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思想创获与实践工夫

 

  

提要

魏晉時期哲學思想主流是玄學,性善論的儒家人性思想失落已久。在玄學內部,魏晉玄學家對於莊子哲學核心的心齋學說,慧解有所不足,更無此實踐工夫(嵇康例外)。

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對魏晉以來失落已久的性善論的儒家人性思想,獨立地作出了重新發明。陶淵明〈歸園田居〉詩對莊子心齋哲學的精髓,獨立地作出了融會貫通和透徹理解,這是魏晉玄學家所未有的洞見。

泯滅欲望之心,保持澹泊之心、自由之心,是莊子心齋哲學的精髓。在任何環境、命運中,都能明辨是非,行為符合人性,是儒家心性修養工夫的精髓。淵明棄官歸田的思想思抉擇和實際行動,是莊子心齋哲學的實踐,亦是儒家心性修養工夫的實踐。儒家的精髓,莊學的精髓,融合在淵明的思想和實踐中。

關鍵字:陶淵明 思想 實踐

在中國思想史上,除了原創性的哲學思想外,對失落已久的哲學思想作出重新發明、繼絕開來,也可以被稱為思想創獲。

  中國儒家、莊子的哲學思想,作為一種人生哲學,不僅具有思想觀念的品格,而且具有實踐工夫的品格[1]

  討論陶淵明的思想創獲與實踐工夫,可以參照這兩點事實。

一.陶淵明對儒家心性哲學的重新發明和實踐工夫

儒家心性哲學,包括人性思想,和由此而來的心性修養工夫。

1.陶淵明以前中國性善論哲學小史

中國人性思想並非儒家所原創,其產生時間遠早於晚周原始儒家。今存最早的表述完整的中國性善論哲學文獻,是作西周宣王時期(前828~前782)的《詩經·大雅·烝民》[2]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毛傳》:“烝,眾。物,事。則,法。彝,常。懿,美也。”“則”、“彝”,皆指人性。)[3]

〈烝民〉表示,天生人類,既賦予人類以有形生命,同時亦賦予人類以愛好美德的本性。依〈烝民〉,天賦人性本善,天賦人性平等。

晚周原始儒家孔子(前551~前479)、子思(前483~前402)、孟子(約前372~前289),繼承發展了〈烝民〉的天賦人性思想[4]

孔子及其後學所作《周易·繫辭上》: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5]

《周易·繫辭下》:

天地之大德曰生。[6]

子思所作《禮記·中庸》: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7]

這表示,天道是形上性、創生性、道德性(“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本體。

天道思想的意義,是為人性思想提供了形上的終極依據。

《論語·述而》:

天生德於予。[8]

〈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9]

這表示,人性源天道,人道源人性,文化源於人道。

《論語·雍也》: 

人之生也直。[10]

《論語·顏淵》: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11]

《孟子·告子上》: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12]

這表示,天賦人性是愛心、同情心、正直心、正義心,是道德理性,天賦人性本善。

《論語·陽貨》:

性相近也。[13]

《孟子·告子下》:

人皆可以為堯舜。[14]

這表示,天賦人性人人具有,天賦人性平等。

《孟子·告子上》: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15]

又云:

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16]

這表示,天賦人性是人不可剝奪的價值和尊嚴。

儒家人性思想的意義,是為肯定人的價值、尊嚴,及其平等,及其不可剝奪,提供了超越、內在、普遍的依據[17];為人生指出了人道的大方向。

《禮記·大學》: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本。[18]

《論語·仁》: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沛必於是。[19]

這表示,心性修養是作人的根本;心性修養工夫的意義,是使人在任何環境、命運中,能明辨是非,行為不違背人性人道。

在中國思想史上,自秦以後,歷漢魏六朝,性善論的儒家人性思想模糊、失落已久漢代人性思想的主流,是荀子性惡論影響下的性善惡混論[20]魏晉思想的主流,則是玄學,人性善惡,不在魏晉玄學的關心範圍之中。直至隋代儒者王通、唐代儒學復興運動起來,性善論的儒家人性思想才逐漸被重新發明,至宋明新儒學,始如日中天

唐韓愈《昌黎文集》卷十一〈原道〉:

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21]

《二程遺書》附録宋程頤編撰〈明道先生行狀·門人朋友叙述〉朱光度曰:

鳴呼!道之不明不行也久矣。自子思筆之於書,其後孟軻倡之,軻死而不得其傳,退之之言信矣。[22]

韓愈及朱光度的話皆表示,自秦以後,歷漢魏六朝,直到唐、宋,以孟子為代表的性善論的儒家人性思想失落已久。陶淵明生活的魏晉時期,自然包括在內。

魏晉時期,是玄學的天下。

《文選》卷四十九〈史論上〉東晉干寶〈晉紀總論〉:

今晉之興也,二祖逼禪代之期,不暇待叄分八百之會也是其創基立本,異於先代者也。又加之以朝寡純德之士,鄉乏不二之老。風俗淫僻,恥尚失所。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薄為辯,而賤名儉;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信;進仕者以苟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劉頌屢言治道,傅每糾邪正,皆謂之俗吏。[23]

  由干寶所述可見,魏晉時期,士人皆以莊老為宗,以儒家為恥。至於東晉末的陶淵明時代,性善論的儒家人性思想失落已久[24]  

2.陶淵明對儒家心性哲學的重新發明和實踐工夫

魏晉時期,儒家心性哲學失落已久,學者不講儒家的性善論和工夫;陶淵明則講明儒家的性善論,並且身體力行地實踐此工夫。

陶淵明〈感士不遇賦〉:

  咨大塊之受氣,何斯人之獨靈?稟神智以藏照,兼三五而垂名。[25]

“咨大塊之受氣,何斯人之獨靈”,“大塊”指天地自然。“受氣”指天地自然賦予人以生命。其直接語源,當為《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章非義襲而取之也”句漢趙岐:“浩然之氣,……從內而出,人生受氣所自有者。”[26] “靈”,語本《尚書·周書·泰誓上》:“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27]“靈”指人的道德理性,是人之受氣所自有。淵明此二句的思想根源,即《詩經·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

“稟神智以藏照,兼三五而垂名”,“神智”、“照”、“三五”,皆指人的道德理性而言。“三五”即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義禮智信。語本《周易·說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28]《漢書·董仲舒傳》仲舒〈賢良對策〉:“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29],以及漢班固《白虎通義》卷二〈禮樂〉:“人無不含天地之氣,有五常之性者。”[30]卷八〈情性〉:“五常者何?謂仁義禮智信也。”[31] “三五”指天賦道德人性。“垂名”,借指立德成人。淵明此二句的思想根源,即《詩經·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感士不遇賦〉“咨大塊之受氣,何斯人之獨靈?稟神智以藏照,兼三五而垂名”,表示人受命天地自然,何以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具有天賦道德人性,可以成為真正的人。

這是淵明對漢末魏晉以來失落已久的性善論的儒家人性思想,獨立地作出的重新發明。

〈感士不遇賦〉又云:

或擊壤以自歡,或大濟於蒼生。……原百行之攸貴,莫為善之可娛。奉上天之成命,師聖人之遺書。發忠孝於君親,生信義於鄉閭。推誠心而獲顯,不矯然而祈譽。[32]

淵明此言,表示人可以獨立自由地生活,亦可以參與政治大濟蒼生,無論在家庭、鄉閭、朝廷,人所有行為,只要是為善,就具有最高價值,並能獲得快樂。人稟賦天賦人性,接受聖人教誨,所以能真誠踐履人性人道。淵明此言的思想資源,是〈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事實上,儒家人性思想,隨時地體現在淵明的生活和詩文中。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第一首: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33]

梁蕭統陶淵明傳

令,不以家累自隨,送一力其子,曰:“汝旦夕之費,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34]

淵明詩“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是用《論語·顏淵》子夏曰“四海之內皆為兄弟也”[35],其思想根源,則是儒家“性相近也”的人性平等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6]的人道思想。

淵明在書信中告訴兒子,僮僕“亦人子也,可善遇之”,亦是“四海之內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道情懷之流露。

〈感士不遇賦〉又云:

嗟乎!雷同毀異,物惡其上。妙算者謂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無猜,卒蒙恥以受謗。雖懷瓊而握蘭,徒芳潔而誰亮。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獨祗修以自勤,豈三省之或廢。庶進德以及時,時既至而不惠。無爰生之晤言,念張季之終蔽。馮叟於郎署,賴魏守以納計。雖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曠歲。審夫市之無虎,眩三夫之獻說。悼賈傅之秀朗,紆遠轡於促界。悲董相之淵致,屢乘危而幸濟。感哲人之無偶,淚淋浪以灑袂。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澄得一以作鑒,恒輔善而佑仁。夷投老以長饑,回早夭而又貧。傷請車以備槨,悲茹薇而殞身。雖好學與行義,何死生之苦辛!疑報德之若茲,懼斯言之虛陳。……寧固窮以濟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軒冕之非榮,豈袍之為恥。誠謬會以取拙,且欣然而歸止。擁孤襟以畢歲,謝良價於朝市。[37]

淵明賦此段話表示,在政治黑暗無道時代,正直者無出路,只有不幸的命運,“夷投老以長饑,回早夭而又貧”,自古至今,往往如此。這不能不使人懷疑天道是否存在,公平是否存在。但是,歷經內心千回百折的痛苦反省,自己的抉擇卻仍然是決不與現實政治同流合污,“寧固窮以濟意,不委曲而累己”,寧肯走歸隱躬耕君子固窮的路,也決不改變自己的正直本性,獨立自由人格。

“獨祗修以自勤,豈三省之或廢”,清楚地表明〈感士不遇賦〉是淵明內心反省的修養工夫的真實寫照。

〈感士不遇賦〉當是晉安帝義熙二年(406)淵明棄官歸田之後不久所作。如〈感士不遇賦〉所示,淵明歷經對個人命運與人性價值之衝突的千回百折的痛苦反省,終歸擇善固執的抉擇,寧肯不做官,安貧守賤,也要保持自己的正直本性,獨立自由人格。淵明是這樣反省的,也是這樣做到的。這就是人性修養工夫的實踐。

屈原〈離騷〉,陶淵明〈感士不遇賦〉,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百字〉,中國文學史上這些不朽的巨製,都是作者內心痛苦反省、艱苦奮鬥的真實寫照,亦即是人性修養實踐工夫的真實寫照。

陶淵明〈詠貧士七首〉第四首:
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一旦壽命盡,弊服仍不周。  

豈不知其極,非道故無憂。從來將千載,未復見斯儔。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38]

如〈詠貧士〉詩所示,淵明為了踐履仁義,而安貧守賤,以至於寧死不悔。淵明是這樣

反省的,也是這樣做到的。淵明實踐了儒家人性思想。

二.陶淵明對莊子心齋哲學的獨到洞見和實踐工夫

莊子(約前369-前286)的心齋哲學,是關於人的精神自由和由此而來的自由生存的哲學,是莊子哲學的核心。《莊子·人間世》“心齋”章“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尤為心齋哲學之精髓。

1.莊子心齋哲學“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說解釋小史     

《莊子·人間世》“心齋”章: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夫子曰:“盡矣!吾語若:若能入游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絕跡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矣;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也,伏戲、幾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39]

關於“虛室生白”的解釋,歷來並無歧義。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引晉崔譔《註》

白者,日光所照也。[40]

又引晉司馬彪《註》

室比喻心,心能空虛,則純白獨生也。[41]

  虛室”,比喻心靈澹泊空靈, “生白”,言放光明。

“吉祥止止”的解釋,是重點和難點。

郭象(-312)《註》:

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虛至靜也。[42]

成玄英《疏》:

止者,凝靜之智。言吉祥善福,止在凝靜之心。[43]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引俞樾曰:

止止連文,於義無取。[44]

近人曹慕樊師〈《莊子·逍遙遊》篇義〉說“吉祥止止”:

“吉祥止止”(〈人間世〉)。“唯止能止眾止”(〈德充符〉)。按“唯止”的“止”,指心王。“眾止”的“止”,當指七識(借佛家名相)。“止”就不能“遊”,為什麼又強調“止”呢?按止是止“外馳”,外馳既息,即是“無事”,“無事而生定”(〈大宗師〉)。然後能不繫如虛舟,無心如飄瓦,是乃能遊。[45]

《莊子·人間世》“心齋”章“吉祥止止”的“止止”二字無論是晉代郭象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虛至靜也的解釋,還是唐代成玄英吉祥善福,止在凝靜之心的解釋,在義理上,都並沒有落實。至於清代俞樾所說的止止連文,於義無取,那就更是對莊子的誤讀了。

依曹慕樊師[46]解釋,“吉祥止止”的“止止”,就是《莊子·德充符》的“唯止能止眾止”。“止止”,“止眾止”,兩語的第一個“止”,是止住外馳逐物之心的止,是止住欲望之心的止,是止住也、終止也。第二個“止”,是執著於外物的止,是欲望之心,是執著也、迷戀也(“眾止”,是執著於種種外物)。“止止”、“止眾止”,就是止住內心的種種欲望。故“吉祥止止”下句:“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言如果欲望不止,身即使是在坐位,心也是在馳逐名利。

《莊子·人間世》“心齋”章講由心齋工夫達到的心齋境界,是“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表示吉祥的境界,是止住了欲望之心的心齋境界,是心靈澹泊空靈、放光明的心齋境界。可以說,心齋是止的本體,止是心齋的作用。心齋、止止,體用不二。

“止止”二字,最簡練地概括了莊子心齋學說即莊子自由哲學的根本義諦。泯滅欲望之心,保持澹泊之心和由此而來的自由之心,是莊子心齋學說的根本義諦,是莊子哲學的核心思想。如何泯滅欲望之心,保持澹泊自由之心,則是莊子心齋坐忘的實踐工夫。

依莊子,澹泊心是自由心的根底。保持了澹泊之心,始能止住欲望之心,不受名利的束縛,始能遠離政治,不受權力的傷害。故有澹泊,始有自由生存。

曹慕樊師解莊之洞見,確當不移,是自郭象以來所未有。此是因為,第一,從訓詁上講,止止止眾止,語義、語法結構(動賓結構)完全相同。第二,從義理上講,此一解釋切合《莊子·人間世》“心齋”章根本意義。

現在回頭來看郭象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虛至靜也的解釋,成玄英吉祥善福,止在凝靜之心的解釋,是用“唯道集虛”來解釋“止止”,都沒有落實。為什麼都沒有落實?

因為從實踐的角度說,“唯道集虛”,是心齋已然之境界;“止止”,才是心齋所以然之工夫。有“止止”的工夫,然後才有“至虛至靜”的境界。沒有“止止”的工夫,就無從達致“至虛至靜”的境界。從義理的角度說,只有講明“止止”、止眾止、止住欲望之心的心齋工夫,才能講明“唯道集虛”、“吉祥止止”、道在於是、吉祥在於是的心齋境界。沒有講明“止止”的心齋工夫,則“唯道集虛”、“吉祥止止”的心齋境界,還是沒有講落實。

知道莊子“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之確解,然後可以確解陶詩“虛室有餘閑”,“虛室絕塵想”之意義。
  2。陶淵明詩對莊子心齋哲學“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說的發明與實踐工夫

陶淵明〈歸園田居〉第一首: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47]

第二首︰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48]

淵明詩“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表示自己的本性是澹泊心、自由心。這是澹泊心、自由心的徹底覺悟。“俗”指名利,“少無適俗韻”,表示自己的本性是澹泊心。“丘山”代表自由,“性本愛丘山”,表示自己的本性是自由心。分疏地說,有澹泊心始有自由心。簡言之,則澹泊心、自由心,只是一心。

淵明詩“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及“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塵網”、“樊籠”皆是表示,人在官場即是受束縛、被奴役、失去自由[49],甚至可能失去生命[50]

淵明詩“虛室有餘閑”,及“虛室絕塵想”,皆是用《莊子·人間世》“心齋”章“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虛室有餘閑”,是表示自己澹泊心徹底地覺悟(“虛室”),從而獲得了充分的自由(“有餘閑”);“虛室絕塵想”,是表示自己澹泊心徹底地覺悟(“虛室”),從而徹底消除了名利欲望(“絕塵想”)。

淵明詩之“絕塵想”,與莊子“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止止”,以及“唯止能止眾止”之“止眾止”,語義、語法結構(動賓結構)完全相同。“絕”,即“止止”、 “止眾止”的第一個“止”,止住也。“塵想”,即“止止”、 “止眾止”的第二個“止”, 執著也,欲望也。“絕塵想”,“止止”、 “止眾止”。

“絕塵想”,是心齋的實踐工夫,即徹底消除名利欲望的工夫。“虛室有餘閑”是心齋的境界,澹泊、自由的境界,虛室生白的境界。

淵明《歸園田居》表明,澹泊心、自由心的徹底覺悟,同時即是名利欲望的徹底泯滅。換言之,名利欲望的徹底泯滅,是澹泊心、自由心的徹底覺悟的尺度。

〈歸園田居〉是晉安帝義熙二年(406)淵明棄官歸田之後不久所作。淵明表明,澹泊心、自由心的意義,是在政治黑暗時期,自覺地不做官、不與權力合作,以維護自己的獨立自由人格,和自由生存權利。有澹泊之心的徹底覺悟,始能止住欲望之心,不受名利的束縛,始能遠離政治,不受權力的傷害。故有澹泊心始有自由心,有自由心始有自由生存。

〈歸園田居〉“虛室有餘閑”及“虛室絕塵想”,兩次用《莊子》“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語,以自述其體驗,這表明:

第一, 陶淵明對莊子心齋哲學的精髓“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唯止能止眾止”,

獨立地作出了融會貫通和透徹理解。在文獻與義理上,《莊子·德充符》“唯止能止眾止”,是確解《人間世》“吉祥止止”的唯一可靠依據。“虛室絕塵想”,證明淵明是用“止眾止”(“絕塵想”)理解了“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止止” [51]。這是魏晉玄學家所未有的洞見。

第二, 淵明對莊子心齋哲學不僅有獨立洞見,而且有實踐工夫。因為淵明現在正是作

出了棄官歸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泯滅欲望之心,保持澹泊自由之心的莊子心齋哲學。反過來說,莊子心齋哲學對淵明在此人生重大轉折關頭,發生了根本性的支援作用。

對於莊子心齋哲學的精髓“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淵明有此慧解,亦有此實踐工夫,魏晉玄學家則既無此慧解,亦無此實踐工夫[52]

可以說,淵明才是魏晉玄學真正的代表人物,是魏晉玄學真正的高峰。

陶淵明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坐止高蔭下,步止門裏。好味止園葵,大歡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營衛止不理。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53]

〈止酒〉“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的“止”,即“吉祥止止”、“唯止能止眾止”之“止眾止”的第一個“止”,止住也、終止也。

〈止酒〉坐止高蔭下,步止門裏,好味止園葵,大歡止稚子的“止”,近于“吉祥止止”、“止眾止”的第二個“止”,執著也。〈止酒〉此諸“止”字,含有限定於(喜好某事)之意,是與“止止”、“止眾止”的第二個“止”,語義有所不同。

陶淵明〈歸園田居〉詩“虛室有餘閑”,“虛室絕塵想”,是用《莊子》“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止酒〉詩,則是淵明深刻理解《莊子》 “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 “唯止能止眾止”的旁證。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三十四〈論語十六·述而篇·子謂顏淵曰章〉“用舍無預於己,行藏安於所遇”條:

陶淵明說盡萬千言語,說不要富貴,能忘貧賤,其實是大不能忘,它只是硬將這個抵拒將去。然使它做那世人之所為,它定不肯做,此其所以賢於人也。[54]

晉宋間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淵明卻真個是能不要,此其所以高於晉宋人也。[55]

朱子此言,指出了陶淵明泯滅欲望之心,保持澹泊之心、自由之心的實踐工夫,及其超越晉宋人物之上的歷史地位。朱子指出陶淵明是下了將富貴欲望抵拒將去的硬工夫,才達到真個是能不要官職的超越境界,值得留意。

泯滅欲望之心,保持澹泊之心、自由之心,是莊子心齋學說的精髓。在任何環境、命運中,都能明辨是非,行為符合人性,是儒家心性修養工夫的精髓。淵明棄官歸田的思想思抉擇和實際行動,是莊子心齋學說的實踐,亦是儒家心性修養工夫的實踐。儒家的精髓,莊學的精髓,融合在淵明的思想和實踐中。

三、結語

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云:“[魏晉]主張舊自然說者求長生學神仙(主舊自然說者大都學神仙)”[56]又云:“[陶淵明]新自然說之要旨在委運任化”,“而不須更別求騰化之術,如主舊自然說者之所為也”,“斯所以別稱之為新自然說也”[57]。又云:“淵明之思想……就其舊義革新,孤明先發而論,實為吾國中古時代之大思想家”[58]。此自然觀就是生死觀。所謂新,是就魏晉以來這一特定時期而言。這並不是說魏晉以前無此“隨化”的生死觀(“隨化”的生死觀是先秦儒道二家的共同思想),而是說魏晉以來此思想失落已久,陶淵明是此思想的重新發明者。寅恪先生提出,陶淵明創立新自然說,實為中古時代之大思想家。此言甚是。但是,陶淵明作為中古時代之大思想家,貢獻不僅如此。

魏晉時期哲學思想,玄學成為主潮流,性善論的儒家人性思想,失落已久。在玄學內部,魏晉玄學家對於莊子哲學核心的心齋學說,則慧解有所不足,更無此實踐工夫(嵇康例外)。陶淵明作為中古時代孤明先發的大思想家,其成就,不僅應當包括創立新自然說,而且應當包括對失落已久的儒家人性思想的重新發明,和人性修養工夫的實踐;包括對莊子心齋哲學的獨立洞見,和心齋哲學工夫的實踐。



[1]  實踐工夫,指心性修養工夫即省察涵養工夫,和由此而來的生活行為實踐。莊子哲學思想是否具有實

踐品格,現在學界似有不同意見。筆者以為,即以本文所述陶淵明的經驗,足以證明莊子的哲學思想具有實踐品格。又,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化革命”結束、新時期開始,長期遭受政治迫害的知識份子獲得平反時,筆者曾親聞幾位前輩學者述及,在多年的艱難遭遇中,如果沒有莊子思想的支持,自己不可能活過來。這幾位前輩學者的親身經驗,亦足以證明莊子的哲學思想具有實踐品格。

[2]  《毛詩·大雅·烝民·序》:“〈烝民〉,尹甫羙宣王也,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周宣王,前827

~前782年在位。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卷十八,《十三經疏》,北京,中華書局影印世界書局縮印清江西書局重修阮元校刻本,1980年,上冊,頁568。

[3]  《毛詩正義》卷十八,《十三經疏》,上冊,頁568。

[4]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孟子道性善。”(漢趙岐,宋孫奭疏:《孟子註卷五《十三經疏》,

下冊,頁2701。)孟子是中國歷史上直接說人性本善的第一人。

[5]  魏王弼韓康伯,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卷七,《十三經疏》,上冊,頁83。

[6]  《周易正義》卷八,《十三經疏》,上冊,頁86。

[7]  漢鄭玄,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卷五十二,《十三經疏》,下冊,頁1634。

[8]  魏何晏等註,宋邢昺等疏:《論語註卷七《十三經疏》,下冊,頁2483。

[9]  《禮記正義》卷五十二,《十三經疏》,下冊,頁1625。

[10]  《論語註卷六《十三經疏》,下冊,頁2479。

[11]  《論語註卷十二《十三經疏》,下冊,頁2504。

[12]  《孟子註卷十一《十三經疏》,下冊,頁2749。

[13]  《論語註卷十七《十三經疏》,下冊,頁2524。

[14]  《孟子註卷十一《十三經疏》,下冊,頁2755。

[15]  《孟子註卷十一《十三經疏》,下冊,頁2753。

[16]  漢趙岐《》:“天爵以德,人爵以祿。”又:“趙孟,晉卿之貴者也,能貴人,又能賤之。人之所

有者,他人所不能賤之也。”《孟子註卷十一《十三經疏》,下冊,頁2753。

孟子所創天爵一詞表示:人性是人先天的、內在的、因而是不可剝奪的(以上是“天”的涵義)的價值與尊嚴(“爵”的喻義)。不同於後天的、外在的、因而是可以被剝奪的價值與尊嚴(“人爵”)。人性是人的真正價值(“良貴”)。

[17]  依儒家,作為人的價值的人性,具有超越性,是因為來自天;具有內在性,是因為在人心;具有普遍性,是因為人人具有。

[18]  《禮記正義》卷六十,《十三經疏》,下冊,頁1673。

[19]  《論語註卷四《十三經疏》,下冊,頁2471。

[20]   如前揭《詩》《書》所顯示,性善論的人性思想來源於儒家以前的周代乃至三代文化傳統;而性惡

周代乃至三代文化傳統中則是無根的。蒙文通先生認為性惡論源出於戎狄之教。見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序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頁5-46。

[21]  馬其昶校,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頁18。

[22]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698冊,頁265。

[23]  梁蕭統編,唐李善:《文選》卷四十九,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清嘉慶十四年胡克家刻本,1977年,下冊,頁692。

[24]  今存晉人文獻少有涉及五常之性者。《世說新語》一書,即無五常一語。

[25]  宋紹熙曾集刻本《陶淵明詩》《陶淵明雜文》,《宋本陶淵明詩·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宋紹熙本影印,1928年;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重印,2001年,頁108。

[26]  《孟子註卷三《十三經疏》,下冊,頁2685。

[27]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卷十一,《十三經疏》,上冊,頁180。

[28]  《周易正義》卷九,《十三經疏》,上冊,頁93-94。

[29]  漢班固撰:《漢書》卷五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八冊,頁2505。

[30]  漢班固纂集,清陳立疏證,吳則虞校點:《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上冊,頁95。

[31]  《白虎通義》卷八〈情性〉:“故《句命決》曰:‘情生於隂,欲以時念也。性生於陽,以就理也。陽氣者仁,隂氣者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五常者何謂?仁義禮智信也。”(《白虎通疏證》,上冊,頁381。)按陶淵明只採用《白虎通義》(及其所代表的漢代人性思想)的性有五常亦即性善之說,而未採用其性善情惡之說。漢代人性思想,包括性善情惡論、性善惡混論及人性三等論,較晚周原始儒家人性本善、人性平等思想為模糊,實際則較近于荀子的性惡論。可參閱: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先秦儒家思想的轉折及天的哲學的完成-董仲舒《春秋繁露》的研究〉十(2)〈天與心性〉,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頁399~409。

[32]  《宋本陶淵明詩·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頁108。

[33]  《宋本陶淵明詩·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頁102。

[34]  宋紹熙曾集刻本《陶淵明詩》《陶淵明雜文》附錄,《宋本陶淵明詩·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頁119。

[35]  《論語·顏淵》卷十二,《十三經疏》,下冊,頁2503。

[36]  《孟子·梁惠王上》卷一《十三經疏》,下冊,頁2670。

[37]  《宋本陶淵明詩·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頁108-109。

[38]  《宋本陶淵明詩·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頁104。

[39]  晉郭象註,唐成玄英疏,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校點:《莊子集釋》卷二中,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一冊, 頁147-150。

[40]  《莊子集釋》卷二中,第一冊, 頁151。

[41]  《莊子集釋》卷二中,第一冊, 頁151。

[42]  《莊子集釋》卷二中,第一冊, 頁151。

[43]  《莊子集釋》卷二中,第一冊, 頁151。

[44]  《莊子集釋》卷二中,第一冊, 頁151。

[45]  曹慕樊:〈《莊子·逍遙遊》篇義〉,樂山,《樂山師專學報》,1993年第4期。文中詞語略釋如下。

“唯止能止眾止”:《莊子·德充符》:“仲尼曰: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

郭慶藩:《莊子集釋》卷二下,第一冊, 頁193。)

“心王”:佛教語,謂萬法都皆由心生,心就是萬法之王,故稱心王。借指心齋及其主導作用。

“七識”:佛教語,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第七識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

“虛舟”:喻逍遙遊。《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遊,汛若不系之舟,虛而敖遊者也!”(《莊子集釋》卷十上,第四冊, 頁1040。)

“飄瓦”:此喻無心。《莊子·達生》:“聖人藏於天,故莫之能傷也。復仇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者不

怨飄瓦,是以天下平均。”(《莊子集釋》卷七上,第三冊,頁636。)成玄英《疏》:“飄落之瓦,偶爾傷人,雖忮逆褊心之夫,終不怨恨,為瓦是無心之物。”(頁637。)

 [46] 曹慕樊(1912~1993),號遲庵,四川瀘州人,重慶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早年為熊十力先生弟子。對儒學、莊學、佛學、古典文學、西方哲學等,造詣甚深。著有《莊子新義》、《杜詩雜說》、《杜詩雜說續編》、《杜詩選註》、《目錄學綱要》,主編《東坡選集》,遺著《遲庵詩稿》、《遲庵詞稿》。關於遲師事蹟,早年從熊先生游,見《十力語要》卷三《曹慕樊記語》(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頁325以下);1949年,遲師與梁漱溟先生、羅庸先生在重慶縉雲山修藏傳佛教密宗大貢噶派大手印法,及梁先生向遲師請教修行,見《梁漱溟全集》第八卷《日記》(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421以下);1974年,文化革命中,遲師奮不顧身,為被打成反革命份子的吳宓先生向單位領導索回被剝奪的存款,見鄧小軍《儒家思想與民主思想的邏輯結合·後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頁430以下)。

[47]  《宋本陶淵明詩·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頁89。

[48]  《宋本陶淵明詩·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頁89。

[49]  參閱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絶交書〉論作官即失去自由:“此猶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文選》卷四十三,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清嘉慶十四年胡克家刻本,1977年,中冊,頁602。

[50]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傳》:“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五冊,頁1360。)嵇康、呂安等皆被司馬氏集團所殺害。晉宋之際情況相似,廬陵王

義真、謝靈運等皆被劉宋政權所殺害。

[51]  陶淵明〈移居二首〉第一首:“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淵明讀《莊》,正是能夠賞奇析疑,獨立發明。

[52]  除嵇康外。魏晉玄學家,惟有嵇康之拒仕,能實踐莊學之核心思想-澹泊心、自由心的覺悟。陶淵

明實深契嵇康,唯不同其剛決。

[53]  《宋本陶淵明詩·續古逸叢書之三十四》,頁100。

[54]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三冊,頁874。

[55]  《朱子語類》,第三冊,頁874。

[56]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頁199。

[57]  《金明館叢稿初編》,頁202。

[58]  《金明館叢稿初編》,頁204~205。

AbstractTao Yuanming ’ philosophical achievement and practice

Deng Xiaojun

 Metaphysics was a main trend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when the Confucian theory of benevolent philanthropism as an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of humanity had been lost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Wei Jin philosophers were not sufficiently sagacious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theory of Xin Zhai (心齋) of Zhuangzi and also without any practice, except for Ji Kang.

 Tao Yuanming's poem, Fu on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Scholar’s(《感士不遇賦》), shows hi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benevolent philanthropy of Confucianism. Another poem of his, Return to His Pastoral Life(《歸田園居》), also shows his independ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Xin Zhaiof Zhuangzi, achieving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which only he did in that era.

 Banishing the mentality of desiring worldy goods and pleasures, cultivating the mentality of not seeking fame and wealth, keeping freedom of the spirit were the quintessence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of Xin Zhai; making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the behaviour always in accordance with human nature were the quintessence of Confucian accomplishment of mentality. Tao Yuanming gave up the position of officer in the government, returned to village life, both for the practice of Zhuangzi philosophy and for Confucian philosophy as both were in Tao Yuanming's thought and action.

Key wordsTao Yuanming philosophy practice

 

本站论文均获作者授权,其他单位或个人引用或转载必须取得作者本人书面授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