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目录、绪论摘录、后记和专家评语

《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与英国乡村比较》,侯建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旧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
   一 晏阳初、梁潄溟:乡村建设运动实验区
   二 陈翰笙:农村调查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三 国民党政府和其他农村调查成果
 第二节 本课题的材料与研究方法
   一 资料来源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环境、人口和教育
 第一节 环境
   一 生态环境
   二 行政区划沿革及地理位置
   三 重点研究的村庄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一 人口数量变动
   二 人口素质:教育
   三 与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三章 土地与产权
 第一节 生产规模和产权关系
   一 农家田场规模
   二 农村经济性质分析
 第二节 土地产权转移的一般趋势
 第三节 与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四章 农业生产考察
 第一节 农业生产条件与技术
   一 耕地灌溉
   二 农业工具
   三 挽力
   四 施肥、选种等农业科技的引进
   五 与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二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 粮食作物结构及其变化
   二 中等农民家庭实际播种面积
   三 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 与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五章 产业结构变化与雇工
 第一节 生产领域的扩大(一)
   一 棉花种植
   二 养殖业
   三 家庭织布业
 第二节 生产领域的扩大(二)
   一 工匠和小贩
   二 食品加工作坊
   三 苇编、猪鬃加工等手工业
   四 乡村副业分析
 第三节 与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四节 人口流动与雇工
   一 人口流动
   二 雇工及其收入
   三 与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六章 农民日常生活与消费
 第一节 农民的吃、穿、住
   一 饮食
   二 住房和穿衣
 第二节 其他日常消费
 第三节 灾荒年
 第四节 与工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七章 市场与借贷
 第一节 市场分布与密度
 第二节 农民日常交易
   一 劳动产品交易及商品率
   二 农村市场分析
   三 与产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三节 乡村借贷
   一 普遍负债是乡村高利贷的沃土
   二 与产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八章 农户收支核算:中国没有“约曼”似的富裕农民群体
 第一节 农户总收入及生产赋役支出
   一 农民一年创造多少价值,农、工副业各占多少
   二 生产费用
   三 农民实际负担
   四 与产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二节 各类农户收支核算
   一 一般农民家庭分析
   二 上层农民家庭分析
   三 与产业革命前英国乡村比较

第九章 余论: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误区
 第一节 所有制问题
 第二节 雇佣劳动地位问题
 第三节 人口问题

后 记
参考文献

绪论摘录

  1840年后,国门被强力打开。中国逐渐丧失其政治和经济的独立性,或被迫和主动、或直接和间接地置身于空前广阔的外部世界之中。以往,这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古老王朝,虽然不止一次遭受北方畜牧圈的颠覆,可它最终都以悠久的儒家文明将其同化,并在一次次的民族融合中不断扩大疆域和影响。鸦片战争,却是第一次败在高于自己文明程度的异帮之手,而后者又披着杀人越货的强盗外衣。这一段经历对于中国人来讲,相当复杂和痛苦,救亡与变革,独立与发展,战争与和平,一时泥沙俱下,鱼目混珠,使中华大地饱经忧患与沧桑。

  鸟瞰最普通、最基本的生产者群体,从短时段看,中国农村似乎并未被外部世界的政治风暴与喧嚣所警动,农民依旧在那里重复着世世代代都差不多的生产和生活;然而从长时段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经济与社会条件尤其市场条件的变动,农民的经济生活依然艰辛可也逐渐注入未曾有过的新因素,发生着缓慢的静悄悄的变化。岁月流失不能淹没那一段时光留下的痕迹,反而愈久而弥新,那毕竟是“乡土中国”与近代西方交手后产生的第一回合冲击波。150年过去了,回眸中国农民生产与消费的历史,近代农村市场经济启动和演进之曲折历程,是一个平凡而不无裨益的话题。“历史是一件无缝的天衣”,今天是昔日的延伸,现实是历史的继续;本书基本内容就是鸦片战争半个多世纪后即20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农村相关情况的一个白描。

  所谓“白描”,并无任何文学含义,是指笔者力求规避主观的或其他的因素干涉,而将该时段某一地域发生了什么和如何发生的尽可能接近原貌地呈献给读者。不敢许诺做出了什么,但真实是我追求的最重要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学术界勃发的经济社会史(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以其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细密的研究手段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经久不衰。就研究领域而言,其探索的触角不独占据传统的经济史,还涉足非经济领域;就研究对象而言,不仅宏观的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还可能是微观的即一个区域、一个村庄甚至家庭及家计。本书属于后者。它主要以华北冀中11村颇为系统、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对20世纪上半叶尤其三四十年代农民家庭的生产生活周期,做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包括他们的生产与消费,收入与交换,人口与土地,以及投入再生产的储蓄率等,从而反映这一时期的农村生产力水平和近代市场发展轨迹。笔者还置冀中11村个案分析于华北乃至全国的宏观视野中,并与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和农村在相应范围内做出比较,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广阔和丰富的思考空间。

(摘自该书第一章)

后记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主体部分曾是我的博士论文。该书几年前就已基本写成,此后几易其稿,总难尽如人意,直至付梓出版心中也不无缺憾。我一直主要从事英国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经济社会史研究,也做过一些中西历史比较,而且对中国农村现代化历史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然而真正做起一项专题研究,就轻松不起来了。跟魏宏运先生在南开做了三年中国史研究生,魏先生的悉心指导使我的知识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可做起来还是捉襟见肘。

  微观研究或个案研究亦属不易。微观研究的一些要求颇为苛刻,客观上需要非常翔实、系统和准确的资料,不允许东拉西扯,夹泥带水,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存的资料条件普遍不能满足这种研究要求。在西欧,中世纪以来就有凡事经过法庭,生死婚嫁皆经过教堂的传统,且较少翻天覆地的社会动荡,因此许多地区甚至一个村庄都可能保留极为详尽的民事法庭档案和教堂档案。中国史研究中很少具备这种资料条件,偶尔存在,也多属零散。资料是一难,论点则是二难。尽管作者可以有自己观察世界的角度,但是,由于微观研究资料往往翔实而又不容选择,因而不能不对作者的主观推断产生较大制约,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微观研究有局限性,也有优长,比如微观研究更具实证性,后者对于我国史学界曾盛行一时的“以论带史”的偏向,无异于一剂良药。那样的史学往往先确定一个“正确的观点”,然后在宽泛以至漫无边际的范围内选择“史例”,甚至不惜剪裁史实,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于是,史学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历史学的形象遭到损害也就不奇怪了。

  有人将历史学归于科学,有人归于人文艺术,无论如何,真实是历史学的根本属性,失去真实,史学也就失去生命。所以人们可以容忍枯燥,却不能原谅失实。兰克云:“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历史学家就怎样叙述”(Historian must narrate the events of the past as they actually happened –“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仍然可以写进21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宣言。

  本书主要根据陈翰笙先生领导的20世纪30年代清苑农村调查(又称保定调查)和河北省统计局关于40年代的追踪调查资料写成。陈翰笙早年留学美国和德国,回国后,先成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后又受蔡元培先生委托主持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冀中农村调查即在此期间进行。当年翰笙先生心怀鸿鹄志,脚踏黄土地,率数十人的农村调查团穿行于田野与茅舍之间,访谈于农夫与贩妇之中,录载下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时仅而立之年;而当他与我谈起这次调查时,已是年逾八旬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仍然担任着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对中国的学术事业,对中国农村现代化以及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次农村调查,仍有挥之不去的情愫。20世纪80年代,有幸经常向陈翰笙先生和陈洪进先生等前辈请益,在一次次交往中,他们给了我许多关爱与教诲,翰老还以耄耋之年,亲自为我那本英国农村现代化研究并与中国比较的小书《现代化第一基石》作序。翰老多次提起30年代农村调查(他在《现代化第一基石》序中也述及),尤其保定和无锡的调查,对这批资料未被充分利用留有遗憾。他先后将一些资料及有关论著惠赠与我,鼓励我继续做下去。此情此景,深深印在我心中。此为本书之缘起。

  这项工作拖了这么久,中途有俗事干扰,亦有学力不逮所致。研究对象是特定的、唯一的,比较和探讨的范围与问题却广及中外。在苦苦思索与枯燥的数据中,有喜悦,也有迷惑,其间甘苦非局外人所能体味。本书即将问世,不敢说聊补陈翰老当年的遗憾,只能说我尽了一份力量。令人欣慰的是,翰老健在,我企盼着这本小书尽快送到百岁老人手上。

  1995年暑假和1996年寒假,我两次赴冀中农村,沿着当年陈翰笙先生的调查路线,挨村进行入户调查,核实有关资料,也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和60年来的变迁。第一次随我下乡的有天津师大历史系的年轻教师田涛、刘春敏,研究生张元立、陈玮、李铮,第二次有马瑞江、孙立田、刘春敏,研究生张元立、李铮,还有南开大学的宋在夏博士。工作条件是艰苦的。为了节省经费和时间,我们沿着既定的路线一村一村走下去,走到那里就吃、住在那里,简陋的乡镇小旅社是我们的主要宿营地。有时连简陋的小店也找不到,索性住在“大车店”。一次,走出最后一户访谈的农家时,天色已晚,附近没有任何食宿条件,只好连夜奔往乡政府,临时挤在乡干部的宿舍里,最后,还是有二位男士的床位没着落,只得屈就“计划生育手术室”过夜,成为一段笑谈。盛夏蚊蝇叮咬,冬天又没有取暖设备,几次都是合衣而眠,第二天还要赶路。这使我想到,这样的“学问”不是谁都能做的,要学力,还要体力。大家非常充实和乐观,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使命感,都非常珍惜陈翰笙等老一辈学者当年开创性的调查成果,都非常关注中国农村现代化事业。所以,苦一些也无怨无悔。有一点需说明,本课题最初设想的时间范围是1930~1995年,因此90年代的实地调查不仅核实1949年以前的资料,还搜集农村改革以后即70年代以来的资料;上面提到的调查组成员也是原计划的课题组成员。由于主客观上的种种原因,后来调整了课题规模,将研究时段缩减为20世纪上半叶,一些关于改革以后的新资料,只好暂且束之高阁。可是,上述同仁为本课题付出的辛勤劳动与热情不可埋没,在此谨表示由衷的感谢,并期待着再次合作。

  这本书凝聚了许多前辈和学者的心血。我在本书的写作中得到魏宏运教授的精心指导,他和另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朱寰教授分别为本书写了出版推荐意见书。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教授、彭明教授、中共中央党校郭德宏教授、山东大学吕伟俊教授、南开大学王永祥教授、陈致远教授、张洪祥教授、左致远教授、中国社科院蒋大椿研究员等前辈审阅了本书稿并惠赐教示。天津师范大学孙立田副教授撰写了该书第二章第二节“人口与教育”中的英国部分,赵文君撰写了第五章第三节“乡村借贷”中的英国部分;赵文君、刘春敏、徐滨还帮助校阅书稿和绘制地图。我还要特别提到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李丹慧女士,她牺牲了大量宝贵时间,细心阅读了全部书稿,从结构到内容乃至一些细节都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纠正了不少偏误。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感激不尽。

  英国学术院王宽成基金会(British Academy K C Wong Fellowship)为该课题提供了1997-1998年度研究奖学金,使我能够在剑桥大学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并与有关专家进行探讨。著名经济社会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系哈彻尔(John•Hatcher)教授就英国史部分无论从资料上还是观点上,都极大的帮助了我。

  原河北省统计局50年代的追踪调查,使陈翰笙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农村调查资料更加系统,使这一地区长时段、趋向性研究成为可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北省档案馆、保定市档案馆和清苑县档案馆为查阅资料无私提供了服务;我的老朋友陕西师范大学王大伟教授还协助从陕西省档案馆获得颇为宝贵的资料;剑桥大学历史系、剑桥大学图书馆、英国李约瑟研究中心也给了我诸多方便,在此一并谨致谢忱。

  我还要对以下几方面表示感谢:天津市政府研究室的魏炳昆主任、刘景伟副主任,保定市政府研究室和清苑县政府研究室的同志们,没有他们提供的有效支持和帮助,就不可能有连续两年的冀中农村实地考察;本课题的立项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的资助;本书的出版,则有赖于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学术评委会的指导和支持,沈志华先生作了大量的工作。徐燕女士和杨群先生为修改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他们的感谢自不待言。对于本书的缺点和不足,我则期待着读者的批评指教。

侯建新
2001年春于天津

专家评语

(一)

  作者依据原始资料,对20世纪上半页冀中11村农民家庭的生产、消费、人口、教育与市场做了实证性的分析,令人信服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农村生产力水平。唯真、唯实、唯是。该研究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我国市场化的历史,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魏宏运

(二)

  作者总是将农户个案分析置于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宏观视野中,尤其可贵的是,还与前工业社会的英国农村进行比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英国部分的论述,繁简适度,比较分析,中西融会,多所创新,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我国历史比较研究,推动了经济社会史与农民史的研究。

——朱寰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