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神话被谁打破?

  如果说中美玉米种植上的比拼是暗战,如今美国玉米和玉米种子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则是一场不可回避的正面交锋。在这场中美玉米大战中,种子担当了攻城拔寨的利器。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预计,美国玉米种子北上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一带,种植面积已达4000万亩,占据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0%。

  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中国维持了几十年的粮食自给自足神话已被美国打破,而且中国对美国玉米的依赖将越来越大。仅今年7月份中国一次性向美国订购了53.34万吨玉米,这甚至超过美国政府方面预估的今年中国从美国方面进口玉米总量。据此,有专家预测,今年中国从美国将采购500万吨以上的玉米,中国玉米缺口不断加大的现实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

  玉米进口量所发生的巨变让人不禁想到了大豆的命运,同样是从自给自足到放开进口,最终丧失了市场话语权。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2011年中国将进口5800万吨大豆,同比增长5.5%,其中从美国进口2500万吨大豆,比目前美官方预测高出100万吨。2012年度中国将从美国进口2700万吨大豆,高于超过了美国目前预计的产量增幅。

  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此后美国靠巨额财政补贴生产的大豆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低价进口大豆开始横行国内市场,众多内资豆油压榨企业陷入困境,美国粮商趁机低价收购、参股多家国内食用油压榨企业,中国的大豆市场由此受制于美国资本。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位,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位。

  如果说中国大豆的溃败仅仅导致了食用油市场被美国的粮商掌控,而玉米不仅是粮食和所有牲畜的饲料、关乎中国粮食安全。如果中国玉米进口数量持续增多,一旦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有个风吹草动,国内玉米价格、饲料价格、农产品以及工业品价格都会随之波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场中国输不起的粮食战争。

  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五大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粮食产需缺口扩大,预测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总量11450亿斤。按照粮食自给率95%测算,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达到10800亿斤以上。显然,中国粮食实际需求与粮食产出存在着巨大差距。

  对此,国内有一种声音称,即使国内出现粮食短缺,价格信号会很快传递到国际市场并增大供给,所以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不一定坚守。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由于世界人口每年都在以15%至20%的速度增长,显然,人类的耕地资源已不可能增长这么多。目前全球每年粮食的正常贸易量为2.2亿吨至2.3亿吨,纵使中国将这些粮食全部购买下来也只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45%。

  从上述国际市场的变动来看,这一纯粹市场化供给的考虑并不现实。因此,为应对国际市场整体缺粮的状况,中国需要保持自给自足的粮食供应局面。然而,要维持这一政策已越来越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耕地和水资源逐步减少。

  虽然政府高层一直宣称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但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消耗了大量土地,耕地面积被占用屡禁不止。同时,农业生产消耗了国内用水量的70%左右,许多灌溉系统60%以上的水被浪费。而在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已遭到严重损毁。

  由于受干旱、洪涝自然灾害的影响,今年中国产粮区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下降,预计播种面积较2010年实际面积减少超过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的不稳定,将会导致粮价上升,其直接结果是影响食品价格上涨,而食品类价格在中国CPI权重中占比1/3,若粮食价格加大幅度上涨,无疑会加大通胀恶化的态势。

  由此可见,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已愈来愈严峻。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如果不能实现自给自足,仅从美国或国际市场上去采购,中国人就有可能挨饿。当前国际粮食市场的动荡和粮价的高企,更加肯定了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坚持粮食自给自足政策的正确性。反之,则亦然。

文章来源:乌有之乡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