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俗:正月里闹元宵 送瘟神好运到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起源

  1.汉文帝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2.道教的“三元说”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3.东汉明帝点灯敬佛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4.起源于“火把节”

  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1]

  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有人肤浅臆想的七夕。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此为例证。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绣金匾歌词

歌手:郭兰英

  •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
  • 金匾绣咱的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
  • 二月里挂春风,金匾绣的红
  • 金匾上绣的是,救星毛泽东
  • 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主席
  • 你一心为我们,我们拥护你
  • 二秀总司令,革命的老英雄
  • 为人民谋生存,能过好光景
  • 三秀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
  • 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你

东南舁闹元宵活动再现古老风俗  传统祈福活动——送瘟神

  春节期间,我市各乡村有着许多独特的习俗。郊区西南舁乡东南舁村每年正月初十都要进行一项古老的传统祈福活动———送瘟神,这项活动在我市周边地区仅此一家。如今,这项传统活动正在东南舁村村支两委和舁上文化研究会的推动下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项目。

  正月初十晚,东南舁村举行了此项民俗表演,把在本村世代流传的传统习俗展现在从十里八村赶来观看的村民前,不少民俗研究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还将整个过程摄制下来,为申报做资料。

  夜幕降临后,村民们举着各式灯笼,排着长队,挨家挨户地绕村一周开始“送瘟神”。800多人组成的长队,如同一条长龙,蜿蜒在山村之中。绕村一圈后,队伍集中到场子上进行表演,也就是咱本地人所说的“闹红火”,节目大都以花灯为道具,以体现村民日常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形式上主要以秧歌和迓鼓为主,随着时代发展也加入了现代舞蹈,迓鼓的唱词中也加入了新农村建设等新内容。

  闹红火结束后,村民们便抬着瘟神塑像,一路上吹吹打打,一直送到村外,经过一番祭拜、祈福之后,将瘟神像烧毁,然后再把象征平安的苹果分给众人。

  据舁上文化研究会常务顾问高瑞清介绍,“送瘟神”活动起源于南方沿海地区,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多见,长江以北只有山西和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有这样的习俗,举行时间多集中在农历的五月或七月,而像东南舁村在正月里举行这样活动的比较少见。

  在当地村民心中,“瘟神”不仅是瘟疫的化身,还代表了所有的疾病与灾难,在每年岁首举行这样的活动,更多地寄托了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通达的美好祝愿。

  当地村民们说,这种习俗是他们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而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对于这种独特的传统习俗,东南舁村村支两委和舁上文化研究会将其进行了挖掘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使这项东南舁村的特色古风俗长久留传下去。 (李俊琴)

  【现场活动视频】“马灯”送瘟神

  “马灯”是长江中下游一带民间在元宵灯节期间搞的一种驱除疫鬼的傩祭活动。其渊源可追溯至《诗经》有记载的“祃祭”,即出师前祈祷胜利的师祭。据传授马灯的灯师说:马灯是太平天国军的受伤军士,流散后隐居乡间,时逢战争过后发“人瘟”,于是将马灯传授给当地老百姓驱逐瘟神的。

  芜湖县的马灯有数种,一种是用蔑扎成马头、马屁股,蒙了布前后点灯的,这种马灯在别处也曾见。白马山汪坳村一带的马灯以列阵、演武为表演形式。为了方便,“马头”是细长筒状约1米长,绸子塞棉花做的。

  老长沙元宵很闹很狂欢  狮舞赞唱《送瘟神》

  那时,长沙的元宵,龙腾狮跃,春节长假经过元宵的狂欢后,就像开了个收心会。每个老长沙人都会对后辈说:过了元宵节,就是“泥鳅怀肚,各走各路”了。

  玩龙灯玩出故事来

  住在营盘西路旁左局街32号的杨娭毑谈起旧日元宵生活,她就记得长沙乡村和城市舞动的龙,让整个长沙在沸腾。她自己也舞过龙,土改后,移风易俗,长沙女子也组成女子龙灯队,与男子龙灯竞争,她说,舞龙要劳动力,衣服全部汗透,拧得出水来。但每个人都很兴奋,那时的龙灯好看又好玩,可以排出大棋盘、小棋盘及猴子跳圈等种种图案。

  杨娭毑的讲述,也许会让一位台胞觉得太过小儿科,这位叫邹觉民的台胞是个骄傲的长沙人,1981年,他在海峡那头撰文怀乡说:“何处的龙灯狮子,可以抡元夺魁?我必毫不犹豫地答曰:惟楚有材,湖南第一。”

  他说,湘人玩龙灯拱狮子,多变化,精技巧,明穿插,重艺术,尚团结,讲协同,能言语,可唱歌,静似花团锦簇,动如豪气凌云,花样新奇,多姿多彩,能应音节节奏,升沉起伏,能承指挥命意,旋游盘桓,欲低则如龙游浅水,曲折蠕行;欲高则可激昂青云,摘星抹日,千娇百媚,万景全归,揉和情感,美化威仪,集瘦腴疏密之成,显摇头摆尾之神采。

  他举例说,玩龙灯如果第一个故事玩的是蜻蜓戏水,接着玩蝴蝶采金瓜。在玩龙珠的指挥下,首先就得让龙灯显示四翅六足,头尾分明,高低起伏,或飞或翔,乘风摇荡,俨如唐人诗句中所说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描述姿态。但,顷刻之间,龙珠棒动,经过一番换笆斢把,三压七,五盖九,四穿一,二交六之后(龙灯一节称一笆)彼此互换交执,即有一个栩栩如生的蝴蝶,站立于金瓜之上,点首翘尾,振翅欲飞,这个图案的拼成,系以龙之头尾借作蝴蝶头尾,将龙珠放置中央以示为瓜,能令观众触目之下,即知玩的是蝴蝶采金瓜。若辈玩灯勇士,技术熟练,动作敏捷,在万人瞻仰之下,变更任何故事,均以身手活泼、动态健美著称,绝不拖泥带水,露出拙状,转瞬之间即凭几根木把,交织扭捆,组成形形色色历史故事。如表演毛国珍打铁、永乐观灯、污泥河救主、渭水访贤、刘十娘杀钗、观音坐莲、唐僧取经、渔翁戏蚌、武松打虎、霸王别姬诸史事,均以图案显示出来,即如其事,如其人,如其物,可令欣赏的人们叹为观止。

  邹觉民说:每一盏龙灯的指挥(湘语唤一条龙为一盏灯),全部掌握在玩龙珠的一人手里,司此职者皆杰出人选方可胜任,如果心中没有韫藏故事甚多,既不可担任玩珠,复无资格客串指挥。

  70多年前,他曾见一盏长沙南乡陈姓族灯,玩过一条住有五千户的市镇,从街头至街尾,穷一日之力,表演故事,堂堂精彩,个个出新,既经推出,绝不重玩。邹觉民认为,那位玩珠指挥,可谓饱学之士,胸怀十万甲兵。

  湘春路的容爹说,当年玩龙灯者,都是勇敢健美的男子,在元宵这天,人们用花炮往他们的身上冲,而他们也往往打着赤膊,据说,因为身上涂有草药,并不会被烟花所灼伤,由此亦可见当年龙灯腾舞的狂欢。

  玩狮子既会舞又会唱

  港片中李连杰主演的《狮王争霸》中让闽粤狮舞大出风头。但相当多的老长沙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说,元宵闽粤狮舞,他们拱的无非是哑巴狮子。

  元宵节中的长沙狮舞,论惊险有爬上叠起六层方桌的“登高衔彩球”,一点也不亚于港片中“黄飞鸿”的表现。

  长沙狮舞最出奇的地方,既会舞,又会唱。长沙狮舞俗称拱讨米狮子。这种狮舞,并不是一种嬉春贺节的纯义务娱乐。邹觉民解释说,讨米狮子含有“梧桐叶落,一根光棍打秋风”的意味存焉,换言之,就是在求贵府破费一点,打发几文。

  一组元宵舞狮班子至少需要六人以上,二人舞狮,一个赞唱,另需三四人敲锣打鼓。

  拱讨米狮子,“所表演节目,能以五尺之布,穷二人之力,遵令表达,演得惟妙惟肖,酷似逼真”。

  上世纪80年代,时任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佘腾辉曾组织发动各文化馆进行过一次长沙市民间歌谣收集,在当年就搜出了好多元宵狮舞的赞唱。

  其中一首1986年8月由南托乡唐玉和演唱,黄滚记录的赞唱中,就呈现长沙狮舞的种种精彩节目名目,这首赞狮歌,大约是舞狮从外面进入主家大门,一位赞唱祈福的赞歌,狮子做种种绘神绘色表演,而后面则有锣鼓伴奏,歌曰:

  喂,神狮进门来,四脚踏金阶,两边锣鼓响,二位伙计耍起来。

  喂,神狮头上一点青,二位伙计听分明,别的故事以后扯,你跟东家老板送个新财神。

  喂,神狮头上一点青,咯真正是东家老板的新财神。财神跨黑虎,右手一锭银。财神不是别一个,封神榜上赵公明。手执金鞭常进宝,时时赶上宝和金。

  喂,神狮头上一点青,要请二位伙计听商量,别的故事慢慢耍,耍个何仙姑提花篮。

  喂,神狮头上一点青,咯真正是何仙姑提花篮,八仙飘海神通显,自古到今把名扬。

  喂,神狮一耍脑抬抬,二位伙计听开怀,别的故事慢慢耍,耍个姜太公稳坐钓鱼台。钓鱼台,钓鱼台,一钓周朝八百载,二钓文王访贤来,三来搭帮伍吉去砍柴。

  喂,神狮一耍把头摇,二位伙计听根苗,别的故事慢慢扯,耍个刘海去砍樵。

  喂,神狮一耍把头摇,咯真正是刘海去砍樵。山中巧遇胡大姐,斧头神去降金妖。刘海成仙把名标。

  喂,神狮越耍越有味,伙计躲在狮衣内,别的故事往后扯,暂且耍个槐荫会。

  喂,神狮越耍越有味,咯真正是耍的槐荫会。董永卖身行孝郎,七仙姑下凡配成双。

  喂,锣莫打,鼓莫擂,神狮尽耍也无味,惊动堂前的贵客,一齐多谢,又少陪。

  据调查,长沙元宵狮舞唱词,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歌词,全凭赞唱人员随口应对,但得洗口,以免以不祥语句触犯禁忌。舞狮的赞唱,多采用通俗民腔俚调,谐音塞脚,湘人俗称“对同”。

  台湾邹觉民说,70多年前的老长沙,他有位乡人绰号刘得弄。某岁拱讨米狮子一组,进入富室张三合家拱弄狮子,恰逢张宅华厦落成未久,刘得弄以这个题材,借《惜时贤文》谐语取作韵脚,唱道:

  黄狮一耍一点清,恭喜老太爷起座好华亭。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他自命得意之作,殊不知语涉讽刺,触怒张三合。张怒撕刘得弄狮衣道具。刘见冒犯巨室,遂将出事原委详告都总老爷彭弗泉先生,请求居中斡旋。彭即代改三四两句,率同刘得弄,敲锣打鼓,鸣鞭放炮,再往拱舞,张三合见都总老爷大驾同来,即出迎接,彭即令刘得弄,敲锣打鼓,再舞再唱云:

  黄狮一耍一点清,恭喜老太爷起座好华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彭即在旁大打圆场说,赞得美,赞得妙。如是一场风波,就此笑散。张三合大开出门(湘谚:请客为出门),举酒属客,皆大欢喜。此为真人真事。

  狮舞赞唱《送瘟神》

  老长沙元宵常有舞狮习俗,一些小康人家希望舞狮能为他们带走凶灾,带来福气。

  1986年桂东山在长沙县搜集到的狮舞赞唱为《送瘟神》,歌中唱道:

  狮子来要张牙露齿,去要稳口藏身。金毛大将过路身,特将主家的猪瘟、牛瘟、鸡瘟、鸭瘟、鹅瘟、豺狗、野猫,一齐拜托金毛大神送走上昆仑。

  聪明的主人听闻此类赞词,定会故意不与红包,挽留狮子,多拱多耍多出吉语。这时舞狮者,会要求休息,快来红包,秦石蛟在望城白泉乡炭塘子收集到的是《收灯歌》,应于这种时节赞唱:

  锣也停来鼓也歇,停锣住鼓赞花灯。花灯本是唐王造,自古流传到如今。花灯迎接高堂上,香花蜡烛两边分。赞你家家户户盛,年年月月享太平。赞你田里禾苗好,一年胜过两年春。赞你栏中耕牛盛,猪在栏里长千斤。赞你家家鸡鸭盛,早晚归宿数不清。前头打发花灯去,后头累累进黄金。

  估计秦石蛟在1979年采集于望城白泉乡炭塘子刘进强所唱的《收灯歌》,可能就是舞狮人辞谢主家挽留,催促快打发红包好到另外人家演出的歌谣。

  如今,长沙会说话的狮子远去了。

  老长沙龙腾狮舞的元宵,也一天天离我们疏远且陌生,实在令人叹息。

来源:阳泉晚报

湖北荆楚元宵年年过——宫廷灯会送瘟神

  又是一年元宵时。按中国传统,在这天,人们要吃汤圆、点彩灯、走百病、迎紫姑。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过了这天,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正式开始,所以元宵节全民欢庆,祈福祈财,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因此,“正月十五闹元宵”成为普遍习俗。

  不过,由于各地文化不同,人们过元宵的风俗各异。在湖北,楚文化、秦巴文化、土家文化、中原文化,百花齐放。所以荆楚各地,过元宵节均发展出独特的风俗习惯。下面,就让记者带你去了解在湖北可体验到的N种元宵习俗。

  • 江汉平原(楚文化):关帝庙会 请“七姐” 偷青
  • 代表地区:荆州、孝感、黄石

  荆州人敬仰、崇拜关公,已成延续千年的习俗。荆州元宵节当天,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闹腾得红红火火。而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龙。另外,元宵节也是荆州人的“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孝感是民间故事《天仙配》发源地,因此孝感老百姓认为在正月能请到“七姐”下凡(董永故事中的七仙女)将预兆一年吉祥如意。元宵当天,孝感乡村少女在年长妇女的带领下,悬灯焚香,轻击铜磬,反复吟唱一首古老的歌谣。另有人在大堂中放张大木桌,桌旁有两少女相对端只竹筛,筛面向下,筛边绑一根筷子,筷子立在盛有白米的餐盘中,当反复吟唱歌谣完毕时,少女便会问自己今后的婚嫁会不会好,其他人则或问年成,或问财运。另外孝感云梦县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

  在中国,偷盗行为历来为百姓所不齿。但在黄石阳新,元宵节“偷者”光明正大,而“被偷者”无动于衷,民间谓之“偷青”。当晚,小孩子早早吃完饭,准备好袋子,等待月亮升起,然后去“偷”别人家的菜,而且当地还有俗话说“偷来葱,吃了就聪明;偷来蒜,就是算术快”。

  • 鄂西北(秦巴文化):宫廷灯会 送瘟神
  • 代表地区:十堰、神农架

  十堰人特重视元宵节,要举行玩灯会,比如舞龙、玩狮子、划彩莲船、舞蚌壳、踩高跷等。其中以十堰房县的“火龙”灯会最出名。元宵节期间,房县东西南北四条街和东西北三个“关”和南门每个地方各出一条龙,分为固定八色,先在正月十二巡游,然后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每晚由赤膊男子舞灯,各地百姓用“花子”(一种喷出礼花火焰的手持焰火)烧龙,晚上远看,犹如龙在火海游。正月十七日收灯,所有的龙灯都要烧掉。据说房县“火龙”灯有整套规矩,是从庐陵王宫中传下来的,千年以前房县是唐朝皇帝李显曾经的流放地(时称庐陵王)。除了龙灯,还有各种排灯、彩船、花鼓、皮影、高跷、秧歌、舞狮、竹马、节节高等民间艺术形式。

  在十堰和神农架地区,玩灯者还会挨家挨户拜年。农户普遍认为灯能扫邪气,避瘟疫,所以都极其欢迎狮子龙灯采莲船进门。春节过毕,传统习惯要烧掉龙灯彩船,蚌壳等娱乐用具,谓之“倒灯”,意在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另外在神农架和房县,元宵节当天天快摸黑时,山村农民家家户户在住宅四周燃烧干柴烈火,迎着冲天火光放鞭炮,谓之赶“毛狗”(毛狗即狡猾多端的狐狸)。农家还习惯蒸12个馒头,闰月年份蒸13个做上记号,依次摆放在蒸笼里蒸,蒸熟后视馒头水汽多少来预料来年相对应月份的旱涝情况。

来源:长江商报

另附:莆田端午节“化船”送瘟神

  端午节源于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而在莆田千年传承中也注入地域文化色彩。“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这首流行民间歌谣道出莆田人过端午节习俗。由于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天天过节,民间又称端午节为“五日节”。

  相传妈祖曾以菖蒲熬汤为百姓治病,将菖蒲贴在病者门前驱邪消灾,所以端午节期间莆田民众习惯在自家门边插菖蒲和艾草。到了初五中午,家家户户依照旧俗吃面,用蒲香、蛋草、豆荚等煮蛋熬成 “午时水”沐浴,用以防疫送瘟;且认为不怕雨淋。小孩沐浴后还要在腋下,耳后和鼻孔涂“雄黄”粉,穿新衣服,胸挂五色线编织成的香袋,内装“午时水”煮的蛋和鲜桃。

  灵川东汾村端午节期间,还要在五帝庙举行“化船”(即“烧船”)送瘟神祈平安庙会。当天下午,村民们吃完面,洗过“午时水”,便纷纷到五帝庙前殿,观赏一艘制作精美大型圣船和三十多艘形态各异的小凤船。这些祭祀品从农历四月初一开始制作,动工时还要举行演戏等仪式。老艺人先用杉木和竹子做骨架,再用五颜六色油光纸剪成各种图案装裱,最大圣船长9米,宽和高约2米多,船桅高8米。船上件件纸制楼阁、戏台、庙宇和各种人物造型生动,尤为显眼的是站在船首的两樽红绿面苏爷,制作精巧的头部可随风摆动,手提铁链铁枷摆出捉拿妖魔态势,保佑四方民众平安。这艘价值上万元的圣船,每年由一位村民自愿捐资兴建,并在祭船仪式充当谢主。

  黄昏时刻,方圆30里民众接踵赶来,挤满戏台前大殿内外。为防下雨,圣船淋破,原本在大埕举行的升桅祭祀仪式改在殿内进行(见图)。谢主一家人在供桌上摆满祭品,法师开始做道场,用鸡血给圣船和船上所有神像点眼,谢主一家人不停叩首膜拜。

  随后,八位年轻人在圣船两边不停摇晃,表示船已在海边等待出发。随着阵阵锣鼓声,法师双手托着小凤船,在一团团象征海浪的火团引领下绕圈前进,在神龛与圣船之间连续往返42次,才把神灵全部请上圣船。晚上八点左右,铳枪齐鸣,焰火腾空,执事乡老和戏台上八仙一齐跪拜,护送神灵出驾。八位壮汉在众人簇拥下把圣船抬到下埕贡银堆,紧随其后的是三十多只凤船,在僮身挥剑中点火焚化。顿时烈焰飞腾、火光冲天。在人们的心目中,各种瘟神已随着熊熊烈火化为灰烬,大家一起祈盼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徐学仕文/图

莆田文化网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