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宫”:沉船保护的新路径

  通过整体打捞异地搬移的“南海I号”,是中国践行“就地保护——即在不改变文物原始保存环境”的原则下,未改变沉船海水浸泡环境,也避免了船体脱水、脱盐等后期高投入成本及“二次破坏”。

  沉船,是一段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瞬间凝结,是研究和复原古代社会历史独特的实物形态。“南海I号”船体和文物之所以沉寂海底逾千年尚保存完好,得益于原海底细密而隔绝氧分子侵蚀的淤积泥层。历年来水下考古调查、“试发掘”时,水下探摸和拍摄到的沉船船体影像,均反映木质船体保存较佳的船体色泽和韧性。目前,世界范围的木质船体保护,如瑞典斯德哥尔摩瓦萨号、英国普利茅斯玛丽·露丝号等,大多采取了船体打捞出水,经实验室脱水、脱盐等保护处理后陈列于空气环境博物馆内的保护与陈列方法,但投入成本高,保护周期长,对木质船体防腐变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而通过整体打捞异地搬移的“南海I号”,是中国践行“就地保护——即在不改变文物原始保存环境”的原则下,未改变沉船海水浸泡环境,也避免了船体脱水、脱盐等后期高投入成本及“二次破坏”。

  因此,水晶宫海水环境的“南海I号”水下考古发掘与保护,应一切从沉船船体文物保护出发。首先,制定和选择水晶宫内船体水下考古发掘方案,应根基于船体避免直接暴露空气环境的要求,严格杜绝和避免打着各种旗号的所谓“新探索”等短、平、快功利性的考古发掘方式。其次,应及时完善构建和恢复沉船保护原状海域的低照度尤其是隔绝氧分子的原状保存环境,这是科学有效保护“南海I号”古沉船的当务之急。同时,历时4年、3次专家论证、近10个月海上实施的“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是国家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资源,凝聚了多方面工程技术智慧,整体包裹沉寂海底近千年的“南海I号”——自重530吨的全钢结构沉箱,也是中国海洋打捞工程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紧密结合。

  以“南海I号”发掘、保护和研究展示为主要目标而建设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南海I号”文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南海I号”沉船船体和大部分文物尚存放于水晶宫钢沉箱内待进行考古发掘,观众进馆既看不到“南海I号”船体,博物馆的考古发掘现场开放也尚未常态化,观众难免要产生失望情绪。倘再因部分特色出水文物需实验室保护处理完成才能开放展示,则加剧了观众亲睹精美文物为快的失望,也影响了博物馆满足观众对古代文明认知和了解的目标的实现。

  对此,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创新了部分陈列手段,把“南海I号”部分出水的金属文物和漆木器文物,通过透明玻璃容器浸泡于蒸馏水中,在陈列展柜内将出水文物的脱水脱盐保护过程同步开放给观众,实现文物保护过程与陈列展示前移的主动保护方式,既有利于出水文物保护,又满足了观众的参观需要。

作者单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18期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