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岗冶铁

  我国古代的冶铁技术始于春秋末年.到了汉代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冶铁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全国已经发现两汉时期冶铁遗址三十馀处,其中河南最多。鲁山望城岗汉代冶铁遗址是目前河南发现的最大的汉代冶铁遗址,遗址范围西起鲁阳镇贺楼村,东到鲁阳镇尹家岗村,南起张店乡望城岗村,北到鲁阳镇毛家村,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500米。现初步估算整个遗址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这么大的冶铁遗址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此遗址为西汉至东汉时期历时三百年官方冶铁大型场地。

  汉代之前鲁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现城西12公里处的邱公城。因望城岗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其西北铁山岭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铁矿石,北部茶庵岭山储藏大量的青石(石灰石),四面高山有茂密的林木,原料来源与运销极为方便,冶铁业带动了经济、文化、人口的发展,使县城逐渐东移,所以至北魏孝文帝时在望城岗北部建鲁阳镇.并逐步成为鲁山最大的城镇。

  1952年,河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委员赵全嘏同志发现了该遗址,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当地生产队平整土地时,把渣堆顶部削去约两米,发现有大量的赤铁矿石、褐铁矿石,有块状的,有经过人工粉碎的粉浆石,木炭块遍地皆是。2006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底至2001年初,为配合平(顶山)鲁(山)大道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平顶山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和鲁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协助下,在该遗址的毛家村南和贺楼村南近2000平方米的区域内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几座冶铁窑炉及汉代墓葬、陶窑等遗迹.还有水井、水渠、贮水池、作坊等配套设施。出土有炉渣、炉壁、鼓风管残块、泥模范块、矿石块、矿石粉、铁块、木炭渣、陶范等遗物。在毛家村南清理了两个泥模范残块堆积坑,出土了大批使用过的用于铸造的泥模范残块,这些模范残块主要是农具类,且种类繁多。其中的一些残块上带有字铭,经过初步辨认,有“阳一”、“河口”、“六年”等几种。说明此冶铁基地不仅是官办汉代南阳郡第一冶炼厂,也有可能是河南最大的冶铁厂。

  在贺楼村南发现了一座汉代特大椭圆高炉炉基及其系统遗迹。巨型冶铁炉的炉缸内径东西长4米,南北宽3米。有出铁、排渣、鼓风系统,填料系统,供水、冷却系统。其供水、供料、鼓风、出铁、出渣配套设备最为齐全,可连续冶炼,同时出铁、出渣。炉缸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形制最为独特、规模最大的窑炉,号称“四个世界之最”。清理发现,在建高炉之前,先挖一个长方形的基础坑。然后,用经过细加工的灰白色土分层夯筑填平,形成坚实的夯土基础;基础坑底部经过防潮处理,最底部铺有一层厚3—5厘米的极为纯净的木炭颗粒,木炭层上又铺了一层厚2—5厘米的纯净的石灰层,隔一层厚约10厘米的黄灰色夯土层,又加铺了一层厚度相同的石灰层,再往上即为灰白色夯土层。为建高炉炉缸,在夯土基础中部又挖一长方形基槽;基槽南北两侧向下分层内收;基槽做好后,用耐火材料土分层夯填,形成炉缸耐火材料土基床;高炉炉缸建在耐火材料基床的中部,虽被后期遗存打破,从现存迹象仍可清楚地判断炉缸的内径。值得一提的是,炉缸经过一次重大改建,其痕迹仍然清晰可辨。在高炉炉缸基床上,先是建成了一个内径长轴约4米、短轴约3米的特大椭圆炉缸,经过一段时间的冶炼后,最后一炉发生冻结。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炉缸又改建成了一个内径长轴约2米、短轴约1.1米的较小的高炉,这样,鼓风就变得相当容易,生产的成功率也得以提高。在炉缸基床的东侧,也就是炉后,存在一个系统设施的遗迹。在炉缸基床的右前侧有一条出渣沟,方向与炉基的方向一致,两侧壁及底部均用与高炉相同的耐火材料夯衬。在炉基的西侧有一较大的炉前坑,坑内放着一重约30吨的椭圆形特大积铁。该积铁底部朝上,当是被翻进去的。紧靠大积铁的南侧有一圆形遗迹,该坑显系经过高温火烧,南壁仍有大面积已烧结成琉璃状的残馀壁面,该坑下部亦有一与坑径相同的大圆形积铁。在炉前坑的西南方向。发现一座窑基和一座8间相连的东西向的房基。这一区域在当时就是以该高炉为中心的冶炼区,属于整个鲁阳冶铁基地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

  冶金专家高度评价望城岗冶铁遗址,说这座高炉目前占世界四个第一:一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形制最特别的椭圆形高炉。二是出渣口和出铁口分开,可以不间断地炼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利用自然河流做动力向高炉内鼓风,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四是首次发现填料的工作台,这种工作台科学、合理,以前我国尚未发现过。该遗址主要是两汉时期大型冶铁工业窑炉、厂坊、生产配套设施、工人生活区等遗存,其生产规模的庞大,技术水平的高度发达,再现了鲁山当年冶铁业盛况,同时也证明了生铁的冶铸是汉王朝赖以强盛的物质基础。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图书馆,原载《文史知识》2011年第1期)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