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与性别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石 旻
流淌在南京城中的秦淮河,见证了逝去的历史中时代的悲欢与人物的离合,大量文学作品中的记载,更给她增添了许多难以尽言的意韵。对于汇聚于秦淮河畔状元楼酒店之中参加明清文学与性别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中外学者而言,在会议的闲暇,走出会场,便可寻着江南贡院与媚香楼的旧址与店牌,信步于桨声灯影之中的秦淮河畔,切实感受到平时只能在书中体会的氛围。这是惬意而浪漫的事情,同时,实地的探访使得他们于书本之外,又多了一份感性的认知,于各自的研究也不无裨益。
由南京大学中文系暨南京大学明清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这次会议是5月1
6日开幕的,共有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美、加、韩、日等国家的六十多位学者出席并作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参加会议的学者中女性占了相当比例,这一方面是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女性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与这次会议的主题也有一定关系。虽然与一般所理解的女权主义或曰女性主义有很多不同之处,性别理论研究的重点还是在于女性,自然也就会吸引诸多女学者的注意。也因此,会议中有许多代表的报告是围绕女性创作与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这两个命题而作的。
不过性别理论毕竟不完全等同于女权主义,尤其是后者在发展过程中附加了过多的政治权力色彩,这对于男性学者而言,又是一种歧视。性别理论中所指的性别,乃是不同于生物性别(s
e x )的社会性别(g e n d e r),其根本是某种社会文化构成。在这种前提下,研究的范畴已不再局限于女性本身,而是扩展至与之相伴始终的男性角色。这一理论所带来的新视角,不仅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促成跨学科的研究,而且对于某一学科研究的纵深发展也具备积极意义。在这一点上,性别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也并不例外,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此,美国耶鲁大学的孙康宜在为大会所提交的综述中有专门阐述。她认为,在性别理论的透视下,可以发现许多传统学术视而不见的东西,传统的文学史也因此可以获得新的解释。
所以这一研究领域同样吸引了大量男性学者,而会议的论题也就由女性文学批评拓展至对社会性别意识、性爱观念等的探讨,对妇女缠足、守节等社会现象的分析,以及其它众多层面。从中可以看出多学科渗透、交叉研究的趋势,这其实也是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方向。为期四天的会议中,学者们的报告与讨论正可以反映出这些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的有关这一主题的国际会议。
在开幕式后的第一场报告中,南京大学的张宏生以清代后期重要的女诗人沈善宝为切入点,剖析了明清女诗人的文学活动。指出由于社会的变化,使得女性有可能通过诗文创作获得文名,实现对自我的肯定。但同时,时代的局限又注定她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这就形成了女性心理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才名焦虑"。与之相对的是男性文人的创作活动,对此,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康正果以著名的陈文述为个案进行了详细论述。他在报告中借"泛文"与"泛情"指称明清时期文人对词章的热衷以及由此引发的诗文中情感的泛滥,并以此为背景探讨了陈文述的诗文活动。台湾东海大学的钟慧玲也以陈文述为题撰写了论文,她的论述具体细致,勾勒出这位在袁枚以后大力扶持女性创作的作家的文学活动,涉及了陈文述的另一些方面,因而也引起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实际上男性对于女性创作的态度以及对于女性形象的表现,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这两点在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的报告中都有所阐发。她的报告可说是对《西青散记》的重读,这本书因为记述了一位才貌兼具的农村女词人贺双卿的事迹而在近来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重视,就在此次会议上也还有美国克拉克大学的罗溥洛以贺双卿为题进行了报告。不过与杜芳琴运用现代理论进行重读不同的是,罗溥洛的研究重点在于描绘出双卿的接受史,并将之视为十八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文化演变历程的折射。
不过由于贺双卿的真实性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她的研究可以说是介于女性创作分析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解读两可之间。相比较而言,杜丽娘、林黛玉等角色则基本是作者的创造了,学者们对她们的分析更多的是考察男性作者的创作心态以及性别意识。进一步推广开去,由单独的作者转向整个社会。在社会集体意识方面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有许多,使用的材料也更为广泛。从会议情况看来,学者们所运用的文献不拘于诗文小说戏曲等体裁,还涉及到情书、笑话书、子弟书等此前甚少有人关心的文体,并且在新资料的发掘整理方面也体现出了很大进展。
在扎实的文献资料支持下,对于社会、历史问题的探讨也成为会议的一个热点。南开大学的陶慕宁通过《影梅庵忆语》中所表现的冒襄与董白的因缘聚合,旁参众多文献记载,将晚明文人的婚姻性爱观念重新勾摹出来。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吴燕娜则在论文中以一本并不知名的晚清小说《醒世新编》为视点,分析了缠足这一现象与社会诸多层面的复杂关系,进而揭示出男女地位在当时发生的微妙变化。还有学者的报告涉及了男色、情爱、经济等问题,这些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学活动,但却与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日趋开阔的发展方向一致,也可以看出引入性别观念在这一点上取得的成功。
本次会议上还有几位韩国学者专门就朝鲜时期女性汉诗创作及当时小说里显现的女性面貌作了报告。这体现了整个汉文化圈内研究的相关性,增加了文学研究的可比性,并且有助于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的提出。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加强的必要。
四天的会议进行得非常紧凑,而且气氛极为热烈,这与主办者的精心安排有很大关系。因为参加会议的人数很多,所以会议分为甲乙两组同时进行,甲组基本上是小说、戏曲范围内的研究,而乙组重在诗文方面。分组保证了论题的相对集中。同时,一些论题相近的报告也被特意安排到同一场中进行,这更加可以展现出各人不同的研究特色,方便学者会里会外的交流。在每场讨论中有一位主持人,负责控制发言与讨论进程,并安排了两位讨论人,分别针对两位主讲人的报告发表意见。讨论人在会前都阅读过主讲人的论文,可说是有备而来,自然是评析精切,而其余学者的即兴发言也都很见学识,这使得会议一直处于激烈的讨论之中,各种观点、方法可以在此碰撞交流。而且学者们也不必囿于分组,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听取报告并参与讨论,而在会议间隙还留有茶点时间,这让全体代表都有面对面交谈的机会。这些安排方便了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研究者之间展开广泛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各自的学术发展,也增进了个人的友谊。
为这次会议,主办单位还特别邀请了江苏省昆剧院的著名演员,举办了一场昆剧欣赏晚会。会上共演出了《义侠记·游街》、《玉簪记·琴挑》、《西厢记·游殿》和《牡丹亭·游园惊梦》四出折子戏。表演十分精彩,而看到平时只能通过阅读加以欣赏的明代曲文此刻活生生地再现在舞台之上,这更令学者们感到兴奋,继而赞叹不已。昆腔雅韵让他们对于明清文学有了一份更真实的感受,在进行研究时也可以获得一些不同以往的认识。
主办者的种种安排保证了会议得以成功举行,对此众多代表在会议的闭幕式上都对南京大学提出了感谢。他们很高兴会议的召开使得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就明清文学与性别这一议题进行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交流,并相信这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就会议报告所体现出的学术水平,大多数学者也表示肯定,认为可以代表这一方面研究目前的状况。
闭幕式上还有外国学者幽默地表示主办者规定用中文发言令他们深感"折磨",不过对这种要求却都表示支持,认为在中国举行的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国际会议要求使用中文,这可以让学者们相互更好的交流,对于外国学者本身也是很好的锻炼。
在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里,会议拉下了帷幕。1993年,耶鲁大学召开了一次中国妇女文学会议,促进了美国汉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本次会议的成就,正如许多学者在闭幕式上所说,可以与耶鲁大学那次开创风气的努力相媲美,必将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上开启一个新的层面。它的意义在以后几年里,将越来越清楚地表现出来。
作者地址:南京市南京大学中文系(210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