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原论》目录

《中国经济原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9月

日译本序言

初版序言

第一篇 导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研究上的两条战线

第一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一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经济构成
  二 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及其关系近代买办官僚资本形成的若干特点
  三 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在逐渐解体过程中的封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买办官僚资本形态
  四 中国四大家族的买办官僚资本是在内战及抗日战争过程中迅速增长起来的

第二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研究的三个阶段
  一 经济理论研究上的两条阵线
  二 第一个研究阶段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见解
  三 第二个研究阶段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见解
  四 第三个研究阶段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见解

第三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之科学研究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研究方法
  一 这种科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
  二 这种科学研究应依据的几种科学及其应采用 的研究方法

第二篇 中国社会的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

第一章 中国社会的商品形态
  一 商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形态
  二 表识着中国社会的商品标本
  三 中国社会的商品的类型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商品价值形态
  一 商品·价值·价值规律
  二 在价值律下显出的中国社会商品生产的不完备形态
  三 中国社会商品价值的一般特征

第三篇 中国社会的货币形态

第一章 关于货币的基本认识
  一 货币与商品的历史发展关系
  二 货币诸机能的演化过程
  三 不同社会的不同货币机能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货币的特殊表象
  一 银本位制所表识的落后性
  二 币制的不统一与不确定
  三 货币的种类数量及其演变消长关系

第三章 中国社会的货币的诸机能
  一 当作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
  二 当作流通手段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
  三 当作贮藏手段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
  四 当作支付手段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
  五 当作“世界货币”来看的中国货币机能

第四章 货币改革与特殊的货币运动倾向

第四篇 中国社会的资本形态

第一章 资本及有关资本发生发展的总概念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各种资本形态之质与量的考察
  一 相存并在的各种资本形态
  二 由质到量的考察
  三 由量到质的再考察

第三章 中国资本积累集中、分散的总运动
  一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本运动的作用
  二 中国社会的资本的积累过程
  三 中国社会的资本的集中过程
  四 中国社会的资本的分散过程
  五 在资本运动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总趋势

第四章 战时及战后表现的资本运动规律
  一 由产业资本向着商业资本的转化
  二 由国民资本向着官僚资本的转化
  三 由民族资本向着国际资本的转化

第五篇 中国社会的利息形态与利润形态

第一章 利息利润及其相关联的诸规律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利息形态

第三章 中国社会的利息形态对于利润的规制作用

第四章 中国社会的商业利润形态对于产业利润的规制作用

第五章 中国社会的利息利润的综合观察及其在当前的新姿态

第六篇 中国社会的工资形态

第一章 劳动形态与工资形态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传统的雇佣劳动关系

第三章 由传统雇佣劳动到现代雇佣劳动的推移

第四章 中国社会的雇佣劳动的质与量

第五章 从工资形态上看出的各种榨取关系的现实基础

第七篇 中国社会的地租形态

第一章 由封建制地租向资本制地租转化的历程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地租的一般现象形态及其特质的把握

第三章 由商品货币关系发展限界上表现的绝对地租与差等地租的暗影

第四章 土地所有形态与土地经营形态范围着的现代性地租的发展

第五章 在农业资本构成与农业雇佣劳动上表现的地租特质

第六章 地租的积累与转化

第八篇 中国社会的经济恐慌形态

第一章 在两种典型的恐慌形态之间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传统的经济恐慌的特点

第三章 传统经济恐慌与经济现代化

第四章 市场关系的扩大与现代经济恐慌的诸表现

第五章 从全般经济规律联同作用下体现出的恐慌基因及其后果

第九篇 结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关系下的诸经济倾向的总考察

第一章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基础的概括说明

第二章 一序列破坏性经济倾向或规律的总回顾
  一 表现在农业生产诸条件上的破坏倾向
  二 表现在农村诸原始性资本间的恶劣倾向
  三 表现在农村与都市经济交互间的诸不利倾向
  四 综合的说明

附论一 政治经济学在中国
  一、当作舶来品输入的政治经济学
    (一)中国没有产生政治经济学的环境
    (二)以德国作为比证
  二、我们是在怎样研究政治经济学
    (一)形而下学的看法
    (二)形而上学的看法
  三、我们一向在研究怎样的政治经济学
    (一)四分主义说的检讨
    (二)三位一体说
  四、我们应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政治经济学
    (一)三个前提认识
    (二)三大研究鹄的

附论二 中国经济学界的奥大利学 派经济学
  一、奥大利学派经济学的正体
  二、奥大利学派经济学向世界各国的传播
  三、奥大利学派经济学传入中国的原委
  四、中国经济学界充满着奥大利学派经济思想的实话 及经济实践上反映出的奥大利学派的经济意识

附论三 中国商业资本论
  一、全文的集注点
  二、商业资本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兴衰 继绝关键
  三、鸦片战争以后的商业资本
  四、抗战发生以后的商业资本
  五、当前商业资本所造出的危害

附论四 中国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间 的流通问题
  一、问题的症结
  二、有关资本流通问题的几个基本认识
  三、在古典形态下予以新装的中国商业资本
  四、战时商业资本的工业资本化与工业资本的 商业资本化
  五、解决工业资本问题的前提条件
  六、四个结论

附论五 中国官僚资本之理论的分析
  一、我们应如何理解官僚资本
  二、官僚资本是怎样形成的
  三、官僚资本的作用及其后果
  四、我们将怎样对付官僚资本

出版说明

  在新旧世纪的交叉点上,我们满怀喜悦与感慨向广大读者郑重推荐“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丛书。追寻新中国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脚步,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闪光的足迹,无不同中国经济学家的理论贡献紧密相连;每一段坎坷之路,同样,也都与理论的灰暗、理论的实践程度不足连在一起。正因如此,我们深感,对中国经济学家半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已经取得的一大批重要理论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经济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丰硕成果,初步追寻与回顾,遴选出曾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特别是今后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经济学著作,编成丛书予以出版;这对于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其意义均是不言而喻的。以上是我们(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广东经济出版社)联合发起开展“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论证活动,并出版此丛书的缘由。为了将这件意义深远的工作做好,我们成立了“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论证活动工作小组,成立了以刘国光(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特邀顾问)为主任委员,张卓元(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李本钧(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为副主任委员的论证委员会,组织了全国25名知名学者、专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以千计的经济学著作,进行了历时近一年的科学、认真的论证,经过反复的遴选,最后在京召开了“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论证会议,经无记名投票,郑重推荐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论稿》、马寅初《新人口论》等10本优秀经济学著作。这些著作不仅代表了新中国各个阶段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著作曾深深影响着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其中薛暮桥著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曾三次重版六次印刷,发行量达1000万册,可见该书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其学术意义及实践价值显然毋庸置疑。我们认为,此次具有一定权威性、客观性、科学性的论证活动所隆重推出的“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丛书,对于理论部门研究中国经济建设史、研究中国经济学说史;对于经济实践部门掌握中国经济建设规律,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科学决策;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经济学理论,提高经济学素养,均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