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南宋时期江西梯田的发展

  熊四华,男,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

  梯田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地利用方式,它的出现与社会经济环境和农业技术的成熟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农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宋时期是梯田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在南方山区的发展缓和了当时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学界专门对南宋梯田进行的系统研究阙如,不过学术成果却有一定积累,总体而言,学术界对梯田的研究多限于梯田本身,而对梯田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却较少论及,本文即着眼于此,以期能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所深化。

  北宋虽与北方少数民族时有纷争,国内却基本维持稳定繁荣态势,经济文化昌盛,人口进一步增长,至北宋中期人口已突破一亿。[1]为缓解人口压力,人们纷纷向平原山区进行开拓。“靖康之变”以后,北方大部分领土为金朝占领。自此南宋与金朝战事不断,疆域界限基本保持在秦岭——淮河一线,南宋所辖区仅限长江与珠江两大流域。由于与金朝的战争主要发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加金人多次侵扰北边汉人,黄河流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高宗南渡,民之从者如归市”,[2]“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3]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和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户数相比较,南方诸路人口都普遍增加,其中两浙路增加26万户,江南西路增加42万户,至嘉定十六年,南宋全境人口达1267万户,为南宋户口的峰值阶段。[4]

  南宋初年,从北方迁入江西的移民甚多,时人称“东北流移之人,布满江西”,[5]移民的大量涌人增加了人地之间的矛盾,至南宋中期,竟出现“江东、西无旷土”[6]的情况,为缓解人口压力,农民不得不向山林之地进行开垦。“袁之为州,地狭田寡,粟财仅仅,州民必山伐陆取,方舟乘流,贸之临江,易粟以输”,[7]“南路有袁、吉接壤者,其民往往迁徙自占,深耕溉种,率致富饶,自是好讼者亦多矣”,[8]可见当时有不少农民迫于生计,迁往袁州和吉州接壤的山区,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而出现“率白富饶”的情景。在人地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江西也出现一个向外移民的潮流,“宋代迁入广东境内的南方移民……其迁出区,包括今东南各省,以江西最多,占南方各族的43%。”[9]宋代迁入广东的移民中江西人口几乎占了将近一半。不过,由于大量的迁人人口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江西“土狭而人稠”的状况仍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突出,“洪都今为大府,而土非膏腴,民鲜积贮,年丰则仅给,岁歉则流殍,邦人病之”,[10]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渐渐突显,而平坦又适于耕种的土地有限,在采取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人们不得不向山区开拓新的土地。

  南宋与金朝长期对峙,时有战乱,对粮食的需求量多于和平时期,此时朝廷也采取诸多措施鼓励南方农业生产,主要有:招集流离,鼓励耕种。建炎四年十月高宗下诏令,“见今业主未归,并田户死亡无人耕佃者,委令佐多方招诱,招人承佃。除依旧认纳常赋外,其余合还业户课利”[11];兴修水利,李燔在江西任官时期,“洪州地下,异时赣江涨而地坏,久雨辄涝”,这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多祸患,基于此,“燔白于帅、漕修之,白是田皆沃壤”,[12]在官方支持下,不仅洪州,整个南方诸路的水利都有所发展,“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13]扩种二麦,北方移民大量涌人带来南方小麦的供不应求,为满足其生活需求,朝廷下令鼓励种麦,[14]淳熙七年,“复诏两浙、江、淮、湖南、京西路帅、漕臣督守令劝民种麦,务要增广。自是每岁如之”,[15]另外,由于小麦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农民也乐于种植;贷给生产工具,政府给农民提供生产工具和种子,“陈规措置,将弓兵等留一半守御,余一半少增钱粮,令耕种荒田,其牛具、种子以官钱支用”[16]。在这些政策的鼓励和农民强烈的生存愿望之下,大量北来的农民渐安顿下来,南方农业生产也渐次恢复,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

  卡尔?雅斯贝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一书中说道:“人的存在主要是由他在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状况中的生存所构成,其他一切事物均依赖于这些状况的现实性,甚至只有通过这些状况的现实性,其他一切事物才成为现实的”。[17]人的生存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生存刺激着人们向新的劳动技术领域开拓。为解决“人地冲突”这一生存矛盾,人们通过“与山争地”、“与水争田”来扩大耕地面积,且改善耕种技术,对劳动工具进行创新,梯田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山林地区逐渐兴盛发展起来。

  江西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赣、信、抚、修四条大河自不同方向注入鄱阳湖,流经之地土壤肥沃,且有充沛的水利资源可供利用,灌溉便利,各地产粮都很丰富,如洪州“其田宜粳糯,其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最”,[18]抚州“于江西为富州,其田多上腴”,[19]吉州“户口繁衍,土沃多稼”,[20]饶州“地绕土平”,[21]建昌军“地宽平陆……水土衍沃”。[22]北宋时期江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粮区与供粮区,除太湖平原外数江西出漕粮最大,“惟本朝东南岁漕米六百万石,以此知本朝取米于东南者为多。然以今日记,诸路共六百万石,而江西居三分之一,则江西所出为尤多”[23]。除此之外,江西粮米还常运籴江东,以补江东粮食的不足。不过,此时江西已出现“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细,犹胜不稼”[24]人多地少的情况。

  梯田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它是在畲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山地利用方式,在五代北宋时期已有雏形,例如江西抚州“山耕而水莳”,[25]南丰“盱江南北,地方千里,田如绮绣,树如烟云,原隰高下,稍涉腴美,则鲜有旷土”,[26]但是梯田之名却始见于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他游历袁州时所看到的情景说道:“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27]

  据《王祯农书》记载:

  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除磊石及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至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蹬,即可种藜。如土石相半,則必垒石相次,包土成田。又有山势峻极,不可展足。播殖之际,人則伛偻蚁沿而上,耩土而种,蹑坎而耘。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亦宜粟麦。俱若梯蹬,故总曰梯田。上有水塘,则可种粳秫,如止陆种,亦宜粟麦。[28]

  梯田是沿着山的坡度,按等高线筑成堤埂,埂内开成农田。由于埂内的农田呈水平状,田外由堤埂包围,因而它有很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有水源的地方,又将垦田同挖塘、筑堰、叠坝结合起来,使“水无涓滴不为用,山道崔嵬犹力耕”,巧妙地将垦山、用山同治水、治土结合起来,使江西的山地得到了比较好的利用。

  梯田修筑有比较高的技术要求,据《农书》记载,当时梯田的修筑根据山地构造与倾斜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一是在土山上修筑,依山的坡度“裁制重磴”,筑成阶梯状梯田;二是“土石相半”山坡上修筑的梯田,“垒石相次,包土成田”,垒石包土筑成田埂,以保护水土,石埂砌垒必须牢固,以防洪水冲垮;三是“山势峻极”的地方,山坡陡峻,无法修筑台阶梯田时,则“耩土而种,蹑坎而耘”,选择小块乎整的地筑田。

  方勺在《泊宅编》谈到福建梯田时说:“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29]梯田随山形环曲建筑蓄水洼地,配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作灌排之用。如果上有水源,便可自流灌溉,种植水稻,若无水源,也可种粟麦。梯田不仅在土地利用方式上有所进步,而且能够保持土地肥力,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使山区土地资源得以重复性利用。

  梯田适合于水量充沛的丘陵山区,而江西三面环山,降水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南宋紧张的人地矛盾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也为梯田开发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范成大关于袁州梯田的记录,可以推知当时袁州梯田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梯田之名也开始为人们使用。另外,江西其他地区的梯田开发也呈现一片繁荣景观,如杨万里形容江西永丰石磨岭梯田写道:“翠带千环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30]可见当时永丰梯田的发展盛况。

  梯田的开发,使江西土地利用范围扩大,粮食产量增加,人地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以致范成大写出“兹事且置饱吃饭,梯田米贱如黄埃”[31]的诗句。江西经济在南宋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史载:“(江南东西二路)茗荈、冶铸、金帛、粳稻之利,岁给县官用度,盖半天下之人焉”。[32]在南方各路中,江南东西两路开发的程度居于前列,粮食、布匹、丝绸和茶叶的供给均多于其他诸路,这一切与坚实的农业基础是分不开的。

  梯田发展和耕作技术的成熟进一步促使农民向山林进行垦田开发,“盖自江而南,井邑相望,所谓闲田旷土,盖无几也”,[33]致使井邑之间的土地几乎都成为耕田,“旷土”所剩无几,同时许多山区土地也渐次得到开发。南宋思想家朱熹说“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气”,[34]传达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南宋朝廷也颇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曾下诏鼓励耕植,高宗说过:“河东黑松林,祖宗时所以严禁采伐者,正为藉此为阻,以屏悍外夷耳”,[35]以河东地区黑松林曾发挥的抵御“外夷”作用来说明森林的重要性。

  南宋是北方人口南迁的一个高峰期,人口增多给农业发展带来好处,梯田的出现和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人地和谐发展的一个代表。不过,至明清时期,人口进一步激增,明洪武二十六年江西人口达到8,982,481人,清嘉庆达到23,046,999人,[36]劳动人民不得不向山地进一步垦殖,而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森林面积减少,洪涝灾害更加频繁。[37]

  梯田的出现无疑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并且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梯田开发与使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良好的植被覆盖,且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过度开发,带来的将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加重。在人口持续增长、人地矛盾比古代更加突出的当今社会,前车之鉴更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4]吴松弟.中国人口史(卷3)辽宋金元时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13][14][15][35](元)脱脱.宋史?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南宋)李纲.梁溪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6](南宋)陆九渊.象山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7][30](南宋)杨万里.诚斋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8][32](元)脱脱.宋史?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吴松弟.中国移民史(卷4)辽宋金元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l997.

[10](南宋)袁夔.絮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16](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2](元)脱脱.宋史?列传(卷430)[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7](德国)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8](北宋)曾巩.元丰类稿(卷19)洪州东门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9](北宋)谢邁.竹友集(卷8)狄守祠堂记[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20][21][22](南宋)祝穆.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3](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3)纪事?唐宋运漕米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l979.

[24][28](元)王祯.王祯农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5](北宋)王安石.王临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26](明)正德建昌府志(卷11)春日至云庄记[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

[27](南宋)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9](北宋)方勺.泊宅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1](南宋)范成大.石湘居士诗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33](南宋)陈傅良.永嘉先生八面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4](南宋)朱熹.朱子性理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6]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7]魏佐国.明清时期江西生态问題研究[J].江西师范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文章来源:《农业考古》201204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