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服饰观(上)──日常生活(四)
董晓萍
“服饰”是一个大概念,里面还包括一系列小项目,如:衣、裤、裙、鞋、帽、首饰、脚饰和腰饰。在这些小项目的下面,还有许多小小项目,如“首饰”,也就是人的头部的服饰,细分下去,还有钗、簪、胜、梳、夹、耳环、耳坠、项圈和项链等不同样式。再说脚部的服饰——“鞋”,学名“足衣”,从商周的舄、秦代的勾履、汉代的靴、晋代的屐,唐代的马靴、元代的嗡、明代的皂靴、至清代的花盆底鞋,也代代有别。鞋的类别,还可以按用料和缝法再分,分成羊皮直缝靴、连腿皮靴、翘头皮履、台履、丝履、锦履、草鞋等;它们无不表现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人穿鞋,还曾被看成一种身价、一种气质、一种主流文化,象秦始皇穿过“望仙鞋”,宫廷贵妇穿过“尘香履”,官宦穿过“云头履”、儒生穿过“乾皂靴”、平民穿过葛麻鞋和布鞋……。纵观人们的头、脚部服饰,已足够丰富,再加上风姿万种的着身服装,“服饰”的概念可谓包罗万象。“服饰”一词,在我国先秦时期就使用了。《周礼.春官》云:“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当时服饰的内容,指衣服和装饰,与现代意义上的服饰概念相近。
20世纪以来,学者认为服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研究的重点是服饰的物
质性变革。学者们由此分析服饰演变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性别、年龄、
阶级、民族、信仰、体型、审美的因素,确定某一社会集团的文明发达程度。90
年代以后,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生了变化,在他们中间,就有民俗学者。这些人忽
然发现,被学者所一向认准的服饰概念,未必是民众自己的服饰观。打一个简单
的比方:中国的皮靴史,上下五千年,如对比古今人采物用料的眼光,差别不大,但这能说明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落后”了吗?同理,那些几百年穿蜡染的老百姓,他们的蜡染品和工艺很少变化,但谁能说他们的精神世界就没有“进化”呢?在这一点上,中国文化的表述历来要宽松些。中国历代文献上所说的“服饰”,除了在内容上,古今几无差异,就是讲服饰观,也出于广义的理解,而不据泥于服装本身。
以“服”字为例。一些史料谈“服”,是指本意,象《诗经.曹风.
候人》中的“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但在有些文献中,就不仅指衣服和穿衣,还引申到其他社会行为、习惯与场合,如《易经.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在这句话中,驾驭牛马者大概是穿着兵服、战袍或朝服的,但“服”之所指,
却大于服饰, 而是指各种使用事物的行为,。《楚辞.九章.桔颂》:“后皇嘉树,桔来服兮”,注:“服,习也”,则讲的是风习和适应。在这里,作者所强调的,是变化习性和内在的适应;穿戴服饰的变化,不过是外表的适应。“饰”也如此,或指衣饰,或指装饰行为,相机而定。服、饰结合,既指衣饰,也指穿着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中国古代的“服”字,也可与他字结合,表示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如
“服妖”表示奇装异服,“服刀”表示腰间佩刀,“服田”表示从事耕作劳动,
“服车”表示驾车,“服享”表示诸侯归顺天子的外交礼节,“服贾”表示经商,“服罪”表示接受法律的制裁,“服制”表示等级化的社会制度等。在这些语境中,表达服饰含义的汉字,可分用,可合成,是名词,也是动词;它们多元组合,构成不同的词意,涉及到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服饰”真正成为表现博大的中国社会文化的窗口。总之,我们祖先对服饰的认识和表述,兼及物质、精神与社会,带有综合性,了不起。
从中国文化遗产、民俗史和现代民俗学的精神看,我认为,值得寻找阐释服
饰的新话题。以往的服饰研究,盯着“民俗”一词,实际上,大多描述穿衣戴帽
的外在形式,成了服饰考古、服饰文学和服饰社会学,却忽略了考察民众穿衣服
的内在精神活动和社会行为,特别是民俗社会的使用服饰的群体活力,其结果是
研究民间服饰的学术活动本身,在降低民间服饰的人文文化内涵。
本文拟简要阐释民众传承服饰文化的民俗动力,试讲三方面:一、民众如何
用神话传说表述服饰的含义?二、服饰与民间表演,三、服饰民俗的上下文。
一、民众如何用神话传说表述服饰的含义?
在民俗社会中,神话传说是一种思维魔术,它能把人创造服饰的复杂意识形
态,转换成爱情、婚姻、生死、家族等人类永恒的话题,通过口头叙事的操作环
节,编织成卡通画面。这种卡通的特点,是表现不同类型的叙事原型。神话传说
正好利用这些原型,控制民众的思维而不为民众所察觉。民众在世代讲述他们喜
爱的服饰故事时,也就传达了在他们看来服饰是什么的各种信息。
⒈服饰与日月星辰。在民间服饰中,头部装饰是最重要的部分,它们的来历,
多有创世神话。我国西南地区有一个创世神话群,其民间讲述群体为苗、瑶、壮、侗、白、彝、畲、纳西等二十几个兄弟民族。在他们的口头叙事中,经常谈到日月星辰与人类起源的亲缘关系。他们还通过服饰,确认这种关系的永久性。据他们说,夜空的星斗是保护花蓝瑶的神灵,因此本族男人在发髻上挂星状头钉,最多戴七、八十颗之多(蒲朝军
过竹编《中国瑶族风土志》,第11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⒉服饰与野兽。一些神话传说讲,服饰是人模仿野兽的动作获得了灵感才制
做的。看过电影《祝福》、《阿Q正传》的人,都熟悉贺老六、阿Q头上戴的乌毡
帽。绍兴人说,这是跟老虎学的。一天,一个猎户打伤了一头老虎,他追到虎穴
后,发现地上有一块“羊毛毡”,形状如饼,扣在头上,又松软,又暖和。仔细
一看,原来是老虎平日拖吃了山羊之后,将羊毛垫在窝里,经过虎身的重压,天
长日久而成。以后,绍兴人便争相效仿,用此法制帽。后因白色易脏,又把羊毛
染成了黑色,这就产生了乌毡帽。有意思的是,绍兴人还照着这个服饰故事的内
容,自己做成了一幅“卡通”画——绘制了一张老虎图,挂在毡帽作坊的墙上,
把老虎当成乌毡帽行的祖师崇拜 (浙江省民间文艺学家协会选编
《浙江民俗大
观》,第83页,当地中国出版社,1998)。在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妇女给幼儿缝制老虎帽子戴,帽子形状的本身,就是逼真的虎头卡通画。这说明,表示民俗意象的卡通,有类型化的特征,还有神圣性,这与现代人制作的娱乐化卡通形象不同。但我们都叫它们卡通,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都能把复杂的寓意简单化,让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
⒊服饰与岁时。在民间叙事中,表示岁时变化的物候象征是植物。在岁时节
日中被人们利用的植物,经常会出现在服饰上。这时,神话传说的用途,是解释
服饰上的植物图案的意思。在这方面,北朝民间叙事诗《花木兰》的例子千古流
芳。诗中写花木兰从战场回到家乡,脱下战袍,穿上女儿装的情景时,用了著名
的对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理云鬓”,是说木兰在梳头,准备插
带女孩的头饰;“贴花黄”,是说木兰把花草形的面饰,贴在眉稍或鬓边,恢复
了少女的形象。这种妇女贴花之风,汉代以前就有了,在花木兰的传说时代之后,到了唐宋,风气更盛。据宋高拯《事物纪原》卷三记载,这种风俗的发展,与正月人日节的岁时活动有关。发明者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传说人日节那天,她“卧于含章殿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其他女子甚感新奇,竞相仿效,于是此种饰花之风大炽。在我国的东南、岭南、西南地区,民间产生了大量的花草植物图案的服饰、绣织品和银器,逢春秋两季,妇女还喜欢在头上插戴鲜花,关于这些行为的叙事含义,大都是一样的。
⒋服饰与婚姻。一些神话在解释服饰是什么时,把它说成是婚姻进程的一部
分。随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唐李冗《独异志》记载,女娲伏羲兄妹结亲时,
起初,女娲很害羞,她就用草编了一把扇子,遮住自己的脸,以别人挡住别人的
视线,掩饰自己那种不好意思的样子。据说,这把草扇,后来演变成中国人结婚
时蒙的头饰——红盖头。少了这块头饰,新娘新郎是无法拜花堂、入洞房的。在
浙江,在已婚者的服饰上,多见吉祥图案,出现频率较高的图案有“梅开五福”、“榴开百子”、“凤穿牡丹”和“年年有余”等(浙江省民间文艺学家协会选编《浙江民俗大观》,第78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⒌服饰与生命。在民间文学中,服饰还是生命的屏障。鄂西北地区在小儿出
生后,要给孩子带脚箍手镯,并添加花草游鱼等饰物,传说小孩易夭折是偷生娘
娘所为,戴上了鱼花饰物,孩子就会像鱼儿一样善游,不会溺水身亡,这位偷生
娘娘也就不能把孩子偷走了 (《湖北省志.民俗方言》,第70页,湖北人民出版
社,1996)。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