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涩语句中的科学观

——关于《老子》的“道”的对话

刘家润

 

  老子是公认的大适智者,他的的著作被称之为《道德经》,一般称呼为《老子》。该书寥寥五千言,却包含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从开天辟地到穿衣吃饭等,无所不及的诸多内容。但是此书文字简练,语句晦涩,十分难解,往往读了之后,茫然不知所云。因此从古至今为之注释解说的著作层出不穷,上至帝王下至百姓,不少文人名家纷纷执笔各抒已见。令人难解的是原著已坚涩难识,而注释却又高深莫测,看来大有注之再注,释之再释之势。例如一个“玄”字,其注有:《说文》:“玄,幽远也”;杨雄说:“幽摊万类,而不见形者也。”;张衡说:“玄者无形之尖,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橐吁元气,禀受无形。”;朱谦之说:“华夏先哲之论宇宙,一气而已,言其变化不测,则谓之玄。”……其注释之繁,解说之异于此可见一般。尤其对“老子”的“道”则更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笔者研读该书后,所得认识多与传统说法相异。认为“老子”讲的内容,包含了不少的科学观点,许多神密难解之说,皆因原文语句晦涩,注释纷繁离谱所致。

  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文仅就“老子”的“道,”,以对话的形式,依据原文之述以阐明其义。笔者认为探讨“老子”的“道”的确切含义,会揭示出该书许多光辉思想,以期达到古为今用之目的。

  下面是关于“道”的对话:

  甲:世界上许多东西都是人造的,试问这整个世界是否也是人造的呢?如果是人造的,那谁来造人?如果世界不是人造的,那是谁造的呢?

  乙:你提出的这个非常古老的问题,早有答案了。传说世界是上帝造就的,人也是上帝造的。但是这个上千年的传说,到了十八世纪遇到了挑战。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进化原理,证明现有生物和人都经历了若干年的进化演变,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该理论发表后,世界为之振惊。

  甲:我也找到了一个答案,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道生的。这是我国古代哲人 —老子,在两千年前说的。

  乙:“道”是什么?是人?还是神?

  甲:不是人,也不是神。

  乙:也许是一件器物?

  甲:也不是器物,据较通行的说法,“道”是法则,原理,规律,然而它又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微妙玄虚,博大精深,某些情况下意指精神实体,其本身是“有”又是“无”。

  乙:你的这些说法,把我搞迷糊了,既是法则又是本原;既是精神又是实体;既是“有”又是“无”。这不是包罗万象,一切全占了吗?能不能比较确切具体地给以描述一翻?

  甲:你的要求无法达到,因为据说老子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文辞表达的。我告诉你的全是照本宣科,我也给你说不明白。

  乙:既然你我都不明白,何不分头去阅读“老子”,看看这“五千言”上是怎么说的。

  甲:好,我们就分别去找“老子”寻求答案吧。

  乙:唉呀!我找到了:“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这句话的译文:“道,说的出,就不是永恒的道”。由此可知“道”是不能用语言文辞来表达的。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这句话的译文:“道产生作为统一体的混沌之气,这统一体又分离为两个阴阳对立面,这两个阴阳对立面又产生新的第三者(阴阳和合),新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东西(万物)”。不仅有这一条论述说明“道”是万物的本原,另外还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这句话的译文:“天下万物生于具体的事物(有形),而具体的事物却由无形之象的“道”产生”。由此可知“道”是万物的本原。

  甲:万物本原的依据找到了,将“道”解释为“法则”、“规律”、“原理”其依据在哪里?

  乙:这个,我也找到了:“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甲:为什么根据这章所述,肯定“道”就是规律、法则、原理呢?

  乙:一般对第十四章的理解,认为老子在此章神化了“道”,把“道”说成是无法通过感观认识的,“道”是超越了物质的精神实体。但是我认为正是这一章揭示出了“道”的规律属性,明确指出“道”不是物,没有实体属性。按该章的论述,其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道”没有形象,它不是物。(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复归于无物。)

  (2)人们通过思考(意识)认识了“道”。(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3)“道”的作用是驾驭事物的。(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4)运用好“道”的要领,是要了解事物的过去和初始状态。(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能同时适合这四方面情况的,只有规律、法则、原理之类。在此以人们十分熟悉的杠杆原理为例:杠杆原理:力×力臂=重×重臂。

  (A)直观感觉不到。该原理没有形体,色泽,声响。它不是一件物体。

  (B)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思考认识了它。这一思考过程正是所谓的:“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C)运用这个原理,可以起动重物称量重物。这一应用,正是原文中所说的:“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D)运用好这个原理,须要知道被称量或被起动重物的情况。例如重物太重,已有手段不能胜任。这一情况洽洽表明原文所说的:“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如果不把“道”理解为原理、法则、规律等,把它解释成既是规律又是实体;既是“有”又是“无”,这样的结果是:

  (A)直观感觉能认识道,因为它既是“有”又是“无”,即 1+0=1,结果仍然是“有”,既是实体就能被感官觉察,这与原来的定义是相矛盾的。

  (B)如果“道”有实体(有)的属性,用实体去驾驭实体是驾驭不好的,这就是说一味地用马鞭打马,是驾不好马车的。

  主张“道”是万物本原的,也许会坚持说,道有二重性,既是驾车法则又是马鞭。这种理解明显地不符合:“复归于无物”的定义。也许还有这样的认识,即按照“道”兼“有”“无”的说法,认为“道”有时当法则、规律讲,有时又当实体讲,它是变动的。持这种说法的,忽略了法则或规律与物体(质)的区别,法则或规律是物体(质)变化的一种准则,而物体(质)则是客观实体。法则或规律变不成实体,譬如计算钱的方法,是变不成钱的。再好的计算方法与实体的钱是两回事,不能等量齐观。所以不能将“道”这个概念随意定位,应当锁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已经明白确定它没有物质含义后,就不能说它有时又是实体。

  甲:你对第十四章的解释启发了我。原来我对“道”的二重性之说也感不妥,因为如果“道”有二重性,那第五十一章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应修改,将“物形之”改为“道形之”,这样才能体现它既是规律又是实体的二重性。但原文只说“道生之”,继道之后说:“物形之”,可见“道”与“物”是两回事,“道”没有二重性。

  由此可知,不能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一章)得出“道”是万物本原的结论。所谓“道生一”,指的是一种状态的实体,由其本身的自然法则的作用发生变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是:“一种状态的实体在自身自然法则作用下,变化成两种状态,照此,两种状态演变为三种状态,在三种状态下滋生出万物”。至于这一、二、三具体指什么,可作两种推测:a,气、形、质,即从元气开始,接着元气中出现有形的东西,气、形、质具备,滋生万物。b,天、地、水,一指元气,在自身的自然法则作用下发生变化,即“道生一”,变化结果出现了天地,这是“一生二”,进一步在天地之间出现了水,这是“二生三”,天、地、水具备万物滋生。从老子的文章看,指天、地、水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按通行的解释,将“道”理解为“无”,把“无”拟定为万物的本原,“道生一”即虚无的本原生出实体,就象母亲生孩子。那么这样的由一到三以至万物的程序不能成立,因为实体离开了本原的“道”后,便不能再生了。为了生出万物,“道”不得不在生一后,再去生二,再去生三,再去生……。为了让老子提出的程序成立,必须提出“道不离物”的论点,如果认为“道不离物”这个论点成立,那作为本原的“道”就不能是空然无物的了。

  将“有”生于“无”,解释成“道”生万物,以此来确定“道”是万物的本原,也是欠妥的。因为“有生于无”中的“无”究竞表示的是什么,并不明白。按“老子”所述内容分析,“无”,一是代表空间(第十一章);一是代表实体变化的状态(第二章)。找不到用“无”代表“道”的依据。实际上“有生于无”表示客观事物变化的一种形式,也标志着一个变化过程。如:一个人在他出生之前,他对社会来说是个“无”的状态,一旦他出生了对社会来说,便是处于“有”的状态。地球也是如此,在 45亿年以前,地球处在“无”的状态,从45亿年初算起,当时它出现了,对世界来说,它处于了“有”的状态,从这样的实例可知“有生于无”并不表示空虚的“道”生实体。

  总而言之,关于老子的万物本原的答案,应以“老子”为依据。这样的依据是: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面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

  简而言之,万物的本原,按“老子”的学说,应该是:“有(实体)和存在于有上的自然法则。”

  这样的说法与两千年前《庄子》的说法是一致的。《庄子·德充符》中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将这句话用现代的话说:“自然法则给了人的容貌,自然给了人的形休,怎么能不称为人呢?”这表明当时道家学者,对人之所以为人的看法。其实“老子”的说法比“庄子”的说法更充实。“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第五十一章)。这个说法是对世间万物说的(当然也包括了人)。如果将这个论点用在人上,应该是:“自然法则产生了人,自然赋与的品性蓄藏于人,物质(骨骼,血肉)构成了人,有用的性能成就了人。”用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理论来说就是:“生物进化法则,使古代的猿猴进化成人。”由此可知“老子”的“道生之”的科学性,“老子”的“自然法则产生万物”(道生之)只指品种、形态、性质等,并不包括物质性的实体。譬如一堆石头变成泥土,那是自然法则—风化作用,使坚硬的石头成为柔软的泥土,如果没有石头,自然法则是生不出泥土的。所以“老子”的“道生之”应与其“物形之”连在一起去面对万物,这才是“老子”的本意。

  乙:你这样的分析当然无可非议,但你注意到没有,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这不正是说万物的开端可以是万物的本原吗?什么是开端呢?不就是道吗?既然是“道”,那万物的本原就是“道”了。

  甲:我请你注意,作为哲学体系的书,“五千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意义应贯穿在体系中。第一章已肯定“有”为万物之母,“道”就不能与“有”居于同等地位。“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中的“有”应是第一章中的“有”,而始其意应为“道”(因为万物的产生是从道开始的)。所以第五十二章的第一句话应标点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因此这句话应理解为:“天下万物的本原是实体和实体上的自然法则(道)”,不应解释为:“万物的开端就是万物的本原”。

  “老子”将实体和实体上的自然法则确定为万物的本原是十分科学的。整个“五千言”闪烁的智慧光辉,就在于把纷纭繁杂的世界简化为“常无”和“常有”两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常有”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其变化严格遵循存在于自身的自然法则。“老子”倡导向自然法则学习,将自然法则转化为人的谋略,则是“老子”哲学中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老子”被神化了,从而使它的许多精辟见解隐没难见。不过它那以弱胜强的思想,明显地印烙在兴汉灭秦、楚汉相争的历史上。出现于汉初的“黄石公三略”一书,更进一步在用兵治国方面抒了“老子”的思想,秦汉之间许多英雄豪杰,智谋之士信好黄老之言,表明了道家思想对时代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乙:你的分析虽然有章可循,合乎情理,但还有两点我不明白:(1)为什么用“始”表示“道”而不直接用“道呢?”(2)老子既已认为“道”是说不出的,为什么在“五千言”中说了许多关于“道”的话呢?

  甲:你的第一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如果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其中“有始”二字改为“有道”,而“有道”的意义一般都指政治清明百姓拥护,当时尚无标点符号,如用“有道”则与上下文意大相径庭。为了错开这种词意,用“始”来表示“道”是可行的,何况这句话出现在:“道生之......”之后,正适合用“始”表示“道”。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我还未想好。

  乙:第二个问题我琢磨出来了,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其中第二个“道”字,在战国时不当“说”讲,所以一般的译文是脱离时代的。我认为这句话应标点为:“道,可道,非常道”,其意是:“一般所说的道,人们认可的道(指学术之类),都不是永恒的道”。因此“老子”没有说过“道是说不出的”。

  甲:我同意你的分析,关于“道”的问题我们暂时就聊到这里吧!

  乙:好,再见。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