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美国城市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新世纪后,呈现井喷式发展局面,并形成了一批从事专门研究的中坚力量。这是美国史研究整体水平提高的结果。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日趋迅速所产生的巨大需求所致。这些研究成果对美国城市发展史的很多层面都有了基本的思考,部分研究成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可圈可点,但也存在选题重复、宽泛的问I题。为了使研究进一步升华和深化,并及时避免简单重复的现象,有必要对中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

  【关键词】美国;城市吏;传统城市化;新城市化

  【作者简介】王旭,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洋,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中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5年间发表论文15篇;90年代呈逐渐加速趋势,发表论文73篇;进入新世纪后,呈现井喷式发展局面,发表论文的数量骤增至301篇。到目前为止,共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89篇,学术专著10余部,成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中更是一枝独秀,引人注目。城市史研究在美国。是60年代兴起的新史学的一个分支,中国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跟上美国学术界的研究步伐,是美国史研究的进步,也是我们现实的迫切需求使然。中国城市化在改革开放后进人快速发展阶段,很快就会实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的目标、跨过新城市化国家的门槛,这就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提出了更高的、更紧迫的需求。中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虽已取得不俗的成绩,但如何深化和升华还有待认真思考。同时,如何避免抄袭、选题重复之类不正常现象,使其健康发展,也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

  目前研究状况与取得的主要成就有以下三点。

  第一,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和优化。80年代,从事美国城市史研究只是少数几个学者的初步尝试;90年代,人数开始增多,并出现一些专门从事美国城市史研究的学者;进入新世纪后,人数已达到相当规模,出现了一个从事美国城市史研究的群体。到目前为止,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的学者有王旭、孙群郎、梁茂信、黄柯可、罗思东、韩宇、林广、胡锦山、王金虎、李艳玲、徐和平。已出版的学术专著,也多半出自这些学者之手。【1】而且,这些学者大都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如孙群郎的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梁茂信的美国城市与移民研究,罗思东的美国地方政府史研究,韩宇的美国高技术城市研究,林广的纽约城市史研究,胡锦山的美国黑人城市史研究。目前,研究人数和成果较多的除了传统上优势明显的厦门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外,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也有多人从事该课题的研究。近年来,由于年轻学者和研究生的加盟,更强化了研究阵容,增加了研究的后劲。据初步统计,直接与美国城市史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共18篇;硕士学位论文自2000年以来共86篇;厦门大学每年直接与美国城市史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都至少在2篇以上;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一年关于美国城市史的硕士学位论文就分别有5篇,一度传为佳话。1996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于推动美国城市史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2002年以后的几届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年会,都有以美国城市史为主题的分组讨论。

  第二,研究成果丰富,数量迅速增长。自1985年发表美国城市史研究的第一篇论文至今,【2】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与美国城市史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多达389篇,这还是不完全统计,所以用井喷来形容,毫不夸张。

  学术研究积累到一定阶段,为撰写学术专著奠定了基础。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学者的专著外,200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城市美国”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的有:王旭的《美国城市发展模式》、韩宇的《美国高技术城市研究》、王旭等人【3】的《美国城市经纬》;2009年,厦门大学出版社推出“新城市化”系列专著,目前已出版《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地方政府》,确定在2010年出版的有杨长云的《公众的声音:美国新城市化嬗变中的市民社会与城市公共空间》、洪文迁的《纽约大都市规划百年:新城市化时期的探索与创新》,另外,李莉的《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公共住房政策》和郭九林的《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市民与城市社会问题:以禁酒运动为例》也已完稿,计划在2010年底或2011年初出版。以后,大体每年推出2本左右。这套“新城市化”系列专著是以王旭为首的一批学者对美国城市发展规律探索的系列性研究成果,相信会产生比较大的学术影响。此外,一批相关译著相继问世,并有会议论文集和个人论文集出版。【4】

  第三,城市问题研究,一向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学者的专利,从历史学角度切人的研究起步晚,人数少,影响不大。但美国城市史研究却在国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与其他学科的研究齐头并进,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先行一步;在史学界更是一枝独秀。王旭在从事美国城市史研究20余年的基础上,提出美国城市发展可划分为传统城市化到新城市化两大阶段,并系统阐释了有别于传统城市化的“新城市化”理论,在历史学以及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他曾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重点高校举办的一系列会议上阐释这种看法,受到广泛关注和一定的认同,如长三角论坛,珠三角论坛,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长株潭城市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世界现代化高端论坛,中国现代化论坛,亚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纽约上海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此外,在郊区化、逆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等重大问题的讨论中都有城市史学者的声音。

  从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关城市发展规律的研究。美国城市史是个理想的研究对象,这主要因为它的原型特征。所谓原型特征,是指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与美国历史进程一样,很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因而,市场经济的影响直接而强烈;与其他国家相比,更便于从中寻找规律性认识,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这是相比传统城市化起步较早的欧洲城市史而言的。王旭通过长期研究【5】发现,美国城市发展可以分为传统城市化和新城市化两大阶段,这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是美国表现得更清晰,更具有代表性。在对这些现象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新城市化”概念。“新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在这个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开始出现相对分散化的趋势,郊区或城市外围地区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二,中心城市与郊区在经济上重新定位,功能互有置换。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依然存在,但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制造业、零售业等在郊区获得广泛的发展空间。第三,在郊区普遍获得发展的城市中,出现一些经济独立性很强的次中心,与原有的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复中心或多中心结构,优化了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布局。结果,城市与郊区从此消彼长的博弈发展为相互依存,进而形成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新的地域实体,即大都市区。这标志着城乡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良性互动,城市化从单纯的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换型过渡,进入高级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城市与区域规划、市民社会和社会群体关系、地方政治和政府政策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新城市化时期的标志性特征是大都市区取代城市,成为城市化的空间载体。而大都市区由中心城市和郊区两大部分组成,自然成为研究城市发展规律的重要内容。其研究切人点有三。

  其一,以大都市区为整体进行研究。孙群郎分析了郊区和大都市区的关系,认为郊区的发展使美国大都市区表现出多中心化的特征,形成了新的人口分布模式,郊区中产阶级形成;但由于郊区的发展,大都市区内独立的政治小单位不断增多,大都市区出现政治上的“巴尔干化”,导致政治效率低下。孙群郎也对美国大都市区政治的“巴尔干化”或“零碎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他通过对芝加哥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及大都市区的分析,还确认大都市区的基本生态组织结构由中心城和郊区两部分构成,并分析了这一生态组织结构形成的原因。【6】罗思东则提出了大都市区的发展问题,认为美国郊区的蔓延使住宅与工作地点分离造成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并占用了大量未开发土地,损害了美国人的生活质量。【7】

  大都市区在地域上连接成片,出现了大都市连绵带。刘敏的博士学位论文对此做了系统研究。【8】她的研究有助于修正我国学术界对大都市连绵带的各种混乱认识,其中最明显的是对概念的修正。因为对大都市区有多种称呼,如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区,城市化区域,大都市连绵区等,这些概念反映出人们对大都市区这种新型城市区域化概念的理解还处在表面阶段。

  其二,关注中心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与政府政策。刘敏对于新形势下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与走向进行了概括。【9】在中心城市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更新运动,是美国联邦政府试图影响中心城市改造的第一次大规模尝试,学术界对其毁誉不一。李艳玲认为该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很多,带有很大的局限性。【10】苏宁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更新运动,并深入考察了房地产开发商与中心城市改造之间的关系。【11】李莉对联邦政府公共住房政策的研究,姬康对联邦政府社区政策的研究,都有其独特价值。【12】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走向以及中心城市转型的可能走向。

  其三,关注郊区。与中心城市相比,郊区更多地占据主导地位,自然成为大都市区研究的重中之重。在郊区化研究中,成果最多的是孙群郎,他的郊区化研究取得了不俗的反响。孙群郎受美国学者肯尼思.杰克逊的蒸汽渡船开启美国城市郊区化观点的启发,提出“郊区化并不是城市化后期才有的现象,而是在城市化早期即已初露端倪,并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日趋显著”。他比较注重总结郊区发展的特征,探究其原因,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这些成果虽然主要探讨郊区,但实际上对我们全面认识大都市区的发展或新城市化的走向,都有一定的意义。

  国内很多学者囿于传统城市化理论的认识,研究往往局限于封闭的城市区域内,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新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尤其是城乡一体化。他们从城市角度看郊区,往往把郊区的发展看成是“逆城市化”,进而把美国城市发展机械地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等呈线性发展的几个阶段,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有鉴于此,孙群郎等学者撰写文章提出质疑。【14】他们提出,郊区与中心城市都是大都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逆城市化”只是人口在中心城市和郊区之间流动的一种形式,都是在大都市区范围内,并未改变大都市区发展的总体趋势,这里的郊区化显然不能等同于“逆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错误结论缘于他们没有理解城市化与郊区化之间的关系,没有理解大都市区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现象,即新城市化。这一学术争论,不但更明确了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而且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极具现实借鉴意义。

  也有很多学者从城市化发展的动因人手,总结了美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工业化、交通及移民。黄柯可从人口流动的角度论述了移民与美国城市化的关系,并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特点进行了总结。【15】梁茂信等人着重分析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较细致地考察了美国外来移民高潮期间移民对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文化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认为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积极贡献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负面影响。【16】

  第二,区域研究。美国与中国一样,都是地域辽阔的大国,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或不同步现象。因此,研究美国城市史,绝不能泛泛而谈。把区域视为整体,从这一角度探讨城市发展更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以触及很多重要问题,如城市经济的转型与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分布与规模的扩展,不同地域城市分布及区域的协调发展等。美国的历史发展,也确实是自东向西渐次进行,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在此过程中,东北部、中西部、南部、西部城市所发挥的作用和表现形式都有各自鲜明的特征,有必要分别研究。

  90年代初对美国西部城市的研究曾有过一个小的高潮。王旭对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地理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城镇为先导,并以大城市为龙头带动地区经济,分时期有重点地发展,是西部城市化道路的基本特征”。【17】黄柯可也认为“美国城市化的特色在于以工矿业和铁路建设带动了一大批城市,从而极大地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18】何顺果根据西部城市不同的发展特点将其分为四种类型,认为西部绝大多数新兴城市是伴随着西部开发兴起的。【19】

  把研究视角从早期转向现代,学者们发现,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阳光带”城市的崛起与早期西部城市有不解之缘。很多学者认为它标志着美国地区经济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这又为大都市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他们还根据美国城市化区域之间的差异,概括了美国城市化的发展脉络。【20】

  与“阳光带”生机勃勃的发展相比,东北部和中西部“冰雪带”城市则显得相对消沉,这种此消彼长的背后是美国经济结构的区域性调整,调整重点在中心城市。韩宇对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衰落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将研究扩展到老工业城市的转型上。【21】也有学者根据最新资料发现,90年代中期后,“冰雪带”出现明显复苏迹象,工业结构调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2】与该问题相关的是“棕色地带”的再开发问题。所谓“棕色地带”是指被废弃的工业区,目前已荒废,无人问津,成为中心城市的疤痕。罗思东对“棕色地带”的由来和联邦政府的政策法规及其效力进行了深入探讨。【23】

  第三,城市管理与地方政府体制及其改革研究。此类研究有三个重点。其一,探讨联邦政府政策及其实效。在城市与大都市区社会问题的治理上,联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体制与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结果不尽如人意。梁茂信认为,这是由于美国宪法本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及政府权力的制衡及分散性而导致的美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24】其二,探讨市政体制的完善问题。针对城市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美国政府着手进行市政体制改革,以期对城市社会问题予以缓解。有学者对美国城市经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其与市长暨议会制、城市委员会制相比的优势,认为城市经理制借鉴了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扬弃了城市委员会制的某些缺陷与弊端,在广泛吸取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机地融企业管理模式与市政管理为一体,开市政管理科学化之先河,适应了大机器工业时期城市化的需要,是一种富有生机的市政体制。【25】李壮松对美国市政体制的确立及成因进行了论述,认为美国市政体制的确立及发展反映出市政府行政部门权力的不断扩大和市政管理专业化的趋向。此观点主要体现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26】除了联邦政府对城市问题的治理外,一些社会团体也积极致力于城市问题的改善,例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区改良运动。【27】

  其三,由于大都市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零碎化”而导致的行政效率低下上,因此学者通常从大都市区治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王旭对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新”、“老”区域主义及“公共选择”学派理论的分析,发现其研究重点从推崇构建大都市区政府的体制改革转变为注重地方政府管理结构的治理改革,体现了向地方政府发展的客观现实倾斜的理论选择。【28】罗思东探讨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都市区政府理论不能成为被普遍接受的方案。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有系统的论述。【29】也有学者追踪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动态,以美国地方政府体系下新兴的“专区”为研究对象,认为专区是美国地方政府零碎化、大都市区政府难产而大都市区的高速发展又迫切需要区域性服务的局面下的次优选择。其他一些研究城市的学者也对美国大都市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典型研究,成果颇多。

  第四,城市移民与社会问题。与郊区的快速发展相反,中心城市却逐渐陷入了问题的泥沼。梁茂信对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心城市的衰落与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趋势、郊区的影响及联邦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有关,使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隔离,中心城市与郊区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此外,在从人口流动角度论述其区域影响时,他还论述了人口流动对郊区发展的促进及对中心城市问题产生的影响。【30】胡锦山则重点研究了中心城市的黑人社会问题。【31】孙群郎以美国城市史学家肯尼斯·福克斯所言的两次“大都市革命”为基点,对美国大都市区中的郊区中产阶级的形成和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进行了论述。【32】还有其他一些论文探讨了城市的社会问题。【33】

  第五,对典型城市的个案研究。对典型城市的研究,有独特价值,可透视美国城市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在美国城市中,有很多有代表性的城市,可作为研究个案。如冯承柏、胡晓明对工业重镇费城的研究,【34】林广对纽约移民和城市交通的系列研究,【35】洪文迁对纽约城市规划的研究,【36】韩宇对波士顿产业转型的研究,【37】谢菲对洛杉矶发展道路的研究,【38】孙群郎对落基山区重镇丹佛的研究,【39】韩忠对“硅谷之都”圣何塞城市发展战略转变的论述,【40】马小宁对旅游城市迈阿密的研究,【41】王玉华对区域重镇芝加哥的研究,【42】丁则民对拉斯维加斯城市促进者的研究,【43】王旭对芝加哥、莱维敦和菲尼克斯的研究,【44】等等。

  第六,对最新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我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非常关注最新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的介绍与评论,这是一个突出特点。而且,某些选题几乎与国外同步,如“绅士化”运动研究,【45】城市环境史研究,【46】以及有关棕色地带改造运动、精明增长运动、新城市主义等问题的研究。【47】

  在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译著外,对某些经典性论著的评介也非常有意义。如对肯尼思·杰克逊代表作《马唐草边疆》、【48】对戴维·腊斯克代表作《没有郊区的城市》的评论。【49】还有对某些有代表性观点和学派的评论,如对洛杉矶学派、对新黑人城市史研究、对罗伯特·帕克思想的评价等。【50】有些新成果的引介速度很快,如卡尔·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在美国出版社刚出清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通过某种渠道购得,并开始翻译;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同步出版,但不久就问世,就学术著作而言,这是很少见的。另如《出租车》,也是在美国出版不久,国内学术界就着手翻译,并很快出版。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研究受到追捧,一时成为显学,在此背景下的美国城市史研究不免泥沙混杂,良莠不齐。有些问题需要及时修正,以利于研究健康发展。

  1.比较研究类选题需慎重。这类比较有现实意义,可为我们提供很多启示,但这又是难度很大的选题,如果比较不当,带来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这就需要在严格把握可比性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在比较中经常会出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基本概念。如“城市”在美国已逐渐被大都市区取代,在2000年人口统计中已无此概念。至于大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等都有特定的含义,不宜拿来直接和中国城市相比。实际上,美国郊区也有很多城市,但一般被误解为郊区,似乎就是农村。第二,体制与国情的差异。美国地方政府分县、市、镇、校区、专区等五种主要形式,它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不像我国的市管县体制。目前我们的比较研究还处于简单类比阶段,有些从事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学者,把美国的情况简单罗列;有的以论述中国城市化为主,把美国情况作为点缀,由此产生很多误解和生硬的观点。如前面提到的城市群研究,拿不同概念进行比较,结果必然相去甚远。

  2.宏观题目居多,中观、微观研究较少,而且,重复或相似度高的选题占一定比重。例如,比较宽泛论述美国城市化一般情况和借鉴意义的大约有10篇,论述郊区化的多达35篇,城市经理、城市化与工业化、西部城市与西部开发等也都有很多文章论述。从已发表的389篇论文看,历史学刊物有64篇,多半是比较严谨的研究成果(其中《世界历史》26篇,《历史研究》8篇);而城市研究类刊物106篇,综合类刊物218篇,这些论文良莠不齐,选题重复的研究很多,存在简单拼凑甚至抄袭现象。当然,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学术界那样从事大量细微而琐碎的研究,但某些以小见大的选题还是有价值的,如前面提到的对出租车司机的研究,就反映了城市生活的一个层面。

  3.研究薄弱的选题包括:美国与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比较,美国与亚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比较。比如,城市发展的两大阶段,在西欧的表现如何?城乡一体化,在西欧的特点是什么?已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何经验教训?美国的地方自治传统,部分来自欧洲,其间的联系与区别究竟是什么?目前,在欧洲城市史研究方面,比较集中的是欧洲中世纪城市史。近现代的研究主要是在英国城市史(论文80篇)、法国城市史(论文20篇)、德国城市史(论文10余篇)和俄国城市史(论文10篇左右)等方面,可以说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展开比较研究,将可得出更有价值的认识。

  4.大都市区问题的研究,还有深化的必要。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从城市发展规律角度,把大都市区视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从中可以总结出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规律性认识,并可把握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如何理解“城市发展的未来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这样一个命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另一个层面是关注大都市区发展带来的问题,强调城市地域蔓延、土地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地方政府零碎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地方自治、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消极问题。事实上,这两个层面的研究都有深化的必要,但要注意观点的稳妥,不能偏激。美国共有50个州,其体制和政策多有差异。因此,在一般性论述的基础上,要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但典型案例的选择,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工作。其次,地方政府的运作,也有非常复杂的细节需要了解和梳理。

  总的看来,美国城市史研究已取得非常可观的成绩,关于大都市区化、大都市区治理、县域经济与城乡一体化、地方政治等方面都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问世。除此之外,我们希望在下列选题上有新的突破。城市社会史、城市妇女史、城市黑人史、城市环境史、城市生态史均大有文章可做。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学、城市公共空间、市民与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外包等也都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①从研究时段看,对美国殖民地时期的研究相对薄弱,几乎没有专门论述;从研究区域看,对美国南部城市的研究相对落后;从选题看,对美国城市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刚刚提上日程,还有待加强。在美国地方政府研究方面,以《新城市化时期美国地方政府》为代表,最近已有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问世。同时,这些研究也揭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选题,例如行政次长制(CAO)、市政管理专业化、县域经济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社区开发公司(CDC)、政府间理事会(COGs)、区域理事会(RCs)、专区,以及地方社团等。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方都市史学的理论与方法”(08JJD770086)成果之一。

注释:

【1】主要有:王旭:《美国西海岸大城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l994年版;《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梁茂信:《都市化时  代一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艳玲:《美国城市更新运动与内  城改造》,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林广:《移民与纽约  城市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韩宇:《美国高技术城市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旭、  罗思东:《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地方政府:区域统筹与地方自治的博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旭:《美国城市史研究概述》,《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3】参加撰写的还有:胡锦山、韩宇、李莉、郭九林、洪文迁、李丽婵、刘敏、谢菲、马小宁、王田。

【4】译著有:[美]卡尔·艾博特:《大都市边疆——当代美国西部城市》,王旭、郭立明、姜立杰译,商务印书馆l998年  版;[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美]罗伯特·M·福格尔森:《布尔乔亚的噩梦:1870-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朱歌姝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美]郝吉思:《出租车:纽约市出租车司机社会史》,王旭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论文集有:王旭、黄柯可主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美城市化及其比较》(中美城市化及其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98年版;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岳麓书社2003年版。

【5】王旭:《大都市区化: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美国研究》1998年第4期;《对美国大都市区化历史地位的再认识》,《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20世纪后半期美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趋同现象及其理论意义》,《世界历史》2006年第5期;《20世纪美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本走向》,《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新城市化”值得关注》,《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3期。

【6】孙群郎:《美国大都市区生态组织结构的形成及其成因》,《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美国大都市区的阶级和种族隔离与开放郊区运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月;《当代美国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与交通困境》,《世界历史》2009年第5期;《美国大都市区政治的巴尔干化与政府体制改革》,《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

【7】罗思东:《美国郊区的蔓延:对交通拥堵与土地资源流失的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3期。

【8】刘敏:《20世纪后半期美国大都市连绵带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9】刘敏:《浅析1970年以来美国中心城市的发展》,《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

【10】李艳玲:《对美国城市更新运动的总体分析与评价》,《上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战后美国城市更新改造中的私有企业》,《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5期;《美国城市更新运动与内城改造》,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1】苏宁:《从城市更新运动看企业在中心城市改造中的作用》,《经济师》2005年第6期;《美国房地产开发商与城市更新运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2】李莉:《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演变》,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姬康:《美国联邦政府的城市援助政策与“社  区发展计划”》,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3】孙群郎:《郊区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美国研究》1999年第2期;《美国近代郊区化及其原因》,《河北师范大学报》2002年第3期;《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3期;《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动因初探》,《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试析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当代美国郊区的蔓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世界历史》2006年第5期。

【14】孙群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世界历史》2005年第1期;王旭:《“逆城市化”论质疑》,《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15】黄柯可:《人口流动与美国城市化》,《世界历史》1996年第6期;《美国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特点》,《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

【16】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姬虹:《美国当代外来移民对城市的影响》,《世界民族》2008年第6期;林广:《19世纪纽约的外来移民犯罪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7】王旭:《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城市化道路初探》,《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美国西部的开发与城市化》,《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

【18】黄柯可:《试论近代美国城市化特点》,《世界历史》1994年第5期。

【19】何顺果:《美国西部城市的起源及其类型》,《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

【20】王仲智:《美国“阳光带”的崛起对中国西部城市化战略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2期;王旭:《美国“阳光带”城市的崛起述评》,《世界经济》1990年第12期。

【21】韩宇:《美国“冰雪带”现象成因探析》,《世界历史》2002年第5期;《战后美国老工业基地马萨诸塞经济转型研究》,《世界历史》2006年第6期。

【22】王旭:《产业结构转型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个案研究——《美国中西部经济:面向未来的历史回顾》述评》,《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

【23】罗思东:《美国城市的棕色地块及其治理》,《城市问题》2002年第6期。

【24】梁茂信:《美国联邦政府城市政策的形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略论美国政府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效用有限性》,《美国研究》2002年第4期。

【25】王旭:《富有生机的美国城市经理制》,《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26】李壮松:《美国市政体制的确立及其成因》,《城市规划》2002年第6期;《美国城市经理制:历史到现实的综合考察》,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7】王金虎:《论美国城市的定居救助之家运动》,《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李月娥:《美国城市社区改良运动述评》,《城市问题》2009年第8期;杨长云:《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城市改革研究综述》,《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28】王旭:《从体制改革到治道改革——美国大都市区管理模式研究重心的转变》,《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9】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区政府理论的缘起》,《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厦门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0】梁茂信:《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困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当代美国的人口流动及其区域性影响》,《世界历史》1998年笆6期。

【31】胡锦山:(美国中心城市的“隔都化”与黑人社会问题》,《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2】孙群郎:《美国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大都市革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3】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马祖琪:《美国的内城贫困问题》,《城市问题》2008年第1期;姬虹:《美国城市黑人聚居区的形成、现状及治理》,《世界民族》2001年第6期。

【34】冯承柏、胡晓明:《19世纪费城工业发展的特点》,《世界历史》1987年第5期。

【35】林广:《交通运输与纽约城市发展(1820–1870)》,《城市问题》l997年第4期;《20世纪纽约移民与社会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19世纪纽约市外来移民职业构成的历史解析》,《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移民与纽约城市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36】洪文迁:《纽约城市规划的历史与实践》,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7】韩宇:《波士顿产业转型研究》,《城市问题》2008年第10期。

【38】谢菲:《洛杉矶模式:大都市区多中心模式的经济效用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39】孙群郎:《美国西部大都市丹佛经济腾飞浅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40】韩忠:《美国圣何塞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变与评价》,《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

【41】马小宁:《历史的崛起:美国南部城市迈阿密经济腾飞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旅游业与城市经济——以迈阿密为例》,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2】王玉华:《芝加哥与美国中西部开发》,《城市史研究》1994年第2期。

【43】丁则民:《城市促进者在拉斯维加斯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44】王旭:《菲尼克斯——荒漠之中的现代都市》,《城市史研究》1992年第4期;《莱维敦——美国郊区化的理想模式》,《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芝加哥:从传统城市化典型到新型城市化典型》,<史学集刊》2009年第6期。

【45】孙群郎:《美国内城街区的绅士化运动与城市空间的重构》,《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46】高国荣:《城市环境史在美国的缘起及其发展趋势》,《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47】主要有:高鉴国:《美国新都市主义述评》,《中外管理导报》1997年第4期;张雯:《美国的“精明增长”发展计划》,《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5期;林广:《新城市主义与美国城市规划》,《美国研究》2007年第4期;王丹:《美国“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发展观解读》,《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2期。

【48】王旭:《肯尼恩·杰克逊与美国郊区化研究——<马唐草边疆>评介》,《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9】罗思东:《城市政策与大都市区政府的复兴——评戴维·腊斯克的<没有郊区的城市>》,《美国研究》2003年第4期。

【50】谢菲:《洛杉矶模式研究:兼与纽约、芝加哥比较》,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王旭:《从芝加哥模式到洛杉矶模式——美国城市化新论》,《经济地理》2001年增刊;《方兴未艾的“新黑人城市史”》,《史学集刊》1996年第2期;胡锦山:《罗伯特·帕克与美国城市移民同化问题研究》,《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张紧跟:《新区域主义: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新思路》,《中山大学学报》20l0年第1期;孙一飞:《边缘城市:美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1期。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