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与文学的自信
郝雨
|
世纪更迭之际,人们都在关注着文学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中的前途与命运。二十世纪末文学的日渐式微,引起了许许多多文学爱好者和文化工作者的担忧。
文学精品和文学大师的出现到底依靠什么?文学走出现时代的低谷到底依靠什么?纵观文学史,真正的文学精品和艺术经典,一定是一个历史阶段人类最高创造能力的体现和表征。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曾指出,“哲学终结”的观念是创造力缺乏的表现。这一重要观点,对于文学前景的判定来说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对文学发展失去信心或者抱听之任之甚至任其消亡的态度,从根本上说也是创造力不足的表现。如果说哲学的创造是创造概念,而文学的创造则是创造艺术、创造形象,也同样能够创造思想。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和部分。充分鼓励、释放和发挥人的创造力,鼓励和张扬创造精神,是文学振兴的根本所在。
人的创造性包括个人的创造力和人类整体的创造力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创造力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和相辅相成的。首先是无数个人的创造力构成人类整体的创造力,而人类整体的创造力及其创造的成果,又不断养育着每个人的创造力;人类社会天才和大师的出现,总是要以过往时代人类的全部创造为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基础的。同时,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氛围,对于一个时代的大师的催生,也有着巨大的制约和影响。时代的最高创造归根结底是要个人的创造作为标志的,这就是大师创造的精品。而这些精品又无疑将进一步导引人类整体创造的进程。
当然,人的创造性也同样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而既然是两大类别,其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就总会出现某种不平衡状况;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阶段中,经常有可能在价值的天平上发生某种倾斜。人类精神总是要觉醒起来的。人类的精神创造也永远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火炬。正如李大钊当年所言:“由来新文明之诞生,必有新文艺为之先声……”所以,文学的创造又往往总是承担着整个精神文化创造的前驱的责任。
在我国,曾经很长时间被抑制和破坏了的物质生产体系由于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巨大的生命力。伴之而生的以休闲、消遣和享乐为主的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冲击和覆盖着市场,纯文学艺术的创造受到了遏制。社会接受力的萎缩自然也直接抑制了文学的创造力。而主观方面,也就是更根本的方面,由于物质文化的突然间的极度膨胀,精神文化创造的队伍很自然地产生了浮躁、惶惑、自信力丧失、不安于清贫等种种消极情绪,本来蕴藏于个体的文学的创造力因而受到阻遏。
文学真的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我以为,要能够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最要害的一点,还在于判断我们的创造力是否已经发挥到了顶点和终点。既然人类整体的创造力呈上升趋势,那么,精神文化的创造力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创造力就不会永远处于萎缩状态。暂时的与物质文化的不平衡终究会引起整个文化界的高度警惕和重视,而在一个文化平衡机制和调控能力都较强的社会和时代,精神文化的砝码一定会逐步加大。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整体氛围,文学的创造力也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我们没有失去自信力,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失去创造力。而文学上的创造力一旦勃发,其暂时的衰弱之气就会被一扫而光。
《人民日报》 (2000年10月07日第四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