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误解

  友人发给我一组范增的水墨画,美不胜收。范增的水墨画,继承传统,又摆脱传统,推陈出新,别具一格,非常惹人注目喜欢。 这里不是谈论范增的水墨画,是看到范的画中一幅题为“三人行必有吾师”的作品所引发的感想。

  如所众知,这标题用的是《论语·述而》中的名句“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范的画中共有三个人物,孔子居中,两旁各有一人,一个年纪稍大些,一个年轻些。三人好象行走的样子,象征“三人行”,以此暗示“必有吾师”的意思。

  看了以后,觉得这样表达,是一种普遍性的误解, 至于所画的三人中包括孔子在內也不妥,因为若包括孔子在內,则变成两人中有一人是“吾师”了。可是,即便画作四人,表示孔子与三人同行,是否便正確呢?也不是。原因是“三”这个词,在汉语表“数”中具有其他数字所没有的意义,这牵涉到人类数字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真是说来话长。

  查《汉语大词典》对三的解释,虽然正确,却不够简练,这里就从略了。查旧版《辞海》(1936)简明扼要,旧版《辞海》释“三”有二义:1,数名;2,多数之称。“三人行”的三,是指许多人,不是实数三个人。《辞海》释三为多数,是据清代学者汪中的《釋三九》(上),查原文是:“一奇二偶,一二不可以爲數,二乗一則爲三,故三者,數之成也。…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九,以見其極多。…”汪中这个解释是对的,但嫌抽象,他限于当时条件,没有看到过甲骨文,更没有看到过有关世界各地原始人对数字的认识过程的文献,不应苛求。

  甲骨文中凡是提到多数时,都用三表示。譬如用“犇”(三牛)表示一群牛在奔跑,用三马、三羊表示马群和羊群在奔跑等,后来一律简化为用形声的“群”,代表羊群,牛群、马群。用“奔”表示它们在奔跑,就很方便了。同样,“衆”(众)在甲骨文中是指太阳下,许多的奴隶在劳动;劦”指奴隶们持“耒”(力)在田间劳动。甲骨文用三表示众多,已经是以三代表多数的观念形成之后的事了。此前,还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

  民族学的资料表明,许多原始部落早期的计数能力,都只到三为止,三和三以上的数字是说不清的“多”。原始计数的特点是数与实物掛鈎,即原始人只有“一张灰鼠皮”,“两张灰鼠皮”的具体概念,没有“一”或“二”的抽象的数的概念。原始人计数的起源来自人体的四肢,从手到脚,逐步增加。最困难的是从手开始的一和二的产生。左手表示一,右手也是一,两者相加得二,这是原始人所能得到的最大数。在二之上再加一得到的三,因已超越那时人们的想象力了,这就是三代表多数的起源。接下来,人们开始打破以左右手为计数单位,进一步知道改为用手指为计数的单位,便获得左手从1至5,右手从6至10的数字概念,这是了不起的飞跃,紧接着延伸到脚趾数,便獲得11至15和16至20的数字。从此人类进入具有抽象计数能力的新阶段。通常都说人与猩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劳动工具,猩猩不会。其实,人与猩猩的最重要区别是在人有抽象计数的能力。没有抽象计数的能力,劳动工具也无法继续改进。

  以三代表多数的概念,并不因计数能力的提高而被放弃,却随着计数能力的提高而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其方式就是用三的倍数表示更多的数。譬如杭州名胜“九溪十八涧”是指那里山峦重叠,有很多弯弯曲曲的溪和涧,不是说风景区里恰好有九条溪水和十八条涧水。女孩子到青春发育期间,出现明显的各种性征表现,叫“女大十八变。”形容城市商业行业之多,称“三十六行”或“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说孙悟空善变任何东西,称它是“七十二变。”《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有所谓三十六天罡星,一百另八将。

  中国人这种偏愛三及其倍数的现象,是中国文化所独有,因而遇到需要翻译为外文时,发生困难。譬如,“三思而行”,《汉英词典》(修订本版)先是直译:think  thrice  before you act,  然后意译 look before  you  leap.  显然以后者意译为正確。又如,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现代汉语词典》的翻译作:There  may  be  360 professions,  but  in  each  of  them  are  always  people  who  excel.  这360 professions的直译,恐怕外国人看了会觉得怪怪的。

(文章来源:原载《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