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一种人学的解读
 

 

 

 

 

 

 

 

 

 

 
                    杨鸿江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已内化为一种人文品格,
深深地积淀在我们的精神血脉之中。无论对传统文化采取怎样的态度,
我们都不能否认,置身于现实中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它的影响。
问题在于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新文化的开创主体。这
就需要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儒家文化,寻取儒家文化与当代学
术之间的深层沟通,以发掘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内在价值,服务于新
文化的建设。王杰先生的新著《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中共中央党
校出版社2000年10月版)就是在这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

  从理论上讲,儒家人学思想有着历史和人文的丰富内涵,作者较
好地把握了儒家文化的深刻内容和人学的理论范式,从而为深入探讨
二者的关系奠定了前提基础。作者的目的是通过对早期儒家人学思想
的梳理,以证明早期的儒家人学思想是整个儒家文化发展之流的价值
核心,从而得出建构我国现时期人学思想的某些方法论启示。围绕这
一核心,作者把人学放在中国早期社会文化的背景下,指出不同历史
时期的不同思想流派,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人学进行
了全方位的探讨,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人”这一社会主体能够真正体
现其自身价值,能够真正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作为历史上影响
至深的思想流派,儒家文化在人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样作者把儒家文化定位在人学的视野之内,同时提出了早期的儒家
人学思想是整个儒家文化发展之流的价值核心这一观点,这就为我们
研究传统儒家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指出,几千年延绵不断的思想发展史是我们从事一切研究工
作的基础和出发点。以历史为线索,作者梳理了早期儒家人学思想,
指出中国早期的人学思想是从原始社会的宗教活动中发展演进而来的,
初民在“人”的观念中创造了“神鬼”,但却隐没了人们思想中的
“自我”;后来,周公所创设的“周礼”是孔子人学思想始终遵循的
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并为人本思想的出现带来了有利的契机。孔子
是儒家人学思想的开创者,形成了以“仁”、“礼”为核心内容的个
人修养体系和伦理性人学思想,孔子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人”,孔
门弟子沿两条线索发展了孔子的人学思想:以强调“内圣”为主的思
孟学派和强调以“外王”为主的荀况学派在战国诸侯纷争的恶劣环境
中应运而生。

  早期儒家的人学发展史是追问于理性和信仰、天道和人道之间的
历史,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着人的本身与发展。以此为基础,作者又
深入探讨了儒家人学思想的逻辑内涵及逻辑展开,认为《大学》、
《中庸》、《易传》这三部产生于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的儒家经典作
品从继承和发展孔、孟、荀人学思想的角度全面提炼和阐述了儒家人
学思想的内容,与《论语》、《孟子》、《荀子》等共同构筑起了中
国儒家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大学》以“三纲领”、
“八条目”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儒家的人学思想,为董仲舒提出
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中庸》以
“人道”为核心原则,以“诚”为人道之第一原则,对人学思想的宣
扬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易传》由“天道”引伸至人道,以“天道”
作为人道之本体,使人学思想更加系统化,更加具有形而上的含义,
为儒家人学思想提供了哲学本体论的依据,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儒
家人学思想自身的范围。

  虽然时过境迁,儒家文化已经成为过去,但儒家思想依然超越时
空,穿过厚厚的历史帷幕,给我们以历史的启迪和思考。《儒家文化
的人学视野》一书既是从人学角度对儒家文化的重新解读,也是从中
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角度对当代人学研究的历史俯瞰,相信它的出版,
会给当今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思想内容。

                       摘自《中华读书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