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gif (2967 bytes) ....
 

重读《荡寇志》

 


相关站点





哥伦比亚大学     王德威
 

    《荡寇志》(1849)又名《结水浒传》,为晚清文士俞万春(1794-1849)感怀时世,重理《水浒》传统之作。全书以梁山群寇聚义、坚拒招安起,以宋军大破水浒山寨,歼灭叛逆止。俞万春勤王保国的政治立场不言可谕;而他有心将金圣叹的《水浒》叙事逻辑,推向极至,更凸显其人的辩难方式。

然而《水浒》传统,何其复杂幽深。俞万春指出梁山人马尽是不忠不义之辈;他们祸国殃民,罪不可绾。但此一论式却反证了水浒群雄“替天行道”的决心。他们否定了招安的可能,反将“忠”“义”内化,成就一股决不妥协的起义(革命?)力量。俞万春有意为《水浒传》的暧昧意识形态作一了结,却实在逗引出此一小说传统更强烈的颠覆潜能。

另一方面,俞万春曾游幕广东,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西局势深有所感。而他性好器械军事,发为文章,正为晚清强兵强国论者的先声。《荡寇志》中大肆铺张种种新奇火器枪炮、飞弹战车,为历来战争小说所仅见。俞又引进西洋角色,益发为夷夏、道器、体用等辩论,增添思辨向度。小说呼应魏源等“师夷之长以制夷”的说法,却有“制夷以师夷之长”的矛盾结论。除此,俞不能忘情传统中国神魔小说的想像。呼风唤雨、奇门遁甲之术与时新军事器械相互抗衡,蔚为奇观。由此产生的知识论及现实愿景的错乱辩证,恰恰说明晚清追求现代性的洞见与不见。

《荡寇志》历来被视为保守反动之作,自太平天国以来屡有禁毁。本文视其为现代政治小说的滥觞。而俞万春对“忠义”的诠释,对“科学”“知识”的遐想,均对二十世纪文学、文化语境中的“正义”及“真理”等观念,有深远影响。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招聘专才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