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大棚蔬菜热的冷思考

  这几个月公众被一个一个闻之心跳的网络热门话题所刺激:上海黄浦江漂死猪、转基因主粮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蔬菜残留农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似乎要全面爆发似的。关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另一个说法是:必须遵循生态学、生物学的规律发展我国的农作物、畜牧种养模式。如果我们再加上已知的雾霾是同大力放开发展的汽车消费有关的话,我们就有理由反思:这些照搬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在政府将要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是不是有必要对现在已出现的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一些产业做一些反思?

  “谷贱伤农”迫使农民种大棚

  雪花飘飘的冬天,北方人的餐桌上有了西红柿、黄瓜、西瓜这些本来夏天才能够生长的蔬菜水果;在城乡超市里,一年四季均可买到任何季节生长的“时令”鲜蔬,这就是反季节蔬菜。它的普及得益于蔬菜大棚的广泛应用,这在中国仅有短短二十多年的历史。反季节蔬菜既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又让菜农们鼓起了“钱袋子”,有人欢呼这真是“一箭双雕”。山东某市有个著名的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大县,名列全国百强县(市),靠的就是这样的蔬菜产业。

  传统的中国农民几辈子都是与大田打交道的,为什么青睐种植大棚呢?笔者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经济效益高,同样的劳动种蔬菜回报远高于粮食。蔬菜的含水量在90%以上,有些高达96%,那就是说农民卖的蔬菜其实就变相卖水。不妨算这样一笔简单的账,就以蔬菜平均含水量90%计算,每斤大棚蔬菜现场平均卖2元一斤,其中的水分就占0.9斤,就是说农民出售1斤的蔬菜中的水就合1.8元,而这些水都是农民自己掘井抽的地下水,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粮食呢?粮食中的含水量仅12%,88%的都是干物质。粮食才卖1元左右一斤,北方收获一斤小麦至少要浇两遍水,光浇地费用就达200元/亩,就算生产1000斤小麦,收入也只有区区1000元!他卖的水才合0.12元/斤,扣除浇地的成本,每卖出一斤粮食农民自己要亏8分钱。这样的账目只要有小学生的水平就可以计算出来的。“谷贱伤农”,农民在种植传统作物与粮食之间,肯定选择种植蔬菜。

  二是蔬菜产量高。大棚中的蔬菜产量远高于大田的粮食作物,每亩西红柿、黄瓜的产量都在万斤以上,叶菜类的产量更高,因为出售的都是鲜重。这样计算下来,同样的劳动,得到的重量蔬菜远大于粮食,再加上蔬菜的平均价格高于粮食,这就造成了粮食没有人愿意种植,农民纷纷该种蔬菜。“一亩园、十亩田”,精明的农民都这样算账的时候,中国人吃的粮食就只有依赖进口了。那么,外国人傻吗?赔本种粮给中国人吃?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有文章专门讨论过。

  三是生长季节延长,不受季节限制。不仅大棚蔬菜含水量高、产量高,而且生长季节短,连以前不能利用的冬季也可以用来种植蔬菜,不受季节限制。一般地,种植黄瓜、西红柿可以种植2茬,种植叶菜类可以种4季。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大棚环境,延长了蔬菜生长的总时间。每茬黄瓜可生产1.5万斤,叶菜类每季每亩也可达上万斤,效益就大幅度提高了。

  四是集约化程度大大提高。为了在少量的土地上获得更大的收益,尽早收回建造大棚的投入,并赚更多的钱,菜农们一般是不会让大棚闲置的,即使在晒棚期间,他们也会种植一些露天蔬菜。辣椒、茄子、西红柿、西葫芦、芹菜,什么贵种什么,这是因为蔬菜大棚的空间小了,更容易实现集约化和单一化的种植,其目的无非是多收获一些蔬菜早上市早挣钱。

  五是不愁销路。城市人群一年四季都要吃蔬菜,尤其冬季也要吃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市场需求量是很大的。市民们以为这就是时尚。再加上围绕大棚蔬菜特殊产业链为之服务,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利可图,就使得大棚蔬菜生产不愁销路。这个产业链条如下:城市消费者—城市超市—城市蔬菜批发地—蔬菜运输户—蔬菜产地批发市场—蔬菜贩子(菜头)—蔬菜种植户。在这个产业链之外,还有化肥、农膜、农药供应商;为了满足长途运输需要,还有专门的蔬菜保鲜剂供应商;还有为运出车辆和司机服务的修理业和餐饮旅馆等等。由于不愁销路,有的是力气的农民就有了用武之地。别的农民看到种植大棚户赚了钱,纷纷仿效,于是蔬菜大棚遍地开花。

  大棚蔬菜隐患多

  从根本上讲,反季节设施改变了蔬菜的生物学本性,也正因为如此,反季节蔬菜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反季节蔬菜要想成功,首先得改良蔬菜生长的微环境,常规做法是将塑料膜笼罩在耕地上。塑料膜造成的阳光温室在提高了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同时,也打破了害虫的休眠规律;由于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较高,且常年不通风,病虫害滋生异常严重土壤线虫和有害微生物也因此活跃起来,造成了大棚蔬菜特有的病虫害。

  为了控制病虫害,菜农们只好借助于农药。七八分地的黄瓜大棚,一个生长季节下来,约使用300~800元的农药。更糟糕的是,为减少成本,菜农们普遍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这种农药不仅价格便宜(可减少20%成本),且药效强,杀虫立竿见影。很多人喜欢吃韭菜,然而韭蛆常生长在菜体内,表面喷洒农药很难起作用,菜农们就借助高毒甲胺磷灌根。其中的磷素还能起到肥料作用,灌根后韭菜生长茂盛、颜色浓绿、叶片肥大。甲胺磷既当药物又当肥料使用,在反季节韭菜生产中广为流行,从而使反季节生产的韭菜变成有名的“毒菜”,令很多知情的消费者们望而却步。

  温室大棚内连续种植相同的蔬菜,会出现产量明显下降,这在园艺学上称为“连作障碍”。为减少损失,菜农们常常借助大化肥弥补生长不足。且大多数农民相信“多施肥,多产出”,化肥添加量常常高达推荐量的2~5倍。大化肥使用除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外,更严重的是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这是因为塑料大棚内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化肥“冲不走、流不去、分解不掉”,迫使其垂直下渗,对地下水的污染就不可避免。常年使用大化肥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华北某地,80米以下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超过美国标准的100倍。近年来,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农民癌症发病率大幅度提高就跟大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不无关系。

  菜农们为了提前上市,往往不等蔬菜成熟就开始采摘,借助生长激素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催熟”。更有人为迎合消费者在感官上的需求,在蔬菜和水果中使用一些添加剂,其中以各种激素为主。所使用的激素中,赤霉素促进发育,膨大剂让果实长得大,乙烯利促早熟催红,等等。大棚黄瓜因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不容易开花座果,更有“聪明”的农民发明了“药剂”,使黄瓜“顶花带刺”,这些令黄瓜结果的药物竟然是给人使用的避孕药II号! 长期食用这种抹了雌性激素长大的黄瓜,儿童会过早性成熟,成年人则会导致不孕不育。

  蔬菜大棚里面的问题,菜农最清楚。因为他们种植的蔬菜是商品,是某种意义上的“水”货,他们清楚农药残留,有些有良心的菜农可能在采摘之前某段时间停止用药,但更多的菜农为了产量,不敢停止用药,再者他们也无法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有人喷洒保鲜剂。处于对自己健康的本能保护,菜农们对于自己种植的蔬菜一般是不吃的,他们专门留出了土地生产自己吃的蔬菜。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反季节蔬菜绝对不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也已暴露了食品污染、环境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粮食安全等多方面的隐患。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蔬菜生产上,适当控制反季节蔬菜规模,压缩设施农业;积极发展有机种植或绿色种植;利用国家自然热量资源生产顺季节时令蔬菜等,均不失为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博客2013-3-18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