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魏晋玄学

 

学术研究专题




相关站点




 
台湾成功大学  于维杰
 

     

      大凡一种学说思想之产生。非能离群而崛起,前乎此者必有若干之攒积,亦非能绝群而独立:后乎此者必有若干之继承,非来无踪影,去无痕迹者。《周易》以前之思想如何?在经籍无可考。诗书二者,容有先于《周易》之记载,而《洪范》以外均未足占思想之表徵。《洪范》真伪,既有问题,即令其真,亦较《周易》卦辞为后。至传说黄帝有问道于广成子之事,与太公有阴符之谋,倘有其籍,则文王周公所得而见也,《周易》或难免受其影响。而今已不传,传者亦不足信。古人思想之足徵者,当以《周易》为最先。

魏晋时代思想出现一股崇尚老庄学说之思潮,时人称之为“清谈”。其特点为长于言谈,以辩论取胜,故参与此一思潮论辩者,时人誉为“名士”。而其言谈内容则以《周易》、《老子》、《庄子》三书为中心,后人因称此一思潮为三玄之学,或简称为玄学。(见《颜氏家训·勉学》)烦琐之汉代经学,同为谶纬相结合之今文经学,经汉末之社会动荡,禁锢人们思想之作用大加削弱,新起士族需要新理论,为其特权作辩护,并以之安定当时社会秩序。因而汉代黄老之学,经士族之手,便转为玄学。

王弼玄学之基本命题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即以“无”为天地阴阳之根本。其于《老子指略》中谓:“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作为天地万物本原之“无”,王弼称为“至理”。其注《老子》四十七章曰:“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是玄学之理论思维,与汉代之元气说、阴阳五行说相较,重视无形之义理,鄙视事物之形象。此与其易学推崇义理,轻视物象之学风一致。王弼易学,自以义理解易进而以玄学观点解易,合乎其逻辑思维发展之进程。

韩康伯承王弼之思路,自取义说出发,排斥取象说。其结果于哲学上,将事物之义理与物象对立之,即将理与事,道与器割裂之,认为理与道必先于事与器而存在,为形器之根本。此种理论,终于与玄学合流,或者以易学中之取义说为依据,宣扬“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之玄学主义。可见王弼派之易学,在反对汉易中之象数之学,于冲破旧学术传统有其积极意义。

由是言之,王弼、韩伯甚以老庄说易,与《周易》本义对未尽惬。后人或疑《周易》为道家言,不似儒书,亦惑于王弼、韩伯故说也。惟易义至此,已入于完善之途矣。

陶渊明诗文中表现的对自由、自然、和谐的追求是相互蕴涵、相互融合的,是一个整体。它表现了陶渊明对人生中的自由与束缚、自然与伪饰、和谐与对立的体悟和态度。陶渊明诗文内容的要义在此。

自由、自然、和谐置根于人类的灵魂,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追求,它们对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过去、现在和未来,人们的生活中程度不同地具有自由、自然、和谐的内容,但难以摆脱束缚、伪饰和对立。因此,自由、自然、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种实现的状态和存在,而始终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成为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一种力量。陶渊明作品所表现的对自由、自然、和谐的追求,之所以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在此。

              
 

 

网页设计:静远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招聘专才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