唁电、挽诗 |
|
哭陈贻焮教授
噩耗飞来顿失容,一声断肠哭诗翁;
北江仗履成追忆,午夜魂飞溯旧踪。
一九九二年秋予与先生初识于清远,评诗之后,旦夕过从,极为相得。
文学精研识见高,少陵评传论萧骚;
孟家夫子王摩诘,思想勾沉第一遭。
翁有《杜甫评传》百余万言,极博学界好评。又有论孟、王论文,
极有见地,迄今学术界多引用之。
盛唐文士爱求仙,发隐探微独占先;
遥望天梯君去矣,恼人满眼尽云烟。
翁论唐代文士求仙与政治关系,极为确当。末句借用翁“华游吟
草”句
论诗犹忆性灵言,情性相随朗润园;
并世几人传绝学,一篇惠我武陵源。
翁主情性结合之论。拙作《恬园诗词曲存稿》蒙翁作序付梓。
弟袁第锐哭于皋蘭山下
|
|
贻焮学兄归于无何有之乡,不及送行,无任悲痛。
索居闻耗痛衰翁,如泣如呼雪后风。
君有远行不及送,但将清泪洒寒空。
书奉
庆粤嫂即劝节哀
刘征
十二月六日
|
|
新宁陈先生挽诗
一
重城飞雪夜,宵深噩耗传。
一梦华胥国,遽昇兜率天。
文章唐正学,人物楚先贤。
终古门墙在,来生再续缘。
二
风雅消沉后,先生一卷藏。
襟期追四始,格韵近三唐。
还古未偿愿,安心已得方。
今朝抚遗集,微吟泪两行。
三
长记兰成宅,风光有镜春。
清谈归竹里,朗咏出湖漘。
佳客来千里,名花动四邻。
曾为谢公士,经过只沾巾。
师旧居镜春园八十二号,春至则群花并燦。客来每誉为摩诘之辋川别墅,师亦深以自喜,赋咏甚夥,且工其中庭红药诗云:“芍药花开动四邻”。今吾等弟子每过皆凄然欲下羊曇之泪矣。
及门钱志熙抆泪题
二零零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贻焮教授治丧办公室:
陈贻焮先生逝世,噩耗传来,震悼昌极。我们都受过燕园良好学风的熏陶,并得陈贻焮先生渊深学养的沾既:或曾聆听其讲学,或曾在其门下修业。先生的道德文章,令人钦佩;先生的教诲之恩,奖掖后进之情,令人感激不尽。天丧斯文,是国家精英人才队伍的重大损失,是北大教育、学术和文学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我们个人求知、交谊方面的重大损失,能不悲痛叹惋!谨以此函,寄托哀思,并致悼唁,还请通过你们向陈先生家属转达我们的慰问。望节哀。
此致
敬礼
海南师院中文系
后学
文达三、毕光明、许山河、陈北祥
2000年11月30日
|
|
北京大学中文系并陈贻焮先生夫人:
惊悉北大著名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名誉会长陈贻焮先生不幸逝世,深感悲痛。陈先生是学界一代宗师,为新中国王维研究事业奠基人。他的逝世,是我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王维研究会对陈贻焮先生的逝世深致哀悼。终南低首,辋水悲咽。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道德文章,光昭后世。学术建树,永载史册。
陈贻焮先生安息!
中国王维研究会
师长泰
二零零零年十一月三十日于西安 |
|
北京大学朗润园陈贻焮先生夫人:
噩耗传来,深感悲痛,遥寄哀思。陈先生音容笑貌,宛然在目。谆谆教诲,铭记在心。深情厚意,终生不忘。后学将倾尽全力促成王维纪念馆建立,以告慰先生。
陈贻焮先生永垂不朽。
望师母节哀、保重!
后学
师长泰
二零零零年十一月三十日于西安 |
|
北京大学中文系
惊悉著名文学史家、诗人陈贻焮教授不幸逝世,十分悲痛。因噩耗获知甚晚,未能派代表为先生送行,深以为憾。陈先生学富德隆,学人景仰,又曾亲来西安参加指导过我系办的王维学术研讨会,许多老师都从先生那里获教良多,悲悼之情尤深。值此学空星坠、杏林风悲之际,谨以此电表达我系全体教师对先生的深切痛悼与哀思,并请转告我们对先生亲人的慰问之意。陈贻焮教授的高风亮节和治学精神将与他的宏著美文一起惠益后辈、永存不朽!
陈师母道席:
惊闻一新吾师仙逝,无任悲痛!缅怀先师音容笑貌及多年训诲,情何以堪!
师母近年来护理先师,操劳倍常,曷胜感佩!伏惟节哀珍摄,调整心境,颐养天年,是所至祷。
生等因退休在家,闭门研读,鲜与外事,故今日下午始奉讣闻,吊唁迟迟,愧仄莫名,尚祈师母谅之,谅之!
来春渐暖,师母如有南归散心之计,望过汉上一游,生等当陪侍尊前,共话畴昔也。
肃此
敬请
福安
世弟、妹等恕不另。
生
王启兴
张虹
同叩
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四日 |
|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贻焮治丧委员会:
惊闻陈贻焮教授不幸去世,四年前春城一晤,忽尔永别,不胜悲痛,谨向先生家属衷心慰问并望节哀。
云大中文系
张文勋 |
|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贻焮教授治丧办公室
并转陈先生亲属:
从外地回来今天始接陈先生的讣告,十分悲痛,也为先生终于从沉疴中得到解脱而感到宽慰。未能到场与陈先生告别,在这里向先生鞠躬致意!
六十年代初我从陈先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因为是课代表的关系,与陈先生接触较多,在课内外得到他的许多训诲和指教,决定了我一生的学术方向。此后从通信中不断得到他的教诲和鼓励,使我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一直没有停止中古文学的研究。九十年代初陈先生要我回母校访学进修,写出自己的著作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先生的一片苦心和深情,学生终身不能忘记。如今先生离我们而去,说什么话他都听不到了,但先生将永远活在许许多多他的学生心里。
请师母和全家顺变节哀。
如果可能的话,请母系为陈先生出一本收录全部论著的文集,以为纪念,并嘉惠士林。
原61级学生
顾农
上
2000年11月26日
于扬州
|
|
北京大学中文系:
十一月廿七日惊悉陈贻焮教授病逝,无任震悼悲痛。陈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之前,我们来不及唁电、送花圈以略表哀悼之情,殊为遗憾之至。贻焮教授是祖譔多年的好友、在庆的恩师。对于他的道德文章,我们深表敬佩。贻焮教授在古典文学研究上颇多硕果,尤其在唐代文学研究上贡献尤巨,是颇负盛誉的著名学者与良师。他的化鹤而去,是古典文学研究的一大损失,我们也失去了一位受人崇敬的好友与恩师。为此,我们深表哀痛。请代向贻焮先生的夫人转达我们的哀悼与慰问之情。
厦门大学中文系
周祖譔
吴在庆
二零零零年十一月廿八日
|
|
庆粤女士:
惊悉贻焮先生逝世,不胜悲悼。
陈先生在培养中青年学者与唐诗研究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其成就为海内外学者所共仰,其著作将长期为后学所珍视与研读,荣莫大焉!
务望节哀。
顺颂
冬祺
王运熙
杜立羊 敬启
2000年11月28日
|
|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贻焮教先生治丧办公室
并转陈先生亲属:
惊悉学界受人尊敬的老一辈专家、当代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青年学者深深钦慕的师长陈贻焮先生逝世,至为悲恸!陈先生数十年来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留下的一系列富有创见而扎实严谨的研究成果,不仅解了很多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重大问题,而且也将永远是提倡学术创新、弘扬优良学风的示范之作,他所培养的一代代的学人弘扬他的学术,提倡他的治学精神,已经在学术界、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先生的逝世,是我国学术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
我因外出,看到信已是二十五日(看邮戳,信到兰州是十一月二十三日八时),未能赶上送挽联,今写此信,以表示哀痛之情,并向陈先生家属转达慰问之意,陈先生虽然逝世,但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不朽的,他的风范永为学人钦仰。望亲人俱节哀。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逵夫
2000年11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