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游天之乐与悲——读李贺《秦王饮酒歌》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

酒酣喝月使倒行,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蟮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李贺。被人称为“鬼才”,常以一颗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探寻幽冥深处的凄迷和忧伤,揭示生命的孱弱和绝望,让人心驰神迷。但李贺集中也有不少神仙诗,描摹天庭的绮丽和仙人的优雅,如“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天上谣》)等,别有一番韵致,同样让人流连不已。是什么将这两个渺不相干的世界都挽结在年轻的李贺心中呢?这实在令人迷惑。我们循着这首《秦王饮酒歌》的踪迹,跟着诗人做~次精神漫游,以探索其中所隐藏的奥秘。

  诗中,秦王。以一个无敌战神的姿态,骑虎上天,开启了诗人的游天之梦。于是,长剑指处,八极为开,没有了画地为牢的空空守候,也没有了他乡异客的孤独彷徨;羲和。御日,明月倒行,没有了沧海桑田、昼短夜长的悲叹,也没有了逝者如斯、举烛夜游的急迫。就在秦王踌躇满志、目极苍穹之时,此在人生的所有局限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自由的生命,在无边的宇宙间,从容地徜徉着,滋长着。《三辅黄图》载汉武帝时,穿昆明池而得劫灰。按佛家的说法,曾有一个人寿极短时期,朝生夕死,后有大水大火大风之灾,一切除去,新人更生,此谓一劫。那么,  “劫灰飞尽”就意味着人类涅槃后的新生。从人到神,这是秦王的新生,也是诗人的新生。当外在世界不足牵挂时,也只有酒,只有在与酒神酣畅的对酌中,才能展示秦王的无限激情:琵琶笙歌,神灵助兴,佳人起舞。不知何时,万里碧空已是雨脚如线,悠悠的报更声也取代了敲击琉璃的叮咚声。但变换的只是背景和节律,时光不会消逝,因为秦王醉在天庭,双眼朦胧。

  秦王饮酒,是生命意志的沉醉和宣泄,它给我们展示的生命形态是自由的、无限的、充满激情的。诗人之所以选择秦王来描述心中的梦想,是因为秦王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当他“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之时,万民仰望的,除了权力的尊严之外,还有生命中凌驾万物的气势。这样的生命,也会转瞬即逝吗?那不只是秦始皇自己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史载秦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史记·封禅书》),“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可以说,秦始皇是史册所载较早感受到人生短暂而渴望长生之人。也许有感于秦始皇求仙之诚,“有长人见于临洮”(《史记·秦始皇本纪》)。此“长人”即仙人。于是,秦始皇销熔天下兵器,铸十二长身仙人之形,汉时犹立于长乐宫门前。这些故事给了后人想象的空间,秦始皇被涂上了神秘的色彩,成为离仙界最近的人,也是离人间最近的神。于是,不死的秦始皇,就成了诗人们漫长黑夜里一个绚日舟的梦。

  比起秦始皇来,李贺是孱弱的,但一颗孱弱的心更能把握生命的分量,更能体验到深埋在历史深处的意志力的骚动。当不死的生命意志借着梦境从岁月的荆棘丛中脱身而出,那种自由的感觉,就被诗人轻盈地捕捉到了:无论是“羲和敲日玻璃声”中好奇的模拟,还是“洞庭雨脚来吹笙”中稚拙的想象,一切都显得简单而纯朴,就像“银浦流云学水声”这样的句子一样,使我们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的欣喜和惊讶,回到了生命最本真的亲切和感动。   

  自由而快乐的生命是可贵的,但对于古人来说,一个完满的生命离不开温情的滋润。李贺更是不能忘情于此,即使那些凄凉古墓中的灵魂,也都被描写得哀婉动人,使人怜惜。如《神弦别曲》所云:“蜀江风淡水如罗,堕兰谁泛相经过?南山桂树为君死,云杉浅污红脂花。”那些孤独而美丽的幽魂,所展示的正是李贺的人生姿态,他以孤独来对抗无所不在的荒诞,庇护自己伤痕累累的心灵,而长期的孤独体验,孕育了对温情的渴望。此外,温情还是一种入神交往的方式,前有楚襄王的巫山云雨,后有曹子建的洛水宓妃,这些又构成了另一个温情传统。集人间温情和神仙眷顾于一身的,就是汉武帝了。在汉武帝的传说中,除了关于他和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的恩爱外,还有来自玉女、西王母和上元夫人这些神女们的亲睐。在汉武帝身上,同样寄托了人们对完满生命的期待。

  可能是由于秦始皇的杀伐之气太重吧,难以构拟出温情的故事。但在李贺心里,秦皇汉武都是强盛的生命,难以区分,所以,当他寄情秦王饮酒时,也将心底的柔情赋予这个骄傲的生命:“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此处“娇狞”当作“娇伫”,犹言娇弱;“黄鹅”当作“黄娥”,指舞姬。当她们身披海中鲛人所织绡纱,为秦王奉酒祝寿之时,歌声婉转,舞姿婆娑,清香袭人。那份不可名状的娇弱和殷勤里,有一份深切的依恋,这就是古人所体会到的温情了。放纵被温情取代,不灭的仙人烛树照亮了秦王宫殿,只有丝丝轻烟在夜空中袅袅飘散,报更的鼓声响起来,时间凝滞了。夜色沉醉在美酒和温情之中,纵情恣意的喧嚣就戛然而止,卸下了所有负担的生命显得如此宁静,如此朦胧。但在这不同寻常的宁静中,变化发生了:美人醉颜未褪,却已是泪水泓泓,忧伤的气息正在弥漫。

  也许李贺将温情赋予秦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吧。温情是一种相互体认的感动,然而,它却是一个命定的“光阴的故事”,是软弱的个体在有限生命中的沉湎和流连。也就是说,人们依赖温情只是因为人生的短暂和孤独。那么,在诗人下意识里,醉倒在温情中的秦王,与蜀江边美丽的孤魂一样,都只是现实人生的纠结和阴影。没有温情的秦王只是一股不死的戾气,是诗人无法接受的;而被赋予了温情,又必然意味着一个令人忧伤的结局。这让李贺如何选择呢?还有,《上林赋》有句云“青琴、宓妃之徒”,则青琴(清琴)与宓妃一样,都是垂青君王的神女了。巫山女神“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永诀,洛水宓妃“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洛神赋》)的悲鸣,是因为人神道殊,相悦无由。那么,这里所描述的也许只是又一个朝云暮雨的故事。清琴流泪意味着,秦王游天只是一个虚幻的梦想,他和我们所有的梦想一样,终究还要堕下云端,万劫不复。

  我们已经无法猜测李贺写诗时的想法了,但仅就读诗而言,有一种感受我们很熟悉,那就是“乐极生悲”。悲伤酝酿了快乐的种子,无论这颗种子绽放得如何绚丽,它总要陨落到悲伤之中。那些不可一世的枭雄,终究也只是普通的生命,他们也承担不了人类对于永生、自由、温情的渴望。“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刘彻茂陵多滞骨,赢政梓棺费鲍鱼。”(《苦昼短》)再强盛的生命也会陨落在尘埃之中,散发出腐烂的气息,这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厄运,而每一个幻想的尽头都只能是绝望和屈辱,只能更加清晰地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悲哀。李贺的鬼诗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寂寞和绝望,但在这首游天诗里,我们看到了绽放于绝望之中的梦幻之花。梦幻不能长久,但是,当它瞬息破灭时,那份寂寞和绝望显得尤为美丽动人,它荡涤了我们卑微生命中的空虚和懈怠,让我们生命之弦绷紧,奏响一曲曲忧伤而温柔的旋律。

 (文章来源:《文史知识》2011年01期)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