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
李道和
中国古代比较成型的望夫石传说,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和地理文献中,并成为此后该型故事的基本型式。作为一个美丽而幽怨的母题意象,它不仅在普通民众中广为流传,也曾得到历代诗人的咏叹。对望夫石传说及其早期型式的考查,无疑有益于对古代小说、民间文学以及诗赋作品的全面理解。关于望夫石传说的原型,学者们原先并未注意或者根本否定。其实,它在被记载之初就似乎“突然地”成型,已暗示了它可能有原初的型式。根据前人提供的推测线索,经过具体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发现望夫石传说的原型,确实隐含在有关涂山氏和大禹的传说中。当时洪水未平,禹三十未娶,他与涂山氏只有短暂的相遇和结合:婚后四日而别,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他身后留下了苦苦思念、筑台望夫、终而化石的涂山氏。她最后通过“化石”的形式,在“候人”“望夫”的形象定格中,表达了对夫婿和家室执着的情感和忠贞的意志。但这样忠贞的形象,又不免与散漫的瑶姬发生了相反的叠合,在瑶姬身上叠映着涂山氏的另一面影像。
如果再进一步追索,可以发现女嬉也曾望鲧、化石,鲧和禹也都化熊;而且涂山氏化石的表层原因正在于禹之化熊:这表明要么是女嬉传说构成了望夫石传说的更早型式,要么是鲧禹家族传说发生了混合。通过对望夫石传说原型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在其广泛的传承空间中,找到会稽、嵩山、三峡、石纽等关键点,从而勾勒出故事流传的大体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