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西方哲学史流传二大悖论,一是克里特人悖论,二是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悖论。《红楼梦》与这二大悖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世界第三大经典悖论。本文分析了《红楼梦》中“真假”悖论、作者悖论、五个书名悖论。
关键词:悖论;真假;作者;书名
先看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经典悖论例子。
1.一个克里特人说:“我说这句话时正在说谎。”
你说他说的是真话还是谎(假)话。
这个悖论出自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克里特人伊壁孟德,使得希腊人大伤脑筋,连西方的圣经《新约》也引用过这一悖论。
2.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悖论
柏拉图调侃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下面说的话是谎话。”
苏格拉底回答:“柏拉图上面说的话是对的。”
谁说的对或错。
柏拉图、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对后世西方哲学有重要影响。
对第一例。你说克里特人说的是真话,他说他正在说谎,是说谎话;你说他是在说谎话,他说我是在说真话,我告诉你我正在说谎。这是一个正反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就是说没有正反答案。
这是一人一句话直线型矛盾悖论。甲至乙,乙至甲,中间一根←→双向线连着。甲是真,乙是假。甲走到乙,真走到假;乙走到甲,假走到真。真假一家,真假相连,真假相容,真假两面,可以回答正反问题。
对第二例。柏拉图说苏格拉底下面说的话是谎(假)话,就是说苏格拉底不管说什么都是谎话;苏格拉底说柏拉图上面说的话是对的,就是说柏拉图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如果柏说的是对的(说苏是说谎话),苏就是说谎话;如果苏是说谎话(说柏是说得对的),那柏就不是对的;柏不是对的,苏就是说真话;苏是说真话(苏说柏是对的),柏又说苏是谎话。谁对谁错,错对互相打架。这是一个小猫咬尾巴转圈的循环论证,错、对、错、对、错、对……,永无止境,永无结果。这是两人两句正反关联的话,是圆圈型矛盾悖论。这个圆圈对、错、对、错、对、错转圈,无头无尾。
中国伟大名著《红楼梦》和这两个国际经典悖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红楼梦》有三大悖论。
《红楼梦》作者在文本中明说《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一回回目)。真事(甄士隐)和梦幻在一起,假语(贾雨村)回忆闺秀(真事),也就是“真假”在一起之意。这是作者有意为之。书中太虚幻境对联二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有无”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真假有无”对联就类似于线形悖论,“假语真事”就类似于圆圈悖论。对这“真假”第一大悖论的解析容后再谈。这里说明一点,此书所谓假语者,艺术创作虚构想象表现手法也,“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阅人之耳目哉?”当然,此“假语”包括形式的“假”和内容的“假”。
书中第二大悖论就是作者悖论。书中第一回楔子明文写到:“大块石上,文字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曹雪芹这一段话就是线形悖论,而且这根线上有两个悖论。曹雪芹自己说(他不说就没人知道,就不会有人说)用十年时间增删此书五次,并纂目分回。假如说是增删,原书怎么会没有纂目分回。谁写几十万字上百万字长篇小说不纂目分回,这是一个一般规律。他说别人没有纂目分回那是说的假话,那自己的增删也是假话。反过来说,按古代写长篇小说规律,曹说自己纂目分回就是写书之意。但你写书偏又说是增删,而又是增删五次。自己承认作者又否定。这是一个悖论。另外,很重要一点,此书是“石书”。这块大石是天神女娲炼成的补天之石,是天石神石。“石书”就是天书神书之意。天书神书完美无缺,是天意神意,是不容修改的。修改就是亵渎天神,是绝对不允许的。你也修改不了。曹雪芹说增删修改“石书”,二者必有一是假,或者石书是假,或者修改是假。这段话就是个悖论。当然,此“石书”是作者创作的,但你说修改“石书”这句话本身是矛盾的,是悖论,意思是要读者思之。所以“曹雪芹对石书增删修改、纂目分回”这句话就有两个悖论。曹雪芹说“修改石书”是说了假话,因为“石书”是不用修改的,是不能修改的;曹雪芹说“纂目分回”是说了假话,“石书”应是纂目分回好了的(谁写长篇小说也是纂目分回好了的)。“石书”已纂目分回(文字分明,编述历历),反过来说,纂目分回和“石书”是一块的,也就是说,谁纂目分回谁就写作了此书;也就是说,曹雪芹纂目分回,曹雪芹写作了此书。但是,曹雪芹为什么说自己是“增删”者。所以,这一段话里曹雪芹肯定又否定自己,是一个悖论,或者说是两个悖论。
作者肯定又否定自己,就像那个克里特人所说:“我说这句话时正在说谎。”你说作者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这是作者在著作权问题上制造的第一个线形悖论。在著作权问题上,作者还和批者制造了第二个圆形悖论。后一个圆形悖论留到后面再谈。我们先谈线形悖论。当然,我们不能单凭这句话本身来判断,这句话本身正反都没有答案。还得找外因外证。
作者为什么采取这种否定又肯定、肯定又否定的矛盾态度,必有缘故。从否定来讲,第一点,古代长篇小说是一种稗官野史之类的东西,和传统文学诗歌、散文来比,有点上不了台面,历来署名不是很严肃认真。而小说带有虚构、说书色彩,容易和现实对得上号又对不上号,容易引起老百姓及当局不必要的猜测和麻烦。作者所以署名含糊,或干脆用笔名,或干脆瞎编一个号。如除《红楼梦》外,《水浒》作者之施耐庵、《西游》作者之吴承恩也有含糊争议之处。《金瓶梅》作者之兰陵笑笑生明显是调侃之名,不知道是笑谁。作者发出二声笑,是笑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呢,还是笑笑庆莲瓶之人,即你笑他,我笑你;或者是笑笑这两拨人,即又笑前拨人,再笑后拨人。二笑可思。另有《封神演义》《英烈传》《承运传》《三国志后传》等书作者已无考,连个笔名也没留下。第二点,作者在书中明写“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意即此书是石书。石书者,天书也,神书也。所以此书来历就带有浓厚浓重的神话神秘色彩,这是和书中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二仙师一僧一道相呼应的,也和书中的梦幻、宿命、劫数、定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观念相呼应的。当然,这些并不是作者的主体思想。作者意谓此书是石书,这对加强、烘托书中的神秘色彩、梦幻气氛和有好处和效果。作者不愿抹去这种神秘色彩,就不愿明告某某是作者。如果明说是某著,就会冲淡这种神秘、梦幻气氛。所以作者说是“空空道人”抄录回来,由曹雪芹增删十年五次。用工之苦之甚,对得起石书。人神结合,此书来之不易,此书非凡品。这是作者不明言署名之意。
但是,作者说曹雪芹修改增删石书,那曹雪芹的水平比天神还高了?这是作者曲笔说此书作者还是曹雪芹之意。因为“石书”之说也是障眼法,也是为了便于说事,书总是人写的。曹雪芹能修改“石书”,那作者就是曹雪芹。所以从曹雪芹肯定自己著书权来讲,自己能修改石书,能纂目分回,就是肯定自己是作者。
以上讲了作者否定自己的两个因素,现在讲作者肯定自己的两个原因,就是作者曹雪芹为什么不愿完全放弃自己的著作权。要放弃很容易,不提“曹雪芹”三字,不提“增删修改、纂目分回”,那此书就成了千古无头案,誓难再破。作者点“曹雪芹”三字,有以下四点因素。一、作者写此书花去十年时间,再加上起意、酝酿、构思、搜集素材等,可以说耗去作者半生年华,熬尽作者所有心血,“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作者是用命换来这本书,所以作者实不甘心自己毫无痕迹,所以作者仍点一个“曹雪芹”,虽言“增删”者,但聊胜于无。再,此书带有浓厚的曹家印记,作者点一个“曹雪芹”,留一曹字在书中,后人可以按图索骥,按曹溯源,找到一些曹家史料情况,可达到为曹家传记、鸣冤之目的。三、此书带有自传色彩,作者怀念“当日所有之女子”,“记述当日闺友闺情”,作者把自己和这些女子的一些友情爱情记述书中。如果完全否定自己,否定曹家,那这些女子的真实性就要受到怀疑,作者为女子作传的本意就要大打折扣,对不起这些女子的原型,这是作者所不愿的。最后,作者有自己的合理私心,作者也想青史留名,千古流芳,因为作者认为自己写的是一部千古奇书。奇书无著者名,倒真成了“石书”了。所以作者不愿埋没其名,把曹雪芹和石书连在一起,永不磨灭。
后来,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作者曹雪芹创作了此书,又把不想隐姓埋名,但鉴于书中所写“石书”情节,以及此书的大家族写实成份,作者就不能写明某某著,就采取了一个折衷办法,说曹雪芹“增删”此书,给人模棱两可感觉。你说是哪一个大家族事都可以,反正是大家族的事。实际上此书不单是写曹家事,当然以曹家为基础,也隐写了一些其它大家族事。曹家没有书中所写这么繁华之极。所以历史上有猜和珅家事、张侯家事、明珠家事等等。如果明写曹雪芹著,读者就只会认定曹家事,这和作者本意相违,就认识不到此书隐写众多大家族事的典型意义。作者特意点“曹雪芹”三字很值得捉摸一下,按“曹雪芹”三字之前后文字分析,就是曹雪芹所著,因为此人能“增删石书”,水平高也,也就是作者之谓也。修改石书是写作石书的一个变相说法,如此而已。所以作者特意制造悖论,让读书人去猜测、索解作者及此书之意义。
基于以上作者矛盾心理,所以作者肯定否定自己,制造了一个线形悖论,由读者去猜测、考证、索隐。你不能完全肯定,你也不能完全否定,这正达到了作者的目的。作者还和批者制造了著作权第二条圆形悖论。
曹雪芹否定肯定自己的著作权,但批者却不想否定曹的著作权。有甲戌本早期批者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处加批:“若云雪芹‘批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法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曹雪芹你说你是增删者,如果批者认可你的说法,知道你是增删者,就不会写这一段废话,此话纯属多余。批者就是知道你作者“增删”云云说了假话,才特意加批点穿你是作者。书中还有七八条批语点评曹雪芹(芹溪)是此书作者,这是常识,诸君已知,恕不烦引。我单举这一条是为了说明批者的态度,和作者对着干;或是作者知心人,知道曹的苦衷、为难之处,特意助阵。曹雪芹肯定否定自己的著作权,但批者实话实说,这似乎是个圆形悖论。但曹雪芹没有完全否定自己,也允许批者加批,并不否定批者,等于是默认批者,所以这个圆形悖论缺了作者否定脂批这一环,这个圆圈就转不下去了。所以读者能做出合乎事理的正确判断,曹雪芹是此书作者。
另外,从批者批语来看,如果曹雪芹是“增删”者,《红楼梦》是增删文本,批者怎么会对增删者增删文本大动感情呢,如“血泪盈面”“泪笔”“叹叹”“余常哭芹”等等;批语中还经常出现“真有是事”“真有是人”“这是真像,非幻像也”,以及对“童年往事”“家世背景”的感叹呢?只有批者面对的不是增删者增删文本而是原作者原本,批者才会大动感情加批感叹真人真事,其中也包括批者“余家事”“余童年事”等。还有“芹逝”批、“西”字批、“香”字批、“南巡”批、“有客”批等等。如果我们不带偏见的话,批者就是在对原作者原书动情动容,口吐真言,而绝不是对一个修改者修改稿感叹不已。
从曹雪芹“增删”云云和“修改石书”两句话来看,确实类似于线形悖论。但从这个悖论原理讲,真话谎话一线相连,你也肯定不了,你也否定不了,就要靠这句话以外的证据了。有论者抓住这一句话的矛盾之处否定此话,那也不能成功。因为这句话是悖论之话,本身是不能得出结论的。在悖论话之外,有脂批和历史资料作证,曹雪芹著作权否定不了。本文只是指出作者写此悖论的性质和略探析作者为何制造此悖论。因为有读者认识不清作者在著作权方面制造的是一个悖论,认为曹雪芹都不承认自己是作者,你们忙乎什么,替古人操心。我要说的是曹雪芹并没否定自己的著作权,只是制造了一个悖论,肯定否定自己。另外,笔者另有专文谈作者在《凡例》、楔子、第五回透露这三处是“曹雪芹”所写。因是另文(原载《红楼研究》2007年第一期),不便重复。
第三大悖论就是书名悖论。作者在书中第一回楔子云:“空空道人……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正式写于书中的,可以说是最多的书名了。一般是一个,偶尔有两个,五个书名并列写于书中,这也是奇书之奇了。而且这五个书名后面还有一句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有论者说这句话是批者所加。我们暂且不谈后句话,只论析前一段话。这五个书名,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作者并没指出,你分得清吗?这也类似于一个线形悖论。当然,这些书名也许无所谓真假,都是曾用名。对这五个书名的论述很多,本人也无甚新见解,只是对里面的矛盾之处不解之处作一点探析。我们只当作者如实反映了此书的命名情况。这本书最早叫《石头记》,是作者原取的名;以后空空道人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再以后吴玉峰题曰《红楼梦》,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作者曹雪芹题曰《金陵十二钗》。这就奇了怪了,作者曹雪芹最早写了一本书叫《石头记》,中间经几个人题名后,最后曹雪芹又题曰《金陵十二钗》。作者怎么没一点主心骨,此是一。第二,对书的题名权、命名权理当是作者,作者为何请那些人题名。不请他们题名,别人是不会擅自改名题名。所以说,这是作者行为。作者为何这样做?有论者说,这是作者增删五次成书五个阶段的反映。就算是删改五次成书五个阶段,也没必要整五个书名啊,也没必要请别人题名啊。如有人要改自己著书十次,那不要整十个书名?换句话说,增删修改某次和题书名某次并无内在联系,表面逻辑也说不通,从事理上也说不通。我作者改一次稿,就请某个人来题一次书名,改了四五次,就请了三四个人。作者一本书都写得了,题一个名还题不了,拱手相让自己的命名权,这是何意。联系前面,作者要让出自己的著作权,还要让出命名权,曹雪芹是个大傻子还是二愣子?下愚以为,曹雪芹列出五个书名,顺带列出几个人名,这都是作者自己的事,和那几个假人假名无关。作者无非是想表明,此书可作这五方面理解。此书丰富多彩,用一个书名即一方面内容概括不了全书内容内涵。这是作者曲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就是现在的广告词,也是一种炒作手法。从这五个书名排序来讲,有一定的道理:《石头记》是缘起之意(此书从何而来),也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情僧录》是“大旨谈情”之意(情僧语);《红楼梦》是“梦幻”之意,和《石头记》相对;《风月宝鉴》是正反两照“警醒”之意;《金陵十二钗》是指为女子作传“闺友闺情”之意,这是作者最爱,所以点名自题。我想,曹雪芹弄了五个书名悖论,就是为了表达自己作书的五个主旨,或者说五个初衷。但是,到了作者几易其稿成书之后写《凡例》之时,作者还是选定了《红楼梦》《石头记》书名。作者在《凡例》中强调解释了《红楼梦》《石头记》书名。
凡例
《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口口(故曰)《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及至“红楼梦”一回中,……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两个空框,胡适题“一曰”,另有人题“今曰”,还有人题“题曰”等。下愚斗胆拟“故曰”,此亦有所本。凡例二次提到“故曰”:“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故曰(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二“故曰”和“故曰《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意思关合。“故曰”才能总其名,文意贯通衔接。“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是第一回回目,也是全书的总回目之意。
凡例中,作者分别点《红楼梦》五次,点《石头记》(含石头所记)五次,楔子中点《石头记》五次,第五回点《红楼梦》五次。作者对此二名偏爱,《红楼梦》是总名,《石头记》是本名;《红楼梦》是“编述”之意,《石头记》是“记述”之意。二者合一,成就了此书。
后来《红楼梦》《石头记》两个书名传出,《红楼梦》风行天下。《红楼梦》书名从观赏性和内涵丰富性及启人想象力来讲,应是最佳的。或许,曹公拟了五个书名,自己拿不定主意,让读者去选(批者选了《石头记》),这是最佳方法。从书名到内容制造悖论,让读者去选去理解,这是此书的特色之一。“作者之笔,狡猾之甚”,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来探析一下作者的“真假”悖论,即书中第一大悖论。作者在书之开局就明写了此书是“真事假语”“真假有无”。这个“真假”既是线形悖论,也是圆形悖论。总之,是悖论之极,堪称世界第三大经典悖论。
按第一回回目所写《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按太虚幻境对联所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此书就是用假语和“实录”手法写作真真假假的事,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作者在《凡例》和“楔子”就有多处矛盾的说法。从写作手法来讲:作者自云是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是隐去”,此书是“石书”(不是史书);但作者又在书中说“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就是说,作者又是“假语”,又是“实录”。一方面是“满纸荒唐言(假语)”,一方面是“一把心酸泪(实录)”。从写作内容来讲:作者又说“故将真事隐去”,这是“梦幻”,是“假语故事”;但从另一方面,作者又说这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不敢稍加穿凿……反失其真传”,等等。总之,作者从写作手法和写作内容都是矛盾的,就是有意制造悖论。作者为何有意制造悖论,容后再谈。
作者在此书有意制造悖论的效果结果是怎样的呢,就是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也就是说,此书都是真的,你说这个是真的也可以,你说那个是真的也可以;也可以说,此书都是假的,你说这个是假的也可以,你说那个是假的也可以。这就如克里特人所说:“我说这句话时正在说谎。”你说作者是说真话还是说谎(假)话。这无法回答。
这也是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圆形悖论。作者说:“作者下面说的话是假话”。作者又说:“作者上面说的话是真话。”作者自拉自唱,自己扮演“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所以说《红楼梦》作者把线形悖论和圆形悖论结合在一起,自己又扮演克里特人和柏拉图与苏格拉底,这不是世界超级悖论是什么?
以作者的天才聪明,作者是能透彻感知感悟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悖论的。悖论在世界上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现象;但同时也是一种主观现象,人类可以制造悖论。先简说自然现象:比如说月光,你说月光也可以,因为这是月亮发出的光;你说是太阳光也可以,因为是太阳照在月亮发出的光。另外,植物的苹果梨、动物的骡子、天气的春夏秋冬雨雪冷热交接点是模糊点;一棵树早晚颜色不同;一座山峰,从这个角度看像女子望夫,从那个角度看像士兵望家;等等,满世界皆是。再简说人类社会悖论现象: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往往是镇压与安抚并用,你说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政治家说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真事);查出来了就是贪官,没查出来就不是贪官,你说他是不是贪官;坏人怕好警察,好人怕坏警察;人的性格悖论就太多了,等等。
再举一下艺术的例子。有两种形象艺术,创作制作到真假难辨、真假模糊的境界,就达到了艺术的美境,而这两种形象艺术的真假目的正好相反,这就是摄影和绘画。对一幅摄影作品,如果观者评价,此作品拍摄的跟画一样,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是摄影还是绘画?那么,这就是一幅很成功的艺术作品,是一幅很美的摄影作品,把真象艺术地表现成假象。对一幅绘画,如果观者评价,这幅画画得跟真的一样,这是摄影还是绘画?那么,这就是一幅很成功很美的绘画,把假象艺术地表现为真象。写意、变形、象征、漫画等画追求另一种真,也要刺激人的心弦,如不,就是不成功的画。
真实,是任何艺术的基本,否则,不能和人的思维相通,不能和人的心律共振,这种艺术就得不到人的认可和欣赏。人最欣赏的是能引发人的想象愉悦好奇的艺术,是在像与不像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真与假之间。而《红楼梦》恰恰在这一点上拿捏的最准最到位,在这一点上功夫最深,在这一点上“狡猾之甚”。作者的“假语真事”“真假有无”就是对《红楼梦》艺术的经典概括。
曹雪芹在书中就对正邪二赋、阴阳二气有过详细、精彩论述,这是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矛盾悖论现象深刻认知。比如湘云论阴阳,指扇子道:“这边正面就是阳,那反面就是阴。”这也是作者论阴阳,意为阴阳一体,事物两面。这也是易经的阴阳鱼图,阴阳相对存在。作者把易经的阴阳说引申到事物的真假两面,引申到事物的辩证认知——事物矛盾悖论现象。
宝玉的人格矛盾悖论现象是作者的悖论辩证认知发挥到极致所致。已卯本第十九回有智者批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忠孝);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说不得好色好淫,说不得情痴情种。”此批者也看出作者写宝玉的人格矛盾悖论现象,概括的极是。宝玉就如线形人格悖论和圆形人格悖论,不好对他说是这样还是那样,怎么回答都不合适。只能说,也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但也不能说是中间状态,这性格中线是游移的,视具体情形而移动。所以在各种情形下,宝玉表现的就各姿各态,各种各样。但你认定一种就不行,就有“不”来否定他。还有这块“通灵宝玉”,说他是“宝玉”,他是一块“石头”;说他是“石头”,他是“通灵宝玉”。石变玉又复还为石,石玉可互相转换,内质相通,典型的悖论状态。活人宝玉的性格品性也兼具玉石品性品格,有石之心实蠢呆不变和玉之秀美温柔灵巧。通灵宝玉和活人宝玉也分不清,两个宝玉一块儿诞生。通灵宝玉是活人宝玉的“命根子”,是连体,失玉就不行。这些都是悖论现象。
作者的真假手法在书中运用的很出色。再比如秦可卿,第五回“红楼梦”曲是说她自我悬梁而死“画梁春尽落香尘”,书中却说她是病死的。你说哪是真,哪是假?或是现实生活上吊是真,但在艺术生活里,作者不忍“吊”死她,羞辱她,因为喜欢这个女子,所以只表现了现实生活里好的一面。这在判词和“红楼梦”曲就可看出。可卿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红楼梦”曲“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个判词和曲基本反映了现实可卿的面貌。“情天情海”发展下去碰到了“淫”,“擅风情,秉月貌”跟败家扯上了关系。但在书中艺术生活里,可卿是贾母“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是宁府的好管家人(非当家人),上上下下都说她好:“那长一辈的说她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她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她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她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可卿在宝玉(作者)心中兼钗黛之美。这个美不光是指外表美,也指行事为人贤惠,是个可人。所以作者不愿抹黑她,隐去了她现实生活中不洁的一面,夸大了她艺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但作者在判词和曲中又暗点了她现实生活中的瑕疵和毛病,所以读者难以认定辨别可卿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因为可卿身上有现实的真事和艺术的创造美言(假语),这在小说中难以统一。真假悖论在可卿身上表现的非常突出。可卿原型真事当然无考,但从作者的“真假”手法这个角度看,还是可以看出此女子背后的虚影。
五个书名(内容)也反映了作者的矛盾悖论心态,自己都无法分辨哪个书名(内容)更好,哪个不重要,反正都重要,舍不得割爱一个。就如贪心财主一样,一只手抓五个鸡蛋;或者全抓住,或者全抓掉;一般都会全抓掉。看来天才作家曹雪芹还是全抓住了——把五个鸡蛋打在一个碗里,抓住了碗。
作者制造了真真假假的悖论,使读者难以全面解读。这部分论者说,这里写的是“真事隐”,并从若干史料和书中互证;那部分论者说,这里是“假语村”言,是艺术虚构、想象,并从文本和史料不符来论证。在文本的另一个地方,这部分论又说,这里是“假语村”言,历史不可能发生这些事;那部分论者又说,这是艺术的真实,是典型形象,经典概括,是合理想象,比生活真实还真实,还更能感染人打动人。后来,在文本某个有矛盾、明显不对的地方,那部分论者就说,这是错的,或者是作者改稿未完所致,或是抄录流传致讹;这部分论者就说,这是“真事隐”,是作者故意写错,是隐写历史。在文本另一个地方,那部分论者又说,这一段写得相当真实,象生活真实一样,作者有这类生活经验;这部分论者却说,这是“假语村”言,是艺术虚构,历史不会是这样的。
总之,这两派论者始终说不清,哪是“真事隐”,哪是“假语村”,反正都承认这部书既有自叙成分,又是一部小说,是“真真假假”的小说。关键是这中间的真假比例是多少,话怎么说。这派说,主要人物、主要时间、主要环境都是历史真实,然后不厌其烦反复论证。当然,由于史料不足,有很多论证不通的地方,这派就进行合理推测想象“复原”。因没有历史资料可证,这种推测、想象近乎于创作虚构,以“假”代“真”了。那派说,此书主要是虚构、想象、创作,是作者运用了自家和别家素材及耳闻目见生活素材创作的一部小说。那派的过激者只把此书当小说看,对书中浓重的“真事隐”现象视而不见,把此书当常书看。总之,此书的“真假”很难把握,稍一不慎,两派都容易在某些地方误读,甚至双方误读差距甚大。这都是“真假”惹得祸。更有甚者,把作者的“真假”观倒置变形。什么意思呢,就是真假互证(曹贾互证——曹学),以假证真(以书中之事证历史之事——曹学),按假索“骥”(以书中之事索隐无有之事——解梦、秦学),以假造假(以书中之事造太子、公主情节和毒杀情节)。如曹公知道,也将哭笑变形。笔者以为,从作者的“假语真事”“真假有无”来看,《红楼梦》是在像与不像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真与假之间。按真假悖论原则讲,说假不是假,说真不是真,只能用“说不得”什么什么来说《红楼梦》。批“宝玉”者也是批《红楼梦》也。此批者深得书中三昧,身份可疑,疑是作者本人或是领作者口谕者也。对克里特人的回答也只能如此。如果你采用“不”字来回答,就比较合适。你说他说的不是真话,他不好回答;你说他说的不是假话,他也不好回答。他回答是假话,你说他是在说真话;他回答是真话,你说他是在说假话。
可以说,《红楼梦》也是一部矛盾悖论小说,作者本人就是一个矛盾悖论体。作者为何在书中制造这么多悖论,这得从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说起。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只能简说几句。作者本人及家世资料很少,大体上作者之父祖是任江南织造六十余年,繁华富贵,后遭抄家,家道败落,沦为底层,从天上到地下。作者曹雪芹也从富贵公子沦落为平民百姓,反差巨大。回忆往事,从前像梦幻一般,“曾经历过一番梦幻”。这是人生变故。随之而来的是作者思想发生了变化:一是现实社会刺激使作者思想发生巨变。除家庭和本人发生巨大变故外,当权者康熙、雍正二帝对曹家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也使作者认识了统治者的残暴多变;曹雪芹周围的裙钗女子由于封建社会体制及恶风旧习迫害,一个个遭遇悲惨命运,也使作者感叹女子命运如桃花一样随风飘落,落花水流红,无可奈何。等等。二是作者批阅十载,纵览群书,审视历史及各种思潮,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作者对现实和历史的思考,逐渐认识到封建社会的本质是腐朽没落,但又是君权专制,进步人士和老百姓无可奈何,只能从天命定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去理解。论述作者思想变化矛盾方面的文章很多,不烦重复。作者的人生和思想发生了巨变,现实社会也是“祸福倚伏”“有无相生”(老子语。曹雪芹将后句化为“无为有处有还无”),是阴阳怪气正邪混杂悖论多多,真假难分(“祸福倚伏”之变体),所以作者就反映发泄在书中。
书中,作者借宝玉道:“我说的倒是真话呢,倒说我撒谎(二十八回)。”这是指以真为假。“风月宝鉴”镜子道:“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十二回)。”这是指以假为真。此镜子可照世人世事正反面。另有八十二回惜春话可思:“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这是指对真的怀疑。第二回:那些公人道:“我们也不知什么真假。……”这是指真假难分。公人者,公正之人公正之意也。八十二回是否曹著,暂且不论(此句似应曹文,和前文三句照应)。宝玉、镜子、惜春、公人的话,代表了作者的看法:这个社会扭曲变形,真假难分;官场世俗以真为假,以假为真,搞乱了,习惯了。所以此书也是真实社会的反映。书中的真假颠倒现象太多了,略举几项:书中官员(含贾家)几乎都是假官贪官庸官,对官场讥刺特狠;烂疮当桃花,末世当盛世;封建社会旧风恶习假礼假情假仁假义盛行,如父亲给女儿下跪、奢糜排场之风通行、朝廷繁文缛节和家庭繁文缛节泛滥成害;男人(贾敬贾赦贾政贾珍等)萎顿无能误国误家,女子聪明有才最终被庸男祸害;而宝黛真情、宝玉和众姑娘丫环之间真情、姑娘丫环之间真情扭不过社会传统世俗假仁假义假情,最后泯灭了;等等。用真假手法反映真假事情,实际上是反映社会实质的真。真假只是一种手法,是为了求真。假中求真,真中指假。在第二十九回:“(宝玉黛玉)因你既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此也是否否(假假)得真之意。这里,作者暗告读书人,此书假话连篇,假话多多,但暗含了作者的血泪真言。作者真言为何,笔者另文专述,此不枝蔓。从本质上说,《红楼梦》“如何是梦,真而又真了。”(五十六回宝玉语)
作者在制造真假悖论时,并不知西方这两个经典悖论,但此书中的悖论核心和那两个经典悖论核心不谋而合,这是人类的一种共知现象。人类的思维到巅峰是相通的。而《红楼梦》是皇皇上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几百个人物,情节交错扭结,来演绎“真事假语”“真假有无”悖论,谈何容易。当然,作者主观并不一定就是要演绎什么“悖论”,但把自然、社会、人生的矛盾悖论现象艺术地表现的这么淋漓尽致,真假难分,是此书的极大成功之处。你说《红楼梦》是摄影还是绘画?现在看来,里面有摄影有绘画,一部分摄影把真的“拍摄”成假的一样,一部分绘画把假的“画”成真的一样。作者是掌握两种艺术手法的文学大师,鬼斧神工。
从艺术角度写作手法讲,作者认为以真假矛盾悖论来反映世界,陈述自己的思考认识,这样更能完整准确的表现现实,表达自己的辩证认知。实际效果也是如此。这也是调动读者的阅读思考积极性,你认为是怎样就怎样,你认为怎样对就怎样对。或者,你怎样解读认识也不圆满,也不完全,在似与不似之间,在真假之间,在对与错之间。反正两种现象、两种答案我都给你准备了,都能迎合附合你的解答,也能破坏冲淡你的解读。众多读者的综合解读认识,才能逐渐接近作者的悖论中心;或者就没中心,没范围,无边无际。只要能调动读者广泛参与欣赏和思考,加深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识,作者吾心足矣。
从曹雪芹仅存诗之断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来看,作者作诗也喜用“真假”手法。曹之好友敦诚评此诗“曹平生为诗大类如此”。敦诚作戏曲传奇《琵琶行》,曹雪芹作诗赞之。此诗不无暗喻:多少年之后,后人读到《红楼梦》,能理解作者苦心(都云作者痴)和此书“本意”(则知作者本意),我曹雪芹地下之灵有知,高兴地会教十二金钗作诗赋词,庆贺一番。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用“是”来回答问题的,只能用“不”来回答问题,用否定或否定之否定来回答问题。《红楼梦》就是用“不”来回答问题的,是用否定或否定之否定来看待解释世界的。通观全书,作者对传统的正统的上面的几乎都用“不”字来回答,用否定或否定之否定来描述解释(本人另文专述)。这是此书的一条主脉,是一个基本点,就如克里特人所说:我现在正在说谎(假)话。作者的“假”话就是否定之意,或否定之否定,即是“真”话。总之,悖论世界悖论社会悖论思潮造就了曹雪芹这么个悖论之人,悖论之人又写了这么部悖论之书,而作者又把这悖论加以强化放大,使《红楼梦》成了世界第三大经典悖论,这就叫世界名著。
作者(《红楼梦》)对宝玉的描述破解法和西哲对克里特人的破解法内核相通,不谋而合,说明哲人的心是相通的。万事万物都有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红楼梦》作者承老子一脉,入道很深(探社会、人生之道),观名透彻(观自然、社会、人生现象),把事物、社会、人生用形象艺术演绎成书。书之表面形态即“名”也——“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红楼梦》,内者,道也;外者,名也。《红楼梦》之道之名,道不清,说不明,连作者本人也云“谁解其中味?”对《红楼梦》也只能用“不”字来评说: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但不是什么都不是,是不是中有是。
《红楼梦》是五色,五音,五味,不是某一色、一音、一味能够定位定尊的。《红楼梦》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语)。女娲造石,石变玉变人,又复还为石,石上有书。此玉(书)是“五色花纹缠护”,说明了此书的“五色”性质。此书是春夏秋冬四季色彩鲜明和百花(女子)艳丽之自然五色,是元妃大观园省亲盛极“细乐声喧”和中秋月夜凄凉笛音飘水传来之社会五音,是“茄鲞”和“螃蟹宴”“寒冬噎酸齑”之人生五味。此书五个书名对应五色五音五味,说明作者在创作修改此书时就有意为之“五”——多色多音多味之意。此书实际上也内含五色五音五味之内涵蕴意和外呈五色五音五味之外表形态。所以,《红楼梦》说不清道不明是此书一大特性。甚至出现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这种现象。《红楼梦》得以流布盛传,也得益于此书“道”和“名”“玄之又玄”(老子语)。
结语
受《红楼梦》启发,对克里特人悖论的破解是:你说的不是真话,也不是假话。对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真假对话悖论破解是:两位先哲的话综合来看,就是假中有真,真中有假,说假是假,说真是真。中国《红楼梦》涵盖了世界这两大悖论,这也是符合世界辩证认知法则和人类社会现象的。 原载《红楼研究》2007年第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