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rostore.com

首页 | 新著一览 | 书业新闻 | 网上校书 | 一瓣书香 | 联系我们

 

华林甫 

   
《中国地名学史考论》

 

 


2002年2月出版
ISBN: 7-80149-342-7/k·031
定价: 19.80元

 

 

 

第五章 中国传统地名学对邻国的影响


 

  中国汉唐盛世的文化,就像光芒万丈的灯塔,照亮了古代的东方世界。从中国文化向外辐射的过程和强度来看,受影响最深的无疑是太平洋西岸的东亚地区。

  作为中国文化载体之一的中国地名学,经过两千年来的传播和扩散,早已融入东北亚、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地名的灵魂深处,因而这些国家的地名大多呈现出具有中国色彩的特征。下面拟选择朝鲜-韩国半岛、越南两个地区加以论述。

第一节 朝鲜-韩国半岛

  朝鲜-韩国半岛位于东北亚地区,与中国山水相连,隔鸭绿、图们二江与中国辽宁、吉林二省相望。半岛上现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面积12.3万平方公里)和大韩民国(面积9.9万平方公里)两个国家。

  古代和近代史上的朝鲜-韩国半岛,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自新罗、高丽王朝以来,“虽域居海岛,然禀受正朔,遵奉儒学,乐律同和,度量同制” ,“他们以能够记诵中国古典文学的章句或吟咏中国诗歌而自豪” 。李朝时期,一直尊崇明清中国为“上国” ,奉行“事大”政策 ,自称是“中国之藩邦 ” ,名臣徐居正尝作诗云:“明皇若问三韩事,文物衣冠上国同” ;风俗也类似中国,“崇尚信义而笃儒术”、“衣冠制度悉同中国”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地名的来历、地名的组成、地名命名方式甚至地名用字也一依中国。以下从五个方面作些简要的论述。

  一、 地名通名之借用

  朝鲜-韩国半岛历史上的政区地名通名,有郡、县、州、京、府、道等名称。这些名称与古代中国的一模一样。

  中国的郡、县,始于春秋,战国时逐渐形成了郡县制,秦灭六国后将这一制度推广到全国。半岛上最早的郡、县,是汉武帝时设置的朝鲜四郡。汉高祖末年,燕人卫满入据朝鲜;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兵由水、陆两路进攻,灭卫氏朝鲜,次年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每郡辖有四至十余县不等,治所分别在朝鲜县(今平壤特别市大同江南岸)、沃沮县(今咸镜南道咸兴)、东暆县(今韩国江原道江陵)和霅县(今汉城特别市) 。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临屯、真番二郡入乐浪郡,玄菟郡也向西迁治高句骊县(今辽宁新宾县西南)。

  魏晋、十六国时期,高句丽兴起于中国东北地区,正式建国后定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市),公元209年迁都丸都城(今集安市西北山城子)。公元四世纪初,高句丽南下占据了汉四郡的原乐浪郡地后,427年迁都平壤。此时,半岛南部兴起了百济、新罗,分别定都于慰礼城(今汉城市汉江南岸)和庆州(今庆尚北道庆州)。三国鼎足,互争霸权,在朝鲜-韩国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三国地方政区所采用的地名通名,或为郡、县,或为州、郡、县,与中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区通名完全一样。例如,高句丽末期有汉山州、唐城郡、羽谷县等164个州、郡、县 。百济“分统三十七郡、二百城”,共有熊川州、月柰郡、豆肹县等147个州、郡、县 ,而新罗在统一半岛之前也“有郡县,其文字、甲兵同于中国” 。高句丽、百济、新罗还将一郡之长分别称作处闾近支、郡将、郡太守。

  公元七世纪中叶,新罗在中国唐朝的帮助下,灭百济、高句丽而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韩国半岛。完成统一大业的新罗,对其整个版图的行政区划作了全面的整顿,自善德王六年至神文王五年(637年~685年)在全国完成了九州的设置 ,即在新罗本土、百济和高句丽故地各置三州,合为九州(州治全在今韩国境内);州下置郡,郡下辖县,政区通名系统完全向中国看齐,与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区通名完全一致。景德王十六年(757年)冬十二月,九州州名全部改成汉式名称,详细情况如下表:

表5-1 新罗的九州制度

旧州名 景德王改名 治所今地(隶属) 辖郡数 辖县数
歃良州
沙伐州
菁 州
熊川州
完山州
武珍州
汉山州
首若州
河西州
良州
尚州
康州
熊州
全州
武州
汉州
朔州
溟州
梁山(庆尚南道)
尚州(庆尚北道)
晋州(庆尚南道)
公州(忠清南道)
全州(全罗北道)
光州(光州广域市)
广州(京畿道)
春川(韩国江原道)
江陵(韩国江原道)
12
10
11
13
10
14
27
11
9
34
30
27
29
31
44
46
27
25
总 计     117 293

资料来源:《三国史记》卷九《新罗本纪》“景德王十六年冬十二月”条。按同书《地理志》所载辖县数,除熊、全、溟三州相同外,其余均异,如良州辖33县、尚州31县、康州29县、武州38县、汉州49县、朔州26县、俱与《本纪》不合。盖《新罗本纪》与《地理志》所载政区资料非同一标准年代者耳。

  按“州”作为地名通名,始于中国上古时代,《尚书·禹贡》、《周礼·职方》等典籍均记载了九州制度。由于长期受儒家经典的束缚,古人认为唐尧时已实行“肇十有二州”之制、夏禹已划天下为九州了。新罗的九州制度显系受中国上古九州观念影响而实行的,所以连韩国的历史学家也认为:“九州模仿中国古代的九州”,“这种九重划分好像有意模仿中国夏朝的九州模式” 。

  新罗在改九州州名为汉式名称的同时,景德王十六年(757年)将原来郡、县的固有名称也全部改为汉式名称。如原新罗达勾火县(一作达弗城),景德王改名大丘(今韩国大邱广域市);又如原百济所夫里郡,景德王改名为扶余郡(今忠清南道扶余);再如原高句丽冬比忽,景德王改名为开城郡(今朝鲜开城直辖市)。由此可见新罗地名汉化程度之深。

  新罗在统一战争之前已开始置有“小京”。早在智证王十五年(514年)就在阿尸村置小京(后废,今安康),真兴王十八年(557年)置国原小京(今忠州),真德王八年(639年)又置北小京(658年废,今江陵)。统一后,文武王十八年(678年)置北原小京(今原州)、二十年(680年)置金官小京(今金海),神文王五年(685年)又置西原小京(今清州)和南原小京(今南原)。至此,五小京制度业已确立。景德王改国原小京为中原小京、金官小京为金海小京 。按“京”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先秦时即被用来称呼首都。在这一点上,新罗是从中国学去的;不过,新罗在吸收中华文化时,不作简单的模仿,而有所创新,其五小京制度设置的时间比唐朝、渤海国的五京制还要早 ,辽、金的五京制恐怕与此也有渊源关系。

  此外,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新罗时代也像中国一样有五岳、四镇。中国的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隋文帝时南岳尝易为衡山,此后遂成定制。“四镇”始见于《周礼》,东汉郑玄注为四座具体的山,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增加吴山后为五镇 。东国新罗的五岳、四镇,从其所属政区菁州、熊川州、大城郡、柰已郡、押督郡、推大郡、马尸山郡、比烈忽郡等名称 来看,当属新罗统一半岛以后、景德王大改名之前这段时期内形成的。兹列表对比如下:

表5-2 中朝五岳、四镇的对比

 
  五 岳 四 镇
方位 东岳 西岳 南岳 北岳 中岳 东镇 西镇 南镇 北镇
山名 隋初 泰山 华山 天柱山 恒山 嵩山 沂山 霍山 会稽山 医巫闾山
新罗 吐含山 鸡龙山 地理山 太伯山 父岳 温沫懃 加耶岬岳 海耻也里 熊谷岳

  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的地方行政区划,地名通名有道、府、京、州、郡、县、镇、属县,即: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道,道下设府、都护府和州,以下再分辖郡、县、镇或属县。高丽成宗时(981年-997年),置十道、十二州节度使,下辖州郡五百有余;显宗时(1009年~1031年),废节度使而置都护,全国有五道、两界、四京、八州、十五府、一百二十九郡、三百三十五县、二十九镇 。李朝中宗二十五年(1530年)时,全国分为八道,下辖6府、29都护府、19州、111郡、173县和61属县 。

  按:府制、都护府制均起源于中国。唐在边疆地区置有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北庭、单于六大都护府;王氏高丽在境内置有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安边五个都护府,名称大多与中国唐朝的相同,李朝的大都护府、都护府制度即承此而来。府制确立于唐开元元年(713年),该年置京兆、河南二府,后陆续置河中、太原、凤翔、江陵等府,至唐末已有十府,宋元时府的建置逐渐增多,明初已遍地开花。高丽太祖时,置天安、京山、南原三府,成宗时置开城府,仁宗时置长兴府,忠烈王时置汉阳府 ;李朝在保持开城、汉阳二府(改汉阳府为汉城府)的同时,又有庆州府、全州府、咸兴府、平壤府等建置 。此等府制,莫不习尚中国。

  又按:“道”的建置,也起源于中国。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依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关内、河南、河北、河东、陇右、江南、淮南、山南、剑南、岭南十道。高丽成宗时,模仿唐十道建置,也依山川地形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江南、山南、岭南、中原、海阳、岭东、朔方、三贝西十道 ,其中一半道名与唐朝相同。此后,“道”成为半岛上最高一级政区地名的通名,其数目虽不同时期有所增减,但到李朝初年就稳定为京畿、忠清、庆尚、全罗、黄海、江原、咸镜、平安八道建置。半岛上的道制,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北部的朝鲜政区有平安南、平安北、咸镜南、咸镜北、黄海南、黄海北、江原、两江、慈江九道,以及平壤特别市和南浦、开城二直辖市;南部的韩国政区则有京畿、忠清南、忠清北、庆尚南、庆尚北、全罗南、全罗北、江原、济州九道,以及汉城特别市和仁川、大田、大邱、光州、釜山、蔚山六个广域市。

二、 地名渊源解释方式之模仿

  李朝的地理著作,数量颇为可观,著名的有梁诚之《高丽史·地理志》、尹淮等《世宗实录·地理志》、《八道地理志》、《大东地志》、《朝鲜各道邑志》等,其中内容最为丰富、门类最齐全的要数由卢思慎、徐居正等47人于成宗十二年(1481年)修成、中宗二十五年(1530年)由李荇、洪彦弼等20人增修的《新增东国舆地胜览》。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55卷,系仿中国南宋祝穆编《方舆胜览》、明天顺五年(1461年)官修《大明一统志》而撰成 ,因而体例上多有因袭、雷同之处。中国的地理志书,具有丰富的地名渊源解释内容,由此构成了中国传统地名学的主体;无独有偶,这部《新增东国舆地胜览》也多处揭载地名渊源解释,共计有165处。笔者将诠释地名渊源三例及其以上的门类归纳为15类。由于数量众多、篇幅有限,只能以每类各举三例、并选出其中一例作为渊源解释的例子,将该书中地名渊源解释内容列表说明如下,其中的类别排序以所释地名渊源数量多少为序。

表5-3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的地名渊源解释

数量 地名举例 地名渊源解释举例
像形地名 42 鼓 岩(12/209上)
釜 山(23/387下)
臼 渊(26/446上)
卷二三庆尚道东莱县[山川]釜山:“山形如釜,故名”。
谚传地名 20 藏军洞(18/309下)
龙门山(24/417下)
官堕 (55/994上)
卷一八忠清道石城县[山川]藏军洞:“世传唐将苏定方伐百济时,藏兵于此,故因以为号”。
史迹地名 17 利 川(8/139上)
军入山(34/594下)
柴 原(51/936上)
卷八京畿道利川都护府:“高丽太祖南征,郡人徐穆导之利涉,故赐今名”。
词义地名 16 可连山(33/577上)
水分岘(39/696下)
朝 鲜(51/921上)
卷五一平安道平壤府[郡名]:“朝鲜,居东表日出之地,故名朝鲜”。
人物地名 11 俭丹山(15/252下)
致远峰(24/401下)
书状江(53/962上)
卷二四庆尚道安东大都护府[山川]致远峰“在清凉山,崔致远读书于此,故名”。
动植物地名 10 松 岳( 4 / 89下)
竹 岛(44/798上)
乌曷岩(49/883下)
卷四四江源道襄阳都护府[山川]竹岛:“满岛皆苍竹”。
合成地名 9 昌原府(32/557下)
泰仁县(34/612下)
康翎县(43/776上)
卷四三黄海道康翎县[建置沿革]:“本朝世宗十年(1428年)永康、白翎合为康翎县”。
数字地名 6 三水郡(49/891上)
五台山(44/783上)
十二瀑布(45/808下)
卷四九咸镜道三水郡[建置沿革]:“郡在鱼面江、鸭绿江、三水洞水三歧之间,故名三水”。
佛教地名 5 佛 岩(20/338下)
灵鹫山(27/464下)
金刚山(47/838上)
卷四七江原道淮阳都护府[山川]金刚山:“僧徒谓之金刚山,其说本诸华严之书,书有‘海东菩萨住处名金刚山’之文”。
女真语地名 4 伊板岭(49/883下)
豆满江(50/902下)
双介岩(50/905下)
卷五0咸镜道庆源都护府[山川]豆满江:“女真语谓万为豆满,以众水至此合流,故名”。
矿产地名 4 棋 浦(23/397下)
墨 井(34/610上)
玉 江(53/962上)
卷三四全罗道咸悦县[山川]墨井“在咸罗山西,周五千尺,幽邃黝碧,沙石皆黑,故名”。
比喻地名 4 汉拏山(38/662下)
剑峰山(49/873上)
剑 山(53/977上)
卷三八全罗道济州[山川]汉拏山:“其曰汉拏者,以云汉可拏引也”。
颜色地名 3 青 岩(50/916上)
鸭绿江(53/961下)
白 山(54/984下)
卷五三平安道义州[山川]鸭绿江“水色似鸭头,故名之”。
美愿地名 3 吉祥山(16/273下)
安兴梁(19/319上)
开云浦(22/372上)
卷一六忠清道镇川县[山川]吉祥山:“新罗真平王时万弩郡太守金舒玄妻万明,妊身二十月生子,曰庾信,藏胎于此山,因号吉祥”。
方位地名 3 望岳楼(31/528下)
坤地岛(32/550上)
海 州(43/755上)
卷四三黄海道海州[建置沿革]:“高丽太祖以郡南临大海,赐今名”。
其 它 8 礼成江( 4 / 91下)
龙潭县(39/686下)
雪 岳(44/798上)
卷四开城府[山川]礼成江:“高丽朝宋,皆于此发船,故谓之礼成”。

注:表中数字系指《新增东国舆地胜览》的卷 / 页,上、下系指上半页与下半页。东国文化社影印刊行,汉城,檀纪4291年。

  具体的地名渊源解释固然重要,但地名学理论的总结、地名命名与更名原则的归纳也必不可少,否则地名学的发展是不全面的。但在《新增东国舆地胜览》中,毫无地名学理论内容可言,也没有相关原则的归纳与总结。这与中国古代地名学重实证、轻理论的特点基本吻合。既然如此,历史上半岛地名命名所依据的准则,只能向当时的中国学习了。据《世宗实录》卷一四八及《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三汉城府沿革:首都汉城本为高句丽北汉山郡,新罗真兴王十八年(557年)改北汉山州,新罗景德王改为汉阳郡,高丽成忠烈王又改为汉阳府,李朝太祖三年(1394年)改为汉城府。如果说北汉山郡、北汉山州因北汉山而得名不足以完全看出受中国“因山为名”原则影响的话,那么汉阳郡、汉阳府的得名显然是学习中国的结果,中国《春秋》三传之一的《谷梁传》于僖公二十八年下云:“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汉城位于北汉山南、汉江之北,处于山、水俱阳之位,得名“汉阳”也就毫不足怪了。

  三、 地名避讳之吻合

  古代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地名具有严格的避讳程式 。朝鲜-韩国半岛仿佛与中国是同一模子刻出来似的,古代也流行地名避讳。由于新罗、王氏高丽、李氏朝鲜均奉中国正朔,所以连中国的名讳他们都须回避。例如,中国唐朝创立者唐高祖姓李名渊,长渊县、澶渊县分别被改名为长水县和澶水县,西魏所置金渊郡、金渊县被追改为金泉郡、金泉县。据《三国史记》卷三五《地理志》载:酒泉县“本高句丽酒渊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按:此地即今韩国江原道南部的酒泉。高句丽与唐为敌,而新罗自真德王四年(650年)后奉唐正朔 ,故景德王(742年~756年在位)时避李渊名讳而改酒渊为酒泉应属情理中事。

  又如,中国北宋仁宗天圣初年,因章献太后父名通,遂改通州为崇州(今江苏南通市)、改通利军为安利军(今河南浚县西北)。据《世宗实录》卷一五四及《高丽史》卷五八《地理志》载:宣州“本安化郡,高丽初改为通州,显宗二十一年称宣州” 。按:高丽显宗二十一年为公元1030年,相当于北宋天圣八年。可见王氏高丽改通州为宣州(今平安北道宣川)显然是为了避宋讳。

  又据《高丽史》卷五八《地理志三》记载:宁德镇“文宗十年(1056年)避契丹兴宗讳,改‘镇’为城,以‘镇’字从‘真’字也” 。按:中国契丹兴宗名耶律宗真,公元1031~1054年在位,宁德城故地在今平安北道义州东南四十里处。

  另据《世宗实录》卷一四八、《高丽史》卷五七、五八及《东国舆地胜览》卷一三、三四记载,高丽忠宣王时因避其嫌名(璋)讳而改漳州为涟州(今京畿道涟州)、改章德县为兴德县(今全罗北道兴德)。

  又,《世宗实录》卷一五一全罗道茂珍郡:“本百济武珍州……忠宣王元年庚戌(1310年)改化平府,恭愍王十一年壬寅(1362年)改茂珍府”。原文小注:“避惠庙讳,改‘武’为‘茂’。” 按:高丽惠宗名武,943~945年在位,茂珍府今为韩国光州广域市。

  今韩国有大邱广域市。此地原为新罗、高丽的大丘县,李朝升为大丘都护府,《三国史记·地理志》、《世宗实录·地理志》、《高丽史·地理志》、《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二六俱作“大丘”。按:汉字“邱”系中国清朝雍正初为避孔圣人(名丘)名讳而新造的字。则韩国今作“大邱”也是受中国避讳制度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朝鲜-韩国半岛古代的地名避讳与中国一样,不外乎避中国皇帝、圣人之讳、避国王本名讳、避国王嫌名讳等几种形式。

  四、 地名方位之对应

  朝鲜-韩国半岛上的历史地名,有相当一部分在南北方位上大致与中国同名地名的方位一致。这应是长期以来向中国学习的结果。下面来比较一下双方同名地名的方位,先将李氏朝鲜八道分为三部分:庆尚、全罗、忠清三道是传统的“三南”地区 ,划为南部;京畿、江原、黄海三道为中部;平安、咸镜二道为北部。

  南部庆尚道有义安郡、合浦县 、南海县 等政区地名和福州、临汀、晋康、曲江、兴安、宜山等地名别号 ,全罗道有全州府、罗州、南平县等政区地名 ,忠清道有始安、海丰等地名别号 ,共14个。与这14个地名同名的中国地名,均曾在北宋及其以前的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分布在今中国南部的广东、广西、福建诸省区。

  中部京畿道有竹山县 和淮安、江宁、江都、巴陵、宣城、金陵等地名别号 , 黄海道有黄州、海州、遂安郡、江阴县等政区地名 和温州、信州、安州、东阳、象山、永康等地名别号 ,江原道有江陵府、襄阳府、平昌郡、通川郡等政区地名 和寿春、桃源、平江等地名别号 ,共24个。与这24个地名同名的中国地名也均在北宋及其以前的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分布在中国中部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河南南部等省市。

  北部平安道有定州、朔州、龙冈县等政区地名 和肃州、延州、云州、博州、成州、德州、顺州、彭原、文城、信都、永清、定襄等地名别号 ,咸镜道政区地名有会宁府 和地名别号有博平、登州、文州、青州等 ,共20个。与这20个地名同名的中国地名,均在北宋以前的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分布在中国北部的北京、山西、山东、河北、陕西、甘肃等省市。

  以上58处中 、朝同名地名的对应关系详见下表,由表中内容可以看出半岛上地名受中国影响之巨:

表5-4 中、朝历史地名方位的对应关系

古 代 中 国 地 名 共同方位 李 氏 朝 鲜 地 名

义安郡(东晋置,治今广东潮安县东北)
合浦县(西汉置,北宋移治今广西合浦县)
南海县(隋置,即今广东南海市)
福 州(唐置,即今福建福州市)
临汀郡(唐置,治今福建长汀县)
晋康郡(东晋置,治今广东德庆县东)
曲江县(西汉置,治今广东韶关市南)
兴安县(北宋置,即今广西兴安县)

宜山县(北宋置,即今广西宜山县)
全 州(五代晋时置,宋时徙治今广西全州县)
罗 州(南朝梁置,治今广东化州市)
南平县(东汉末置,治今福建南平市)

始安郡(三国吴置,治今广西桂林市)
海丰县(东晋置,即今广东海丰县)

竹山县(西魏置,即今湖北竹山县)
淮安郡(隋置,治今河南泌阳县)
江宁府(五代南唐置,治今江苏南京市)
江都府(五代吴置,治今江苏扬州市)
巴陵郡(南朝宋置,治今湖南岳阳市)
宣城郡(西晋置,治今安徽宣州市)
金 陵(今江苏南京市别称)

黄 州(隋置,治今湖北黄冈市)
海 州(东魏置,治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镇)
遂安郡(隋置,治今浙江淳安县西南)
江阴县(南朝梁置,即今江苏江阴市)
温 州(唐置,即今浙江温州市)
信 州(唐置,治今江西上饶市西北)
安 州(西魏置,治今湖北安陆县)
东阳郡(三国吴置,治今浙江金华市)
象山县(唐置,即今浙江象山县)
永康县(三国吴置,即今浙江永康市)

江陵府(唐置,治今湖北荆州市)
襄阳府(北宋置,治今湖北襄樊市襄阳)
平昌县(北周置,即今四川平昌县)
通川县(隋置,治今四川达川市)
寿春县(秦置,治今安徽寿县)
桃源县(北宋置,即今湖南桃源县)
平 江(今江苏苏州市别称)





义安郡(今庆尚南道昌原)
合浦县(今庆尚南道马山附近)
南海县(今庆尚南道南海岛)
福 州(今庆尚北道安东)
临 汀(今庆尚北道延日)
晋 康(今庆尚南道晋州)
曲 江(今庆尚北道兴海)
兴 安(今庆尚北道星州)
宜 山(今庆尚南道宜宁)
[以上属庆尚道]
全州府(今全罗北道全州)
罗州府(今全罗南道罗州)
南平县(今全罗南道南平)
[以上属全罗道]
始 安(今忠清北道槐山)
海 丰(今忠清南道洪城)
[以上属忠清道]
竹山县(今京畿道竹山)
淮 安(今京畿道广州)
江 宁(今京畿道南阳)
江 都(今京畿道江华岛)
巴 陵(今京畿道幸州东南)
宣 城(今京畿道交河)
金 陵(今京畿道金浦)
[以上属京畿道]
黄 州(今黄海北道黄州)
海 州(今黄海南道海州)
遂安郡(今黄海北道遂安)
江阴县(今黄海南道燕鸿里附近)
温 州(今黄海南道延安)
信 州(今黄海南道信川)
安 州(今黄海南道载宁)
东 阳(今黄海北道平山)
象 山(今黄海北道谷山)
永 康(今黄海南道康翎)
[以上属黄海道]
江陵府(今韩国江原道江陵)
襄阳府(今韩国江原道襄阳)
平昌郡(今韩国江原道平昌)
通川郡(今朝鲜江原道通川)
寿春县(今韩国江源道春川)
桃源县(今韩国江原道旌善)
平 江(今韩国江原道金化)
[以上属江原道]






定 州(北魏置,治今河北定州市)
朔 州(北齐置,治今山西朔州市)
龙冈县(隋置,治今河北邢台市)
肃 州(隋置,治今甘肃酒泉市)
延 州(西魏置,北宋移治今陕西延安市)
云 州(唐置,治今山西大同市)
博 州(隋置,北宋移治今山东聊城市)
成 州(唐置,治今甘肃成县)
德 州(隋置,明初徙治今山东德州市)
顺 州(唐末置,治今北京顺义县)
彭原郡(唐置,治今甘肃宁县)
文城郡(隋置,治今山西吉县)
信都县(西汉置,治今河北冀州市)
永清县(唐置,即今河北永清县)
定襄县(西汉置,北魏移治今山西定襄县)

会宁郡(隋置,治今甘肃靖远县)
博平县(西汉置,治今山东茌平县西博平)
登 州(唐置,治今山东蓬莱县)
文 州(西魏置,唐时移治今甘肃文县)
青 州(西汉置,治今山东青州市)

定 州(今平安北道定州)
朔 州(今平安北道朔州)
龙冈县(今南浦直辖市龙冈)
肃 州(今平安南道肃川)
延 州(今平安北道宁边)
云 州(今平安北道云山)
博 州(今平安北道博川)
成 州(今平安南道成川)
德 州(今平安南道德川)
顺 州(今平安南道顺川)
彭 原(今平安南道安州)
文 城(今平安南道慈山里)
信 都(今平安北道定州、博川之间)
永 清(今平安南道三峰里附近)
定 襄(今平安北道郭山)
[以上属平安道]
会宁郡(今咸镜北道会宁)
博平县(今咸镜南道永兴)
登 州(今朝鲜江原道安边)
文 州(今朝鲜江原道文川)
青 州(今咸镜南道北青)
[以上属咸镜道]


  五、 地名别号之移植

  中国历史上某些政区及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著名地名,王氏高丽、李氏朝鲜以来全数照搬,从而成为朝鲜-韩国半岛上同名地名及其别号的来源。

  例如,平壤是高句丽故都,所以历史上也称“长安城” 。按:中国汉唐时代,首都称长安。平壤又有“镐京”之称 ,按:镐京乃中国西周首都的称谓。

  又如,中国古代将国都及其附近地区称作京畿,如《三国志·魏武帝纪》:“遂迁许都,造我京畿”;《蜀后主传》裴注:“董卓造难,震荡京畿”。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首都京兆府及其附近的同、华、邠 、岐诸州置为京畿道。这一做法为东国所仿效,王氏高丽、李氏朝鲜时期均分别将其首都开城、汉城附近地区置为京畿道。这就是今天韩国京畿道的由来。

  江原道原州,别号平凉京 。按:中国唐代原州,治平凉县(今属甘肃省)。

  黄海道黄州,别号齐安 。按:中国唐朝的黄州,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间(742年~758年)曾改名为齐安郡 。

  黄海道盐州,别号五原 。按:中国唐朝的盐州,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间曾改名五原郡 。

  全罗道顺天都护府,“山水奇丽,世称小江南” 。按:中国的江南,唐代以来即以山水绮丽而著称于世。

  平安道定州,别号中山 。按:中国的中山国系战国初诸侯国之一,定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市),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西汉于此置中山郡,十六国后燕慕容垂改中山尹,北魏改置为定州。
平安道云州,别号云中 。按:中国唐代的云州,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间曾改名云中郡 。

  平安道成川都护府:纥骨山“有攒峰十二,世谓之巫山十二峰” 。按:中国的巫山十二峰位于长江三峡巫峡段,南朝以来即以风景秀丽著称。

  庆尚道金州的合浦县,别号还珠 。按:中国汉朝置合浦郡,治合浦县(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成语“合浦还珠”即出典于此。庆尚道的合浦县居然别号“还珠”,显系从中国移植。

  总而言之,移植到半岛上的中国古地名,以汉唐时代、特别是唐代地名居多。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web@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