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的特殊栽培——《中国稻作史》第四章(十)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

十、稻的特殊栽培

  以上所述为水田育秧栽培的一季稻,是最普遍的稻作。此外,还有旱稻、再生稻、间作稻、连作稻、混播稻、浮水稻等特殊栽培方式,现分述如次。

  (一)旱稻 即陆稻,古籍上也称陵稻。旱稻的起源甚早,甚至有人主张旱稻的栽培先于水稻(详见第一章水稻和陆稻的分化部分)。但因水田栽培的稻作发展很快,其规模远非旱稻可比,因而旱稻显得似乎是一种不普遍的特殊栽培。专门叙述旱稻栽培的首见于《齐民要术》旱稻第十一,因为是直播,其栽培方法主要同北方旱地种禾黍等的整地、除草要求类似。所不同者要求浸种催芽后再下种。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山区旱稻常常不是单作,而是同其他作物混播(详见第一章)。

  (二)再生稻 又名再撩、魏撩、传稻、稻孙、再熟稻等。再生稻利用的最早记载是《广志》(西晋·郭义恭撰):“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原书佚,此据《齐民要术》水稻篇转引)从播种期看,所谓南方当在今两广一带。但《广志》只记其事而无再生稻的专称。再生稻最初名“稻孙”,见于东晋·张湛的《养生要集》。“稻已割而复抽曰稻孙。”到宋代渐转称为“再撩”和“魏撩”以及“二稻”、“孕稻”、“传稻”等,说明因地而异,当地各有专称。如《吴郡记》(绍熙三年,1192年)卷三十:“蒋堂《登吴江亭》诗云:晌午草青牛引犊,经秋田熟稻生孙。”注云:“是年有再熟之稻,细考之,当在皇祐(1049~1053)间,今田间岁丰已刈而稻根复蒸,苗极易长,旋复成实,可掠取,谓之再撩稻,恐古所谓再熟者即此。”嘉泰元年(1201)《会稽志》草部:“再熟曰魏撩。”注云:“刈稻之后,余<禾虘>再熟。”所谓魏撩很难理解,“魏”疑是“回”的同音通假,“回撩”即再收一次之意。朱熹在巡视台州旱灾报告中提到:“臣所经历去处,得雨之后,晚稻之未全损者,并皆长茂,可望收成。但民间所种不多,仅当早稻十之一二。其早稻未全损者,亦皆抽茎结实,土人谓之二稻,或谓之传稻,或谓之孕稻,其名不一。”[1]

  古籍中提到“再熟”的很多,后人不辨,常常简单地当作一年两熟,而且是连作稻的二熟,是十分不妥的。必须针对其“再熟”的具体所指及其当时的农业生产背景,加以判别。常见如《临海异物志》有:“丹邱谷,夏秋再熟”一句,今人即注释为“似为双季稻”[2]。更有人迳直认为是双季连作稻。《异物志》作者沈莹为三国吴人,于是说浙江临海在三国时已栽培连作稻。《异物志》原书已佚,浙江《太平县志》(嘉庆十六年,l811年)在转录时,误为:“《异物志》云:丹丘谷,夏秋冬三熟。”虽然错录成夏秋冬三熟,但该志却正确地指出:“盖分早、中、晚三禾,非一田所收。”同样,如《宋史·太宗本纪》:“至道……二年(996)……处州稻再熟。”《宋史·五行志》。“景祐元年(1034)十月,孝感、应城二县稻再熟。”类似这种再熟稻完全属于再生稻而非双季稻。这种再生稻是逢上丰收年气候条件合适才大面积发生,故予以记载。

  (三)间作稻 又名挣稿、稏禾、掺稻、寄种、寄晚等。

  间作稻的起源应该说是很早的,笔者以为恐不会迟于连作稻,但文献记载远迟于连作稻。目前所知,间作稻的最早记述是在明代的《农田余话》:“闽广之地,稻收再熟,人以为获而再种,非也。予尝识永嘉一儒者池仲彬……言其乡以清明下种。芒种莳苗,一垄之间,稀行密莳,先种其早者,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立秋成熟,割去早禾,乃锄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也。”[3]书中间接引池仲彬的叙述,讲的是浙南永嘉县的情况,可是作者却说的是“闽广之地,稻收再熟”,是以浙南的间作稻来论证闽广的间作稻,从逻辑上说是不能成立的。但实际上闽广一带却正是间作稻的发源地,浙南的农业发展受福建的影响,包括有大量移民从福建迁至浙南,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有趣的是间作稻栽培技术迄今所知也以明代的《温州府志》(弘治十六年,l503年)最为详备:“春分时平地,浸种,下秧,通田。春夏之交,分早秧插田,又分晚秧插于空行中,曰补晚。越二十日而耘,再耘三耘而止。遇旱则用手车引水灌田。其有田远于河者,则筑小沟于邻田,婉曲而至,名曰盘车,工力较倍。初秋收早谷毕,以竹器捞取河泥,壅之。开早稻根,漉晚苗。至冬初而获,名曰双收。田远土瘠则单插一季。土浅者宜早稻,土深者宜晚稻。”乾隆廿四年(1759)的《平阳县志》有类似的间作稻记述,都指出间作稻只宜于水利和肥料条件较好的地区,并非很普遍的。

  到清代间作稻的记述日见增多,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省。清代最早记载见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江西《萍乡县志》卷一,其次为乾隆五年(1740)的《临川县志》卷十六:“其一岁再收者,先树籼,在立夏前,后树粳,在立夏。所谓再熟之稻也,县多有之。”江西宜黄等地称间作稻为“稏禾”,“稏禾子,四月间于早禾行内插秧,俟早稻收割,耘之,九月好获。”[4]

  浙江方面乾隆五十三年(1788)《宁波府志》卷二十八及嘉庆十六年(1811)的《太平县志》(今温岭县)都有间作稻记载,反映了浙江沿海从浙南平阳至宁波这一狭长稻区(约北纬27°~30°)都有间作稻的分布。

  湖南、广东的间作稻的记述都见于清末的方志。[《浏阳县志》在嘉庆廿四年,《海南县志》在道光年间(1821~1850)]。可能是方志记述不完全有关,更可能由于闽广等省盛行另一种间作方式所谓“夹根稻”有关(详下)。

  (四)夹根稻 又名寄种、芮稻等。

  夹根稻只流行于福建和两广。最早的记述见于明万历元年(1573)的《龙溪县志》卷一:“又有寄种,与早稻同种,与晚稻同收,水田多有之。”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泉州府志》卷十九更指出了夹根稻的分布:“寄种。与早稻同种,早稻刈后,苗更秀发,十月始收。晋(江)、南(安)、惠(安)出。”

  夹根稻在两广的异名很多,在广西又名合根,懒人禾:“夹根。一名合根,又名懒人禾。每年插稻一次,晚稻即不下种亦有收成。其法:于早稻播种时,夹晚稻种子于内,一并栽秧。获早稻后,仍留所夹种子原苗发生,故名。宜湴田(湴,泥田之意)及深泥田。”[5]广西方志中还有说明晚稻种子和早稻种子掺和的比例的,从早十晚一到早晚各半都有,名称也因而不同。如《思恩府志》载:“有与番谷(即早稻)搅匀下秧,其种止掺番谷十之一。及分种后,其苗抽在番禾中。一本只一二芽。番禾熟则并刈之。刈后乃抽芽大发。至十月乃熟者。土人谓之搅番稻。其谷细长无芒,米精白而粘,亦秫类也。”“又云,一名混交谷。下秧时与穋谷(即早谷)交匀齐种,可省两次犁田之劳。至七月穋谷既获,混交谷即大发。九月始收。”“又云。参杂稻,以两种参半种之,六月收时,养其苗,九月再收。米多浆汁,有秫味。”[6]

  夹根稻在广东的异称有“撑子”、“芮稻”、“捞*{艹稿}田”等。《五华县志》(1948)卷五云:“撑子。此系早谷、冬谷混合播种,与普通早稻同时莳,至六月收割后,不用犁锄,原根再行抽苗,十月与冬稻同时收获,收成略欠。”《灵山县志》(嘉庆二十五年,l820年)卷八云:“早种时即杂晚种下者,早收后,晚种始出,谓捞*{艹稿}田。”《石城县志》(今廉江县)云:“芮稻。二月与早种拌擂。刈早禾后,乃芮生。”[7]芮稻之芮,按字典上释义不可解,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谓:“芮稻,稻之最迟者,二月种,至十月熟。”则本来是迟熟的晚稻名称,用来种夹根稻,也称芮稻。

  从以上所引夹根稻的记述来看,虽然最早的记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但实际应用的时间恐必很悠久。栽培技术的发展,愈是精耕细作其出现要迟些,愈是粗放经营的必然比较早。间作稻和夹根稻相比,间作稻的晚稻是和早稻分开育秧,分先后插秧,其技术要求较高,劳力投放也较多。可能从夹根稻演进而来。夹根稻是将早晚稻品种按一定比例(相差很大)同时播种育秧,同时插秧,只化一次的劳力,早晚稻苗交杂生长在一起,而间作晚稻插在早稻行间,早稻刈后,晚稻自成整齐的群体生长,其产量高于夹根。夹根显然较间作稻为粗放,晚稻产量也就“收成略欠”。夹根稻的起源可能来自原始的混播方式。原始混播也是利用不同生育期的作物混种一起,进行分次收获,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筛选出生育期相对稳定的早熟、晚熟类型品种,实行分开种植。到一定时候又发现早晚熟品种混播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于是成为一种栽培方式保留下来。但夹根的产量比不上间作稻和连作稻,因而限制了它的发展甚至继续存在。只能在劳力少、土壤瘠薄、肥料不足的特定地区存在下去。可是,如果重新评价夹根稻省力的优点和连作稻季节紧张又很费劳力的缺点,采取新的技术措施,用更为合理的种子比例和品种搭配以及栽培、施肥的改进,就有可能使夹根稻重新获得推广的前途。

  (五)连作稻 又名翻稻(番稻)、番耕等。

  连作稻是指早稻收割后,经过整地,再插晚稻的一种两熟稻。通常又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晚稻预先育秧,待早稻收后,再插晚稻。因而早、晚稻不属同一品种。另一种连作稻是早稻收获后,即以早稻的种子当晚稻种,这样就来不及育秧,因而晚稻为直播。这种连作稻在福建称为“倒种春”。江西称“两番”。方志记述的文字往往简略,并且以两熟为目的,不大区别连作晚稻是插秧或早稻倒种春的。如:“凡早稻既刈,则种晚稻,岁再收。”[8]“早稻三月下种,四月拔秧栽插,六月收割,米曰早米。其田复种晚稻,至十月乃收割,米曰晚米力[9]。象这两条记述即属不太明确,“种”字既可作播种解,也可作直播下种解。但就文字推断,当是栽插晚稻。若如:“早稻刈后始插秧者,为晚稻,所谓再熟之稻也。九十月始获。”[10]则很明确指出晚稻是插秧的晚稻品种而非早稻晚种。又如:“信州宜稻,有早、中、晚三种。早获于夏六月,中获于秋八月,晚获于冬十月。中、晚岁一收,唯早稻春种夏收,又再下种,十月获,谓之‘两番’。”[11]象这样的记述就非常明确地说明是以早稻种子“又再下种”作晚稻用,排除了使用中稻或晚稻作连作晚稻的可能。用早稻种子再下种,兼作晚稻栽培,在季节上很紧张。晚稻直播,苗期杂草猖獗,影响产量很大。早稻作晚稻种植,虽然对光照不敏感(作早稻栽培时光照由短转长,作晚稻栽培时光照由长转短),但对温度要求较高(作早稻栽培时温度由低转高,作晚稻栽培时则温度由高趋低),容易引起秕谷增多或甚至来不及抽穗。康熙皇帝推广他亲自发现培育的御稻,急欲在江南一带实现一岁两收,即是以御稻作早稻兼作晚稻,终于没有推广成功,同这种早稻连种两次的困难很有关系[12]。宋真宗推广占城稻所以获得成功,由于他只把占城当作耐旱早熟的早稻推广,而并不要求把占城推广成早晚兼用的连作稻很有关系。可是早熟的占城稻推广开去,另用晚稻搭配作间作稻或连作稻却成功了。

  连作稻的起源最初在珠江流域,因为气候条件容许月月可以播种。所以《山海经·海内经》(公元前3世纪)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播琴即播殖。东汉《异物志》提到:“稻一岁夏冬再种,出交趾。”(原书佚,据《齐民要术》转引,汉交趾郡在今越南北部。)在考古发掘方面,广东东汉墓出土的水田模型,有犁田收割和插秧的操作情况,“当时可能已经实行二造制和移栽秧苗的新技术”[13]。(图4—27)

  连作稻起源于汉代的南方,因当时两广一带地广人稀,连作稻也非主要方式,主要的仍是一熟稻。所以其意义作用不大。随着宋以后南方人口激增,水稻迅速扩种,连作稻的技术也从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以南推广,显示出它的增产潜力。有关长江流域连作稻的最早记载是晋时的左思《吴都赋》中提到的“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吴都即现今苏州,“再熟之稻”可理解为同一块田种早稻和晚稻的再熟,也可理解为不同田块分别种植早稻和晚稻,也是一年再熟。但据唐·李善的注云:“农者一岁再种”,李善是江苏江都人,他的注释应属可信,则西晋时(265~316)苏州一带已有连作稻,成为长江流域有连作稻的最早记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温度下降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吴都的再熟之稻后来消失了。到宋代,太湖地区的水稻品种明确记载有早、中、晚之分,但都是一熟田。直至清代的李彦章对吴都的连作稻消失觉得奇怪:“按江南再熟之稻,首见于左太冲(即左思)吴都赋……由此观之,此邦再种再熟,事最古矣。宋时江南,又止一收。”又说:“有人言江北下河州县,前数十年稻两熟。余去秋以防河驻召伯埭,亲见早、中、晚稻之种皆备,而竞无再种者。”[14]其实在明中叶和清初这一带也曾有连作稻的记述,如黄省曾(1522~1566)在《稻品》中即提到“其再莳而晚熟者,谓之乌口稻”。这是指苏州地区的连作稻,但此后又中断了。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以后的连续几年中又在苏州试种连作稻御稻,一度获得成功。以后又中断了。这是因为苏州至扬州一带已经是连作稻的北西临界点,对连作稻的温度气候条件要求特别敏感,加上肥、水等其他条件的关系,很难稳定存在下去。

  浙江的连作稻最初也见于明后期天启年间,王象晋《群芳谱》谷谱云:“乌秈,早稻也,粒大而芒长……浙中以供宾客及老疾孕妇。三月种,七月收,其田以莳晚稻,可再熟。”

  从福建开始,连作晚稻的记述便提前至宋朝,见明·何乔远的《闽书》(16世纪末)转引宋·马益诗句“两熟潮田天下无”,说是“盖美闽稻也”。该书又转录《闽中记》的“春种夏熟曰早稻,秋种冬熟曰晚稻。……岁再熟者曰金洲曰白香秫,又曰糯”。也是明确指的连作稻及晚稻的品种,并且表明连作晚稻也有用糯稻品种的。该书还记录了福建各地水稻品种百余个,其中兴化(今莆田仙游)的品种有名“*<禾庶>”的,只是一个单名。但我们可从万历三年(1575)的《兴化府志》卷一中找到:“稻有一岁两收者,春种夏熟曰早谷;既获再插,至十月方熟曰*<禾庶>。”可见“*<禾庶>”是当地连作晚稻的专名。但*<禾庶>字查各类字典均无此字,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显然是一个形声字,以庶为声符,置于禾(即稻)旁,是形声兼含义,表明当地对连作稻的称谓。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闽书》所录的百余个品种名称大都是双音词或三音词,如“红芒”、“龙牙”及“白秋秫”、“大乌禾”等等,只有“粟”、“谷”和“*<禾庶>”三个单音词,而粟和谷是两个很常见的古单音词,*<禾庶>则属非常罕见的单音词。如所众知,中国在汉以前多用单音词,南北朝以后,双音词大量使用起来。“*<禾庶>”在众多的品种中仍保留其单音词的习惯,说明它的使用必很悠久,没有被双音词被取代。可惜我们无法追溯它的历史。

  现在再回到长江流域各省,可以从方志的追踪中知道。自清初康熙乾隆开始,直至清末民初,连作稻的记载逐渐增加起来,各省的记载有多有少,有早有迟,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规律(见表4—6)。

  从以下长江流域的川、鄂、湘、赣、皖、浙6省方志中记述的连作稻分布点和时间来看,以江西最突出,分布点集中赣南,然后向赣中、赣北东西发展,时间最早。其次为湖北及湖南,安徽和浙江的记述时间要晚于江西l00多年,地点也较少,最迟是四川,记述点甚少。以上所查阅的方志已经包括了各省保存的大部分明清方志,由于许多方志没有记述,无从判断是漏记或认为不重要而不记,抑或本来就没有连作稻栽培。所以从有记述的方志看,虽不能认为完整,也不能否定它们的价值。

  江西连作稻在清代特别发展是与它的毗邻闽粤的流民大量迁徙到江西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赣南山区宋时人口尚稀,明末清初屡经变乱,特别如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江西是主战场之一,杀戮逃亡人丁占全省总人丁的36%,抛荒田地占全省总耕地的38%。这些留下的空隙,导致粤北闽南的破产小农大量流入赣南山区并向赣中部沿江低丘蔓延定居。这些流民长期定居以后,大量种植蓝靛及烟草、甘蔗等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但粮食又不能不种植,在经济作物发展和粮食生产争地的形势下,很自然地从增加稻田复种入手,导致了连作稻较多的发展[15]。江西连作稻发展的结果,逐渐影响到邻近的湖南、安徽省,安徽怀宁县志即提到当地的早、晚稻品种从江西、湖南引入,四川南溪县志也提到“江西早”品种引入该县,“一岁可栽两次”。因而江西成为闽粤连作稻传入长江流域的一个中转地,由此再向周围扩散。四川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压力不是很大,客观上缺乏发展连作稻的需求,所以迟迟不见种植。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量人口涌向四川,才开始提倡种植连作稻。江苏南部的连作稻因早在西晋时曾一度出现,明代也有记述,看来是完全不同于江西的另一块“飞地”。值得进一步研究。浙江沿海一直是间作稻分布地带,因而连作稻出现在人多田少的嵊县新昌等半山区时间也较迟。

  连作稻的种植除了要求较多的肥水条件外,在栽培技术上要求通过育秧的手段克服晚稻迟插的季节矛盾。因为连作晚稻的品种来自单季晚稻,改作连晚以后,本田生育期大大缩短,当然影响产量。如果简单地延长秧田的秧龄作为弥补,则很容易在秧田发生提早拔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明末的《天工开物》中已经有了办法:“六月刈初禾(即早稻),耕治老藁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播。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暵干无忧。”这种再生秧的技术是通过控制水分供应,以抑制其生长,但能满足延长秧龄两个月(以弥补本田生育期缩短)的要求。这种技术恰恰发生在江西宋应星的故乡,决非偶然。有关连作晚稻培育再生秧的记载,明清农书及方志中皆无所见,仅《天工开物》一家独载,弥足可贵[16]。

  (六)冬稻 又名界稻,雪种,寒稻。

  界稻的意思是指“十一月种,至四月熟,界在两年,亦曰三时稻”[17]。“有晚稻收后,十月复种,至次年四月收者,谓之寒稻,言耐寒也”[18]。“苍梧岑溪又有雪种:十月种,二月获。即一岁三田,冬种春熟也”[19]。

  冬季种稻是历史上岭南地区的水稻特殊栽培方式,主要分布在两广北纬24度以南[20]。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郭义恭《广志》:一“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21]杨孚《南裔异物志》也有:“交趾,农者一岁再种,冬又再熟”的记载。由于冬稻利用冬季时间生长,接在连作晚稻之后,可以一年三熟。但并非冬稻一定是三熟田。如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犁……知耕以来,六百余年,火耕艺法与华同。名白田,种白谷,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种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谓两熟之稻也。”冬稻的生育期因地区及品种而异,如上所引,有十一月种四月熟的,十月种四月熟的,十月种二月熟的。也有冬稻和杂粮衔接,一年三熟的:“有连种番薯、玉蜀黍、豆类等作物两次,然后再种水稻者。此种田仍称为一年三造。”[22]《广志》中有一条记载稻田种植绿肥的:  以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叶可食。”[23]所谓“十二月稻下种之”即指的冬稻田。

  岭南的冬稻在某些偏僻地区,尤其是海南岛,目前还有冬稻的种植。中国岭南的冬稻相当于孟加拉印度的所谓boro稻,也是生长在11~5月之间。这期间在东南亚为干季,也名Nali Njce海南岛的冬稻“适于山田特别是冷底烂泥田栽培,在低洼积水地区栽培冬稻,在龙舟水到来之前收割,可以避开涝害”[24]。龙舟水即指雨季到来。

  由于历史文献一再提到一岁田三熟或一岁再种,冬又再熟,遂给人以错觉,似乎南方一岁三熟稻很普遍。其实一岁三熟只表明气温条件允许这样种,更多的仍是一岁两熟的连作稻或间作稻。丁颖对此有明晰的解释:“广东稻田就同一稻田言,只有两季连作及两季间作二类。连作之在广东内地者为四五月植,六七月收,在海南岛者为一二月植,六七月收,海南岛之更早者则约十一月植,三四月收,此在广东均名之为早造。若晚造则不论广东内地及海南岛均为七八月植,十至十一月或十二月收。间作制,盛行于二区域,一为珠江三角洲之深水园田,为避免八月洪水,使移植秧苗易于受害起见,故特于早造植后约二周间,间植于其行间。二为粤北如南雄一带因冬季早寒,故亦取早造行间植晚植法。此外,所谓三季制,实则为冬作制,乃珠江沿岸以至南路夏秋水淹地方,随秋水退去之时期,迟早于十至十二月移植,逾年四至六月收获,故在广东名之为雪禾,并非同一稻田可收三熟。然在海南岛之灌溉水丰饶地方其早造已于十一月移植,若用短期生种,则三、四月植,七、八月收,固有三造可能,唯普通罕见行之。”[24]

  (七)深水稻 又名浮禾、深田红等。

  深水稻分布于江湖附近积水的地方,从广东至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都有见记载,但没有专门的文献叙述,而是散在明清的方志中,以水稻品种的名称出现,如深水红、一丈红、顺水红、船稻等,使人一望即知道是耐水淹的品种。间或也附简短说明的,如“又有大禾稻,须芒及寸,种塘中与水俱长,茎丈余,正月播谷,九月乃登”(广东高要县)。“观音柳,苗强,水不易没,农多种之” 江苏宝应县)。“又一种长水红,粒最长,积三粒可盈寸,极涝不伤”(江苏江阴县)。“料水白,岁遇甚潦,辄能长出水上”(浙江山阴,今绍兴)。

  明清方志中有深水稻分布的县为广东高要的“大禾稻”;湖南城步、新宁的“冷水红”;永明的“冷水粘”;永兴的“冷水糯”;湖北汉阳的“骑牛撒”(指水深人要骑在牛背上播谷),罗田的“水葡萄”;安徽六合、五河的“深水红”;巢县的“深水糯”;江苏扬州的“深水红”;宝应的“观音柳”;泰州的“深水红”;吴县的“丈水红”;浙江山阴的“料水白”等。

  从这些深水稻的名称和简述可知,大多数的深水稻为红粒的秈稻,也有部分是糯稻。红米以及有芒是更接近野生稻的性状。  

  以上品种名称系以清《授时通考》卷22谷部所录《直省志书》全国明清方志中3000余个水稻品种中寻找出来的,一共只有10多个,这是因为还有许多深水稻的名称并不在命名上表达出来,如青粘、麻粘、桐子糯、背背糯、葡萄黄、叶里藏花等,如没有文字说明,便不知道它们是深水稻。所以遗漏的很多,更谈不上有关深水稻生育期和栽培特点的叙述了。据现代调查研究,深水稻实际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浮水型的,稻茎随水伸长,可达300~500厘米,水退后能横卧生长,生育期长达280天以上,谷粒有芒,近似广州野生稻,唯谷粒不易脱落,结实率高象栽培稻,如广东高要的深水莲(即大禾)。另一种为深水型,稻茎直立水中随水涨而伸长,约达170~200厘米。生育期一般在200天以下,性状更接近普通的栽培稻,分布面较广,如湖北洪湖一带的青粘,湖南的麻粘、泅水糯,云南的花高脚等。这两种类型的品种,籼、粳、糯都有。深水类型和浮水类型的栽培技术如播种育秧、施肥、田间管理各有不同,详见《中国水稻栽培学》[25]。

  (八)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有文字可查的,最早见于三国的蜀时:“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26]郫县在今四川川西平原成都西北42里。子鱼即小鱼,黄鳞赤尾可能即指鲤鱼。这段话没有明确指出是稻田养的鱼,但汉代的池塘养鱼多为鲤鱼[27],陂塘和稻田灌溉关系密切,加上稻田冬季也积水,客观上有利于养鱼和这些小鱼的自然繁殖。  

  考古发掘方面1978年四川勉县东汉墓出土了红陶水田模型一件,长39厘米,宽22厘米,高3.5厘米,中间有田埂将田面分为左右两块,上面放置有18件泥制水生动植物,如荷、菱、萍、鼈、鱼等,内草鱼、鲫鱼四条。又在三国蜀墓中也出土水田模型一件,田面分为大小不等六块,也有水生动植物,其中鱼类四个。因为这些水生鱼的模型系放在水田模型上,发掘者认为是稻田养鱼的证据,从而把上述文字记载再推前200年[28]。

  有趣的是东海之滨浙江山区的永嘉县历史上也一向有稻田养鱼的习惯,所养的也是红色的鲤鱼,当地称田鱼。据当地老农的传说是“三国孙权坐天下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稻田养田鱼了”。郫县和永嘉一西一东,相距数千里,不约而同地都有在三国时稻田养鱼的记载和传说。一个是平原灌溉区的稻田养鱼,一个是山区稻田的养鱼。平原稻田养鱼从水利和环境条件看,容易理解。那末山区稻田为什么会想到养鱼?山区缺乏湖泊池塘,为了能吃到鱼,便想办法在稻田中养鱼,虽可作为一种解释。但恐怕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古代沿海一带的东越族,一向是“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29],生活的主食品是“饭稻羹鱼”。东越在西汉期间经过两次大迁徙,迁向江淮苏南等地以外,仍留下多数人躲藏到深山中去,成为“山越”。到东汉末年东越在江南一带崛起,曾与孙吴抗争,最后为孙吴所镇压,所以传说中对孙吴印象最深。东越人进入山区后,失去了先前在水边海边捕食鱼蛤的自然环境,从而设法在稻田中养鱼,以继续其饭稻羹鱼的生活方式。浙江省永嘉县山区农民在早稻登场以后必举行“尝新”的庆宴(在永嘉城里早年也同样有尝新之举),在尝新席上新谷和田鱼是必备的。尝新这个名称,文献上最初见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这是一种很古老的习俗,在日本称之为“新尝”,其风俗完全同中国一样,而且沿袭下来,由天皇主持新尝。(详第八章)

  贵州、湖南、广西三省毗连的山区侗族人(百越后裔之一),他们的祖先也是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以后迁徙到山区仍设法在稻田养鱼,十分普遍,反映在结婚宴会上新郎回敬姑娘们“挑战”式的提间时,答道:“小小瘦田长野草,鱼儿不肥稻儿少;妹家河深急流涌,卷走田鱼卷走苗。”[30]

  云南省的傣族(百越后裔之一)也一向有稻田养鱼的历史,《傣族古歌谣》中有一首男女对唱的歌谣,女方的唱词中提到:“芳香的八月,鱼儿在谷稞间打闹,八月要过去,镰刀磨得闪闪亮。”傣族这些古歌谣是佛教传入傣族中以前保存下来的[31],其时间当在东汉时(详下节少数民族种稻)。可见傣族稻田养鱼历史的悠久。

  稻田养鱼的起源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在长期有浅水的沼泽地种植水稻,那里本来就有野生的鱼儿。此外,发大水的时候,河湖池塘的鱼儿会游到稻田里,水退后留在田里,也会启发人们在稻田养鱼。至于深水稻田更是理想的养鱼场所。广东一带的“塱田、塘田种植深水稻,多同时养鱼。或种稻一年,养鱼一年。或种稻二年,养鱼一年,互相轮换”[32]。因为轮换可使养鱼后的稻谷产量一般比连作稻增产,高者可达六成。而在养鱼的年里,鱼的总产量也较多。

  稻田养鱼虽有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经济收益和除草、除虫、鱼粪肥田等好处,从而获得推广,但在栽培管理上也带来新的矛盾,如稻田需要排水烤田时,必须预留蓄水坑,为了保持水层养鱼,有的地方将稻种在畦面上,鱼养在深沟中,在稻田起畦开沟等都增加劳力和管理负担,提高生产成本。在现代普遍使用农药、化肥的条件下,还要考虑如何避免毒害的问题。

注释:

[1]朱熹:《奏巡历至台州奉行事件状》,《朱文正公集》。

[2]张崇根辑校:《临海水土异物志》,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3]长谷逸真:《农田余话》(约14世纪)。

[4]《宜黄县志》道光四年(1824),卷十二。

[5]《陆川县志》(1924),卷二十。

[6][7]转抄自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1834)九,再熟之稻部分。

[8]安徽《怀宁县志》(1915),卷六。

[9]《桐城续修县志》(1827),卷二十二。

[10]《武昌县志》(1885),卷三。

[11]江西《广信府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卷二。

[12]游修龄:《御稻存疑》,《中国农史》,1982年第l期。

[13]广东省文管会;《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发掘报告》,《考古》,l964年第9期。

[14]清·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1834),江南再熟之稻。

[15]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l985年第4期。

[16]游修龄:《<天工开物>(原书误作《开工开物》。——录入者)的农学体系和技术特色》,《农业考古》,l987年第l期。

[17]屈大均:《广东新语·食语·谷》。

[18]广西《思恩府志》,据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转录。

[19]广西《梧州府志》,据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转录。

[20][24]彭世奖。《历史上岭南水稻的特殊栽培及其展望》。

[21]据《初学记》卷八转引,原书佚。

[22]光绪三十四年(1908)《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物产·琼崖化黎区·生产事业》。

[23]《齐民要术》卷二引。

[24]丁颖:《广东稻作一年三熟说解》,《中国稻作》,1948年7卷第3期。

[25]丁颖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第二十章稻的特殊栽培,农业出版社l961年版。

[26]《魏武四时食制》,转引自《渔史文选》第一辑,中国水产学会。  

[27]邢湘臣:《稻田养鱼小史及其现实意义》,《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

[28]郭清华:《勉县出土稻田养鱼模型》,《农业考古》,l986年第l期。

[29]《淮南子·原道训》。

[30]《贵州风物志》,贵州人民出版社l985年版,第l24页。

[31]岩温扁、岩林译:《傣族古歌谣》,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l981年版

[32]丁颖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第二十章,农业出版社1961年版。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