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事件溯源:毛林分歧的产生及关系决裂的历史考察

  谨以此篇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九十年的风雨历程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艰难曲折斗争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勃勃生机。也献给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以及他的战友们。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如果没有他多次把党和革命从危机中挽救出来,“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1]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顶着党内外的巨大压力,果断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废除了剥削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了摆脱苏联模式,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空前探索;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保持人民政权的纯洁性,完成在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中国历史上王朝兴衰的周期率,消除干部的腐败现象,保持共产党的长期执政,使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手中,他充分利用广大群众手中的民主权利,积极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在这些史无前例的探索中,既取得了成就和经验,也留下了挫折和教训。他做出的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抉择,对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避免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历史悲剧,历史已经表明这是一个伟大、英明的战略决策,至今我们仍然沐浴着他的思想光辉。毛泽东虽然去世了,但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战略遗产。对这笔战略遗产是全盘否定,还是辩证地否定,已经历史地摆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我们结合当今现实,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笔战略遗产进行剖析之后,我们才能以确凿的史实向世人说明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我们共产党人为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才能用雄辩地历史史实擢穿那些打着“民主”的旗帜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攻击的“民主伪善者”,故对于文革全方位的揭示尚待于来日。我们也献给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英勇牺牲的先烈,你们用一腔热血浇灌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花,在我们共和国辉煌大厦的基座上镌刻着他们的名字,你们的英名与世长存,万古流芳。也献给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英勇奋斗的人们,你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你们是无名英雄。我们在这里特别向那些当年怀着虔诚的信仰,投身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但是却屡遭打击,命运多舛,却将自身的曲折和不幸当作革命者的寻常人生,愈挫愈奋,仍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前途赤胆忠心的人们。你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对信仰的坚定与忠贞,令人肃然起敬。这里我们尤为提到的是一位当年怀着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理想国的热情,主动地、自觉地、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文化大革命的洪流,虽处文革风暴中心,却被关押十八年,在狱中以书自愉,渡过了漫长孤独的牢狱风光,出狱后对自己当年的行动仍然充满豪情,对自己曲折的人生无怨无悔,对毛泽东仍然忠贞不渝,崇敬爱戴之情溢于言表的那位老先生。与此相比,那个以毛泽东秘书自诩,当毛泽东在世时,为了自己的仕途不惜下跪求饶,在没有获得期待中的领袖宽恕时,“杀降不武”之言脱口而出,仇恨之心由此萌发。在毛泽东死后,以毛泽东研究权威自居,到处探索毛泽东的只言片语,却将毛泽东思想的真谛给藏了起来,现身说法,拚命狠挖共产党的“祖坟”,对毛泽东进行“鞭尸”,在众人的膜拜下仍然愤世嫉俗,上书不已,哗众取宠,不甘寂寞的那位年逾九旬的耄耋老者,他与前面那位老先生相比,既使抛开信仰不论,单从人格上说也已是天壤之别,云泥之分了。一切真正的革命者都要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坚定信仰,不断改造世界观,根除私有观念,变成一个能够经受艰难曲折考验的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林彪的人生轨迹给一切革命者提供了沉痛的教训。

—作者手记

目      录

一、关于文革发展思路的不同

  1、关于“七二0事件”文革发展方向的分歧

  2、在起草九大政治报告过程中产生的分歧

二、关于军队人事变动和指挥权限的分歧

  1、关于军队人事变动的分歧

  2、关于“揪军内一小撮”产生的分歧

  3、关于“第一个号令”产生的分歧

三、关于个人崇拜问题产生的分歧

  1、在文革发动时期毛泽东和林彪在个人崇拜上的分歧

  2、在文革发动起来后,毛泽东和林彪在个人崇拜方面的分歧逐渐激化

  3、九届二中全会上关于“天才”的争论将毛泽东和林彪在个人崇拜上的分歧推向高潮

  4、毛泽东在党内公开了他和林彪在个人崇拜上的分歧和矛盾,他们的关系逐渐走向破裂

四、  关于在设立国家主席问题上产生的分歧

  1、九届二中全会前毛泽东和林彪在设立国家主席问题上的斗争

  2、毛泽东为什么不担任国家主席?

  3、毛泽东开始对林彪的权力进行限制

  4、林彪为什么主张设国家主席?

  5、林彪亲下“动员令”

  6、陈伯达的主动策应

  7、军委办事组主要成员的“四面出击”

  8、毛泽东的查断反击

  9、事情并未了解

五、九届二中全会后对林彪事件的处理

  1、毛泽东采取措施消弱林彪集团势力

  2、林彪及军委办事级主要成员企图掩盖事实真相

  3、毛泽东南巡公开了他和林彪之间的分歧

  4、折戟沉沙

  5、最后的机会

六、林彪事件的启示与教训

  文革中期在中国政坛上发生了九一三事件。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集团的覆灭并最终退出政治舞台。文革阵营内部的实力遭到严重消弱,中国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对文革的发展和筑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使人们发生疑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九一三事件呢?在文革发动初期,毛泽东和林彪是紧密合作的,林彪在一九六六年八月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党中央唯一的副主席,在政治局常委中名列第二位。一九六九年四月,九大时林彪作为接班人写入党章,但在两年以后就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毛泽东和林彪的关系彻底决裂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之间关系的决裂呢?应该说,在文革发动之初,虽然他们在有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在主要观点上是一致的。林彪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强有力支持者。那么,毛泽东和林彪是之间的分歧是怎样一步步演变为关系不可调和,直至走向决裂的地步呢?近年来,随着历史资料的逐渐披露,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及时间的推移使得我们能够从新的视角来解析毛泽东和林彪的合作、分歧直至关系决裂的历史过程,理清他们由分歧走向决裂的来龙去脉,揭示他们由分歧走向决裂的真正原因。通过对林彪事件的总结,特别是对林彪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元帅是怎样随着自己在党内和军内地位的变化而导致他的思想意识变化轨迹的剖析,获得有益的启示,汲取沉痛的教训。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