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红楼千年梦

——品味红楼哲学

剑南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从没遇到过像现在这样旺的人气,现实中研究红楼的人何止千千万万,各种学说纷纭复杂,但这并不妨碍研究红楼的人前仆后继。红楼梦究竟何处吸引人,曹雪芹到底有什么魅力,他到底要通过红楼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一种怎样的思想确实值得深入探讨。

  我们要研读一部作品并不是要去研究它的每一个字,也不是研究它的每一段文字,更不是研究它的整个篇幅写得如何如何,而应该是它通过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精神意义,没有这个精神主旨,剩下的只能是美丽或丑陋的躯壳。这正如评价一个人一样,不能只看他的眼睛,也不能看他的长相,更不能通过他的外表和谈吐、风度等而就轻率下决断说这个人好或不好,本人认为真正能肯定一个人价值和素质的是他的精神,即他对人、对世界、对生存到底是怎么一个看法,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层次。

  人的思想最明白的始终是自己,每个人都有一生不愿外漏的秘密。但如果当人们以各种原因想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他就会借助语言和文字的手段,但这些往往不能完全和确切的表达个人的想法,并且听和看的人也可能会由于各方面原因而不能正确理解这些语言和文字,说白了,就是我们对人的语言和文字(其中就包括作品)进行理解的时候本身就是在猜,尤其是对红楼这些“死无对证”的作品更是这样。虽如此,但我们仍可通过其它辅助途径,如人生活的背景时代、人所受到的教育、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社会同时期的其它作品等等去接近甚至完全重现作者的思想。说到此处,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为什么要解读别人的作品,理解别人的思想?

  概括说来,理解别人目的是要更好的理解自己,让自己活一下别人的生活。什么叫活一下别人的生活呢?人实际上活着就是在活经验,活记忆。抛弃了物质上的一切后你会发现你只剩下了你对往事的记忆以及由记忆得出来的你对不同事件和事物的看法,而这种精神上的感觉正是和你的生命紧密相关的。设想一下,你二十岁时突然失去记忆十年,当你醒来时虽然已经三十岁,但自己会感觉自己仍然是二十岁。类似的,如果你把别人经历过的记忆移植到自己身上,那么也就相当于你和他一起经历了那段记忆的时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寿命延长,你的思想、你的素质也会随你的经历、你的见识而不断增长,就会被评价为有智慧、有见识,相反就会被说成粗鄙、素质差。所以,解读别人的作品,理解别人的思想正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充实,更深刻的了解这个世界和社会从而考虑自己人生的意义。

  红楼梦这部作品值得研究是由于它作者的思想值得研究,研究作者的思想才是最有价值的事情。本人认为作者曹雪芹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思想家是很矛盾的,他们经常活的很痛苦。曹雪芹的矛盾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既想摆脱俗世烦恼逍遥超脱求自然,又不能真正的从思想中完全摆脱现实:红楼梦是曹雪芹未完成的梦,他曾经的奢华和无忧的少年时代给他带去来太多回忆和回味,他还没享受够时梦破灭了,这个“未完成”是最值得回味的。破灭了的梦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平衡:大家知道,当是曹家是大家族,相往来的都是些高官显贵,而自己家庭的衰落和以往伙伴的显达,自己的窘境和以往朋友们的奢华和对他的冷落(曹家是获罪之家,即使以往朋友的情谊还在也不敢太多来往)之间的对比,使他(不止是他,每个正常人都会)产生了心理上极度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人会怎么做呢?无非有三种答案:一是消极避世、怨天尤人、穷困潦倒终此一生。二是奋发图强、争取回往日的繁华。再有一种就是看破红尘、清净无为。从形式上看,第一种和第三种是一样的,都是避世、出世,而第二种是入世;从思想高度上讲,第一种是最不可取的,那是懦夫的表现,第二种现实中是提倡的,但未脱离俗世,不算是最高的境界,第三种是精神世界中的高境界,然而不被现实所容。曹雪芹他究竟属于哪一种境界呢?

  事实上,他的思想是经历过多个变化,在这三种情况之中曲折前进的:家道刚衰,他还是个孩子,感到自卑是肯定的,长辈鼓励其读书重新光耀门楣也是肯定的,但是就其自己来讲,长大以后会有思想定位,我们都知道,古代读书人大多数读书都是为了中举当官,光耀门楣,显赫乡里,曹也不例外。但究竟这个心愿完成了么?历史给我们的答案是没有,这势必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一个大的打击。比方现在考大学,一回考不上,补习再考不上,第三年还没考上,曾经的同学都快毕业了,你的心里怎么想,别人怎么想,失落感和羞辱感会充斥全身。在社会中生存就不得不在乎社会对你的看法和评价,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曹雪芹的思想压力是相当大的。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曹雪芹为什么没有学而优则仕(从红楼看他的文笔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想看看他的思想历程。一个文人在封建社会中不能通过科举当官,又没有钱和势力买官或要官,它能维持生计的工作的确就没有多少了,要么给人家做幕府、师爷,要么帮人家写些状纸什么的,而这些都是没什么利润可言的,养家糊口可能差不多,如果要是再清高一点不愿去做这些有失身份的行当,那么,穷困潦倒是必然的。历史中曹雪芹到后期,无钱买酒,买纸,最后红楼未完成便去世都说明了他不太会营生计,或者说是他不愿干下三滥的活去营生计。但无论哪一种,这种穷困潦倒都会使人产生脱离现实的想法和做法,要么整天借酒浇愁等死,要么痛斥现实,看破凡世,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慢慢的就产生了对儒家正统思想的疑问。

  汉代以后的读书人受儒学影响是非常深的,而儒学对读书人人生意义的阐述就是好好读书,读好书了就可以坐官了,做了官了自己和家人就有地位了,你也就可以在这个位置上为百姓服务了。这本来是很好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变味了,由读书当官为了兼济天下变成了欺世盗名和营生计的本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一点在封建时代后期更加深入人心,渐渐造成了读书人心理上的变态和定式。曹雪芹在无法“兼济天下”的时候,必然不由的想到了儒者的另一做法“独善其身”,但现实并不容许你这样,社会的鄙夷造成他精神上的压力使他不得不对儒学产生失望的感觉,在精神无所倚凭的茫然之中,逐步走上了黄老之术,直至佛学的道路。

  黄老之学讲究的是一种境界,与儒家中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正相反,寻求的是无为和自然,认为人应随性、自然而活,不应被现实左右。佛学更是博大,它追求一种空无的境界,认为一切事物是现实存在的,同时又是虚幻的(一切有为事,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自己的精神不在时,世界即也已不在,这就是主观唯心。它要求人们修心。因为世事空无,我们用不着去留恋它们,要把被外物形色迷住了的“心”还原为它的本色。更高层次是普度众生,即令天下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一同修心、养性,实现世界的美好和大同。从根本上讲,佛学也是要求出世的,认为所谓的建立功业、富甲天下、光耀门楣等等统统都是没有必要的俗事,真正想学佛首先要抛开俗事烦恼,六根清净。而这个要求是相当难达到的,曹雪芹他达到了么?

  从何处得知曹雪芹走向佛学之道了呢?这得从他的红楼梦说起,前面已讲,研读作品是要研读作者的思想,从而和他产生共鸣,增进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同样,研读人的思想就要研读他的作品,这样才会更深入的理解他的思想。首先为什么叫红楼梦?楼在古代是很费事的建筑,楼所象征的是地位和财富,什么叫红楼呢?通读全书红楼其实指的是一群富贵人家的大小姐们在富丽堂皇的高楼亭阁上生活和玩耍的景象,红楼梦讲的就是与富家女孩子有关的事。梦即不是现实,但是现实中所想之事,久思成梦,是生活中的理想。红楼梦即是作者理想之中的富贵人家平时的生活,带有一丝婉伤。

  前面已经说过,曹雪芹小时候曾是钟鸣鼎食之家(没经历过这种生活根本写不出红楼梦来),但现实中的打击使他很难抬起头来,回忆自己过去的那段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成为他在痛苦的现实之中最甜蜜的事情。于是,将这些生活的片断整理出来加以理想化,便成了红楼梦。它来源于曹雪芹的生活,同时又高于他的生活:红楼梦对于显赫家族的描写更是他对自己曾经想要的生活的向往。他把写红楼梦和回忆连在了一起,并不是单纯的在写小说,而是通过小说的每一回、每一段来品味生活,使千疮百孔的心灵得到慰藉。看过红楼的人都知道,它写得很细致、很精确,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真实描写的回忆录。而且,曹写红楼历时很长,在他看来,红楼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都会使他感到宽心和舒服。因此,红楼梦是曹雪芹用心血写成,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精神,他的思想。

  红楼梦像一部回忆录一样,将四大家族的兴衰展现于我们眼前,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刻划极具文学价值,但它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哲学价值。首先,通观全书,整个作品所散发出来的恬静、优美、如水般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这就是红楼梦表达出的第一种哲学境界----自然之美:贾宝玉的晶莹聪慧、纯情善良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块误入凡间的精纯美玉;林黛玉的冰雪聪明、多愁善感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支羞涩美丽的含羞草;薛宝钗的典雅温柔、落落大方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株气质超群的高贵牡丹;晴雯的清秀窈窕、不屈不挠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颗在风吹雨打中挺立不倒的傲然小草……。“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作者正是想表达出这种清纯之美,无论社会的洪流有多么混浊,在源头处总有清泉带来恬静的美丽。家道破落,现实生活的无奈经过长期的积累容易引起人对社会的憎恶和排斥,而这种压力之下仍能存在于现实,不逃避现实,超越现实,品读现实,最后品味出现实中的阳光并加以赞美,这确实地说明了作者经历坎坷之多,思索之深和境界之高。自然之美由此在他的演绎之下透过字里行间流入我们的心田。

  空、无的思想是隐藏于红楼梦深处的精神主旨,是作者通书力求表达的境界,是整个红楼最值得研究和品味的思想,这种美就是清静之美。书中直接表露出空、无思想的代表是“好了歌”,这首词所表达的与金刚经中“一切有为事,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谒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种思想正是佛学宗教的世界观:一切色皆当成空,不管曾经多么富贵显赫最后都将归于寂灭,为何还要对它留恋?到离开这世界的时候我除了自己的灵魂还能带走什么,钱财、地位这些统统地都跟一场梦一样,随着你的离开,飘然而去。当我们想起以前做过的事,为了自己的各种欲望,贪得无厌,甚至伤害别人,我们会感觉其实我们还是个小孩,并不成熟,我们的眼光太狭隘,我们被欲望、嫉妒迷住了眼睛。是不是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克制自己的欲望,抚慰和拯救自己的灵魂,以求在完美的西方极乐世界永生?曹雪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后融入于著作之中,虽然红楼梦境美丽非凡,但是繁华终究湮灭,这在四大家族的衰亡中显露无疑。纯洁的青年贵族男女们,终究也逃脱不过社会的蹂躏。自然美好的东西被玷污是悲剧,但同时又不是悲剧,只有这样才会让人看清俗世红尘,脱离污秽,重现清纯。佛学思想贯穿全书。

  红楼梦开篇就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讲述了一块补天石和一株仙草的情缘,并有许多玄幻的描写,叫人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其实这正是对全书的说明和衬托,通读红楼梦,会发现其实贾宝玉和林黛玉未了的生死恋情就是第一回中补天石和仙草未了缘的继续,书中的其它主要人物在第一回也都有根源,他们的故事作者也认为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曹雪芹正是通过这种描写,肯定了人冥冥之中都有定数,不能超越自然的观点。红楼梦其实是他对自己一辈子生活的感悟:曾经的他像贾宝玉一样是大户人家的子弟,有人疼有人宠,无忧无虑纯洁无瑕的成长,他的伙伴也和红楼中的女孩子一样清纯可爱。但是厄运终究降临在他们这些无辜的孩子身上,使他们被迫害、被蹂躏。曾经的他为了和命运斗争,历尽沧桑,但时光易逝,机会并不属于他,最后他能做的只能过着不足温饱的日子,一边回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一边冷静思索人生,思索社会。

  所以,曹雪芹一生历尽坎坷,最终接受了佛学空无的思想,并将它体现在红楼梦中。但是他的思想是矛盾的,也可以说是不彻底的,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就是说如果现实给予他美好的生活,他是不可能至少不会那么早如此冷静的思索人生的。正因为如此,曹雪芹的空无思想刚开始只是对现实无奈社会的一种逃避方式,最终也没有做到纯粹的空、无,这就解答了前面的问题,曹雪芹无法完全抛开俗事烦恼,做到真正的六根清净,一心向佛。但是,也正因为这种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留恋和抛开一切一心向佛的矛盾,才导致了红楼梦这部名著的诞生。只有前者,可能只会诞生一部华美的言情小说,只有后者,会诞生一部论述空无思想的专著,而红楼梦正是结合了二者,以小说的华丽展现了丰富的内涵,从而流芳百世。

  综上所述,曹雪芹通过红楼梦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人生和他的思想,从而使我们能体会到他的思想脉搏:从繁华中破灭的打击到现实中的逃避;从振兴祖业的热情到理想的破灭;对人生深深的思考后发现发现繁华和荣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应让它们迷住心灵,而应六根清净,修身养性,摆脱俗事烦恼。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这种思考相结合,造就了现实中的曹雪芹。

  研究人的作品是为了研究人的思想,研究人的思想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充实,更能了解这个世界和社会从而考虑自己人生的意义。在品读红楼梦和曹雪芹之后我们应该有怎么样的思考呢?第一,做人处事要豁达。现实生活中上天赋予人的能力各异,命运给予人的机会也不同,做人要“知天命”,不能患得患失。有机会我们要充分把握住,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能给明天留下遗憾;没有机会或力不能及也不要强求,享受自己已经拥有的也是一种幸福,反而强求更容易丧失幸福,导致悔恨,这就叫做达人知命,顺天而行。只有豁达开朗的人才会快乐永驻。第二,人活于世要有意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不能被现实生活中的繁华和荣耀迷住眼睛。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们没有必要一生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它们而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和自己的幸福,应该合理的去追求,去拥有。人活一世,要使生命更加有意义,眼光要深远和有高度,既要让自己过的幸福快乐,又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就叫做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济天下,要以“仁”立足于世。第三,不断探索人的意义,解答人类永恒的命题。这是更高层次的境界,我们在研究人和社会的同时会有疑问,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类为什么要存在,怎样存在?世界为什么要存在,怎样存在?这就逐步由社会学的研究走向了哲学的思考,不同的回答便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和宗教。人类生存于宇宙之中找不到依托会感到害怕,所以他会不停的寻找依托或者至少自己赋予自己一个依托。这就像一个人生活在一所漆黑无光的大楼里,没有地图会感觉到烦闷和绝望一样,他需要一张地图,人类也需要一张“地图”,才不会在漆黑的宇宙中迷失了自己。这样,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便成了人生的意义,这种动力也就成为了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原动力而引领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这里只是浅谈,这个问题在《人类生存的原动力》中会详细论述)

  一代红楼千年梦,品味红楼哲学会使我们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生有新的认识,曹雪芹必将和他小说式的哲学著作一同流芳百世!

  另外顺便提一句,曹雪芹只写了红楼的前八十回,未竟的结果恰恰体现了世事的无常,这种断臂维纳斯般的残缺之美才更值得去回味和遐想,为什么非要将它续写,玷污这种美丽呢?

丙戌年十一月二十五于京

发布日期:2007-10-17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