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rostore.com

首页 | 新著一览 | 书业新闻 | 网上校书 | 一瓣书香 | 联系我们

 

华林甫 

   
《中国地名学史考论》

 

 


2002年2月出版
ISBN: 7-80149-342-7/k·031
定价: 19.80元

 

 

 

第二章 中国历代地名渊源解释的发展


 

第二节 超千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地名渊源解释的超千阶段,从超百到超千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三国及晋初

  自东汉班固、应劭以后,地名渊源解释之风顿开。三国、西晋之初,《汉书》注家笔下出现了很多地名渊源的解释,主要有张晏、如淳、孟康、韦昭、臣瓒 、晋灼等人,可表列如下:

表2-2 《汉书》注家的地名渊源解释

内容
     
人物 时代 籍贯 渊源解释数量
张晏
如淳
孟康
韦昭
臣瓒
晋灼
曹魏
曹魏
曹魏
孙吴
西晋
西晋
中山
冯翊
安平广宗
吴郡云阳

河南
7
2
5
4
4
2

  表中所列,一共解释了24处地名的来历,其中以韦昭的成就为最大。

  韦昭(204年~273年)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市)人,三国吴尚书郎、太史令、博士祭酒、中书仆射,封高陵亭侯,后为归命侯孙皓所杀。因避司马昭名讳,后人称他为韦曜。《三国志》卷六五有传。《汉书·高帝纪上》:“章邯斩三川守李由”,韦昭注:“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高帝纪上》:“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韦注:“河南、河东、河内也”;《高帝纪下》鄣郡”,韦注:“鄣郡,今故鄣县也,后郡徙丹阳,转以为县,故谓之故鄣也”;《 汉书·地理志》丹扬郡有泾县,韦注:“泾水出芜湖”,指出泾县得名原由。

  韦昭另著有《三吴郡国志》 。此书已佚,佚文今仅存两条,解释了“五湖”、“孔姥墩”的来历。如《太平寰宇记》卷九四湖州乌程县“具区”条:“韦昭《三吴郡国志》云,太湖边有游湖、莫湖、胥湖、贡湖,就太湖为五湖;又云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为五也”。同书“孔姥墩”条亦引韦昭《三吴郡国志》云:“昔有孔氏之妇,少寡,有子八人,皆训以义方,夜则读书,昼则力田,汉哀、平之间俱为郡守,因名之,亦曰八子墩”。

  韦昭又注《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韦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韦注:“骊戎,西戎之别在骊山者也,其君男爵,姬姓。秦曰骊邑,汉高帝徙丰民于骊邑,更曰新丰”。可见,韦昭诠释地名渊源的风格与东汉应劭一脉相承。

  《越绝书》中也有丰富的地名渊源解释内容。一般认为《越绝书》是东汉初年的作品,学者将《越绝书》地名学方面的贡献也归入东汉 。这是应该重新检讨的。固然,《越绝书》中有“句践以来,至乎更始之元五百余年”之文,,也有“句践徙琅邪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之言,但这只能说明该书作于东汉初年以后,而不一定就在东汉初年。事实上,《越绝书》中有些内容是三国鼎立以后的,今仅举三例:

  (1)卷八《地传》:秦始皇“以其三十七年东游,之会稽,道度牛渚,奏东安。东安,今富春” .。按:“东安”乃三国吴的政区地名,《三国志》卷四七《孙权传》:黄武五年(226年)秋“分三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以全琮为太守,讨平山越”;黄武七年春“罢东安郡”。裴松之注:“《吴录》曰:郡治富春也”。考富春系汉县,《宋书·州郡志》:“富阳令,汉旧县……晋简文郑太后讳‘春’,孝武改曰富阳”。《越绝书》既然有“奏东安”之语,则应成书于孙权置东安郡之后;既称“富春”而不称“富阳”,则当著成于东晋孝武帝(376~396年在位)以前。

  (2)卷一二《记军气》:“韩故治,今京兆郡”。按:战国时韩国原都平阳,后迁宜阳、阳翟,最后定都于郑,均不在京兆郡所辖范围之内,《越绝书》作者搞错了;然既言“今京兆郡”,则当时确有“京兆郡”建置甚明。考京兆郡系三国魏改京兆尹所置,见《通典》卷一七三、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卷四、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卷七、谢钟英《三国疆域表》卷上,《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亦如是说。可见,在曹魏立国以前,绝无京兆郡建置。

  (3)卷一二《记军气》:“晋故治,今代郡、常山、中山、河间、广平郡”。按:广平郡,据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考证系武帝时分巨鹿郡置,征和二年改为平干国,五凤二年复为广平郡,哀帝建平三年以为广平国。另据《续汉书·郡国志》,东汉并无广平郡,仅有巨鹿郡所辖之广平县。又据《三国志·文帝纪》等,直到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春才又置广平郡,隋开皇初郡废。《越绝书》所言“今广平郡”,“今”除非指西汉,否则只能是指曹魏置广平郡以后。

  由此可知,《越绝书》涉及的政区地名最晚的应是三国鼎立以后、东晋末年以前的行政建置。若“此书非一时一人所作”之说 不谬,那么我们可以说《越绝书》的最后成书应在魏、晋年间,因而它的地名学贡献也应归入魏晋时期。

  通计《越绝书》卷二《吴地传》涉及地名169个,解释地名渊源16处;卷八《地传》涉及地名86个,,解释地名渊源27处。这43处地名渊源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人物、动物、事件、军事、物产、农田水利和谐音七类,兹列表说明如下:

表2-3.《越绝书》的地名渊源解释

内容
   
类别 所释地名 渊源解释举例
人物 胥主 、复城、干城、摇城、楚门、 、木客、秦伊山、种山、巫里、巫山、独妇山、吴塘、女阳亭、梅里 “吴北野胥主 者,吴王女胥主田也”(《吴地传》)。“种山者,句践所葬大夫种也”(《地传》)。
动物 虎丘、鸡陂墟、 湖城、 碓山、龟山、牛宫、犬山、鸡山、豕山 “阖闾冢……筑三日而白虎居上,故号为虎丘”(《吴地传》)。“鸡山、豕山,句践以畜鸡豕,将伐吴,以食士也”(《地传》)。
事件 齐门、白石山、乐野、练塘、炭聚、炭渎、杭坞、朱余 “齐门,阖闾伐齐,大克,取齐王女为质子,造为齐门”(《吴地传》)。“练塘者,句践时采锡山为炭,称炭聚,载以炭渎至练塘,各因事名之”(《地传》)。
军事 射浦、马嗥、固陵、宿甲 “射浦者,句践教习兵处也”(《地传》)。“马嗥者,吴伐越,道逢大风,车败马失,骑士堕死,匹马啼嗥”(《地传》)。
物产 姑中山、葛山、麻林山、舟室 “姑中山者,越铜官之山也,越人谓之铜姑渎”(《地传》)。“葛山者,句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地传》)。
农田水利 世子塘、富中大塘 “地门外塘波洋中世子塘者,故曰王世子造以为田”(《吴地传》。“富中大塘者,句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地传》)。
谐音 武里 “(周宋君)毋头骑归,至武里死亡,葬武里南城,午日死也”(《吴地传》)。

 

  二、 两晋

  两晋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地名学家,著成了许多为后世称道的地名学著作 ,具有丰富的地名渊源解释内容。著名的有杜预《春秋释例·土地名》、京相璠《春秋土地名》、张华《博物记》、张勃《吴录地理志》、佚名《太康地记》、乐资《九州要记》、郭璞《尔雅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王隐《晋书地道记》、常璩《华阳国志》、袁山松《宜都山川记》、习凿齿《襄阳记》、罗含《湘中记》、裴渊《广州记》等。可惜,除杜预、郭璞、常璩三家之外,其余均已亡佚;但我们从后人的引述中,仍窥见其断珪残璧。佚失者可举《太康地记》为例。

  《太康地记》,不署撰人。《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地记”五卷,太康三年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太康土地记》十卷,《通志·艺文略四》则著录《太康三年地记》六卷,三种著录书名、卷帙均不同,其实是指同一部书。该书宋以后亡佚,清人毕沅辑本径作《太康三年地志》,理由是:“其称《太康三年地志》者,一见于《宋书·州郡志》会稽郡始宁令下,一见裴松之《三国志》注孙皓起显名宫下。考《晋书》:武帝太康四年徙辽东王 为东莱王,而是志于东莱尚言郡;《水经注》:太康五年改信都曰长乐,而是志尚云信都,则书成于太康三年无疑。惟《晋书·地理志》云罢秦州亦在三年,而是志尚列秦州,或书成后州始废矣”。关于作者,毕沅推测:“晋初,舆地之学最著者裴司空秀,继之以京相璠、挚虞,是书或成于数君之手”。

  此书在魏晋南北朝时影响很大 。《括地志·序略》:“太康平吴之后,天下一统,凡州十六”,注引《太康地记》云:“司、冀、兖、豫、荆、扬、徐、青、幽、并、雍、凉、梁、益、交、广是也” 。书中解释了梁、徐、雍、并、青、交、扬、幽八州的地名由来,如梁州:“梁州者,言西方金刚之气强梁,故因以为名” ;徐州“《太康地记》以为取徐丘为名” ;雍州“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气雍阏,故取名焉” ;并州“不以卫水为号,又不以恒山为名,而言‘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间也” ;青州“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也,故以为名焉” ;交州“取交阯以为名” ;扬州“以扬州渐太阳位,天气奋扬,履正含文明,故取名焉 ” ;幽州“《太康地记》以为因于幽都为名” 。其中关于徐、梁、雍、并四州的渊源释名,或《尔雅》所无,或与《释名》不同。

  《太康地记》还解释了两个人物地名(尸乡与上虞)、一个传说地名声(马邑)、一个形像地名(畦畤)和一个故国地名(邾县)的渊源。如颜师古云:“晋《太康地记》云,秦时建此城辄崩不成,有马周旋驰走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遂名为马邑” ;又如司马贞云:“《太康地理志》云,楚灭邾,迁其人于江南,因名县也” 。该书作者已经注意到中原与大漠地区在地名用字方面的差异,所以指出:“河北得水为河,塞外得水为海” ,这已是对河流通名的初步总结。

  晋代留传至今的地名学著作,可举常璩撰《华阳国志》为代表。

  常璩(约291~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人。曾任成汉政权的史官,李势在位时又任散骑常侍、掌著作、后劝李势归降东晋,晚年定居建康(今南京市),撰成《华阳国志》一书。该书叙事始自远古,止于永和三年(347年),共有12卷,其中前四卷为地理部分,即卷一《巴志》、卷二《汉中志》、卷三《蜀志》、卷四《南中志》(下文径称篇名)。该四卷主要记载当时梁、益、宁三州的历史、郡县的沿革、治所、山川、交通、物产、风俗、民族乃至名宦、大姓等。在这四卷当中,解释地名渊源33处,具体说来有以下5种类型:

  1.水名和以水为名 “汉中”是大家熟悉的一个地名,《汉中志》云:汉中郡“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即以汉水为名。同卷魏兴郡洵阳县:“洵水所出”。《巴志》江州县:“县下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为粉,则膏晖鲜芳,贡粉京师,因名粉水”。《南中志》还有关于“竹王水”来历、“滇池”释名的记述。

   2.山名和以山为名 今四川江油县东北的五华山,《汉书·地理志》记载为“五妇山”,《蜀志》则载为“五妇冢山”,并云:“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堠,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因揪蛇而引起山崩自是夸大了的传说,但常璩记载这四个地名的来历却成为事实。《南中志》堂螂县:“因山名也”;永昌郡“古哀牢国,哀牢,山名也”;均是以山为名的事例。《续汉书·郡国志》蜀郡严道县下,刘昭注引《华阳国志》:“邛崃山本名邛崃,故邛人、笮人界也”;蜀郡旄牛县下,刘昭注引《华阳国志》:“邛人自蜀入,度此山,甚险骓,南人毒之,故名邛崃”。此二例关于邛崃山山名来历的记载,为今本《华阳国志》所佚,故补述于此。

  3.姓氏人物地名 秦国原有权臣吕不韦,秦王嬴政亲政后将他的势力翦除,并“徙吕不韦子弟宗族于蜀汉” 。西汉武帝时,南越国相吕嘉(据说是吕不韦的后裔)杀国王起兵谋反,结果被平定,吕嘉也被杀,《南中志》载其结果是:“置嶲唐、不韦二县,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实之,因名不韦,以彰其先人之恶” 。这是一个贬义的人物地名。《续汉书·郡国志》蜀郡严道县下刘昭注引《华阳国志》:杨母阁“昔杨氏倡造作阁,故名焉”。此条亦为今本《华阳国志》所佚。

  4.方位地名 秦灭蜀后,封王族中一个叫“恽”的人为蜀侯。由于秦王听信谗言,赐恽自尽。后来真相大白,知恽系无罪冤死,便派使者至成都迎丧,《蜀志》载:“丧车至城北门,忽陷地中,蜀人因名北门曰咸阳门”,系北门朝向秦都咸阳之故。又《蜀志》:“沙头津,刘璋时召东州民居此,改曰东州头”。

  5.以乡、邑、仓、故国、民族、物产为名 除上述四类外,《华阳国志》中以乡、邑、仓、故国、民族、物产命名的地名亦复不少,如《汉中志》魏兴郡郧乡县:“县有郧乡”;《蜀志》越嶲郡邛都县:“郡治,因邛邑名也”;又《蜀志》广汉郡五城县:“汉时置五仓,发五县民,尉部主之,后因以为县”;又《蜀志》越嶲郡定笮县:“笮,笮夷也”;《南中志》兴古郡句町县:“故句町王国名也”;又《南中志》建宁郡升麻县:“出好升麻”。此外,以物产、形像、组合等形式命名的地名,还有竹王祠、王女陌、天府、犀牛里、石牛门、三巴、三蜀等。

  常璩在书末《序志》中说:“(《汉书》)地理志颇言山水,历代转久,郡县分建,地名改易,于以居然辨物知方犹末详备”,所以他撰成这么一部有关西南地区的历史地理著作。该书涉及地名渊源33处,并且在地名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当然,《华阳国志》也有它的不足,例如,《南中志》载晋宁郡之滇池县“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回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也”。这段文字,系据谯周《异物志》改易而成 。据任乃强先生考证,“滇池”为西南夷语旧称,根本不能用汉语“颠倒”一词来解释,谯周之说显系附会 ,常璩因袭未改。又如,《南中志》建宁郡之谷昌县:“汉武帝将军郭昌讨夷,平之,因名‘郭昌’以威夷,孝章时改为谷昌也”。按:郭昌实有其人,出征西南夷也确有其事 ;然据《汉书·地理志》,西汉益州郡辖县已有“谷昌”,谷昌本为汉代云南某一土著部落名称 ,以此名县亦属情理中事 ,而常璩望文生义,以为先以将军郭昌之名名县,东汉章帝时改名谷昌,故致误。以望文生义之法而解释地名渊源之始,今虽已无从考究,但常璩的说法恐怕还是比较早的两例。

  三、 南朝

  南北朝时代,涌现了比三国、两晋时代更多的地名学家,地名渊源解释是他们撰写著作的必备内容之一。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可分别举盛弘之、陆澄、刘昭、顾野王为代表。

  盛弘之,南朝宋人,生平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荆州记》三卷,宋临川王侍郎盛弘之撰”。按:宋临川王刘义庆于元嘉九年至十六年间为荆州刺史,则盛弘之撰《荆州记》当成于该时期内,很可能元嘉十四年(437年)时已基本完成 。可惜该书唐宋以后佚失,幸赖《水经注》、《太平御览》等书征引,佚文现存两百多条,约合1.2万字,今人方得见其一斑。

  元嘉中期的荆州辖境,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二省全部和河南、陕西、重庆、广西各一小部分,地域相当辽阔。《荆州记》共有五种 ,惟以盛弘之的《荆州记》最为著名,后人征引最多,其地名渊源解释内容也最为丰富,主要可分以下五类:

  1.因山为名 《太平御览》卷四九地部一四嵩梁山:“盛弘之《荆州记》曰:嵩梁山在澧水之阳,望之如香炉之状,今名石门。吴永安六年自然洞开,玄朗如门三百丈,门角上各生一竹,倒垂下拂,谓之天箒,孙休以为嘉祥,置县,因山为名”。这就是今天湖南石门县县名的由来。《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夔州巫山县巫山:“盛弘之《荆州记》云,沿峡二十里有新崩滩,至巫山,因山名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浮江,至湘山祠”句唐张守节《正义》:“盛弘之《荆州记》云青草湖南有青草山,湖因山名焉”。后两例也是因山为名。

  2.物产地名 《太平御览》卷五七地部二二·林:“盛弘之《荆州记》:江陵县东一百里有绿林山,茂林蓊郁,襄阳大路经由其西,所谓当阳之绿林也”;同书卷六0五文部二一·墨:“盛弘之《荆州记》:筑阳县有墨山,山石悉如墨”;同书卷九八二香部二·都梁:“盛弘之《荆州记》曰,都梁县有小山,山水清浅,其中生兰草,俗谓兰为都梁,即以号县”;同书卷九九六百卉部三·菊:“盛弘之《荆州记》:郦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悉芳菊,被崖水,甚甘馨”。《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六荆门军长林县:“盛弘之《荆州记》云,当阳东有栎林长坂,昔时武宁至乐乡八十里中,拱树修竹,隐天蔽日,长林盖取名于此”;同书荆门军当阳县磨城:“盛弘之《荆州记》云,麦城东有驴城,沮水之西有磨城,犄角麦城。昔伍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麦城,假驴、磨立名,俗谚云:东驴西磨麦自破”。最后这则地名反映了以驴磨麦的农业生产技术。

  3.传说地名 《水经·温水注》:“盛弘之《荆州记》云兴安县水边有平石,上有石履,言越王渡溪,脱履于此”。《太平御览》卷一一天部一一·祈雨:“盛弘之《荆州记》曰,湘东有雨母山,山有祠坛,每祈祷无不降泽,以是名之”;同书卷六九地部三四·湍:“盛弘之《荆州记》:桂阳耒阳县……东有博望滩,张骞使外国经此,船没,因以名滩”;同书卷七0地部三五·渊:“盛弘之《荆州记》:鱼复县西有龙渊,清深不测,云汉祖伐秦,途经于此,见渊中白壁赤柱,状若官府,因名龙渊”。

  4.形像地名 《太平御览》卷五四地部一九·岩:“盛弘之《荆州记》曰,平乐县有山临水,岩间有两目如人眼,极大,瞳子白黑分明,名为目岩”;同书卷一九二居处部二O·城:“盛弘之《荆州记》:马牧城东三里有蜂城,城随门势,上大下尖,其形似蜂,故有‘蜂’号”;同书卷七五七器物部二·鬲:“盛弘之《荆州记》曰,湘东阴山县西有鬲口溪,昔有大鬲容百斛,出于此水,故因为名”。

  5.天候地名 《太平御览》卷九天部九·风:“盛弘之《荆州记》:沮杨县黄竹山,常肃肃有风,名曰风门”;同书卷二二时序部七·夏:“盛弘之《荆州记》,宜都银山县有风穴,穴口大数尺,名为风井,夏则风出,冬则风入”;同书卷七四地部三九·塘:“盛弘之《荆州记》,始安熙平县东南有山,山西其形长狭,水从下注塘,一日再减乃缩,因名为朝夕塘”。

  盛弘之还擅长于描写风景。《水经·江水注》中描写三峡的那段优美文字,实出盛弘之《荆州记》,郦道元只不过是转引了而已 。

  陆澄(424~494年)字彦渊,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尝为太常博士、襄阳太守、秘书监,“少来无事,唯以读书为业”。当世即称其为硕学,家藏典籍丰,藉以撰成《地理书》 。《南齐书》卷三九有传。

  《隋书·经籍志》著录“《地理书》一百四十九卷”,注云:“陆澄合《山海经》已来一百六十家,以为此书。澄本之外,其旧事并多零失,见存别部自行者,唯四十二家,今列之于上”,同时又著录“《地理书抄》二十卷,陆澄撰”。由于时过境迁,这两部大书早已散失,今仅得见其佚文数条,其中三条是解释地名渊源的:

  1.长桥。《太平寰宇记》卷九二常州宜兴县:“长桥在县城前二十步……按陆澄《地理抄》云:袁府君,后汉人也,造此桥,即晋周处少时斩其桥下食人蛟,即此处也”。

  2.襄水。《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襄州襄阳县:“涑水亦名襄水,荆楚之地水驾山而上者,皆呼襄,上也。今土人呼涑水上流,亦呼为襄,水名即无定,故陆澄《地理志》云:襄阳无襄水也”。

  3.筑口。《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襄州谷城县:“筑水在县南一百步。陆澄《地理志》云:筑水会沔水之处,谓之筑口”。

  刘昭字宣卿,平原高唐(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人,尝为临川王记室、剡县令,《梁书》卷四九本传称: “昭集后汉同异以注范晔书,世称博悉”(《南史》卷七二本传同)。由于范晔《后汉书》没有志,他就把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篇志分为三十卷,合了进去,并且也作了注。今日所见《续汉书郡国志注补》即由此而来。

  刘昭的注,偏重于事实的补充而略于文字训诂,所以他引用了大量史料,仅注《郡国志》就引述了七十多种文献,其中包括今已失传的五十来种文献,赖刘昭的注才得以保存了一些零星的佚文。刘注《续汉书·郡国志》,旁征博引,内容丰富,在地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若以分类而言,“武陵”一名为古义地名。《续汉书·郡国志四》武陵郡,刘昭注引《先贤传》:“晋代太守赵厥问主簿潘京曰:‘贵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为所攻破,光武时移东出,遂得见全,先识易号。《传》曰:止戈为武,高平曰陵,于是改名焉’。”通过两人的对话,解释了郡名的来历 。 古义地名在《汉书·地理志》中早已有之,刘昭注中也仅此一例;不过以古国为名的例子,刘昭倒是说明了不少,如南阳郡随县,“古随国”;庐江郡舒县有桐乡,“古桐国”;东莱郡掖县有过乡,“故过国”;东郡濮阳县古昆吾国,“杜预曰帝丘,昆吾氏因之,故曰昆吾之墟”,等等。
人物与传说地名,刘昭注中也曾多次出现。河内郡修武县阳樊,注引服虔曰:“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阳樊”;琅邪国东莞县下注引杜预的话说:“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鲍叔解夷吾缚于此,因以为名”;丹阳郡陵阳县,注云:“陵阳子明得仙于此县山,故以为名”;会稽郡太末县,注引《东阳记》云:“县龙丘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白,远望尽如莲花,龙丘苌隐居于此,因以为名”;豫章郡海昏侯国,注引《豫章记》曰:“城东十三里,县列江边,名慨口,出豫章大江之口也。昌邑王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故谓之慨口”;庐江郡寻阳县,注引释慧远《庐山记略》云:“山在寻阳南,南滨宫亭湖,北对小江,山去小江三十余里。有匡俗先生者,出殷周之际,隐遁潜居其下,受道于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庐山如今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动植物地名,刘昭也解释了不少。颍川郡长社县本名长葛,注引《地道记》云:“社中树暴长,汉改名”;陈留郡考城县本名菑县,注引《尔雅》曰:“木立死曰菑 ”,又引《吕氏春秋》曰:“草郁即为菑”;南阳郡郦县,注引《荆州记》:“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永昌郡楪榆县,注引《广志》云:“弔鸟山,县西北八十里,在阜山,众鸟千百群共会,鸣呼啁哳,每岁七月、八月晦望至,集六日则止,岁凡六至。雉雀来弔,特悲……俗言凤凰死于此山,故众鸟来弔”。

  刘昭诠释形像地名有二处。零陵郡营道县九疑山,注引郭璞《山海经注》云:“其山九溪皆相似,故曰九疑”(今本郭璞《山海经注》佚此条)。蜀郡湔氐道,注引《蜀王本纪》云:“县前两石对如阙,号曰彭门”。

  从刘昭诠释的个别地名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南部沿海的开发顺序。南海郡博罗县,注云:“有罗浮山,自会稽浮往博山,故置博罗县”。博罗县治所即今广东博罗县,说罗浮山自会稽(郡治在今浙江绍兴市)漂往广东,未免穿凿,但同时也说明闽、粤沿海地区的开发,是从浙江沿海而来进行的 。

  刘昭注引文献所解释的地名渊源并不止此,上文提到《华阳国志》的部分地名渊源解释,和张华《博物记》、王隐《晋书地道记》中地名语源的佚文,均依刘昭的注才保存至今,具体内容恕不重复。

  顾野王(518~581年)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自幼好学,九岁就会写文章,十二岁随父至建安郡,撰《建安地记》二篇,从小显示了舆地学方面的才华。梁时为太子博士,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为撰史学士,太建二年(570年)迁国子博士,后领大著作、掌国史,著有《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等。《陈书》卷三0有传。今惟存《玉篇》,其余著作均已亡佚。

  《舆地志》被认为是一部“监省陆、任二家书钞、集汉魏以来二百囗十家地理书大成”之作 。唐宋时尚有传本,北宋《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引录两百多处,南宋《嘉泰会稽志》也尝引用过它,但不见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盖元灭宋时亡佚。佚文今存335条,约1.4万字,其中有渊源解释的72条,大致可分为以下十三类(每类各举二例):

  (1)人物地名(11条) 《太平寰宇记》卷九0昇州上元县:“蒋山在县东北十五里……按《舆地志》云:蒋山古曰金陵山,县之名因此山立,《汉舆地图》名钟山。吴大帝时有蒋子文发神验于此,封子文为蒋侯,改曰蒋山”。同书卷九0昇州江宁县:“娄湖在县东南十里……《舆地志》云:娄侯张昭所创,因名之”。

  (2)史迹地名(11条) 《太平寰宇记》卷一0三宣州南陵县:“战鸟山在县南十五里大江中。《舆地志》云:赭圻下流十许里有战鸟圻,孤在江中,本名孤圻山。昔桓温驻赭圻,恒惧掩袭此圻,宿鸟所栖,中宵鸣惊,温谓官军至,一时惊溃。既定,乃群鸟惊噪,故相传为战鸟山”。同书卷一一二鄂州武昌县:“吴造岘在州西一百七十一里。《舆地志》云:孙权于樊口被风破船,凿樊岭而归,因以为名”。

  (3)形像地名(8条) 《太平御览》卷四六地部一一天目山:“《舆地志》云,上有两湖,谓左右目,故名天目也”。《太平寰宇记》卷九0昇州上元县:“鸡笼山在县西北九里……《舆地志》云,其山状如鸡笼,以此为名”。

  (4)物产地名(6条) 《太平御览》卷一七0州郡部一六·池州:“《舆地志》云,梁昭明太子以其水出鱼美,故名其水为贵池”。《太平寰宇记》卷九四湖州长兴县:“箬溪在县南五十步……箬溪者,顾野王《舆地志》云:夹溪生箭箬,南岸曰上箬,北岸曰下箬,二箬皆村名,村人取下箬水酿酒,醇美胜于云阳。俗称‘箬下酒’”。

  (5)以水为名(6条) 《太平寰宇记》卷一0六洪州丰城县:“汉南昌县地,属豫章。按顾野王《舆地志》云:后汉建安中初立富城县于富水之西,因以为名;至晋太康元年改为丰城县,移于丰水之西,乃以为名”。同书卷一六一贺州富川县:“《舆地志》云:汉旧县,属苍梧郡。吴黄武五年改为临贺郡。县有富水,因为县名”。

  (6)移民地名(6条) 《太平御览》卷一六八州郡部一四·澧州:“《舆地志》云:晋末以义阳流人在南郡者立为南义阳郡,寄在荆州”。《嘉泰会稽志》卷九引《舆地志》云:“永兴洛思山,先是洛下人随朱隽来会稽,三年不得返,乃登山北顾而叹。或云隽遭母丧,止葬此山,请洛下图墓师相地,师去乡既久,目极千里,北望京洛,号呼而绝,因葬山顶,故以为名”。

  (7)传说地名(4条) 《太平寰宇记》卷九0昇州江宁县:“白都山在县西南八十里……按《舆地志》云:昔有白仲都于此山学道,白日升天,因以为名”。同书卷九三杭州盐官县:金牛山,《舆地志》云:昔吴、楚之间,金牛出自毗陵,奔来此山而没,因名之”。

  (8)数字地名(3条) 《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岭,唐张守节《正义》引《舆地志》云:“一曰台岭,亦名塞上,今名大庾、二曰骑田;三曰都庞;四曰萌诸;五曰越岭”。《太平寰宇记》卷九0昇州江宁县:“三山在县西南五十七里……按《舆地志》云:其山积石,滨于大江,有三峰,南北接,故曰三山”。

  (9)颜色地名(3条) 《太平御览》卷六五地部三O·紫溪:“《舆地志》以为水紫色也,又云紫溪中央水有赤色盘石,长百余丈,望之如霞,名曰赤濑水”。《太平寰宇记》卷九二常州宜兴县小心山下:“《舆地志》云:金硎承小心山泉,硎中沙色炯炯如金者,因此名金泉”。

  (10)词义地名(3条)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建武五年“交趾牧邓让率七郡太守遣使奉贡”,唐李贤注:“《舆地志》云:其夷足大指开析,两足并立,指则相交。阯与趾同,古字通”。《太平寰宇记》卷九0 昇州江宁县:“烈洲在县西南八十里,周回六十里。《舆地志》:吴旧津所内有小水,堪泊船,商客多停以避烈风,故以名焉”。

  (11)玄怪地名(3条) 《太平御览》卷一七0州郡部一六·润州:“《舆地志》曰,秦有史官奏东南有王气在云阳,故凿此冈,截直道使曲,以压其气,故曰曲阿”。《太平寰宇记》卷九0昇州上元县:“玄武湖在县西北七里……《舆地志》云,齐武帝理水军于此池中,号曰昆明池……宋元嘉末有黑龙见湖内,故改为玄武湖也”。

  (12)因山为名(2条) 《太平寰宇记》卷五西京缑氏县:“古滑国也……汉以为县,《舆地志》云:因山以名县”。同书卷九九温州瑞安县:“《舆地志》云:……吴曰罗阳,后改为安阳,至晋太康元年改为安固县,因界内安固山为名”。

  (13)方位地名(2条) 《史记·周本纪》“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句张守节《正义》:“《舆地志》云秦立为县,城临淄水,故曰临淄也”。同书“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句《正义》:“《舆地志》云:以周地在王城东,故曰东周”。

  以上13类共计68条。为顾野王解释渊源的地名还有晋陵(避讳)、江宁(美愿)、余甖溪(因村为名)、信安(因重名而改)。

  由上述可知,顾野王《舆地志》集地志之大成,代表了南朝地名学发展的最高成。

  四、 北朝

  北朝的地名学家及其地名学著作,可举阚骃《十三州志》、郦道元《水经注》为代表。

  阚骃字玄阴,十六国、北魏时敦煌(今甘肃敦煌市)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北凉政权的考课郎中、奉车都尉、尚书,北灭亡后为北魏从事中郎,后迁居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直至去世。著有《十三州志》十卷(已佚)。《魏书》卷五二、《北史》卷三四有传。

  《十三州志》内容比较详备,从现存的片断记载来看,门类有郡县、山川、道里、沿革、古迹、风俗、民族、四邻等,其详细程度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汉书·地理志》。原书虽已佚失,然今存佚文275条 ,从中尚可窥见此书断珪残璧,弥足珍贵。

  阚骃长期生活在西北民族杂居地区,又在卢水胡当政的北凉政权供职(北凉都城先在今甘肃张掖市,后迁今武威市),故其于西北情况之记载较为可靠,不少史料因《十三州志》的著录而得以保留至今。例如,今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汉代称西海,阚骃说:临羌县“县西有卑禾羌海,世谓之青海” 。这是“青海”一名的最早记载 。

  《十三州志》在地名渊源解释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方位地名 阚骃诠释了复阳、河阴、西县、颍阴、下曲阳、南皮、东安阳、东垣、北新城九个方位地名。如复阳:“阚骃言复阳县,胡阳之乐乡也,元帝元延二年置,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 。又如颍阴:“《十三州志》:故顿子城在颍水之南,故谓之颍阴城” 。

  2.山川地名 阚骃解释了沮水、召陵、渊泉、会水、广川、缑氏、朱阳、牂柯八个山川地名的由来,如沮水:“阚骃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县亦受名焉” 。又如召陵:“阚骃云:召,高也,其地丘墟,井深数丈,故以名焉”。

  3.物产地名 为阚骃解释渊源的物产地名有富陂、莲勺、扶柳、斥丘、山桑、朐忍六个。如富陂:“《十三州志》曰:汉和帝永元九年分汝阴置,多陂塘以溉稻,故曰富陂县也” 。又如莲勺:“《十三州志》:县以草受名也”。

  4.人事地名 以官为名如司州、以陵为名如博陵郡、移民地名如玉门县、以姓为名如元氏、以邑为县如兰陵、霸业地名如句章县等,均为阚骃所释。如司州:“《十三州志》云:京师之州,司隶校尉掌也,故曰司州也” 。又如元氏县:“阚骃云:赵公子元之封邑,故曰元氏” 。

  5.派生地名 派生地名是指由一个或数个原始地名拆、并、分、合而衍生出来的地名。如金城河:“阚骃曰: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河,随地为名也” 。又如女水:“阚骃曰:女水本汝水别流,其后枯竭,号曰死汝水,故其字无水” 。

  阚骃总共解释了34个地名得名的渊源,丰富了魏晋以来的地名学内容。

  郦道元(472年?~527年)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郦亭(今河北涿州市南道园村)人,系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四十卷。由于“水土之名易变、世失其处”、“事有似而非,非而似,千载眇邈,非所详耳” ,他撰《水经注》的目的就是要“考川定土” 。正因为《水经注》是这么一部地理著作,全书记载了1.5万个地名 ,具有丰富的地名学内容。

  《水经注》对地名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仅地名渊源解释方面,笔者据殿本 统计即已达1007处,如果加上佚文中的45处,则为《水经注》解释渊源的地名有1052处。由于数目庞大,只能将它们分为自然、人文两大部门、24类,每类各举6例,并选出一例作为渊源解释的例子,将该内容制成表格如下,其中类别排列以所释地名数量多少为序:

表2-4.《水经注》的地名渊源解释

地名部类 释名数量   地名举例
(数字是指殿本的卷次,页码)
地名渊源举例
  因水为名 70 沁水县(9/186) 桑干郡(13/256) 湛阪(21/405)沛县(25/493) 齐城(26/516) 淮浦(30/590) 卷一三《 水注》:“桑干水……东南流迳桑干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受厥称焉”。
  因山为名 69 梁父县(24/479) 邹县(25/489) 临朐县(26/510)天彭门(33/626) 巫峡(34/645) 荆州(34/652) 卷二四《汶水注》:“淄水又迳梁父县故城南,县北有梁父山……王者封泰山、禅梁父,故县取名焉”。
  地形地名 53 孔山(3/61) 中山城(11/238) 地裂沟(13/270)召陵(22/420) 角林山(26/512) 新崩滩(34/644) 卷一三《 水注》:“沧水又西南,右合地裂沟,古老云:晋世地裂,分此界间成沟壑”。
  数字地名 44 三秦(19/361) 五湖(29/563) 六门 (29/569)百梯山(6/135) 千乡(19/368) 九江(30/581) 卷二九《沔水注》:“南江东注于具区,谓之五湖口。五湖,谓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
  植物地名 33 葱岭(2/18) 甘枣沟(5/114) 扶柳县(10/220)白杨泉(13/258) 长社县(22/426) 豫章郡(39/740) 卷二《河水注》:“《西河旧事》曰: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也”。
  天文和气候地名 21 温泉(11/236) 寒泉(31/593) 温水(36/670)日南郡(36/680) 汤泉(38/726) 落星石(39/745) 卷三六《若水注》:“又有温水,冬夏常热,其源可 鸡豚,下汤沐洗,能治宿疾”。
  动物地名 19 虎牢(5/90) 狗垄(8/176) 鹈鹕山(15/298)猴径滩(27/537) 湍(27/539) 珠官郡(36/679) 卷五《河水注》:“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
  矿物地名 18 盐池(6/132) 金乡山(8/174 ) 火山(13/261)石墨山(15/302)黄水(37/701) 云母山(38/720) 卷三八《湘水注》:“湘水又北迳铜官山,西临湘水,山土紫色,内含云母,故亦谓之‘云母山’也”。
  颜色地名 15 丹水(9/188) 黑水(26/519) 青山(32/620)赤岬山(33/641)清江(37/696) 紫溪(40/747) 卷二六《淄水注》:“时水出齐城西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即如水也,亦谓之源水,因水色黑,俗又目之为黑水”。
  土壤地名 6 沙州(2/29) 石门(8/164) 斥丘(9/205)斥漳(10/216) 长白沙口(21/400) 破石滩(33/640) 卷二《河水注》:“河水右迳沙州北……望黄沙,犹若人委干糒于地,都不生草木,荡然黄沙,周回数百里,沙州于是取号焉”。
  人物地名 131 介山(6/121) 沛公垒(21/403) 贾侯渠(22/442)孔里(25/486) 屈潭(38/721) 郑公泉(40/754) 卷三八《湘水注》:“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
  方位地名 105 临齐城(5/103) 西流泉(8/163) 淮阴县(30/589)南阳郡(31/599)界坛(33/638) 湘东郡(38/717) 卷三一《淯水注》:“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刘善曰: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
  史迹地名 97 皇天原(4/72) 送荆陉(11/233) 乐山(28/547)秦望山(29/566)夷道县(34/650) 败舶湾(35/663) 卷二八《沔水注》:“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对称地名 74 东平舒县(10/227) 上曲阳县(11/242)下邽县(19/379) 北宜春县(21/409)大吕亭(21/412) 新汲县(22/427) 卷二一《汝水注》:“(溱水)又东北迳北宜春县故城北,王莽更名之为宣孱也。豫章有宜春,故加‘北’矣”。
  形像地名 63 壶关(10/208) 熊耳山(15/301) 剑阁(20/395)白马山(28/542) 峨眉山(36/668) 弹丸山(38/723) 卷三六《青衣水注》:“《益州记》曰:平乡江东迳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峙如峨眉焉”。
  词义地名 50 顿丘(9/195) 圉县(22/439) 淮水(30/575)望州山(37/699) 印石(38/717) 贪泉(39/733) 卷三九《耒水注》:“(横流溪)溪水甚小,冬夏不干,俗亦谓之为贪泉,饮者辄冒于财贿,同于广州石门贪流矣。廉介为二千石,则不饮之”。
  故国地名 29 胙亭(8/158) 共县(10/218) 刘涧(15/305)郧乡(28/543) 随县(31/608) 邾县(35/662) 卷三五《江水注》:“江水又东迳邾县故城南,楚宣王灭邾,徙居于此,故曰邾也”。
  神话传说地 名 29 灵山(6/132) 凤凰台(20/393) 雉县(31/597)仙人室(37/698)龙尾山(39/736) 明圣湖(40/751) 卷四0《渐江水注》:“(钱塘)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
  少数民族地 名 22 唐述山(2/31) 薄骨律镇(3/45)侯莫干城(6/118) 陆浑县(15/310)賨城县(29/568) 九德郡(36/682) 卷一五《伊水注》:“涓水又东迳陆浑县故城北……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故县氏之也”。
  美愿地名 15 蒲阴县(11/245) 许昌(22/426) 己吾县(23/448)祥川(27/538) 孝子石(36/672) 天门郡(37/702) 卷二二《洧水注》:“汉以许失天下,及魏承汉历,遂改名许昌也”。
  移民地名 13 历城(3/46) 倭城(14/293) 南郑县(27/534)新息县(30/578) 不韦县(37/692) 望蔡县(39/739) 卷三九《赣水注》:“浊水又东迳望蔡县,县因汝南上蔡民萍居此土,晋太康元年改为望蔡县”。
  语讹地名 13 土军县(3/60) 高楼城(3/61) 寡妇城(11/245)难河(14/286) 黄水(25/495) 左桑(28/558) 卷二八《沔水注》:“沔水又东迳左桑……庚仲雍言:村老云百姓佐昭王丧事于此,成礼而行,故曰‘佐丧’,‘左桑’字失体耳”。
  复合或简化地名 12 须朐(8/162) 华泉(8/167) 扶沟(22/440)山桑(23/451) 江都(30/589) 江夏(35/660) 卷二二《渠水注》:“沙水南迳扶沟县故城东,县即颍川之谷平乡也,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焉”。
  避讳地名 6 隆虑县(9/204) 寿良县(24/483) 禾兴(29/566)淯阳县(31/600) 夷道县(34/650) 富春县(40/748) 卷四0《渐江水注》:“浙江又东北入富阳县,故富春也,晋后名春,改曰富阳也”。

 

  《水经注》以前,班固《汉书·地理志》仅有60处地名渊源的解释;应劭对168处地名作了渊源解释,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地名学史上第一位解释地名渊源超过百处的地名学家;而从韦昭、常璩、顾野王到阚骃,四位地名学家对156处地名作了渊源解释,平均每人仅39处。郦道元为之作注的《水经》,据清代学者考证系三国魏人所作 ,全经记载了1900多个地名,但无一渊源解释;而《水经注》对1052处地名作了渊源解释,从《水经注》以前,班固《汉书·地理志》仅有60处地名渊源的解释;应劭对168处地名作了渊源解释,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地名学史上第一位解释地名渊源超过百处的地名学家;而从韦昭、常璩、顾野王到阚骃,四位地名学家对156处地名作了渊源解释,平均每人仅39处。郦道元为之作注的《水经》,据清代学者考证系三国魏人所作 ,全经记载了1900多个地名,但无一渊源解释;而《水经注》对1052处地名作了渊源解释,从而成为中国地名学史上第一部地名渊源解释超过千数的地名学著作,达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地名学的顶峰,中国地名学也由此完成了地名渊源解释超迈千数的历程。

  像《水经注》这样数量宠大的地名渊源解释,在同类著作中是很少见的,因而它是一部古代的地名学杰作,不要说南北朝以前任何地名学著作都及不上它,就是隋唐以后的许多地名学著作也难望其项背。

  而成为中国地名学史上第一部地名渊源解释超过千数的地名学著作,达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地名学的顶峰,中国地名学也由此完成了地名渊源解释超迈千数的历程。

  像《水经注》这样数量宠大的地名渊源解释,在同类著作中是很少见的,因而它是一部古代的地名学杰作,不要说南北朝以前任何地名学著作都及不上它,就是隋唐以后的许多地名学著作也难望其项背。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web@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