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帝京篇》组诗由十首诗和一篇序文组成。序文交待了写这一组诗的意图,这十首诗则是唐太宗实践创作意图的产物。其中的第一首描写了皇宫之恢弘与壮丽,第二首至第九首则分别描写了太宗读经典、欣武宴、赏音乐、追逸趣、游翠渚、玩琴书、饮玉酒、观艳舞的生活情状及其感悟,第十首则综合抒写了唐太宗的人生理念和为政态度。读这组诗,我们可以领略一代英主的胸怀和志趣,同时我们这些平常人也可以从这组诗所蕴含的情理中获取人生的若干启示。
一、博读经书是唐太宗宫廷生活的必修课
岩廓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注:淹留一作忘忧)
这是唐太宗《帝京篇》的第二首诗。这首诗记述了唐太宗勤奋读书的事迹。唐太宗忙完了庙堂之上的朝廷大事,就到崇文馆去了。干什么呢?他取出宝匣中的龙图,展开由金绳编的书简,他在读书。龙图应该就是指河图,由此可见,《易经》是他最喜欢读的书了,或者说《易经》是他的必读书。不但读《易经》,他还读三坟五典,三坟五典是上古时代三皇五帝的书,唐太宗读三坟五典就表明他是喜欢效法上古圣人的。唐太宗读书并非浅尝则止,而是不厌其烦地读。“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就是明证。唐太宗读起圣贤的书来,往往会进入忘忧忘我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这首诗的尾联所合之意。
唐太宗喜欢读《易》还可以从第十首诗看出。第十首诗的第七联是: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六五”与“四三”比较难解,但《帝京篇》的第二首诗告诉我们:唐太宗喜欢读《易经》,于是我们不妨在《易经》中找找答案。不难发现,《易经》中确有“六五”与“四三”的出处。“六五”是一些卦的阴爻五位,比如坤卦“六五”爻的爻辞是“黄裳。元吉。”朱熹认为,之所以能够获得“元吉”是因为 “以阴居尊,中顺之德,充诸内而见于外”。后人则解释为“居尊而能柔和谦下。”又如大有卦“六五”爻的爻辞是“厥孚交如。威如。吉。” 朱熹解释为“大有之世,柔顺而中,以处尊位,虚己以应九二之贤,而上下归之,是其孚信之交也。”《易象》的解释是:“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意思就是说以自己的信来启发他人的忠信之志。后人则解释为“以诚信交接上下,威严自显,吉祥。”再如临卦“六五”爻的爻辞是“知临,大君之宜,吉。”《易象》解释说:“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朱熹解释为“以柔居中,下应九二,不自用而任人,乃知之事。而大君之宜,吉之道也。”其实,有三十二个卦有“六五”爻,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六五”爻之爻辞大体上都是倡导诚信、节俭、谦和、守正等优良品德的。所以唐太宗感到要永远保持这样的品德是很难的。“四三”则可从朱熹的《周易本义》中找到出处。《周易本义》卷末上有《周易五赞》,其中的《述旨》就说:“恭惟三古,四圣一心”。查《汉书·艺文志》,有“《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句,其中的“三古”当指伏羲、神农、夏禹三个上古圣人所代表的时代,而“三圣”当指伏羲、文王、孔子。由于周公这个人对《周易》的发展作了很大贡献,所以他是不能被略去的,这样就成了四圣。到了朱熹所在的时代,程颐已经成了圣人,因此《述旨》中的四圣当指文王、周公、孔子、程颐,而伏羲则因包含在三古中而不再重复提了。四圣三古有如日月经天,实在是难以仰观清楚的。
对唐太宗的勤奋好学,《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有如下记述:“上于弘文殿聚四部书二十余万卷,置弘文馆于殿侧,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徇、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讲论前言往行,商榷政事,或至夜分乃罢。”他不仅自己好学,而且很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所以,他“又取三品以上子孙充弘文馆学生。”正因为这样,所以唐太宗博古通今能文善诗。《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又载:“上好文学而辩敏,群臣言事者,上引古今以折之,多不能对。”这段记述告诉我们:读书是有用的,唐太宗勤奋好学博读圣贤之书,就大大有益于他的治国。
二、静心反思方显出唐太宗高洁的人生境界
封建帝皇总是喜欢热闹而不甘寂寞的,他们或者被文武百官前呼后拥,或者有美女嫔妃左右怀抱,他们终日寻欢作乐。唐太宗却是个例外。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绝不是一个浮夸狂躁的人,他是一个精神上追求高洁境界的天才。组诗的第七首就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操。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皓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唐太宗出巡归来已经是暮霭沉沉皓月升起的时候了。他进了书房就独自一人静静地玩琴书。他开窗引云雾,实际上他要引来的是清新的空气。他在读书,他在弹琴,他沉醉了。夜深了,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楼阁,清风摇动着玉树,好宁静好美妙的夜啊!玉树是什么?玉树是神仙境界的树。楼阁里有玉树吗?有!那就是风采高洁的人,这显然就是唐太宗,因为这里别无他人。唐太宗是在净化自己的灵魂,是在追寻圣洁的精神境界。事实上,也只有能够进入高洁的人生境界的人,才能够静下心来读先圣之书,才能够反思自己的作为。唐太宗独自在书房里读书,欣赏并体味美妙的景致,也在借前人的智慧反思自己的作为,谋划治国的大略。这首诗显然是唐太宗高洁的人生境界的生动写照。
唐太宗喜欢一个人静心思考的个性特点,还可以从他的第十首诗中得到印证。第十首诗的 首联写道: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可见,唐太宗在游观之后,总是喜欢一个人静下心来想想的。想什么?诗的第二联作了交待: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唐太宗不是一个为读书而读书的人,他为了更好地治国而读书。唐太宗一边遍览前贤典籍,一边诚心诚意地检讨自己的作为,反思自己为政之得失。他要在圣贤的书中追寻前人的足迹,他要从前人那里获取治国的经验和教训,他要从先圣前贤那里获取治国的智慧和营养,他要以前人为镜子,对照自己,检讨自己的作为。他在古为今用。借前朝圣哲之智慧来检讨自己的作为,是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唐太宗这样做了,所以唐太宗能够成为一代圣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为政者愿意不愿意,能够不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和思考,乃是区别英明还是昏庸的界限。唐太宗之所以能这样做,就是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治国平天下,要成为千古英主,就得向前人学习,因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也是割不断的。同时他也认识到,读书必须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必须与当前的实践相结合。这一点乃是很值得后人效法的。
三、起缘事由,合于志意
作为皇帝的唐太宗不玩乐是不真实的,玩乐是皇帝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关键问题是皇帝的玩乐有没有过了度。如果玩乐而丧志了,或者玩乐到了忘我地追求虚无飘渺的境界的地步,那就过度了。唐太宗没有这样做,他极力反对这种过度的玩乐。我们从他的六首记述玩乐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在玩乐的时候始终没有丧志。这六首诗的写法总是起缘事由,合于志意。也就是说,诗的首联总是写事由,尾联总是抒发唐太宗自己之志或申自己之意的。
组诗第三首的首联是: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词林就是翰林。这是写他在政务之余去欣赏武功表演这件事的。他写了事由。诗的尾联是:
阅赏诚多美,於兹乃忘倦。
戎马一生,他打下了天下,能不对武功表演很感兴趣吗?他看得入神了,自然也就忘掉了疲倦。他写出对武功表演很感兴趣的心理,实际上就是在传达他重视武备的思想。唐太宗从来都没有放松武备,要是不出征,唐太宗就经常出猎,其目的就是要练习骑射。《资治通鉴》就记述了他的数次出猎事件。比如贞观七年十二月就“猎于少陵原”,贞观十一年冬“猎于洛阳原”,贞观十三年十二月“畋于咸阳”,贞观十六年十一月“校猎于武功”,又“校猎于岐阳”,同时“召武功故老宴赐,极欢而罢。”作为皇帝,随时强调武备是非常英明的,是非常正确的。皇帝能够居安思危,国家才能安全发展。这里抒发了他的志,也申述了他的意。这就是合于志意。
组诗第四首的首联是: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唐太宗告诉人们:他去欣赏音乐。诗的尾联说: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郑卫声指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卫国的音乐。《论语》有“郑声淫”之句,《礼乐记》则有“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的说法,所以一般多把郑卫之音乐看成是淫乱的音乐。实际上郑卫之音是民间的通俗音乐,当然其中肯定有不少庸俗的低格调的音乐。在这里,李世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不提倡民间俗乐,而提倡高雅的音乐,这是体现他在序言里所提出的指导思想的,他要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其实淫乱的音乐是不应该提倡的,不过民间的通俗音乐也有健康的好的,那是还得要提倡的。高雅的音乐应该是激励人奋发向上的音乐,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音乐,能够帮助人忘掉烦恼促进健康的音乐。如果不加区别地,让那些不健康的淫秽不堪的音乐泛滥,那就是一种犯罪。
组诗第五首的首联是: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这一联告诉我们,这首诗是描写唐太宗一早就去游御花园的。尾联则说:
何如肆辙跡,万里赏瑶池。
禁苑里的美景那么好,难道还比不上放纵车轮去欣赏那万里之外的瑶池吗?意思就是说既然有了御花园,那就不要再远去游山玩水了。这里,唐太宗明确地表示了他反对帝王游山玩水劳民伤财的行为。他在序言里对前朝帝王“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赡其欲” 的行为进行了指斥,诗意与序言的精神是一致的。事实上,唐太宗是不同于前朝一些帝王的,他反对到处游山玩水,就是象封禅泰山这样的事他也反对。
组诗第六首的首联是: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这一联也是写出事由的。这首诗是描写唐太宗游翠渚的,也就是说是写游湖的。翠渚在哪里呢?似乎就是积翠池。贞观十一年三月,“上宴洛阳宫西苑,泛积翠池”。可见积翠池是可以乘船游览的。但这首诗好像不是写这次“泛积翠池”的,因为诗中有“萍间日影乱,菏处香风举”这一联,三月是不应该有萍叶和荷花的。当然写诗是可以加上想象的,因为这池中一定会有荷花,游的时候虽然没有荷花,但作者可以把它想象出来,并加上去。这首诗的尾联是: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这一联所包含之意是针对前朝帝王在全国各地择风景名胜之处,建造玩乐行宫这一行为而发的,隋炀帝就是到处择地建造行宫的典型,唐太宗反对这种做法。汾河从宁武县发源后向南流至新绛而西折流向黄河,汾河曲可能就是这里的曲折之处,这里的河岸边地势高,是观赏风景的好地方。唐太宗认为不必选这样的地方建行宫,实际上是对在风景点建行宫的一种批判。
组诗第八首的首联是:
欢乐难再峰,芳辰良可惜。
这一联并非直接写出事由,而是通过第二天早上的回忆来写事由的。这首诗写什么?写昨晚的酒宴。宴请大臣是皇帝管理国家的一种手段之一,这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奖赏,也是皇帝和大臣联络感情的途径。这里不妨列出数次《资治通鉴》所载的酒宴以示其大概:贞观元年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贞观六年七月,“宴三品以上于丹霄殿”,润七月又“宴近臣于丹霄殿”;贞观七年春正月,“宴三品以上及州牧,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奏《七德》、《九功》之舞”。宴请必然要饮酒,唐太宗这首诗是侧重写酒宴的。但是唐太宗没有因酒乐而忘志,他在尾联对人们说:
得志重寸阴,忌怀轻尺璧。
饮酒作乐是得志的一种表示,所以唐太宗要告诫人们:在得志的时候要珍惜光阴,同时也不能轻视“尺璧”。有一句俗语叫“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好像寸金没有寸光阴值钱,那就可以挥霍。但唐太宗认为“尺璧”不能轻视,不能任意挥霍。可见,在成功面前,唐太宗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
第九首诗的首联说: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这一联明白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唐太宗在建章殿观赏舞蹈的。
他在尾联对人们说: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人间的歌舞是实在的,而仙女的歌舞则是虚无的。欣赏了这样好的人间歌舞,那就不需要花力气再去昆仑山顶寻找那神仙境界了,我们面对的就好像是神仙。现实要比虚无飘渺的神仙境界好得多,这就是唐太宗所抒之意。
总之,上述各诗尾联所抒发的志和所申的意,正体现了唐太宗在序言中所表达的思想。他在序言中说“金石尚其谐,神人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故沟洫可悦,何必江海之滨乎!麟阁可玩,何必两陵之间乎!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丰镐可玩,何必瑶池之上乎!”在唐太宗看来,“释实求华,以人丛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实际上,这就是唐太宗之所以成为英主而有别于其他皇帝的地方。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去浮华尚务实才是成功之道。
四、诗言志,唐太宗抒发为政理念
《帝京篇》第十首诗就是唐太宗言志的诗。
这首诗共八联十六句,通过“览前贤”和“寻既往”,唐太宗心有所悟,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为政理念: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这八句诗向人们传达了唐太宗的为政理念:俭、谦、诚、敬、惠、明。唐太宗的这六个字的为政理念不仅是写在诗中的,也是落实在治国的实践中的。
唐太宗是崇尚节俭的,他以尧禹的德行要求自己。尽管他也建宫室,但与以前的皇帝比较起来,要少得多,而且要简约得多。他反对大兴土木建造超级宫殿。贞观五年九月,在修了仁寿宫(并改名为九成宫)后,又要修洛阳宫,当时的民部尚书戴胄就上书谏阻,戴胄说:“乱离甫尔,百姓凋敝,币藏空虚,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三)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并给他升官以示奖励。过了好长时间,又让将作大匠窦琎修洛阳宫,这位窦琎就“穿池凿山”,把洛阳宫修得“雕饰华靡”,对此,唐太宗大怒,就“命毁之。免琎官。”
唐太宗身居帝位,但他对臣下却谦虚和顺。他经常和臣下讨论政治,而且总是以平等的姿态讨论问题,一部《贞观政要》就是明证。这首诗的第七联:“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也表明唐太宗非常崇尚“柔和谦下”的美德。“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的意义源自于《易彖》对谦卦的解释:“人道恶盈而好谦”。正因为唐太宗正确认识了谦虚的意义,所以他能够柔和谦下。
唐太宗主张以诚信治理天下。这里就举一例以证之。贞观元年,有人上书建议唐太宗去除佞臣。唐太宗就问:“佞臣为谁?”那个人说:“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佯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唐太宗却说:“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敬就是戒慎而不怠慢的意思,也就是对自己的使命高度负责的意思。贞观二年二月,唐太宗曾对身边的大臣说:“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唐太宗认为,自己身负天命,所以就得敬畏皇天之监临,所以就要兢兢业业地做好治理国家的工作。
敬天命的根本就是惠养百姓。这是唐太宗当时的认识,这也是唐太宗崇尚“仁爱”思想的体现。历史上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与唐太宗“惠民”的为政理念是分不开的。
明就是善察忠谏和明刑赏两个方面。唐太宗之所以能“明”,乃是因为他能够兼听各方意见。关于唐太宗善于察言纳谏的事例,史书记述甚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除了上述六方面以外,唐太宗还很重视教化其民众。所以唐太宗的为政理念还有第七点:化。诗的最后一联,就阐述了唐太宗重视教化的思想。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唐太宗很重视对民众实施敦厚的教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民风纯朴。“云亭”当指封禅泰山这件事。唐太宗即位后,大臣们多次提议要继续前朝的做法封禅泰山,但都被太宗否决了。比如贞观六年春正月,“文武官复请封禅”,他却说:“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又说:“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文中说这一次是再次提议,可见此前已经提过封禅的建议了。该年十二月,“公卿以下请封禅者首尾相属”;贞观十一年三月,“群臣复请封禅”。为什么唐太宗要否决封禅的提议呢?因为唐太宗认识到,当时“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因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所以,他要等到敦厚的教化广为实施,民风淳厚,民众都已经感受到了他的恩惠以后,再去承接前人的先例,继续做封禅的事。由此可见,唐太宗是很务实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当然他的国家是李家的国家而不是人民的国家。这里没有要美化封建皇帝的意思,只是说说从中所得到的一些启示而已。
五、《帝京篇》的风格:自然平实,形象生动,景情意交融
《帝京篇》的诗风应该说是自然平实,形象生动,并且情景交融。前面已经说过了诗中景情志意的融合。下面就说说诗的自然平实和形象生动。
先看第一首诗:
秦川雄帝京,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这首诗描写了帝京的地理背景及宫殿的壮丽。 诗中尽管用了“雄”、“壮”、“遥”、“绮”等字,但这些字用得很贴切,很自然。如果写皇宫用不上这些字,那就显得太寒酸了,当然也是不合情理的。对帝京的地理背景的描写,使人感觉到帝京很稳固,它既有秦川之依托,又有函关之屏障。“千寻起”写其高,“百雉余”写其广(其实百雉余并不是很广大的),“遥接汉”、“迥凌虚”是继续写楼、观之高的 。这些词语用得很自然平实。前面都是写景,景中寓情,太宗那自豪舒畅之情溢于诗行之间。“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句则是含蓄虚地表达其情的。为什么呢?如果说“ 云日隐层阙”是继续写楼之高的话,那就显得不合情理,因为云、日、阙都是实在的,能不能隐,那是很清楚的,不是凭借想象的。所以,这个“隐层阙”的“云日”就不是实指云和日了,而应当是代指“臣和君”的,也就是说,臣子和君主就在这层阙里料理国家大事。那么,“风烟出绮疏”也就不是实指风烟从绮丽的窗口出来,这“风烟”实际上是指朝廷治理国家的一些决策、政令及其它影响国家的许多内部运作。联系政坛风云的变幻,这一联是大有想象的空间的。
琱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这是第三首诗中的第二联和第三联。这是唐太宗写将军骑射情景的诗句,写得很自然平实形象。将军骑着骏马疾驰,拉满了弓,箭未发而大雁落,而猿也因为害怕急箭而悲啼,多形象,多平实。运用反衬来突出将军之英武。整首诗富有动态,所以充满了活力。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这是第四首诗中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唐太宗用这四个诗句来写音乐。这里有管乐,有弦乐,有歌唱。弹奏得好不好?唱得好不好?唐太宗没有从声音方面去描写,而是用“彩凤来仪”和“玄鹤成列”来反衬音乐的高雅和美妙,整个气氛显得那么和谐,那么雅致,不能不说起诗人构思是很高超的。
第五首诗中的第二联和第三联是这样的: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皇帝游禁园是平常事。比如,贞观七年十二月,“上幸芙蓉园”;贞观十六年十二月,“上幸骊山温汤;甲辰,猎于骊山。”这首诗到底是写哪一次游园,不得而知。据诗中所写,所游的园里有山峰,看来这是唐太宗写早上游骊山的诗。山上有桥,而且这桥给游人以通向了银河的感觉,这山峰又好像是连着云端的。远远看去烟霞迷蒙,近处又有鸟语花香,这着实给人以神仙境界的感觉。这四句诗用平实的词语,很自然地写出了山之神奇。桥是活的,峰是活的,桥、峰、烟霞和花鸟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美丽图画,难道说这构思还不够巧妙吗?
第六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写道:
萍间日影乱,荷处香风举;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唐太宗坐在配有兰桡的小船上游湖,船分开萍叶而过,船过处,日影显然在晃动。荷花盛开,整个空气中充满了荷香。游湖的人很多,人们操着桂楫唱着歌,歌声此起彼伏,振醒了湖中的小岛,多么美妙啊!这里难道还比不上在汾河曲观赏风景吗?通过这二十个字的刻画,此情此景难道还不形象吗?平平实实的文字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活力和欢乐。
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千钟和尧禹,百兽谐金石。
这二十个字是第七首诗中的第二联和第三联,是唐太宗写酒宴的诗句。美酒斟满了高高的杯子,佳肴摆满了华丽的筵席,唐太宗给大臣们敬酒,人们举着雕刻着百兽图案的酒器喝酒,听着优美的乐曲,整个气氛显得那么吉祥和谐。唐太宗给大臣们敬上千杯酒,就好像尧赐给人们千种粟那样有意义。这里对酒宴的描写难道还不雅致吗?
总之,无论写什么活动,唐太宗总是用平实的词语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和意。无论写什么活动,都写出了这些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充满生机的动态。所以说唐太宗的《帝京篇》是很有艺术特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