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历代地名渊源解释的发展
第三节 超万阶段
地名渊源解释从《水经注》首次超过千数到《大清一统志》的首次超过万数,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个历时久长的大一统王朝。
一、唐 代
唐代富含地名渊源解释内容的著作,有李泰《括地志》、玄奘《大唐西域记》、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以及敦煌地理文书等,其中以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的内容最为丰富。
李吉甫(758年~814年)字弘宪,祖籍赵州赞皇县(今河北赞皇县),其父时徙居汲郡共城山下(今河南辉县市)。历任太常博士、明州长史、忠州刺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加学士承旨,元和二年(807年)正月拜相,封赞皇县侯,次年九月出镇淮南。元和六年(811年)再度拜相、监修国史,两年后撰成《元和郡县志》四十卷(今实存三十三卷余)。元和九年冬暴卒于宰相任上。《旧唐书》卷一四八、《新唐书》卷一四六有传。
李吉甫精于地理
,其《元和郡县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被认为是“地理鼻祖” 、“无此书而地理之学几绝矣” ,四库馆臣的评价也很高
。
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继承了汉魏以来我国地名学注重地名渊源解释的优良传统,记载了4800多处地名,其中对931处地名作了渊源解释。按照地名渊源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自然地理地名和人文地理地名两大部分,每部分各可析成8类和16类。由于数目浩繁,不可能一一列举,在此只能以每类各举出五处,并选出其中一处作为渊源解释的例子,将《元和郡县志》地名渊源解释内容列表说明如下:
表2-5.《元和郡县志》的地名渊源解释
地名 |
类别 |
释名数量 |
地名举例(数字是指点校本的卷次、页码) |
地名渊源举例 |
自然地理地名 |
因水为名 |
191 |
延州(3/76) 临淮县(9/231) 文水县(13/371)
丹川县(15/423) 永济县(16/466) |
卷三延州:“(西魏)废帝改为延州,以界内延水为名”。 |
|
因山为名 |
139 |
辽州(13/382) 赞皇县(17/492) 萧山县(26/619)
峨眉县(31/788) 鸣沙县(41/1026) |
卷一七赞皇县:“隋开皇六年于此置赞皇县,县南有赞皇山,因以为名”。 |
|
地形地名 |
25 |
雍县(2/41) 良原县(3/57) 马岭县(3/68)
牟平县(11/312) 隰州(12/345) |
卷一一牟平县:“在牟山之阳,其地夷坦,故曰牟平”。 |
|
动植物地 名 |
18 |
苻离县(9/228) 枣强县(17/486) 蒜山(25/591)
百雁关(27/651) 甘州(40/1021) |
卷二五润州丹徒县:“蒜山在县西九里……山多泽蒜,因以为名”。 |
|
数字地名 |
17 |
三川郡(5/129) 五原县(4/98) 百梯山(12/327)
千人岩(33/845) 万泉县(12/332) |
卷一二万泉县:“武德三年,于薛通故城置万泉县,属泰州,县东谷中有井泉百余区,因名万泉”。 |
|
矿物地名 |
13 |
蓝田县(1/15) 盐州(4/98) 珉玉坑(9/241)
云母山(29/702) 火井县(31/781) |
卷一蓝田县:“按《周礼》,‘玉之美者曰球,其次为蓝’,以县出美玉,故曰蓝田”。 |
|
天文与气侯地名 |
8 |
陨石水(7/180) 温泉县(12/347) 婺州(26/620)
潮州(34/894) 通星山(37/921) |
卷三四潮州:“(开皇)十一年,于义安县立潮州,以潮流往复,因以为名”。 |
|
颜色地名 |
6 |
乌池(4/99) 淄水(11/310) 黄竹山(21/547)
白石山(25/608) 紫水(39/986) |
卷二一房州竹山县:“黄竹山在县北一百里。山上竹色皆黄,因以为名也”。 |
人文地理地名 |
以故国、旧邑、村、镇、寨、店为名的地名 |
117 |
宋州(7/179) 滕县(9/227) 晋州(12/336)
清丰县(16/468) 赵州(17/489) |
卷一二晋州:“后魏太武帝于此置东雍州,孝明帝改为唐州,寻又改为晋州,因晋国以为名也”。 |
|
词义地名 |
67 |
浮游岛(11/307) 分宁县(28/671) 贪泉(29/707)
合州(33/855) 高昌(40/1031) |
卷三三合州:“后魏恭帝于东宕渠郡改置合州,以涪江自梓、遂州来,至州南与嘉陵江合流,因名合州”。 |
|
人物地名 |
54 |
樊川(1/4) 金城县(2/25) 祁县(13/370)
陵州(33/861) 大庾岭(34/902) |
卷三四韶州始兴县:大庾岭“本名塞上,汉伐南越,有监军姓庾城于此地,众军皆受庾节度,故名‘大庾’”。 |
|
方位地名 |
49 |
咸阳县(1/12) 雕阴郡(4/102) 东莱(11/307)
陇西郡(39/982) 阳关(40/1027) |
卷四0阳关:“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 |
|
史迹地名 |
46 |
大震关(2/45) 坊州(3/72) 夏县(6/159)
诱城(8/213) 木马山(22/566) |
卷三坊州:“元皇帝以周武帝时天和七年,放牧于今州界,置马坊,结构之处尚存。武德二年,高祖驾幸于此,圣情永感,因置坊州,取马坊为名”。 |
|
形像地名 |
34 |
两乳山(12/344) 羊肠山(13/372) 房山(21/546)
覆舟山(25/594) 峨眉山(31/788) |
卷二五润州上元县:“覆舟山,在县东北一十里,钟山西足地形如覆舟,故名”。 |
|
避讳地名 |
33 |
太州(2/34) 延安(3/77) 蔡州(9/237)
青山(15/430) 内乡县(21/535) |
卷三延长县:“后魏废帝元年于丘头原置广安县,隋仁寿元年以‘广’字犯皇太子名,改为延安”。 |
|
美愿祥瑞地名 |
29 |
麟游县(2/42) 宁州(3/64) 全节县(10/277)
定州(18/509) 睦州(25/607) |
卷一八定州:“后魏道武帝平慕容垂,子宝为中山郡,置安州,又改为定州,以安定天下为名也”。 |
|
少数民族地 名 |
17 |
库利川(3/75) 贺兰山(4/95) 大于城(13/372)
纥真山(14/410) 抃傍山(39/998) |
卷一四云中县:“纥真山在县东三十里。虏语纥真,汉言三十里”。 |
|
对称地名 |
13 |
西韩州(2/39) 北利人渠(6/157) 东武城县(16/464)
南深泽县(18/514) 后庭县(40/1034) |
卷二夏阳县:“(武德三年)又割同州之郃阳、韩城二县于今县理置西韩州,取古韩国为名也。以河东有韩州,故此加‘西’”。 |
|
神话与传说地名 |
12 |
龙首山(1/5) 仙州(6/167) 不夜城(11/313)
五老山(12/329) 龙游县(31/787) |
卷六叶县:“开元三年于县置仙州,以汉时王乔于此得仙也,二十六年废仙州”。 |
|
语讹地名 |
11 |
澄城县(2/39) 大剌(8/203) 吐京县(12/348)
新乐 (18/511) 黝县(28/687) |
卷一八新乐县:“新乐者,汉成帝时中山孝王母冯昭仪随王就国,王为建宫于乐里,在西乡,呼为西乐城,时人语讹,呼‘西’为‘新’,故为‘新乐’”。 |
|
年号地名 |
10 |
乾封县(10/267) 兴元府(21/557) 上元县(25/594)
永泰县(29/718) 天宝县(40/1020) |
卷二九永泰县:“永泰二年,观察使李承昭开山洞置”。 |
|
取古书文义为名 |
9 |
同州(2/36) 天津桥(5/132) 鹿邑县(7/186)
双流县(31/771) 河州(39/989) |
卷五河南县:天津桥“在县北四里。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 |
|
移民地名 |
7 |
定阳县(12/342) 南郑县(22/558) 汝南县(27/644)
当涂县(28/683) 玉门县(40/1024) |
卷二八当涂县:“(东晋)成帝时以江北之当涂县流人过江在于湖者,侨立为当涂县,属淮南郡”。 |
|
复合地名 |
6 |
诸暨县(26/619) 乐平县(28/672) 番禺县(34/888)
罗浮山(34/893) 临贺郡(37/921) |
卷三七贺州:“吴黄武五年,割苍梧置临贺郡。贺水出州东北界,西流,又注临水,郡对临、贺二水,故取名焉”。 |
二 、 宋
代
虽然北宋国力积贫积弱,南宋仅据东南半壁江山,文化却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在灿若群星的宋代典籍中,产生了五部著名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从而使宋朝成为历史上拥有地理总志最多的一个朝代。这五部地理总志,卷数多则二百,少则十卷,既有官方著作,也有私家撰述,编纂目的各异,志风异彩纷呈。
《太平寰宇记》二百卷、目录二卷,北宋乐史撰,具体情况详下。
《元丰九域志》十卷,北宋王存、曾肇、李德刍撰,元丰三年(1080年)成书,故名。后续有修订。《元丰九域志》过于简略,只能起到“具有一种手册的作用”
,很少有地名渊源解释,更没有地名学规律的总结了,故其地名学价值不及《元和郡县志》与《太平寰宇记》 。倒是绍圣四年(1097年)黄裳辑录的《新定九域志》,比《元丰九域志》新增“古迹”一门,虽也很简略,却记载了少数地名的渊源,详见表2-6。
《舆地广记》三十八卷,北宋欧阳忞撰。此书系“撮抄各史《地理志》及《文献通考》诸书,往往一字不增损”
,故其地名学价值也不是很大,其地名渊源解释情况可参见表2-6。
《舆地纪胜》二百卷,南宋王象之撰,具体情况详下。
《方舆胜览》七十卷,南宋祝穆编,其子祝洙增订,成书晚于《舆地纪胜》十余年。由于该书与《舆地纪胜》的资料来源相同,约有四分之三条目皆见于《舆地纪胜》,相同条目的释文也多雷同,但在建置沿革方面根本删除了县的沿革,府州沿革叙述也很简略,因而地名学价值有逊于《舆地纪胜》。
鉴于上述情况,此处主要针对北宋《太平寰宇记》、南宋《舆地纪胜》二书作相关的分析。
《太平寰宇记》作者乐史(930年~1007年)字子正,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初仕南唐为秘书郎,入宋后举进士,尝为著作佐郎、知陵州、太常博士。一生好著述,今惟存一部《太平寰宇记》而已。《宋史》卷三0六有传。
《太平寰宇记》撰成于北宋雍熙末至端拱初年期间,所载政区主要是太平兴国后期的制度
。四库馆臣评价说:“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 。钱大昕则认为“有宋一代志舆地者,当以乐氏为巨擘” 。可谓的论。
一般说来,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对首都所在和经济发达地区记载最为详细,对这些地区的记述也最能体现出该志的价值。北宋初年,作为首都的东京开封府下辖开封、浚仪、封丘、陈留、尉氏、雍丘、襄邑、考城、阳武、中牟、太康、长垣、酸枣、扶沟、鄢陵、东明16县,其中的东明县系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新置,长垣县唐时尚名匡城县,其余县名与唐朝完全相同。这16县于唐时分属汴、陈、许、郑、滑、曹、宋七州,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在这16县中解释渊源的地名有12个,即:汴州、浚仪县、陈留县、高阳城、外黄县、尉氏县、襄邑县、鹤城、酸枣县、内牟县、陶城、太康县。《太平寰宇记》卷一、卷二为开封府内容,在这16个县中解释渊源的地名计有:汴州、琵琶沟、浚仪县、新里县、东明县、寒泉、望京楼、云响城、陈留县、箜篌城、太康县、冰井、长垣县、守节县、圉城、祺城、外黄县、新汲县、石仓城、汝池、尉氏县、高阳城、襄邑县、龙城、七女冢、陶城、康阴县、内牟县、杞县、圃田县、酸枣县、扶沟县,共32个。在同样的地域范围之内,《太平寰宇记》的地名渊源解释是《元和郡县志》的2.7倍。虽然,东明为宋初新置的县,望京楼之得名在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但还有十多个地名的得名在李吉甫生活时代之前,《元和郡县志》却缺载,如卷八许州扶沟县备载建置沿革,就是没有得名的原委,甚至卷七汴州浚仪县下提到了“琵琶沟“,也不讲它的来历。这些地方《太平寰宇记》都作了补充。可见,《太平寰宇记》在开封府地名的渊源解释方面,比《元和郡县志》详尽得多。
北宋定都开封,《太平寰宇记》开封府部分的地名释名详于《元和郡县志》乃情理中事。但是,在唐都长安所在的京兆府及其下辖23县范围之内,《太平寰宇记》有关地名渊源解释的内容也胜于《元和郡县志》。《元和郡县志》卷一、卷二“京兆府”,依次诠释了霸陵、樊川、御宿川、龙首山、子午关、新丰、三原县、醴泉县、奉天县、奉先县、咸阳、慈石门、便桥、蓝田、思乡城、金城县、马嵬故城、茂陵、煮盐泽、池阳、望夷宫、土门县、频阳县、钟官故城、太平宫、甘泉宫、盩厔、姜维岭、司竹园、武功县、稷州、好畤县等32处地名的来历。唐京兆府23县在《太平寰宇记》中分属雍、耀、乾、同、华五州。《太平寰宇记》不但也解释了上述32处地名的渊源,而且另外又解释了万年县、南陵、洛女陂、皇子陂、马冢、长安县、大兴城、白鹿原、周氏陂、兴平县、坑儒谷、六门堰、五柞宫、渭南县、凤凰原、半日村、天乳山等17处地名的渊源。例如,《元和郡县志》卷一蓝田县:白鹿原“在县西六里”,并无渊源解释;《太平寰宇记》卷二六蓝田县:白鹿原“在县西北六里,按《三秦记》云周平王东迁之后,有白鹿游此原,以是得名”。案《三秦记》乃汉代辛氏所作,曾是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的参考书之一,但《元和郡县志》无“白鹿原”的得名,《太平寰宇记》对此作了补充。
如果拿北宋初年的江南东道为例,比较一下《元和郡县志》与《太平寰宇记》有关地名渊源解释数量的情况,结果会更明显(参见表2-6):
表2-6
唐宋总志关于江南东道地名渊源解释数量的对比
书名地区 |
《元和郡县志》 |
《太平寰宇记》 |
《新定九域志》 |
《舆地广记》 |
《舆地纪胜》 |
《方舆胜览》 |
润州(镇江府) |
12 |
15 |
3 |
2 |
20 |
18 |
昇州(江宁府、建康府) |
尚未置 |
38 |
5 |
3 |
35 |
20 |
常州、江阴军 |
3 |
14 |
3 |
2 |
35 |
3 |
苏州(平江府) |
6 |
22 |
0 |
4 |
14(有缺) |
6 |
秀州(嘉兴府) |
尚未置 |
8 |
2 |
4 |
19 |
9 |
杭州(临安府) |
6 |
17 |
2 |
4 |
52 |
16 |
湖州(安吉州) |
4 |
36 |
3 |
4 |
43 |
8 |
睦州(严州) |
4 |
6 |
1 |
1 |
17 |
5 |
越州(绍兴府) |
4 |
25 |
3 |
3 |
36 |
13 |
婺州 |
4 |
12 |
3 |
3 |
缺 |
6 |
衢州 |
5 |
9 |
2 |
2 |
缺 |
3 |
处州 |
4 |
4 |
1 |
3 |
缺 |
5 |
温州 |
0 |
8 |
1 |
0 |
缺 |
3 |
台州 |
2 |
5 |
0 |
0 |
40 |
9 |
明州(庆元府) |
2 |
2 |
1 |
1 |
25 |
5 |
福州 |
4 |
10 |
3 |
1 |
14 |
8 |
南剑州 |
尚未置 |
2 |
1 |
0 |
7 |
1 |
建州(建宁府)、邵武军 |
1 |
17 |
2 |
2 |
29 |
15 |
泉州、兴化军 |
3 |
4 |
1 |
0 |
13 |
8 |
漳州 |
1 |
3 |
0 |
0 |
8 |
1 |
汀州 |
2 |
2 |
0 |
1 |
11 |
4 |
总计 |
67 |
259 |
37 |
40 |
418(不全) |
166 |
说明:1).“江南东道”概念,以《太平寰宇记》卷八九~卷一0二记述范围为准。
2).括号中的地区名称,系日后之改名,行政辖区范围不变。
表2-6中除处、明、汀三州的释名《太平寰宇记》与《元和郡县志》持平外,其余各州的释名《太平寰宇记》都比《元和郡县志》为多,湖州部分《太平寰宇记》的释名比《元和郡县志》还多出了八倍。许多在《元和郡县志》中没有渊源解释的地名,在《太平寰宇记》中得到了解释,例如玄武湖,《元和郡县志》卷二五上元县中仅有11字:“在县北十里,周回二十五里”;《太平寰宇记》卷九0上元县“玄武湖“条则云:“宋元嘉末,有黑龙见湖内,故改为玄武湖也”。《
元和郡县志》中有地名渊源解释但无史料出处的,《太平寰宇记》也作了补充,如娄湖,《元和郡县志》卷二五仅云:“(张)昭封娄侯,故谓之娄湖”;《太平寰宇记》卷九0作了同样的渊源解释,并注明出自《舆地志》。《太平寰宇记》新立条目并解释其地名渊源的情况更多,如金山寺、莫愁湖、白鹭洲等,例繁不备举。总而言之,江南东道部分的地名释名数量,《太平寰宇记》是《元和郡县志》的3.87倍。前述北宋开封府、唐代京兆府的地名释名数量,《太平寰宇记》分别是《元和郡县志》的2.7倍和1.5倍。因而大致说来,《太平寰宇记》有关地名渊源的解释,大约是《元和郡县志》的两、三倍。《元和郡县志》一共解释了931处地名来历,故《太平寰宇记》解释渊源的地名即使保守的估计,也至少在两千处以上。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中国地名学史上,应劭《汉书集解》的地名释名首先超过了一百处,郦道元《水经注》首先超过了一千处,而《太平寰宇记》则超过了两千处。这是地名学史上的一个进步。
《舆地纪胜》作者王象之,字仪父,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进士。曾为长宁军文学、知分宁县等官。《宋史》无传。元吴师道《敬乡集》卷一二有《王象之传》。《舆地纪胜》主要作于嘉定年间(1208~1224年),但从酝酿到增订完稿,可能花了整整三十年时间,最后的定稿大约在绍定年间(1228~1233年)完成。
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出于朝廷史官撰修不同,《舆地纪胜》系王象之的私家撰述。他认为“郡县有志,九域有志,寰宇有记,舆地有记,或图两界之山河,或纪历代之疆域,其书不为不多,然不过辨古今、析异同,考山川之形势,稽南北之离合,资游谈而夸辩,博则有之矣。至若收拾山川之精华以借助于笔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使骚人才士于一寓目之顷,而山川俱若效于左右,则未见其书,此纪胜之编所以不得不作也”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著成了两百卷之巨的《舆地纪胜》。今缺31卷,另17卷有缺页。
《舆地纪胜》的地名渊源解释,主要在府州沿革、县沿革、景物、古迹等门类中。设立“景物”门是该书的一大创新,将一般地志中的山水、井泉、亭堂、楼阁、佛寺、道观等内容悉数收入“景物”门中。“景物”门也是地名渊源解释最多的门类,如卷一0绍兴府有36处地名渊源解释,“景物”门即占24处,政区沿革、古迹门中的地名渊源解释分别只有7处和5处;又如卷一七建康府共有地名渊源解释35处,“景物”门中多达31处,政区沿革、古迹门中的地名渊源解释分别仅有3处和1处。内容庞杂的“景物”门,包含了许多政区以外的其它地名,并且也有得名的来历,如卷一一庆元府·景物:“梨洲,在奉化县西,周回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十道四蕃志》云:即刘纲上昇处。峰峰相次。晋孙兴公与兄承公游此,获仙梨,食而上昇,因号为梨洲”。又如卷一二台州·景物:“新罗屿,在临海县东南三十里。昔有新罗贾人舣舟于此,故名”。再如卷一七建康府·景物:“雨花台在江宁县城南三里。……旧传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赐花,故名”。还如卷一三0泉州·景物:“晋江,在(晋江)县南一里,以晋之衣冠避地者多沿江以居,故名”。由于《舆地纪胜》对许多小地名都有释名,因而该书的地名渊源解释比以往地理著作中的同类内容丰富得多。从表2-6中可知,《舆地纪胜》在婺、衢、温、处四州内容缺、苏州内容残的情况下,相当于北宋初年江南东道地域范围之内的地名渊源解释仍比其它著作多得多,是《元和郡县志》的6.2倍、《太平寰宇记》的1.6倍、《新定九域志》的11.3倍、《舆地广记》的10.5倍。如上所述,《元和郡县志》的地名渊源解释有931处,考虑到《舆地纪胜》记述范围仅及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即使作保守的估计,《舆地纪胜》全书中的地名渊源解释至少也应在三千处以上。
三、 元代
元代最富有地名学意义的著作是《大元大一统志》,初修于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凡七百五十五卷;续修于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共一千三百卷
。此书大约于明代修成《大明一统志》后遭摒弃、散落,至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已散佚无传” 。现仅存元至正刻本残卷、旧钞本44卷及《永乐大典》、《大明一统志》等书中的零星引文,今人赵万里将其汇辑为《元一统志》上、下两册,196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元一统志》解释大都城内49坊坊名的来历,大多取自古书文意。例如,咸宁坊“取《尚书》‘野无遗贤、万国咸宁’之义为名”,五福坊“取《洪范》‘五福’之义为名”,邻德坊“取《论语》‘德不孤必有邻’之义以名”,乾宁坊“地在西北乾位、取《周易》‘乾卦万国咸宁’之义以名”,宜民坊“取《毛诗》‘宜民宜人’之义以名”,同乐坊“取《孟子》‘与民同乐’之义以名”,五云坊“取唐诗‘五云多处是三台’之义以名”
,等等。总计以《尚书》为名10坊、以《周易》为名6坊、以《毛诗》为名4坊、以《孟子》为名3坊、以唐诗为名2坊,以及还有以《论语》、《左传》、先秦故事为名的坊名。这些典籍大多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元统治者以儒家经典文意来命名大都坊名,说明其统治业已完全汉化。
《元一统志》的地名渊源解释也很丰富,笔者将它们分为20类,每类依渊源解释数量多寡为序,各举一例说明如下:
1.形像地名,共37例。香山:“山有大石,状如香门炉”
。
2.传说地名,共31例。凤凰山:“在利州南十三里……相传凤凰尝止其上,故名”
。
3.词义地名,共26例。合州:“涪、汉合流,州因以名”
。
4.史迹地名,共21例。忻口镇:“在忻州秀容县北五十里。《魏风土记》:汉高祖至平城为北军所困,用陈平计得脱,还师而南,次滹水曲,六军忻庆,举口而笑,故谓之忻口”
。
5.因山为名,共21例。古铜州城:“《九域志》云:唐置铜州,以州西带铜山,故以名”
。
6.物产地名,共18例。梓木山:“在和众县东南二十里,以山多梓木,故名”
。
7.地形地名,共18例。石尖峰:“在(阳曲)县西北界。《隋图经》云:立谷口有石孤立,在汾水侧,高十余丈,因名”
。
8.人物地名,共17例。蔡洲、:“在襄阳县东北汉水中,后汉蔡瑁居其上,因名”
。
9.因水为名,共12例。岑溪:“在岑溪县界,县因此溪而取名”
。
10.方位地名,共10例。海岭:“在广东廉州府钦州路安远县北六十里,又曰望海岭,其岭依海,故名”
。
11.数字地名,共8例。百里水
:“在川州东二十里,自迤北三叉口经州境,沿流一百里,故名” 。
12.因城、镇、乡、村为名,共8例。咸宁县:“(开皇)十八年改太平县为咸宁县,以界内镇为名”
。
13.语讹地名,共6例。
纪目坡 :“坡西北七里有游屯泾,盖取游兵屯驻之义。今讹呼为牛屯” 。
14.避讳地名,共5例。云内镇:“在忻州秀容旧县西北四十里……(隋)文帝父名忠,凡中字皆改之,中书改为内史之类是也。今汾州故中界桥名内都桥,山北云中故地尚名云内州”
。
15.气候地名,共4例。寒山:“南粤王尉佗遣人入摘橘,经七日方还。问其故?曰:山中多寒,不得归。故名”
。
16.颜色地名,共3例。金溪县:“五代周显德五年,南唐李煜析临川近镇归政一乡立金溪场。按旧传有溪水色如金。宋淳化五年升场为县”
。
17.交通地名,共2例。上杭县:“按字义‘杭’与‘航’同,盖言自县而上可通小舟,自县而下有鱼矶间隔,舟楫不通,故名上杭”
。
18.祥瑞地名,共2例。瑞鹿山:“在泸州城南门外二里。周保定五年道士尹希岩开山,有白鹿来往山中,因以瑞鹿名山”
。
19.以古诗为名,共2例。凝香斋:“在河南路。旧曰西斋,曾南丰更名,取韦应物‘燕寝凝清香’之句”
。
20.其它。有年号地名、国号地名、移民地名、水文地名、天文地名、民俗地名、对称地名、以建筑物为名、少数民族地名各一例。如乾德县:“乾德三年以年号名县”
。
以上总计为现存《元一统志》佚文所解释渊源地名已超过三百处。《元一统志》现存佚文尚不足原书篇幅的4%,设使全书完好保留至今,则全书的地名渊源解释大约可达七千余处。
虽然《元一统志》解释地名渊源很多都是承袭了以往地理总志或地方志的内容,但有相当一部分典籍如今已散佚无存,故《元一统志》所引亦弥足珍贵。如上述第(7)类所举石尖峰一条,所引《隋图经》早已亡佚,关于石尖峰来历的解释也不见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书。又如第(5)类所举古铜州城条,其云引自《九域志》,但查今本《元丰九域志》卷九容州沿革,绝无“以州西带铜山,故以名”之语;《新定九域志》卷九容州“古迹”门也仅有“古铜州城”四字而已,则其所引《九域志》极可能为已佚之《政和重修九域志》。
四、 明代
明代具有地名学意义的代表性著作是《大明一统志》和《郡县释名》,前者系官修志书,修成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后者系私家撰述,成书于万历末期。关于《郡县释名》的地名学价值,笔者已有专文述及
,这里主要简单地分析一下《大明一统志》中的地名渊源解释内容。
《大明一统志》以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纲,以府、州分卷(共90卷),分二十一个门类,其中地名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建置沿革、郡名、山川、宫室、关梁、寺观、古迹七门中。例如,居全书中心的卷四五“绍兴府”一卷,建置沿革门叙述了会稽、山阴、余姚三个郡县名称的来历;郡名门指出“会稽”系汉名、“东扬”为刘宋名;山川门解释了越王山、桃花岭、钱清江、烛溪湖、沉酿川等二十多个地名的渊源;宫室门讲述了拂云楼、曲水阁等的由来;关梁门介绍了题扇桥、西兴渡的得名由来;寺观门记述了云门寺取名经过;古迹门有梅市、凤凰窠来历的记载,等等。
下表是以浙江省为例关于《大明一统志》中地名渊源解释内容的初步统计:
表2-7《大明一统志》的地名渊源解释(以浙江省为例)
府目 |
地名总数 |
地名渊源解释 |
释名率 |
|
山川门 |
非山川门 |
小计 |
山川门 |
非山川门 |
小计 |
|
杭州府 |
176 |
113 |
289 |
62 |
11 |
73 |
25.3% |
嘉兴府 |
111 |
131 |
242 |
32 |
8 |
40 |
16.5% |
湖州府 |
171 |
70 |
241 |
66 |
8 |
74 |
30.7% |
宁波府 |
127 |
77 |
204 |
28 |
6 |
34 |
16.7% |
绍兴府 |
128 |
93 |
221 |
23 |
9 |
32 |
14.5% |
台州府 |
132 |
74 |
206 |
38 |
9 |
47 |
22.8% |
金华府 |
103 |
75 |
178 |
23 |
2 |
25 |
14.0% |
衢州府 |
84 |
54 |
138 |
21 |
4 |
25 |
18.1% |
严州府 |
125 |
64 |
189 |
34 |
12 |
46 |
24.3% |
温州府 |
114 |
61 |
175 |
25 |
7 |
32 |
18.3% |
处州府 |
122 |
86 |
208 |
17 |
6 |
23 |
11.1% |
总计 |
1393 |
898 |
2291 |
369 |
82 |
451 |
19.7% |
固然,后人对《大明一统志》颇有微词,对它评价也不高
;但仅就浙江十一卷内容而言,其地名渊源解释已有451处,平均每府41处。设使十五省的地名渊源解释均视同浙江,或者当时150个左右的府均达到了平均的41处/府,则全书的地名渊源解释总数约为6150~6765处。也就是说,《大明一统志》的地名渊源解释内容,大约有六、七千处。
五、清代
清代地名学论著很多,地名渊源解释内容最为丰富的无疑是《大清一统志》,其中以嘉庆重修之本最为完善。
《大清一统志》是中国迄今为止内容最丰富、体例最严密、考证最精详的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也是历代官修《一统志》中质量最高的一部。初修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至乾隆八年(1743年)始告修成,共342卷;续修历时二十年,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完成,共500卷;重修历时三十一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始克成书,共560卷。重修所收资料,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断,故书名《嘉庆重修一统志》。
《嘉庆重修一统志》以二十二个统部为纲,以府、直隶厅或直隶州分卷,分疆域、分野、建置沿革等二十五个门类记述了全国每个府、厅、州、县的详细内容,其中的地名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建置沿革、城池、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祠庙、寺观等门中。由于该书篇幅浩繁(超过一千万字),只得先随机选取卷五0及其倍数卷码所在的府州为代表性研究对象,结果是:卷五0所在的直隶冀州属海河流域,卷一00、二00、一五0、二五0所在的江苏徐州、河南卫辉二府及山西忻州、陕西绥德二州均属黄河流域,卷三五0、四00、五00所在的湖北宜昌、四川宁远、贵州贵阳三府都属长江流域,卷三00所在的浙江金华府、卷四五0所在的广东廉州府则分别属于东南沿海和岭南地区,而卷五五0所在的朝鲜已属外国。除了朝鲜,此十府州的南北分布均匀,既有省会,也有边地;既有内陆,也有沿海,还有少数民族聚居区,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下面表2-8是对抽样府州地名学内容的统计。
表2-8 《嘉庆一统志》所载地名及其渊源解释
----随机抽样
项目抽样府州 |
地名总数 |
地名渊源解释 |
释名率 |
|
山川门 |
非山川门 |
小计 |
山川门 |
非山川门 |
小计 |
|
冀州 |
17 |
73 |
90 |
3 |
14 |
17 |
18.9% |
徐州府 |
132 |
196 |
328 |
40 |
24 |
64 |
19.5% |
忻州 |
66 |
68 |
134 |
20 |
10 |
30 |
22.4% |
卫辉府 |
213 |
95 |
308 |
27 |
36 |
63 |
20.5% |
绥德州 |
45 |
77 |
122 |
7 |
9 |
16 |
13.1% |
金华府 |
214 |
110 |
324 |
54 |
21 |
75 |
23.1% |
宜昌府 |
184 |
136 |
320 |
51 |
27 |
78 |
24.4% |
宁远府 |
63 |
132 |
195 |
26 |
16 |
42 |
21.5% |
廉州府 |
95 |
92 |
187 |
45 |
12 |
57 |
30.5% |
贵阳府 |
216 |
231 |
447 |
69 |
14 |
83 |
18.6% |
朝鲜 |
69 |
76 |
145 |
11 |
10 |
21 |
14.5% |
总计 |
1314 |
1286 |
2600 |
353 |
193 |
546 |
21.0% |
然后,选取内地十八省中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数之中的浙江省为研究对象,该志书于浙江一省的地名学内容可统计如下:
表2-9《嘉庆一统志》的地名渊源解释(浙江省)
内容府目 |
地名总数 |
地名渊源解释 |
释名率 |
|
山川门 |
非山川门 |
小计 |
山川门 |
非山川门 |
小 |
|
杭州府 |
247 |
271 |
518 |
89 |
39 |
128 |
24.7% |
嘉兴府 |
78 |
155 |
233 |
29 |
48 |
77 |
33.0% |
湖州府 |
184 |
187 |
371 |
84 |
46 |
130 |
35.0% |
宁波府 |
161 |
167 |
328 |
52 |
32 |
84 |
25.6% |
绍兴府 |
249 |
262 |
511 |
84 |
39 |
123 |
24.1% |
台州府 |
235 |
130 |
365 |
62 |
28 |
90 |
24.7% |
金华府 |
214 |
110 |
324 |
54 |
21 |
75 |
23.1% |
衢州府 |
121 |
103 |
224 |
34 |
18 |
52 |
23.2% |
严州府 |
182 |
104 |
286 |
54 |
24 |
78 |
27.3% |
温州府 |
119 |
124 |
243 |
31 |
27 |
58 |
23.9% |
处州府 |
198 |
144 |
342 |
43 |
19 |
62 |
18.1% |
玉环厅 |
39 |
26 |
65 |
3 |
4 |
7 |
10.8% |
总计 |
2027 |
1783 |
3810 |
619 |
345 |
964 |
25.3% |
综合表2-8、表2-9内容,以随机取样的十个府州和浙江省十二个府厅合而言之,则《嘉庆重修一统志》平均每府记载地名301.3~340.5个,每州记载地名115.3,每厅记载地名65个;平均每府解释地名渊源66~87个、每州21个、每厅7个。这样,我们可以设想:(1)若以《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当时政区182府、67直隶州、30直隶厅推算,则全书约记载了6.45万~7.16万个地名,其中对1.36万~1.75万个地名的渊源作出了解释。(2)若以卷数而言,表2-8统计的11个政区和表2-9统计的12个府厅共有39卷,共记载地名6410个,其中有1510处地名渊源解释,则平均每卷约记载地名164.36个、解释地名渊源38.72处。现以《嘉庆重修一统志》全书篇幅560卷计,推测全书记载的地名约有9.2万个、拥有地名渊源解释2.17万处。
由此可见,无论从地名记载量还是地名渊源解释数量上来说,《嘉庆重修一统志》均居历代地理总志之冠。仅就地名渊源解释来说,它突破了一万大关,应是毫无疑问的。
应该看到,《嘉庆重修一统志》是在《大清一统志》的初修本、续修本基础上完成的,如上估算重修本地名渊源解释至少已达到1.36万个以上,因此完全有理由推测地名渊源解释初次突破一万大关的,很可能是《大清一统志》的初修本或续修本
。总而言之,中国地名学发展到清朝,地名渊源解释突破了一万大关,这在地名学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