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学论坛 | 留言板 | 网站导航|
相关链接 首页→古籍文献→今人新著
古籍经部
古籍史部
古籍子部
古籍集部
今人新著
新书推荐
会员专区
 
 
《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 王学泰 ★★★ 阅读此书

  廖仲安在序言中写到:学泰把自己专业到文研所以来十多年中所读古典诗歌要籍的笔记,仿清代纪昀等人所作的《四库总目提要》的体例,整理成这部《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录书千余种,成文百万言,可谓巨著了。
  本书凡例指出,全书分为历代诗歌总集,历代诗歌别集,词曲总集别集,诗词曲论,共四大部分。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等 ★★★ 阅读此书

  由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任总主编的《中国文学史》(4卷本)是"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教材编写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在全国20所高等院校中遴选了30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家,并由其中10位专家组成了编写委员会,编写委员会中有9位专家出任4卷的分卷主编。
  本书以实事求是,守正出新为编写原则,既努力吸收目前古代文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又力求创新:将中国文学史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下,注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哲学、宗教和艺术的关系;在文学史的分期、文体演变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另外,在教材编写体例上,也有所创新,正文之外附有注释、年表和研修参考书目。
  该套教材1999年出版后,先后获得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教育部优秀教材评审一等奖。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史研究史》 赵敏俐 ★★★ 阅读此书
 

《论语别裁》 南怀瑾 ★★★ 阅读此书

南怀谨先生言: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本书定名为“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

《北京法源寺》 李敖 ★★★ 阅读此书

《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
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

《明清小说外围论》 于平 ★★★ 阅读此书

客体论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文学创造和文学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个过程浸润着社会思潮,反映着社会面貌,直接或间接地回答社会问题。其间有社会学的视角、文化学的视角、价值学的视角。它还与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有着不解之缘。

《传统的批判》 吴相洲 ★★★ 阅读此书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是我党的既定方针。中央已经制定了《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贯彻这一决议,使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笔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人类落后传统批判和优秀传统的继承,如何理清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与传统的关系,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某些具体实现途径,是一个大的也是重要的课题。

《秦汉法律与社会》 于振波 ★★★ 阅读此书

论述涉及秦律、汉代法律、秦汉刑制。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 诸葛忆兵 ★★★ 阅读此书

本书详尽地研究了宋代宰辅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其历史意义,阐述了相权的演化轨迹,以及宰辅内部权力之流动、宰辅与三司之关系、宰辅与台谏之关系等多方面内容,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宋代宰辅制度正处在从三省制向一省制转化的衰变阶段,其间经过恢复三省制的尝试,最终完成了从三省制到一省制的转变;在宋代宰辅集体领导制中宰相个人权力在不断膨胀,这是由宋代帝王“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决策所决定了的,到了南宋大致进入权相时期;宋代参知政事是宰相的行政助手,偶尔发挥牵制宰相的作用,然多数时间受控于宰相;宋代二府关系中宰相处主导地位,且逐渐吞并枢密院权职,最终两套班子合并为一;宋代三司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始终隶属于宰辅领导,元丰改制后就融入尚书省,完全成为宰辅的下属机构;宋代台谏最初尚能发挥对宰辅的监察作用,神宗以后逐步为宰辅所用,徽宗以来最终为宰辅所控制;宋代宰辅的职权完全是在宰辅们之间流动,即在宰相、参知政事、枢密院正副长官之间流动,此长彼消,这与三省制建立过程中,宰辅职权外流到当时仍非宰相机构的尚书台、中书省不一样。

《<昭明文选>研究》 傅刚 ★★★ 阅读此书

《昭明文选研究》以文选学中一系列最基本的也是争论较大的问题,如《文选》的编者、选录标准、成书年代、编辑宗旨及萧统的文学思想为核心内容,通过考证《文选》编辑的背景,对当时文体辨析的思想和齐梁文坛的创作、批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 吴承学 ★★★ 阅读此书

全书十七章,第一章至十二章分别选择了先秦盟誓、谣谶与诗谶、策问与对策、诗题与诗序、题壁诗、留别与赠别(诗)、唐代判文、集句、宋代隐括词、明代八股文、晚明小品、晚明清言等文体进行个案式的清理与研讨,第十三至十六章则对文体学理论作历史性和逻辑性的梳理,最后一章则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古代以评点形式所显示的文化传播与文化普及行为作出颇有当代意识的评议。

《学术的年轮》 蒋寅 ★★★ 阅读此书

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审慎的求实之风展现了这四代学者的学术道路、学术方式和学术成果的各自风貌,从中作者贯穿全书的主旨昭然若揭:虽然四代学者的学术背景不一,置身的学术环境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同样受制于身不由己的命运。政治运动、不公正的社会分配制度和幼稚的学术体制,影响着学者的身心和学术的生命。这就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沉重结论,作者意欲通过对学者命运的反思唤起当今学者对群体及自身命运的思索,对学术环境的警惕,从而保持清醒的学术理念,审慎地选择学术道路,不要迷失自己。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 范子烨 ★★★ 阅读此书

本书上篇试图展示人物品藻的各个方面,重点澄清与此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
本书下篇包括四篇专论。在这四篇专论里,我分别探讨了与中古文人生活有关的若干重要问题。我的着眼点在于中古文人生活的“原生态”以及在种种“原生态”中所浸透的文化观念。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左东岭 ★★★ 阅读此书

本书采取文、史、哲打通的研究方式,具体考察阳明心学在历史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士人心态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结果。其主要研究途径为,探讨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前提与发生契机,指出阳明心学的实质特征与对阳明本人人生存在的意义,梳理出阳明心学在中晚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对士人精神生态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其主旨在于,揭示阳明心学为了解决明代士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主张,它由内在超越的个体自适与万物一体的社会关怀两方面的内涵构成,目的是要解决自我生命的安顿与挽救时代的危机,而在历史的实际运行中,它却逐渐地向着个体的自适而倾斜,从而变成一种士人自我解脱的学说。

《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 ★★★ 阅读此书

《柳如是别传》是一部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学术问题与学术方法启示意义的现代中国学术名著,这本书中所涉及的范围与领域,值得多学科、长时期的探索。这本书所昭示的方法与学术境界,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学术在二十世纪的一个高峰,而对于下一个世纪的学术应有相当的启示意义。而现在的研究与其所取得的成就相比仍然是十分不相称的。鉴于这两个理由,研究这本书的学术工作,其价值是不待言的。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百首》 张炳星 ★★★ 阅读此书
 

《徽宗词坛研究》 诸葛忆兵 ★★★ 阅读此书

《徽宗词坛研究》,对徽宗年间词坛做了深入的分析与动态的描述,勾勒出全景式的、生气勃勃的词坛风貌,填补了词史研究中的一段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部书对儒家的音乐思想和大晟府的作用、欧阳修俗词的创作、俗词艺术表达成就、苏学的被禁绝及其传播与影响,徽宗词坛抒情模式的改变、贺铸在词的诗化上所作贡献等问题的论述,或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色彩,或以生命体验与感悟见长,有的则是二者的结合。

《诗词津梁》 王佐邦 ★★★★ 阅读此书

我的这本册子就是根据一些同志成功及走弯路两方面的经验,以毛泽东诗论--"诗要用形象思维","律诗要讲平仄"--为纲,参照当代方家学者--钱钟书、王力、张中行等有关著作,以及欧阳中石主编的《古文体知识及诗词创作》有关章节,撰写而成的。

《中国地名学史考论》 华林甫 ★★★ 阅读此书

  本书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研究地名学史较有深度的一部专著。一是资料齐备。本书对唐朝以前的地名学资料可谓基本齐全,对宋朝以后资料也做到主要著作一无遗漏。二是论述清晰。本书对先秦以来各个时期地名学著作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地名学发展的脉络作了十分详尽的论述,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地名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特点、成就、贡献、不足,有一个十分清楚的概念。三是考论翔实。本书是对以往的一些地名学代表性著作,都作了一翻梳理,对《水经注》、《括地志》、《通鉴》胡注、《郡县释名》、《今县释名》等等地名学的代表著作的贡献和不足作了精辟的考述,而其考证资料充实,立论允当,令人信服。四是文字流畅。本书的考订和论述文字还比较平直、雅驯,可读性尚强。

《北宋词史》
诸葛忆兵 陶尔夫 ★★★ 阅读此书

北宋词处于歌词的兴起、发展、逐渐走向全盛的时代,在歌词之题材、体式、风格等多重角度做了诸多的尝试与开拓,为后代歌词之创作开启了无数法门。后起作者,可以根据各自喜好,沿着北宋词开拓的某一途径,继续深入下去,如辛弃疾之于苏轼、姜夔之于周邦彦等等。南宋词则承继其后,最终将歌词引导向全面鼎盛的阶段。

《谋略与雄辩宝典--<战国策>精华全解析》 黑石 评析 ★★★ 阅读此书

读此书的最好方法,是先默读每篇的提要、原文和译文,然后心中总结一下每篇的出色之处,再看一下点评,细细琢磨每篇在口才和谋略上对自己的启示。最关键的是,在看完想完之后,要假设自己身处当时的情境,模仿篇中的说客大声地演说一遍书中说辞,边说边反思自己的游说到底有没有说服力。如此琢磨演练,你的演讲游说能力、谋略智慧将会与日俱增,你的人生成功之日就可指日可待了。

《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 范森林 ★★★ 阅读此书

  《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是《中国政治思想概论》的第一卷,写于2001年11月至2003年5月,是作者继《中国社会主义产生与变革》后的另一部专著。
一种新的思考总是艰难的,志在抛砖引玉,望专家、学人指正。

《河洛悲歌》 王曾瑜 ★★★★ 阅读此书

此书继《靖康奇耻》之后,叙述自宋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到二年末的历史故事。书中描写自宋高宗登基以后,重用黄潜善、汪伯彦与一群宦官,在国难当头、国耻深重的情况下,依然醉生梦死,荒淫无耻,厉行专制腐败政治。另一方面,李纲、宗泽、张所等爱国志士却毅然承担救国重任,精诚奋斗,然而在专制政治体制下,备受各种形式的迫害,一个个落得悲剧性的下场。名士陈东与欧阳澈敢于上书直言,而惨遭屠戮,成为宋朝开国一百七十年后,史无前例的政治冤案。

《两周土地制度新论》 袁林 ★★★ 阅读此书

书中对两周的土地制度,比较全面、系统地作了剖析,力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为指导,同时吸取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参照了我国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资料,对两周的土地所有制问题,诸如社会形态、前资本主义公社问题、对金文中出现的“田”、“贮田”的理解、对孟子“井田论”的源流、“使黔首自实田”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作出了新的、独到的分析和研究。

《转来转去》 云阳 ★★★ 阅读此书

《荒唐岁月》
董新芳 ★★★ 阅读此书
这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发生在河南豫西一个偏僻小山村里的故事。

大跃进,大炼钢铁,人类对大自然的无情破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人胡弄大自然,大自然对人类进行了无情的报复,人胡弄人,导致了一幕幕悲剧的发生。


许树铮诗文集 许树铮 ★★★★ 阅读此书

  泰来兄一再赋诗,奉赠诸同年。其《二赠潘兄》曰“龙井寄深情,砂陶抵万金。....”五言律句,古朴儁永, 一派初唐遗风,不由弟拍案叫绝。勃勃诗兴,雅人深致。余老矣,波澜不兴,惟欣赏而已。
  今日景兄来电,慨叹诗坛寂寞,大有风骚难领之感。君不知,秦潘柏公,均一时之才人也,铺路石少,故香车难来。今不吝浅陋,引玉抛砖,相期以待网上诗坛吹万不同,吐故纳新之鼎盛局面。

《黎昔非与独立评论》 黎虎 ★★★ 阅读此书

本书揭示了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刊物《独立评论》后面深藏七十年的历史内幕,展现了《独立评论》“忠心的看护妇”——黎昔非先生非同寻常的人生和伟大的人格,撼人心弦。本书以历史事实说话,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照片,大多是首次公诸于世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本书体系恢宏,文图并茂,既有各专业领域的大家、新秀的客观、公允、深刻的评论,又有亲友故旧的回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融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炉,雅俗共赏。本书为研究《独立评论》及其主编胡适鲜为人知的另一侧面提供了新资料,填补了这方面的盲点和学术空白。

《国学讲演录》 章太炎 ★★★ 阅读此书
 

中国文化通志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 ★★★ 阅读此书

《中华文化通志》全书共为十典百志。十典分别为:历代文化沿革典、地域文化典、民族文化典、制度文化典、教化与礼仪典、学术典、科学技术典、艺文典、宗教与民俗典、中外文化交流典。每典十“志”。历代文化沿革典,十志按时序排列。地域文化典十志,主要叙述汉民族聚居区域的地域文化,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排列。民族文化典十志基本上按语系分类排列。中外文化交流十志,按照中国与周边及世界各大区域分区排列。其余各典所属各志,俱按内容排列。

《绵阳通鉴》 钟利戡 南治平
★★★ 阅读此书
 

《中国文学史著版本概览》 吉平平 黄晓静 ★★★ 阅读此书
 

《禅宗诗歌境界》 吴言生 ★★★ 阅读此书

《禅宗诗歌境界》所探讨的禅宗诗歌,是指广义的禅宗诗歌,包括禅僧上堂说法时大量运用的偈语。与纯文学性的诗歌不同,禅宗诗歌的着眼点不在于文字的华美、技巧的娴熟,而在其内蕴的丰厚,因此作者的着眼点也放在这里。作者指出,禅宗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彻见心性的本源,也就是说,体会“本来面目”,是禅宗诗歌境界的起点。该书首先探讨了“本来面目”的内涵,并分析了青原惟信禅师“见山三阶段”的禅语所表达的禅宗审美感悟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五家七宗禅诗进行了具体分析,对禅宗诗歌审美境界进行了总结。书后所附的《近百年禅诗研究论文要目》,反映了近百年来禅诗研究的轮廓,为有兴趣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道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禅宗思想渊源》 吴言生 ★★★ 阅读此书

《禅宗思想渊源》具体地论析了佛经对禅宗思想的影响。这些经典有《楞伽经》、《起信论》、《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维摩经》、《华严经》、《法华经》、《圆觉经》、《涅槃经》等。该书指出,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如来藏思想、揭示本心迷失缘由的唯识思想、以遣除扫荡之不二法门为特色的般若思想、强调事事无碍的华严圆融思想,对禅宗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禅宗哲学象征》 吴言生 ★★★ 阅读此书

禅宗哲学,以解构为主,用的是“减法”,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对情尘意垢的遣除,彻见真如本心,它无意于用“加法”去建构什么“体系”。然而,当笔者漫步禅林,透越银山铁壁般的公案,欣赏新奇瑰美的意象,涵咏睿智灵动的禅诗,却惊奇地发现,表征禅宗哲学的公案、颂古、禅语,在电光石火中闪烁着理性深沉,在睿智陡峭中流宕着通脱圆润,体现了哲思与诗情水乳交融的审美最高境界。

 
《小窗幽记》 李安纲 ★★★ 阅读此书
 

 
《小窗自记》 李安纲 ★★★ 阅读此书


《围炉夜话》 李安纲 ★★★ 阅读此书


《呻吟语》 李安纲 ★★★ 阅读此书


《幽梦影》 李安纲 ★★★ 阅读此书


《雪窦大师传》 李安纲 ★★★ 阅读此书


《云门大师传》 李安纲 ★★★ 阅读此书


 
第一页
共41 种书
 
 
 
网站声明| 网站导航 | 推荐网站 | 友情联接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合办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