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方文化馆馆员柳哲先生最近公布了他的研究新成果,他在安徽岳西《潜阳柳氏宗谱》发现“柳宗元《〈河东柳氏族谱〉序》,柳哲称“查遍柳宗元各种文集,未发现收入该文”,他认为“系柳宗元的佚文。这对于研究柳宗元的家世、思想等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根据对文理、年代、内容等方面的考证,该文为柳宗元所写无疑”。(柳哲:《柳宗元佚文〈谱牒论〉》,《寻根》2006年第1期)
柳与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作为裴姓后裔,闻之当然也颇为欣喜,但捧读之后,发现文章可疑之处很多。
首先,这篇文章刊印时间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传承是否有绪?值得怀疑。柳宗元的文章如《封建论》,逻辑谨严,文笔犀利流畅,这篇序言虽文字通顺,但多浮词套话。不像大家手笔。
其次,文章中引用孟子的话——“同姓勿婚,言昭穆渊远,是姓一宗,此宗旨之大道也。”笔者自幼随长辈读书,知道“同姓不婚”的礼俗早在先秦就有——《左传·僖公二十年》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又称:“同姓不婚,恶不殖也。”但《序言》中这段孟子的话,我闻所未闻,遍查《孟子》不见踪影。
还有“嗣我大唐太宗朝贞观十三年”,这句话明显不合唐人习惯,“太宗朝”与“贞观”重复,太宗是谥号,贞观是年号。最值得怀疑的是唐太宗命高士廉重修《氏族志》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定稿时间为“贞观十二年春正月”(此据《旧唐书 》《新唐书》)。又如“拭观吾谱,由周得姓,至秦得郡,暨宋齐梁陈周魏隋唐,历朝显仕如云”句,“拭”字当为“式”,对待隋这个上代短命王朝,唐人绝不会将本朝与其相提并论,说“隋唐”的。“当今圣世柳族,仕宦绅衿,不啻千百,而人口何止亿万,随都遍籍,布散各省。此河东之阀阅也。”柳宗元会说柳姓人口“何止亿万”。我们看唐史知道——安史之乱把人口的5292万人(玄宗天宝十四年)减少到1699万(肃宗乾元三年)[参见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作为朝廷命官的柳宗元不会如此豪情万丈、信口开河吧。
文章最后“余另删《万姓录》,正名敦本,使万姓名副其实”,《万姓录》是何人所著?据宋朝藏书家、诗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载:“张九龄撰《姓源韵谱》一卷”,该书“依《春秋正典》《柳氏万姓录》《世本图》捃摭诸书,纂为此谱”。这条还被马端临记入《文献通考》。这本《柳氏万姓录》在唐玄宗还有,是一部姓氏著作。作者姓柳,我怀疑为六朝人。
最值得怀疑的还是文章署款——“唐贞元十九年春三月赐进士授礼部员外郎裔孙”,查柳宗元年谱等资料,他的履历是“贞元九年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这时柳从又调回长安,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不下于御史。这是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说得清清楚楚。他擢为礼部员外郎是“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也就是唐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之时。
因此这篇序言不可能是“雄浑雅健,踔厉风发”的柳柳州的作品,其实是“谱匠”(也叫谱师、谱先生)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