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干旱拷问中国水利

  近期,我国南方多省市遭遇干旱,造成重大财产损失。6月3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较强降水过程,大大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但也使部分旱灾地区转眼间又拉响了洪灾警报。面对交替出现的旱灾和水害,专家呼吁大力加强水利建设、构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干旱不是纯粹天气现象

  “干旱不像气旋、热带风暴,不是纯粹的天气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学者郑艳告诉记者。她说,这次南方干旱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气象干旱,即长期持续不降雨;第二是水文干旱,即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的旱区水资源补给不足。“正是因为这两个因素才导致南方出现罕见极端干旱,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旱情的出现还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快有一定关系。郑艳认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加剧了旱情的发生。南方经济发展日益加快,工业和农业用水需求同时增长,这在全国也是普遍趋势。从研究数据看,农业用水比例趋于下降,而工业和生活用水逐渐增加。供水缺口扩大,出现旱情就不奇怪了。

  对于媒体关于长江中下游旱情与长江三峡工程有关的报道,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者沈大军作出回应:“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三峡工程与此次南方大旱之间的关系。但未来应更好地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调蓄作用,在防汛、抗旱、发电、航运等多种功能上,实现三峡工程的统筹兼顾和综合效应。”

  努力构建抗旱减灾体系

  罕见旱情之下,南方抗旱能力遭受拷问。由于长江流域降水较多,长期以来,当地重防汛轻抗旱。在湖北长江沿线上,分布着55座紧靠长江的大型排涝泵站,但大型抗旱泵站仅有一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使得水利设施的总体建设目标已基本明确”。李国祥认为,还有两项工作也迫在眉睫,一是水利设施与农田的对接率。因为大江大湖修建得再好,如果不能灌溉到农田,在大旱季节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二是要实施节水农业,发展滴灌、喷灌技术,实施节水工程。

  “1号文件”还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今后出现罕见极端旱涝灾害的几率肯定有。灾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防,但不可能避免。而建立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灾害发生,减轻灾害影响。”郑艳说,眼下要做的是在水利设施硬件、软件上下工夫。比如在丰水年做好水的储存、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水资源的利用等。

  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仍有降雨。对此,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说:“长江中下游目前普降大雨,虽然局部地区产生洪涝,但旱灾已解除。对中稻插秧来说是好局面,对秋粮的种植和生长也很有利。但要警惕旱涝急转,各地在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时,应加强防汛相关工作。”

  水利问题须提升至战略高度

  近日,一项历时近10年的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成果《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发布。该地图集主编、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史培军表示,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正在上升,可能正在进入自然灾害频发时期。这意味着必须“未雨绸缪”,深入研究重大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认识灾种之间、灾害与生态环境、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撑。

  我国水旱灾害十分频繁,水资源短缺,水利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量子基金”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一向看好中国发展。他认为,疫症、骚乱、经济衰退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会阻碍中国发展,但缺水会是另一种结果。“如果中国不解决水荒问题,将不会有中国的故事。我曾环游世界好几次,我亲眼看过整个社会、城市、国家都消失了,只因饮用水消失了。”

  此次南方旱灾,再次凸显水利问题必须提升至战略高度,正如今年中央1号文件所指出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95期3版“资讯”文章之一。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