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的农事歌谣及其生存境况

  【内容摘要】中国广西壮族的农事歌谣丰富多样,这些歌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传授农业生产经验的歌谣、鼓舞斗志和调节情绪的农事歌谣、围绕农业生产进行祭祀活动的歌谣。本文对此分别进行介绍,并概述其主要特点、功能、产生的原因和目前的生存境况。

  【关 键 词】广西壮族;农事歌谣

  【作者简介】徐赣丽,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俗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广西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该民族突出的文化特点是歌文化。他们视歌咏活动为人生之重要大事,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歌咏文化深刻而自然地体现了壮族族群的文化品性.壮族是农业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稻作农业文化,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古越人(即壮族先民)所居之地,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壮族地区“种稻似湖湘”[1]。人民“皆耕田而食,……水田低则称田,旱田高则称地。田皆种稻,地种杂粮,间有种草(旱)禾者”,“秋收后,烧山以除百毒,二月启蛰,焚草渍灰以肥土。耕用牛,溉用车,亦用戽”[2]。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

  在壮族地区,农业生产曾经是人们维持生存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生活的重心,农民对待农业生产的态度是虔诚的。这样一种感情自然会贯穿在整个农业生产中,与稻作农业生产相关的歌谣不仅丰富,而且多样。农耕生活给壮族民众提供了较为安定的集体活动空间,“较为安定的农耕生活,有利于群体歌唱(包括劳动、祭祀、娱乐、婚恋等活动中的群体歌唱)的开展”[3]。壮族人民特别喜欢对歌竞唱,而集体农业劳动为歌手提供了合适的群聚场合,他们在从事农事活动时,用山歌抒发当时的不同心情,或悲或喜,或怨或达,既自娱自乐,又交流感情。

  由上可知,广西壮族地区的稻作农耕文化有深厚的基础,伴随着稻作农业文化而产生的农事歌谣也就非常丰富了。

  通常我们所说的农事歌谣大多是指传授劳动经验,歌颂劳动感受的,属于劳动歌的范畴中。本文所谓的农事歌谣范围较为宽泛,从时空上来看,既指在田间劳动时唱的,也包括在田间休息时唱的,还包括围绕农业生产主题唱的歌;从内容来看,除劳动号子外,还有描绘农事劳动情景,传授农业生产经验,祈求获得丰收等生活内容,男女爱情的歌谣等。下文对此进行分别介绍。

一、传授农业生产经验的歌谣

  广西壮族的民间歌谣以实用为目的,当地有以歌代言的传统。民间以歌谣的形式来传授知识,告知生产经验,歌手就发挥了农业科技员的作用。这类歌有十二月歌、二十四节气歌、四季歌等节令歌,高度概括了一年四季里需要安排的农业生产事项。有一首《壮族季节鸟歌》,以候鸟为起兴,将一年四季的节气变化与农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编成歌谣,真实地反映当时农业生产劳动的蓬勃生机,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壮族农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忙碌情景。试看下面几节歌谣:

  正月东风习习吹,燕子双双把巢垒;花木吐艳立春了,犁田耕地闹纷飞。
  二月八哥成双对,寻找马蹄不知累;春分还防倒春寒,老牛小牛精心喂.
  三月大地春色翠,鹧鸪声声求偶配;清明风光无限好,带上晌午[4]扫墓碑。
  四月秧泥特别肥,斑鸠徘徊偷谷胚;立夏耕田团团转,阿妹裤脚污泥水。
  …………[5]

  这首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壮乡风味。还有广西天峨县《十二月田歌》,“正月家家贺新年,初一十五大团圆,嘴里吃的旧年饭,心里想着新年粮。二月初二二月间,坡旁地边起火烟,田边看见哥挑粪,妹也无心来偷闲。……”这首歌谣不仅写出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还谕示农忙季节男女之间不能谈情说爱,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生产上。

  更为简短的广西天等县的《种稻谣》:

  正月犁耙田,二月修田基,三月播谷秧,四月播秧时,五月祭田魂,六月耘田去,七月禾怀胎,八月穗出齐,九月旱开镰,十月湿谷到屋里,十一月干谷进了仓。

  这些歌谣轻快活泼,优美动听,表现了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时的欢悦心情,说明壮族人民已基本上掌握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能根据各个季节的特点来安排适当的农事活动。

  壮族是较早接受汉文化的民族,有的农事歌谣就是根据汉族的二十四节气和本地的农事安排,进行创制的。如流传在广西横县地区的《二十四节气歌》:正月立春又雨水,扛锹去堵田头洞,还有一个元宵节,到处舞狮又舞龙。二月惊蛰春风节,家家播秧在峒中,花生玉米也要种,床底芋头爆苗红。……

  现代新编的农事歌谣《春光一刻值千金》也是遵从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产的:

  自然规律须遵照,农事季节要记牢;生产跟着季节走,五谷丰登产量高。
  春雨惊春清谷天,不误农时闹田园;玉米花生须除草,早稻抢种莫迟延。
  夏满芒夏暑相连,田间管理要周全;防涝防虫抓双抢,插完晚稻在秋前。
  秋处露秋寒霜降,追肥管好晚稻田;红薯杂粮应多种,秋植糖蔗为来年。
  冬雪雪冬小大寒,森林火灾要提防,冬种蔬菜效益好,要为明年翻两番。[6]

  这类节令歌是最普遍地传授农业生产经验的歌谣。还有关于劳动常识的:“蚕吃桑叶角对角,妹插秧田边对边”。告诉我们插秧需要规整,保证秧苗均衡生长。“粒粒饱满粒粒大,原来耘田过几遍;耘田耘过四五次,浮萍稗草全除完。”告诉我们耘田不能偷懒,杂草要除干净,辛勤劳动才能得到好收成。

  正是凭借这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好学易记的歌谣,使那些没有受过现代学校教育,缺乏现代农业科技文化的农民们按部就班地进行一年四季的农事生产,从田地里获取自己生存的粮食。在那些缺乏农业科学技术教育的年代里,这些歌谣具有传授农业技术和安排农业生产的作用和地位。

二、抒发劳动情绪的农事歌

  本文把在劳动时唱的抒情歌谣都列为抒发劳动情绪的歌,不管直接还是间接跟劳动动作、劳动对象有关,只要在劳动场合中唱的歌谣都包括在农事歌谣内。

  鼓舞劳动情绪的歌以号子为主,以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和直接促进劳动的功用为其基本特征。它伴随着劳动节奏歌唱,与劳动行为相结合。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等特殊功能。这类歌谣在农业劳动中主要在开田、垦荒和薅秧、车水等时候唱。流行在广西鹿寨县的开田打硪歌(号子)是这样唱的:

  合:一、二、三!领:打下边啊,
    哼——哟!合:哼——哟!
    哼——哟!领:打成田啊,
  领:抬上来呀,合:哼——哟!
  合:哼——哟!领:一硪一挪步嘛,
  领:拉好绳呀,合:哼一一哟!
  合:哼——哟!领:一层新泥土嘛,
  领:同出力呀,合:哼——哟!
  合:哼——哟!……

  首先是大家合唱,其后是由领唱唱简单的歌词,众人合:“哼——哟”。领唱者每唱一句,大家就不断重复“哼——哟”。这样就起到配合劳动动作,组织和指挥劳动的作用。其传唱方式基本上体现了一般劳动号子的特点,采用“领”、“合”形式。其演唱的速度根据劳动强度而定,轻则快,重则慢,曲调重叠。紧张繁重的劳动号子,往往是配合动作单调而紧张的劳动呼声,此时音乐的节奏性较强,而旋律则较弱,更多地发挥了号子指挥劳动的实用性功能。

  除了号子,另外一些配合劳动动作而唱的歌谣,也能起鼓舞和调节情绪的作用。从内容看,它不局限于协调和配合劳动动作等与劳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事物,还包括各种叙事的、诙谐的内容,常常是见景生情的抒发和联想。这类歌谣广泛的生活题材,生动的即兴歌唱,正是为了引起劳动者的兴趣,减轻劳动者的疲劳,起到鼓舞劳动情绪和调剂精神的作用。这类歌谣起讫自由、速度舒缓、随兴而歌,时而也根据歌唱者的嗓音特点加以发挥,唱词随意性强,涉及面广。如流传在广西柳江县的《锄地咚呀咚》,“放火烧光了岭上的草,大伙上山来锄地;这里就是我们的田园,锄它来种粮食。锄地咚呀咚,腰伸不得直,人家吃饭又吃肉,我们只好煨红薯。锄地腾呀腾,锄好了地种下芋头红薯;红薯长得象瓦罐那么大,薯藤象脚趾那么粗。……”。解放前,山区的农民是靠锄地种粮食维持生活的。每年春天,穷人通过互相换工,集中劳力,给各家各户轮流锄地开荒。锄地时,由一人敲锣指挥领唱此歌,借以激发热情,鼓起干劲,活跃气氛,寄托愿望。歌的内容多为触景生情,随兴编唱,节与节之间不太讲究连贯性。

  雨水对于稻作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性,在许多地方还流传着对于旱灾的记忆和祈雨习俗,以及相应的关于喜雨和苦旱的歌。如巴马的《苦旱歌》:

  二月来惊蛰,早上太阳逼;田无水来耙,地更不能犁;
  秧田干枯死,晒台可折除;令年无收成,人人心眼急。
  ……
  九月进霜降,收成无希望;今年天旱久,袖手空惆怅;
  全年天无水,稻禾怎能长?老天不成天,害人心性惶。
  十月立冬到,颗粒不进仓;天旱禾枯死,晒楼全拆光;
  今年无收成,锅头挂屋梁;东家逼租紧,人人心发慌。

  有对旱情的担忧和苦恼,就有对于雨水的盼望和祈求,以及对下雨的喜悦心情。人们把雨水当作好年成的有力保障来歌唱,如同是巴马地区流传的《喜雨歌》唱道:

  正月二十几,搭桥来祈雨,诚心来求拜,不愁没有雨,只要雷公响,就是雨来时。
  ……
  九月是重阳,田野收割忙,家家吃新米,粮食收进仓,感谢老天爷,降雨来相帮[7]。

  除了向神灵求雨,壮族人民还积极发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人力来解决稻田的灌溉水问题,如:《戽水谣》:

  竹蔑织成戽水斗,绳索缚紧四角头。
  两人隔沟相对站,齐心合力展身手。
  俯首斑鸠拜天地,伸腰拉戽扯龙头。
  戽斗沉甸甸,田水哗哗流。
  禾苗张嘴开笑脸,欢天喜地望丰收[8]。

  这里描写了戽水抗旱的劳动场景及动作,既赞美了劳动,也传授了戽水的经验,还寄托着丰收的愿望。在干旱面前,农人以积极的办法来对付,表现了壮族农人在自然灾害面前从容不迫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

  除了集体劳动时唱的号子,单个个体劳动时为了消乏解闷,人们常常唱一些比较抒情的歌谣。如果说开山、车水和薅秧时唱的号子有领唱和合唱的,那么抒发劳动情绪的则更多是独唱的。如《播小米歌》,它也是流传于东兰县一带的。在播种小米时,人们习惯边播边唱此歌,“小米呀小米,农家最爱你,五种谷米八种豆,算你最懂礼。不嫌山顶寒,七月撒下地;不嫌山地瘦,扎根石缝里.只有一把灰,送你作家底,只送一首歌,表表我心意。河里数虾子最小,五谷数小米最细。繁殖最多是虾子,结粒最多是小米,虾子味最香,小米最甜蜜。……”祝愿小米“新苗快快起,根也扎得稳,苗也长得齐”,“看你长出狗尾穗,看你结出鱼蛋米。”这首拟人化的歌谣,既表达了农人企望丰收的希望和农业生产的经验,又有对小米的赞美。

  《选苗歌》是壮族农民在选苗时对弱苗所抒发的情感:

  手掌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你知我也知,无奈少地土;
  今日拔掉你,痛心又痛骨。县官还分家,皇帝还移位
  思想世间事,莫论主人非;请你快离座,同我把家回[9]。

  这首歌谣,同样运用了拟人化手法,通过对劳动生产时的情景和心情的描写,表达了壮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禾苗的朴素感情。

  这类歌谣篇幅有长篇大套的,也有短小精悍,只是简单地逗乐、打趣、抒情、状景,直接描写某个季节或某项农事活动的,如流传在鹿寨县的两首歌谣唱道:“八月秋,二苗谷子正勾头,修得风车修箩篓,扫净谷坪扫门楼”。“四月里来种油麻,油麻颗小手难拿,大颗小颗撒下地,铲得芒草等开花”。还有如:“赶快收割赶快翻,多心欢,秋收做完种冬禾”。“催牛声声震山坡,要协作,你犁北田我耕南”。这些歌表达了农人劳动时的喜悦心情和团结精神。

  在劳动场所的民歌歌唱活动很多都是男女对歌,换言之,劳动中的男女青年对唱的情歌或请歌手歌唱的带有私情内容的民歌占有相当比重。在集体劳动场合,是青年男女相聚对歌、谈情说爱的机会,他们在共同的劳动中交流感情,结识意中人;同时也以情歌来调侃取笑,驱除劳作的疲劳。劳动协作的有如:“对面青山流清泉,引水过来灌农田;哥破竹子妹架笕,清清流水照同年。”在劳动时唱的情歌很多跟从事的农业劳动没有关系,可以归并到情歌的类别。

三、农业祭祀歌谣

  壮族是典型的稻作农业民族,他们长期依赖稻谷、玉米等农作物为生,因此,获得相应的生产丰收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期待和目标,围绕水稻耕作进行的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几乎是一切重大祭祀活动的中心。在广西东兰县一带,每年播秧时,先在田坎上插青,用红糯米饭和彩蛋祭谷神,念诵《播秧谣》,然后才将谷种撒下田去,祈祷和祝愿秧苗长得好。歌谣唱道:

  谷种谷种,嫁你下田,红蛋送你身边,红饭送你面前。
  你要先吃饱,你要吃得甜,你要争口气,你要绿满田。
  青似芭蕉叶,壮似甘蔗杆,铺到山顶,连到天边[10]。

  壮族农人在播种之后,用茅草扎成茅草人立于田地以防鸟兽时吟诵《茅郎歌》,有明显的诀术歌的特征:

  茅郎茅郎,你守地中央,眼看六路,耳听八方,哪个不自量,折断它翅膀,剥掉它毛皮,挖掉它心脏。

  壮族农民对于与农业生产密切关系的对象,也要进行相关的祭祀,并有相应的歌谣。壮族每年四月初八“牛王节”,都要祭祀牛魂,家长牵一头年岁最大的牛绕着桌子来回转,边绕边唱:“牛吔我的财咯,稔子花开了,阳雀鸟叫了,春水弹琴了,禾苗封峒了,四月八到了,脱轭节到了,我把你来敬,我把牛轭脱,让你歇歇脚,吃口好料子,听我唱牛歌”[11]。唱到这里,塞一团五色糯饭和一块腊肉给它吃。接着唱牛的来历,并唱“牛歌”:“样样经过你肩膀,人们吃早饭午餐,都靠你出力,犁地黄牛犁,耙田水牛干,下雨你也去,刮风你也走,我们永远不忘你的功劳,牛!”表现壮族人民珍爱劳动助手,不忘劳动伙伴的情感。唱牛的歌谣,其实也是为了农业生产的丰收。

  祭祀类歌谣是相信语言的魔力而用祭祀祷告的语言施加巫术,打动神灵,以获得需要的结果。这类歌谣多数时候是以念颂为主,音乐比较简单,曲调起伏较小,吟诵性强,篇幅或短或长。因此,其主要价值在于仪式作用。上面例举了壮族进行稻作生产时进行相应的祭祀活动,而以歌谣的形式表达祈求,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观念。在汉族地区较少这样的祭祀歌谣,因为汉族的较为现代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其农耕文化,也影响了相应的歌谣创作和流传。

四、农事歌谣的生存境况

  从上可知,壮族地区的农事歌谣内容不仅有关于农事劳动的,还有祭祀、占卜、节令、娱乐、收成的等等。它们是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是传授农业技术的载体。壮族地区是农业社会,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传唱这些歌谣对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承起重要作用,这些歌谣也就成为了重要的文化财富。但是,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迁,这些歌谣越来越少有人唱,面临着被遗忘或失传的境地。

  在我国,农事歌谣曾经的繁盛跟当地的农业风俗分不开。广西各民族具有诗性精神,爱歌传统,以歌代言的风尚古已有之,农业生产中对唱情歌更是普遍现象。在广西许多壮族地区,雇人插田时,习惯请歌手来唱歌助兴,以提高劳动效率。《岭外代答》记述:“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编纂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广西省镇安府志》记载;“插秧获稻时,男女互相唱歌。”正如山歌唱道:“田插完来秧已尽,独有山歌唱不完”,真实的反映了插秧时唱歌的风俗。从农耕文化中农民对农业生产丰收的祈求来看,许多民族都有在农事活动中利用男女的婚恋活动来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习俗,如以对歌欢会的象征意义来达到祈求农业繁荣的目的。企图通过模拟巫术行为,达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如壮族在春三月举行的歌节,本是插秧之前举行的一个择偶节日。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繁衍;另一方面是祈望田里的秧苗模拟人类的生殖行为,多多繁衍,获得丰收,男女在这个节日里男女欢会对歌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关系到整个壮族社会农业丰收的事[12]。在广西德保一带流行“竖时”[13]的习俗,上世纪中期,在德保县钦迷乡一带,要求所有水田在一天或一天半全部插完秧,因为同时插秧,他们往往要请外村的妇女前来帮忙。她们通常都是擅长编唱歌谣的,所以往往一边插秧,一边和守在田边的男子对歌[14]。据说,在民国年间的德保某地,参与“竖时”的年轻妇女要在夜间裸体走进水田里插秧,在一声炮响之后才能走出水田,前后大约10分钟,然后开始进行对歌活动.而在有的壮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给豆苗除草也是对歌活动的重要场合。各家为畲地除草准备种上豆类时,一些人家会以劳动的名义请外村一些会唱歌的姑娘来到村里帮助除草,大家在地里一起劳动,举行对歌活动[15]。这些都说明农事活动与歌谣活动的一致性,人们认为人的生产与农作物的生产两种生产可以互相影响,是互相促进的。今天,人们更多相信科学技术,关于农业祭祀的歌谣以及生产中的男女对歌求欢活动也就慢慢消失了。

  另外,劳动歌谣的不再兴盛也与其生产劳动中的娱乐放松作用消失相关。传统农业社会里,“好音乐,少愁苦”是劳动者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智慧。劳动者的乐天精神和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有唱歌的需要和爱好,藉此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消解体力上的疲乏。农民常说:“不唱不笑一天望不到”、“唱歌为了散精神”、“唱支山歌解劳累,挑粪就像燕子飞”。因为繁重的农业劳动是单调枯燥而艰苦的,人们边干活边唱山歌,就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歌谣上,从而消减心灵的疲乏寂寞。可见,唱歌对于农民是现实需要,不光是审美需要。现在随着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工具的普及,乡村里的农业劳动强度比起十多年前大大降低,过去需要大量人力手工完成的农业劳动,如犁田、收割、打谷等,大都可以用机械迅速完成。因此,以往借助唱歌来提高劳动效率和减轻劳动疲乏感的用途大大衰减了。

  再次,劳动歌谣的兴衰与整个社会的唱歌风气有关。在广西壮族地区唱歌曾是生活中必备的技艺。据有人记载:“蛮人无论男女,皆认唱歌为其人生观上之切要问题。人而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号为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16]。在那个时候,歌唱无论对于恋爱求偶还是个体的生命价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全社会“皆认唱歌为其人生观上之切要问题”,可见当时唱歌风气盛行。但是现在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会不会唱歌已经不重要了。年轻人外出上学和打工,倚歌择配的婚恋习俗的改变,歌谣在生活中的功能逐渐消失,这导致民歌的日趋衰微。

  广西壮族的歌谣传统在面临着失传危机的同时,也有着更新的机制和措施,近年来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唱响了东南亚许多地区;而各地不断陕复的歌墟和各种对民歌的产业开发形式也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歌谣的重视和喜爱,但作为劳动歌谣,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未必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除了记录保存之外,如何使之得到传承延续,需要我们努力思考和研究。

  通常人们认为抢救记录保存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其次,大概是恢复和保护“文化空间”,也就是尽量保护传统文化生存的土壤,但是我们无力阻挡时代潮流向前,也无权限制人们对新生活形式的追求。也许更为关键的还是需要唤起人们对民间歌谣的热情和兴趣。传统社会里的功能消失了,我们应该制造新的功能使之更新。壮族的对歌常常就是赛诗,是知识经验和聪明才智的竞赛,这种歌赛目前在农村较为兴盛,只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支持和鼓励,可能是将来延续民歌文化传统的新方式。

注释:

[1]《宋史》,卷495,《抚水洲》。

[2](清)钱元昌:《粤西诸蛮图记》。

[3]樊祖荫:《论壮侗语族诸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1期。

[4]晌午,这里指午餐。

[5]韦建明搜集,黄革整理:《壮族季节鸟歌》,《民间文学》,1982,12期。

[6]潘琦主编:《农村歌谣百事歌谣》,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7]覃承勤,覃剑萍:《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8]韦苏文:《壮族悲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页。

[9]韦其麟:《壮族民间文学概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5—186页。

[10]覃承勤,覃剑萍《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覃承勤搜集整理,《民间文学》,1982,4月号。

[12]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13]“竖时”,一种插秧仪式。

[14]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广西各地歌圩情况》(内部资料),1980年,第40页。

[15]陆晓芹:《乡土中的歌唱传统一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社会的“吟诗”与“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6]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书店,1991年,第165页。

参考文献:

[1]周作秋等编:《壮族文学发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广西各地歌圩情况》(未刊),1980年.

[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Study on the Farming Ballad in Chuang People,S Lives in Guangxi

Xu Ganl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4)

  Abstract: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farming ballads in Guangxi Chuang people’s live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hree styles:teaching agricultural knowledge,inspiring and adjusting personal spirit and agricultural sacrifice style.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ballads of three styles separately including each main characteristics,functions,origins and current existence

  Key Words:Guangxi Chuang People,Farming Ballad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古今农业》20110187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