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
——制度信任与人际信任互为补充

  1973年11月21日,一个意在推动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和谐相处的节日——“世界问候日”诞生了。今年的“世界问候日”,记者观察到,多地志愿者发起“给陌生人送问候”等活动。在山东大学校园里,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在“世界问候日”这天给陌生人一个微笑,道一声“你好”,让自身的行动为都市生活增添一份温情。  有学者就此表示,“冷漠”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信任机制疲弱的表现。如何重构人际交往间的信任关系将是学界思考的方向。

社会转型弱化“熟人信任”机制  

  在费孝通的“熟人社会”中,人际交往主要在地缘和血缘等狭窄的区域内展开,人际之间的信任关系源自于人品、声望等;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频繁流动构筑了“生人社会”的形成,其人际交往的不确定性加速了“熟人信任”机制的失效。  

  根据近期对7座城市的走访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宜音认为,当前社会信任的弱化与现代社会风险的提高有一定关系。“现在民众面对的社会风险日益增加,如在消费过程中,我们很难对商家完全信任。因此,要不要同陌生人交往、要不要帮助陌生人,这些都需要个体作出理性判断。”杨宜音认为,“生人社会”民众流动性大,需要经常和陌生人打交道,风险的增加使得个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很难建立,“熟人社会”的信任机制正在弱化。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忠武分析道:“在‘熟人社会’,人们相互掌握的信息是对称的,在交往行为的决策和行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也是一定的;而‘生人社会’中人们之间不对称的信息量,让彼此间产生了更多不确定性,这增大了交往行为的决策和行动等方面的风险。”  

社会交往不能缺少信任  

  虽然现代社会转型让个人利益风险不断增加,但学者呼吁,作为社会关系的本质存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不能缺少信任。  

  “人类的演化历程已经表明,群居生活形成的信任机制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王忠武认为,风险越大就越需要资源来维持,除了物质资源,我们还需要社会交往关系这类精神资源。人际交往中的信任既是理性的社会资源投入,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感情需求。  

  “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了现代社会交往中的普遍准则,建立人际间的和谐就成了空话;当一句‘你好’都得不到回应时,陌生人之间的互助就显得尤为‘奢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余达淮对记者表示,“社会信任的缺失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社会共识将难以凝聚,社会权威将难以树立,社会秩序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生人社会”:以制度保障信任机制重建  

  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熟人社会”的诸多特征虽然仍有所保留,但就整体而言,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城市社会正从“熟人社会”逐步转向“生人社会”。在传统社会的信任机制逐步“瓦解”,新的信任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当前,如何构建社会的信任机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杨宜音说,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陌生世界打交道,不断增加与陌生人交往的经验,形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要将重构社会信任的着力点放在建立完善的制度上,以制度信任来弥补人际信任的缺失。  

  余达淮认为,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现代社会的信任机制,并遵循中国社会的内在规律,从自身的“传统”中发展出自己的“现代化”。以当前不断完善的社区生活方式为例,余达淮建议,应在公共服务层面上以社区的名义建立与其他社区、社区内部居民间的沟通和互动,以此来消除陌生感,增加邻里间的信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83期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