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

  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是一个生态过程,它的产生、发展、繁荣与衰败与生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生态场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就是建构、恢复、保护、优化相应的生态场。本文欲用生态场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研究。

一、建构意识场

  意识是人行动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赖于人们保护意识的建立和提高,没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就不会有积极的保护行动。2003 年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公布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在世界上形成热潮。对中国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引进是一场文化思想的革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重要的精神家园。用文化的眼光来审视生活而不是仅用政治的标准来贴标签,对中国人来讲是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伟大创造,它蕴含着审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重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诗意生存的象征,在古代苦难而漫长的生活中人们以什么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他们所运用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们带来了慰藉,带来了欢笑,让最底层的群众也能通过审美而实现自己的“诗意栖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和文化身份的象征,是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伟大成果,它见证着民族的历史,显示着民族的文化,体现着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它所蕴含的创造性想象、思想方法是我们今天开展文化创新、产业创造的重要资源。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使文化经济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国民经济的1/3以上,这生动地说明了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它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败和消失,危及的将不仅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而且它还将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民族的生存安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绝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民族生存的大业。目前,加强教育、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以文化的眼光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对待宝贝的态度来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当务之急。

二、恢复生活场

  生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肥沃土壤。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在特定的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民俗学上把产生民间艺术的特定生活环境谓之生活场。特定的“生活相”和“生活流”形成了特定的生活场,从而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失去了生活场,就可能会失去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发展依赖的正是良好的生活场。以戏曲为例,它的发展就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过去,很多时候唱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欣赏活动,而是一种生活需要。比如,过去敬神、生孩子、祝寿、结婚、老人去世等都要唱戏,就连惩罚错误、解决矛盾也要唱戏。戏曲与生活如此紧密的联系使人们感到,只要生活在继续,唱戏就不会停止。在传统社会中,民间信仰及相应的仪式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相当大的,多数民间艺术的发展都与民间信仰及相应的仪式活动相关。河南省焦作市流行的“哼小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哼小车”歌舞相间、唱腔独特、剧目丰富、贴近生活,现已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调查发现,“哼小车”的发展和当地的“行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行水”是当地春节时祭祀火神的民间文艺汇演活动)。从“哼小车”运作的情况看,可以说它是专为祭祀服务的艺术,当地的“哼小车”队基本上都是因“行水”的需要而成立,其演出也主要在“行水”时。

  “文化大革命”中禁止敬神活动,多数村的“行水”被迫停止,“哼小车”也因此停演。“文化大革命”后有些村庄又恢复了“行水”,“哼小车”便又重新活动起来了。可见,“行水”这种娱神娱人的活动是“哼小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生活是“哼小车”发展的基础,要保护“哼小车”,就必须保护“行水”这一生活习俗;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保护相应的生活场。

  近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生活基础正在一步步地丧失,适宜的生活场在不断消退。随着人们在意识上越来越背离传统和生活上越来越追求现代化,传统的生活方式渐次退场,传统的习俗、信仰等要么改变,要么消失,艺术和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少。昔日生活习俗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今天多数已变得可有可无。更为严重的是,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文明中创造出来的诗性艺术,很难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中。乡村是传统艺术的主要生存空间。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流向城市,青壮年和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外出,使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出现了“空巢村”现象。“空巢村”的出现,使多种活动无法开展。原来只有青壮年才能表演的节目’,如武术、旱船、舞狮子等,如今由于缺乏年轻人多数已难再开展。农村的衰败意味着传统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没落。城市作为接受现代文化的前沿阵地,人们在意识上对传统的远离,更使传统文化在这里难以觅到多少生存空间。

  与城市化相伴随,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中心化对传统文化生存造成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民间艺术多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们中的大部分主要流行在乡村。乡村的自然环境、生活氛围和群众的精神需要,构成了民间艺术良好的小环境。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可以把这种小环境称之为具体文化的“小生境”。“小生境”对具体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乡村优美的环境、空旷的田野、悠然的生活,造就了民间艺术纯朴、豪迈、诗性的艺术特质。乡野艺术粗犷、豪放的特点,只有在乡野中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并找到它的知音。河南省焦作市流行的怀梆戏,大口大腔、节奏鲜明、粗犷豪放。旧时演出没有扩音设备,据说有的演员演唱的声音能在5公里之外听到。尤其是其特有的伴奏乐器——大弦,用很粗的牛皮弦和硬弓演奏,演奏者没有15公斤的力气拉不响。这种弦演奏起来声音也能在5公里之外听到。这样的演出放在城市的剧院里,其震耳欲聋的声音还可能会令城市里听惯了温柔、优雅小调的人们感到不舒服。乡村特定的生活氛围和自然条件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特定的环境,让民间艺术在它固有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对它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集中到城市,产生于乡间、发展于乡间、深受乡间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不得不向城市这个中心转移了。现在,乡间艺术如果不借助城市这个舞台,就很难受到社会的重视,如果不被居住在城市里的官员、专家、文人重视,就不会有发展的机会。民间戏曲全面向城市靠拢的结果,使它越来越丧失其乡土性和草根性,越来越背离了它传统的生态环境。

  生活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如何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场,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如在城市化过程中能否兼顾传统文化的发展,从长远考虑保留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乡村及其生活,在城市小区的建设中考虑人们聚居生活的传统,把原来的村落规划在同一个小区内,为他们延续传统习俗和文化提供条件,等等。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兼顾—下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发展留下一些生活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三、优化文化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中,多种文化形式存在所带来的文化间的借鉴与砥砺,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相应的文化空间对其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氛围和文化空间都可以看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文化场。

  考察民间艺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某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往往不是一枝独秀,而总是在多样艺术的共同发展中走向繁荣的。如地方戏曲的兴盛,往往与当地音乐、舞蹈、说唱艺术甚至武术等多种民间艺术的兴盛有关。河南省武陟县冯丈村怀梆戏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化大革命”前冯丈村的怀梆戏班远近闻名,据说与多村对戏未曾输过。另外该村曾有4个文艺表演队:怀梆旱船、哼小车、高跷、武术,由于每个表演队都需要很多演员,所以当时村中差不多所有的年轻人都参加了各种表演队。那时,如果哪个年轻人没有参加表演队,大家会看不起他,他也会感到很丢人,这种全民热爱艺术的氛围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多样艺术的共同繁荣为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场,在这样的文化生态场中,良好的艺术氛围不仅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也为艺术间的相互借鉴和砥砺创造了条件。这一点在河南曲剧的发展当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曲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大量吸收了鼓子曲的成分’而且也吸收了豫剧、京剧等多种艺术的成分。如果没有多种艺术形式的存在,曲剧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在文化场的保护中除了重视多样文化的发展之外,还应该重视相关文化空间的保护。“‘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形式和举足轻重的保护对象,其存在的杨0价值和理论依据在于它完整地、综合地、真实地、生态地、生活地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是特定的生活、观念和情感的凝聚和象征,特定的文化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构建了特定的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特定的场域中产生和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离开了特定的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能会停滞、衰弱甚至消亡。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州含山蚕花节,它作为一种祭祀、祈福和狂欢活动,既与信仰、习俗、生活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含山特定的地理环境、寺庙、古塔等不能分开。这里孤峰独傲的山头,历史悠久的古庙、古塔、神像等都是构成含山蚕花节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试想,如果没有了山、没有了庙,人们还怎么祭拜、到哪儿去祈福?在古代社会中,寺庙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的地方。寺庙、戏楼等作为物质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河南省焦作市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庙宇曾经非常密集,一个平常的小村就会有五六座庙,大一点的村或集镇则会有十几、几十座庙,一个县寺庙的总数可能达到上百个甚至几百个。为数众多的寺庙大量地举行庙会、艺术演出等活动,为民间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寺庙及其相应的庙会作为“特殊的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创造了机会,提供了空间,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此外,家祠、古戏台、历史街区、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等作为文化空间,在不同项目的发展中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由于多种灾难频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寺庙和戏楼为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中国大地上的寺庙、戏楼林立,后来,从国民党的打神拉庙运动开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文化大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的寺庙、戏楼被毁坏殆尽。河南省焦作市20世纪30年代前有戏楼四百多座,而今天这里残留的古戏楼已不足十座,并且多数破败不堪、摇摇欲坠。“一种文化空间的丧失,也是一种意义的丧失”。寺庙和戏楼的消失不仅使民间文艺失去了展演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响L人们的信念、意识和情感。在信仰丧失、演出场地被迫转换之后,原曾极为虔诚的表演现在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游戏。于是经费、人员、管理等相关问题接踵而至,而且这些成了制约民间艺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把“文化空间”作为单独的类别列出,我国也应该尽快把“文化空间”列入保护内容。

四、改善物质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虽在精神方面,但其运作却离不开物质因素,这不仅是说其呈现的方式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且也是指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财力、物力的支撑。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作都离不开人员、道具、场地以及其他相关的物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场。

  在传统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场相对是良好的,因为,传统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一般都是建立在敬神祭祀、生活需要等基础上,寺庙、神会等是其发展的主要支持者。过去的寺庙、神会多数有自己的田产、香火收入等,解决相关费用并不是特别困难。同时,相应的组织还会通过向群众募捐等方式解决物质需要问题。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较少受物质的困扰。

  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运的根本改变依赖于物质场的增强。只有建立了强大的物质场,才能保证它的有序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强大的物质场?首先,政府要重视,要加大投入。政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者,只有政府充分重视,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才会有效地改变保护的被动局面。其次,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积极支持。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每个人都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靠政府有限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再次,增强自我生存能力。外力保护固然是必要的,但长远发展必须靠自己。这就要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单位要积极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探索产业化等新的运作方式。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场的改善不仅是简单的增加投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摆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历史的发展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虽然和物质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繁荣和发达却并不完全出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现在相比,物质条件并不见得更为优越,但民间艺术却在那个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艺人们在回忆的时候都说,那时候饿着肚子表演的劲头大得很。为什么人们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还会有那么高的表演热情,关键在于人的精神状态。那个时期良好的艺术氛围、浪漫的艺术情怀、诗意的生活情调使人们对艺术充满了热情,那时人们把精神看得比物质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蔑视物质而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各种表演和技艺中。艺术化地生存是人的一种诗性的、高层次的生命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给人带来了精神的愉快和慰藉。在追求精神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摆脱物质的羁绊,显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保护自然场

  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鲁枢元先生曾说:“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或影响了这个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政治生活的形态,同时也塑造了这一地区人的性格风貌和精神气质,从而也就影响了这一地区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个性的形成总是和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直接相关,如信天游离不开黄土高原,江南田歌则不能脱离江南水乡的劳动生活。自然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这种决定作用,我们称之为“自然场”。

  自然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试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在古代以农业为中心的社会中,自然条件无疑是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考察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发现,古老文明往往是在那些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最先发展,如中国的黄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总是在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地方最先产生和发展。良好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富庶的生活、崇高的信仰、良好的教育、频繁的文化交流等,这些都直接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二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的风格。布封说过“风格却是本人”。艺术的风格往往就是人性格的表现。而一个区域居住人群性格的形成大多又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海派、京派艺术风格的差异,就是由不同环境影响下人的性格差异造成的。中国江南地区气候温暖,人的性格温和、柔婉,其艺术以昆曲、越剧等为例,展现的是优美、婉约的风韵;而中国北方冷暖变化大,气候相对恶劣,人的性格则粗犷、豪放,其艺术以京剧、秦腔等为代表,呈现的则是粗犷、豪放的风格。焦作地区流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其风格的形成也很典型地体现了环境的作用。焦作地处中国北方,这里的人热情、直爽、豪放、朴实,反映在戏曲上,就是怀梆那种粗犷、豪放、激昂、大口大腔的旋律。怀梆用大本腔演唱,调式一般为A调或G 调,声音激昂慷慨,常常给人大喊大叫的感觉,其剧目和表演动作也都体现了宏阔、激越、奔放的风格,当地人在欣赏怀梆时常用“过瘾”来形容。

  三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的诗性气质,从多方面带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第一,美丽的自然景观培育了人的诗性气质,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情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可以发现,多数项目都与审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传承实际上是以审美为主的活动。第二,优美的自然景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创造,带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这里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区内河流纵横、山泉密布,自古就是著名的风景区。优美的风景曾吸引了包括皇帝在内的大量文人墨客,他们游历此地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清乾隆皇帝的《驻跸竹坞》、王维的《玉真公主山居》、李白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杜甫的《天坛忆昔》、韩愈的《题西白涧》等。此外,著名画家郭熙、荆浩,著名音乐家朱载堉等也都长期在怀庆府活动,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还被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当地怀梆戏、唢呐选用,如享誉世界的大音乐家朱载堉的音乐和文学作品等。一个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往往会成为一个“美的创造场”。在这个“美的创造场”内,多样艺术的枝繁叶茂自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茁壮成长。第三,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僧侣、道士在此设庙建观,频繁举行的宗教仪式活动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自然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视相关自然环境的保护,优化其自然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具体的保护,笔者认为有两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其一,就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地富有特征的环境。其二,应该注意恢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优美与和谐。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其环境密切相关。要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从保护生态场入手,通过优化其生态环境,实现整体性的保护。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原文约15000字,《新华文摘》2012年第16期转载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