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周勋初
近人论文多反对摹拟,有的甚至于认为这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但魏晋南北朝人却并不如此看。江淹拟古享大名,钟嵘《诗品》评江淹,名列中品,云是“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摹拟”,亦示褒扬之意。
检阅魏晋南北朝时的作品,如陆机、陶潜、谢灵运、何逊、庾信等著名诗人,都有摹拟之作。综观其时文坛上的摹拟之风,可以说有三种情况。
一、形式上的摹拟
这种方坛上的摹拟之风,形成于汉代,但到汉末魏初,由于时代的剧变,文坛上涌现出一股充满激情的创作热潮。摹拟之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拟人化的摹拟
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之作,成了后人学习的典范。谢灵运有《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即拟魏太子(曹丕)、王粲、陈琳、徐干、刘桢、应瑒、阮瑀、平原侯植八人之诗。鲍照集中留下了众多的摹拟作品。这类诗,前加“拟”、“绍”、“效”、“学”、“代”、“为”等字。《文选》中的司马相如《长门赋》,苏、李诗,李陵《答苏武书》,都为魏晋南北朝人的拟作。
三、风格上的摹拟
从谢灵运对邺下文人的摹拟而言,小序中表示他对所拟的对象已在风格上进行探索。其后有阮岁兵体,陶彭泽体,谢灵运体,谢惠运体,吴均体等说。他们在文坛上独标一帜,从而被他人所赏识,所仿效。
魏晋南北朝时文坛上所积累的经验似可说明,摹拟与创新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如处理得当,协调进行,则两不相妨,反而可以相互促进。返观目下文坛,则似嫌摹拟之功浅而创新又太过,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一味求新而根底浅簿,以致文学界多文笔稚拙而故作艰深之作,书画界多龙飞凤舞近于鬼画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