道学核心话语的转变,故从此道学的关注课题从中和说、求仁说转变到理气说、心性说、格物说,而朱子哲学的话语亦开始主导道学思想的展开。
明代人口统计是近来学界焦点,以往的"不丁不籍说"(范文澜)和"纳税单位说"(何炳棣)皆因所本材料的限制而引起争议。周绍泉藉助最新发现的徽州明代户帖和黄册抄底,指出明代户籍也同样登记女性,从而再次力证了明代人口制度的登录原则,为根据户籍文献厘清明代、特别是其早期的人口数目和增长进行了奠基工作。作者还考证了户帖与黄册之间的继承性,指出了花户的复杂性,有助于认识明代的人口文献和家庭构成。此文是作者扶着重病完成的,其献身精神可感可佩,所以在此特别祈祝他早日康复。
两篇社会学论文都围绕着赡养问题,这已对急速变迁的社会构成了巨大挑战。郭于华通过分析一个村落社区中赡养家庭纠纷的个案,发现认为家庭权力关系与代际交换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是国家力量对乡土社会全面进入的结果;而国家行政权力对传统社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替代,国家政治话语对地方性知识的替代,国家仪式对传统社会仪式与民间信仰的替代,重构了乡土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与代际交换的公平逻辑,使传统的家庭赡养方式与相应的观念意识面临严峻挑战。怀默霆通过比较从河北保定和台湾五大城市得来的调查数据,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第一,虽然社会急速变迁,大陆和台湾的子女赡养仍然相当程度地保持着;第二,就子女赡养的义务而言,尽管台湾的经济水准更高,保定反显得更加"现代"。由这种"悖论"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组织其实比经济发展更能动摇传统家庭结构。
评论栏的主题是史学。张广达追溯了百年来唐史研究的重大变化,并从史料整理、题材扩大、理论诠释等方面进行了评估。作者在充分肯定已获成绩的基础上又指出,既然陈寅恪、张荫麟、唐长孺等前贤的成就已经昭示,恰由于注重了理论思维和范式更新,现有的学术规范才得以建立,那么如何继续借鉴海外史学特别是年鉴学派的最新成就,而又善于通过创新来维护本国学术自成格局,便是尚待努力的未来方向。俞金尧述评了欧美过去四十年的儿童史研究,认为其研究范式经历了两阶段变化:在前二十年,受现代化理论的影响,强调儿童的历史命运自现代早期以来的重大变化;而自1980年代以来,则从不同的角度批评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儿童历史命运的复杂性,否认对儿童的态度曾有从传统向现代的陡转。
等读者拿到本辑时,怕已快到岁末了,权且抄一段梅贻琦的《大学一解》,聊作共勉的新年贺词--"其'无所不思'之中,必有一部分为不合时宜之思;其'无所不言'之中,亦必有一部分不合时宜之言;亦正惟其所思所言,不尽合时宜,及或有合于将来,而新文化之因素胥于是生,进步之机缘胥于是启,而新民之大业胥于是奠其基矣。"
刘东
二○○一年十一月八日于北大草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