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

  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国策,是其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改变东北的人口构成,实现永远霸占的野心。

  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皇俄国手中夺取了大连、旅顺的统治权,建立了“关东州”,并且控制了南满铁路。日本国内从官吏、商人到军界、财界,都在热烈讨论“经营满洲”问题。1906年,日本设立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时,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曾说:“战争不可能常胜不败,永久的胜利是与人口的增减相关联的”,让更多日本人移居东北,“那么这个地区自然而然会成为日本强大势力范围”。

  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在就职书中则说:“经营满蒙的诀窍,在于实现满洲移民集中主义”,“我们在满洲应占有以主制客,以逸待劳的地位。”“第一经营铁路,第二开发煤矿,第三移民,第四畜牧,其中以移民为最。”在当时的日本,有关移民活动的讨论非常深入具体。如在《满洲移民前夜物语》一书中,就谈到人口和土地的关系:“日本人口过剩,耕地太少,早晚得陷于生活资料困难之中。为使满洲完全置于日本势力之下,光靠刀枪不行,锄头比刀枪更强,所以不真正把民族置于农业,就不能布置好势力”,而农业的出路在满洲。

  移民政策在田中内阁上台后得到完善。1927年4月,田中义一组阁后,于6月27日至7月7日,亲自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侵华的纲领性文件《对华政策纲要》,把奖励移民、创建拓务省作为对华政策的重要内容,为向中国东北移民提供了政策依据,形成了完备的移民政策。

  日方认为,只有通过移民,才能更深入地实现对中国农民的统治。移民活动的急先锋、关东军东宫铁男大尉曾说:“大和民族现如盆中之竹,如此下去,不仅不得繁茂,而且只有衰老下去。如将此竹移植大地,则会获得新的生命而复活,并日益繁茂,故我民族必须移民大陆,以期皇国的发展。”又说:“移民要支援满洲国军,恢复地方治安”,“在满洲国内,担任关东军维持治安的一部分任务”。在他们看来,“农业移民”易于作到定居落户,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征服东北最大多数的农民。

  通过“农业移民”,还可以确保经济掠夺。《日本人移民方案纲要说明书》就表明,“满蒙地区文化很低,却有着亘古以来从未砍伐过的原始森林和从未开垦过的大荒原,开拓这些处女地,可以获得丰富的农、牧、林、矿等物资,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工业原料问题的关键。因此把我国内地人移植到未开化的满洲,掀起移民运动,是落在我们双肩上的天赋使命。”在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的背景下,日本对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掠夺格外激烈:“在战时感到特别缺粮的日本,迫切需要农产品的供应……应尽最大努力增产粮食,使作为粮食基地的满洲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日本移民还具有为进攻苏联做准备的目的。在日本制定的移民方案中,写有“对苏国防”的内容。“解决国防才是第一要务”。移民为日本的东北驻军直接提供兵源和军需供应:“士兵入伍来自日本国内,期满后就得回国,这未免太不方便……必须从在满日人中抽调警备满洲的壮丁;动员其他所必需的人员也须从在满洲人中挑选,否则从各方面看都是不利的。”“向满洲大量移民……对加强国防力量和从而形成……防共铁壁……具有极大意义。”因此,日本移民主要安置在东北北部,目的即在于使其成为反苏的桥头堡和军需品供应地。

  移民侵略也是日本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维护对本国人民统治的需要。由于日本军国主义扩军备战和地主、资本家的压榨,日本农民的生活陷于破产边缘。为缓和农民反抗,日本统治者遂欺骗一部分农民移住中国东北。因此,日本政府为谋求日本农村的政治和社会安宁,而把农村政治和社会不安的根源——贫雇农、农村无正业者移往满洲。

  历史事实打破了日本的梦想。“在国策名义下梦想皇道乐土奔赴满洲的开拓移民,终于成为弃民政策的牺牲品,因为该政策是为了战争的需要而计划实施的,终因战争失败而告终则是其必然的结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11日第213期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