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缦堂日记》 清·李慈铭 稿本 (1854—1888)

  李慈铭(1830—1894),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号蓴客,人称越缦先生。光绪六年(1881)进士,后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曾著有《越缦堂文集》、《湖塘林馆骈体文钞》、《白华绛跗阁诗集》等。

  李慈铭是清末名士,一生勤于治学,每日记事,从咸丰四年到光绪十四年,至去世时累积有七十馀册日记手稿,共包括《甲寅日记》、《越缦堂日记(乙集—壬集)》、《孟学斋日记》、《受礼庐日记》、《祥琴室日记》、《息荼庵日记》、《桃花圣解庵日记》、《荀学斋日记》、《苟学斋日记后集》九部分,。日记中记有大量的朝野见闻、人物轶事、社会风貌等内容;又有大量的读书劄记,涉及经史子集各部;同时还有关於名物考证、书画鉴赏等内容,及著者自撰之诗词等作品,这都为后人研究清末社会、经史学术以及研究著者自身的创作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一直被世人所重视。

2.《翁同龢日记》 清·翁同龢 192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手稿本 (1858—1904)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状元,为同治、光绪两帝之师。历官刑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1898年6月15日被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被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1904年病卒。1909年诏复原官,后又追谥“文恭”。

  翁同龢是晚清政界颇有影响的人物,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维新时期都曾有重要活动。《翁同龢日记》从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到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记叙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活动,内容相当丰富,被誉为晚清四大日记之一,是研究近代史不可或缺的史料。

3.《翁文恭军机处日记》 清·翁同龢 1938年燕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手稿本 (1883.8.9—1884.4.6)

  翁同龢,简历已见前述。

  《军机处日记》的内容,主要是翁同龢在入值军机期间(光绪九年二月初一日——光绪十年三月十一日)每日经手所记的有关皇帝的旨意、朝廷官员的奏摺、以及军机大臣对奏摺的批文、翁同和本人对一些事件的看法等。涉及到国家内政外交诸多方面内容。该日记对於了解清光绪九、十年间(1883—1884)清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时局背景、政策以及研究这一时期翁同和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淞南随笔》 清·孙文川 稿本 (1863-1865)

  孙文川(1822—1882),字澄之,一字伯澄,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斋号为读雪斋、商壶馆,诸生,以熟悉洋务,保举至知府。有《读雪斋诗集》。

  《淞南随笔》为孙文川在同治二至四年寓居上海时所记的日记(同治二年八月二十日——同治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书中记载了作者的日常生活、读书交游,也保存了当时特定时期的历史史实和社会传闻。那时候,正值太平军和清军进行最后的较量,在上海、苏州一带展开殊死搏斗,战况惨烈;而上海也是各国侵略者的桥头堡,租界林立,主权问题、外交问题、通商问题层出不穷。作者以一个具有一定洋务知识的封建文人来审视、记录这一切,故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和史料价值。

5.《湘绮楼日记》 清·王闿运 192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1869—1916)

  王闿运(1832—1916),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湖南湘潭人。所居曰湘绮楼,自号湘绮老人。清咸丰举人。太平军起义时,曾入曾国藩幕僚。后讲学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所著除经子笺注外,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并编有《八代诗选》。门人辑其著作为《湘绮楼全书》。

  《湘绮楼日记》从同治八年到民国五年,时间跨度达四十馀年,但中间稍有缺失,如同治十三年,光绪十一、十二年、二十三年等,总字数达250馀万。王氏喜欢记录家常琐事,柴米油盐,无不毕载。其平生以权谋之术、帝王之学自称,对新朋旧友常常有所臧否品评,亦多记于日记之中。此书对研究近代历史、文化就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6.《出使英法俄国日记》 清·曾纪泽 清光绪十七年(1891)上海著易堂铅印本 (1878—1886)

  曾纪泽(1839—1890),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子,字劼刚,袭一等毅勇侯,官至户部右侍郎,谥惠敏。光绪年间出使英法俄诸国,与俄人力争,毁已立条约更立新议,索回伊犁及乌宗岛山、帖克斯川诸要隘,有功於朝,官至户部左侍郎,卒谥惠敏。曾纪泽通中西之学,有奏疏诗文若干传世,又有《佩文韵来古编》、《说文重文本部考》、《群经臆说》等。

  本书记录光绪四年元日到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为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的日记,兼及在国内时。日记中所记述内容以外交事务为主,与之有关的人物、事件、函电记载物详。出发前一段来往拜访人员频繁,登程後於路程里数分段记之精准,所见所闻颇多意趣。

7.《悚斋日记》 清·于荫霖 民国十二年(1924)北京刻本 (1878—1903)

  于荫霖(1838—1904),吉林榆树县黑林镇太平川屯人,字次棠,一字樾亭,号悚斋,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进士。选庶吉士,同治元年(1862)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八年(1882),授湖北荆宜施道。光绪十一年(1885),任广东按察使,次年任雲南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湖北巡抚,次年任河南巡抚,官至广西巡抚。后被罢官,退居南阳。光绪三十年(1904)病卒。

  于荫霖日记记录时间从光绪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到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初八,历经二十五年,内容广泛,日常生活、民生国计、风俗学术无所不包。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晚年的读书劄记和学术随笔,如《王密论》、《汉疏广宋张知白论》;二、日常来往信件;三、办差行旅所见所闻;四、与人公私往来所行所感等等。由於于荫霖功高位显、学问超然,“少登翰苑,晚绾疆符,易历中外四十馀年,政事文章赫然彪柄”,有着特殊的学术及政治地位,其所记所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上层知识份子及执政阶层的物质生活和意识形态,且身处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大变动的特殊的历史时期,亲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所以他的这本日记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

8.《许文肃公日记》 清·许景澄 清光绪间铅印本 (1881—1900)

  许景澄(1845—1900),浙江省嘉兴人,字竹筠,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六年(1880)开始外交生涯,曾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法、德、奥、荷等国公使。光绪十六年(1890)改任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许景澄曾写《外国师船表》,上疏清朝廷,建议加强海防。光绪十八年(1892),沙俄出兵侵占我国新疆帕米尔地区,他曾作为中方谈判代表,与俄方据理力争。任驻俄公使期间著有《帕米尔图说》、《西北边界地名考证》,为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了历史依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因反对围攻使馆排外而忤慈禧,被杀。后谥文肃公。著作有《许文肃公遗稿》等十二卷。

  此日记为许景澄姻亲盛沅编辑,日记按时间排序,共记许景澄最后二十年事(光绪七年——光绪二十六年),中间除光绪十年(1884)上半年未记和光绪二十五年(1899)欠缺外,其他年份记事均完整无缺。日记内容广杂,有读书心得、书信往来、会晤和拜见各方官员记录,更多的是出使各国行程和游历记录,包括途中及在各国的见闻和一些涉外活动。从日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外国的一些风土人情和当时人们对世界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日记中几处涉及经济财税的记事,於今日之研穷尤为有价值,是难得的清末经济史第一手资料。此日记虽长,但每件记事却较为简单,多为寥寥数字,只罗列活动行程,对於一些当时的重大事件和交涉过程的处理和结果,自己的感想等很少提及,这不能不算是一点遗憾。

9.《澄斋日记》 清·恽毓鼎 稿本 (1882—1917)

  恽毓鼎(1862—1917),字薇孙,一字澄斋,河北大兴人,祖籍江苏常州。光绪十五年进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提调,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侍读学士,国史馆总纂,宪政研究所总办等职,担任晚清宫廷史官达十九年之久。

  这部《恽毓鼎澄斋日记》,起于光绪八年,迄于民国六年,计120万字,是恽毓鼎几十年工作与生活的全面记录。由于工作的关系,恽毓鼎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慈禧、光绪及朝廷大臣的言行;出于职业习惯,他翔实地在日记中记录了所观察到的种种细节,为后人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恽毓鼎处于清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他在日记中还记录了自己对国势日衰、朝政腐败的忧虑和愤慨,也提出了不少救敝图强的见解和主张。日记所体现的晚清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恽毓鼎很有济世救民 的抱负,一度想到地方上施展才干,平时注意物色人才,乐于接待四方之士,日记中详细记 载所见之人的姓名、籍贯、特长等,是研究清末人物的一份宝贵资料。

10.《郑孝胥日记》 现代·郑孝胥 稿本 (1882—1938)

  郑孝胥(1860—1938),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福建省闽侯县旗人。他是清朝的改革派政治家,亦是伪满洲国建国的参与者之一,曾任伪满洲国总理。近代诗人,孝胥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八卷等。

  郑孝胥日记自光绪八年壬午二十三岁起,到民国二十七年戊寅七十九岁止,延续五十六年之久(光绪八年二月二十七日——民国二十七年二月十四日),仅小有缺佚,计二百十八万字,留下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等很多资料。郑孝胥是清末明初朝廷中一位重要人物,所记除了身边的琐碎小事,笔下不乏流露宫中秘闻、上层轶事及其所处年代的历史花絮。

11.《窳櫎日记钞》 三卷 清·周星诒撰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1884—1885,1898)

  周星诒(1833—1904),河南祥符人,居浙江山阴,字季贶,号巳翁,官福建建宁府知府,以事获谴革职,性嗜藏书,著有《窳诗质燕熹词》。

  日记分为卷上、卷中、卷下三部分。卷上题为《吴游日记》,始光绪十年(一八八四)闰五月朔,迄七月晦。记载了作者在甲申年间所经之事,包括读书写文、友朋往来、水陆游览等多种内容。卷中题为《客闽日劄》,起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十二月朔,止於次年(乙酉)七月三十日。卷下题为《橘船録》,首条为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二月二十四日阅读正月下旬及二月上旬《时务报》,末条为七月十三日上海自设立《农学报馆》,其主兴农学。这一卷全为作者被革职之后所记,虽然不全,但多有评论时事、考订书籍之语。亦间记世俗应酬、家庭琐事,编辑时删去了十分之四。卷下以后附有《窳劄记》,着重记载读书体会。

12.《廉让闲居日记》 清·范寿枬 清末稿本 (1884—1898)

  范寿枬(1825—?),事迹阙考,身份可疑。

  日记从光绪十年六月一日到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十九日,以条目形式简单记录作者的起居生活,以及与其儿子的通讯往来等,常常仅冠日期、未具内容。日记中每有“水涨*寸,高*尺*寸”的记载,记录湖北荆、樊一带的水文记录。

13.《张謇日记》 张謇 稿本 (1884—1926)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字季直,号啬庵,清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有感於清末国力的衰弱,主张“实业救国”,陆续创办多家工厂和企业,都是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对新中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此外,在文化教育事业上,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后又创建多所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立宪派、近代实业家,以及教育家。著有《张季子九录》、《啬翁自订年谱》等。

  张謇有记日记的习惯,生平共留有日记二十八册,自二十二岁开始,至去世时止,共跨越四十二年(光绪十年正月初一——民国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中间稍有间断。这部日记是研究张謇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重要史料。

14.《那桐日记》 清·那桐 稿本 (1890—1925)

  那桐(1856—1925),清末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琴轩。举人出身。在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先后充任户部、外务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重要职务,并兼任过京师步军统领和管理工巡局事务。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西逃,那桐充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勖、李鸿章与联军议和。《辛丑条约》签订后,被派为专使赴日本道歉。清帝退位后,迁居天津。

  那桐有鉴于其叔父“逐日书写笔记垂三十年不辍,身心功夫与年俱进,历历可考,且偶遇往事,随意披阅,如在目前”,因此于三十四岁时开始每日书写日记,前后达三十六年(光绪十六年元旦——民国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时间跨度大,系统完整(除缺光绪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宣统元年五月十三日的第20册外),历经甲午中日战争、戊戌政变、八国联军犯京、辛亥革命等重要的历史阶段,对于晚清及民国初年的政治、外交、军事,甚至官僚日常生活行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15.《贺葆真日记》 贺葆真撰 民国间抄本 (1890—1928)

  贺葆真(约1874—?),河北武强人,字性存。其父贺涛(1849—1912)师从桐城派吴汝纶,颇有文名,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并曾主讲信都书院。

  《贺葆真日记》,卷内又题为《收愚斋日记》。从十七岁到五十四岁,从清末持续到民国时期共三十多年时间(光绪十六年正月——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几乎涵括了著者的一生。在日记的前半部份,是贺氏青年时代,其内容主要是课学读书、家庭琐事等;后半部分,是贺氏中年时期,除日常生活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记录书籍版本、校勘等内容。日记中涉及到当时吴汝纶、傅增湘等诸多名流,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16.《伦敦与巴黎日记》 清·郭嵩焘 稿本 (1874—1877)

  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1853年随曾国藩组建“湘勇”。1856年任南书房行走,1863年署理广东巡抚,1875年初任福建按察使。1877年起,任清政府驻英法公使。1878年8月被清政府召回,从此闲居。1891年病逝。他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著有《养知书屋文集》、《使西纪程》等。

  1877年,郭嵩焘临危受命,出任首任驻英大使,在旅途中对所见所闻时时记录,编为《伦敦与巴黎日记》。在驻英期间,参观各地的工厂学校和政府机构,使他的观念产生根本变化,发出“西洋政教、制造,无不出于学”的惊呼。郭嵩焘还向清政府大力介绍外国先进的管理概念和政治措施,导致保守派人士的仇视。先是因《使西纪程》一书,被清廷申斥,书稿毁版。而后又遭到他的副手刘锡鸿的诬陷,于是郭嵩焘因病请辞,清政府同意辞职后派曾纪泽接任。在官场倾轧和污蔑中,结束了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的生涯。郭嵩焘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称赞西洋政教制度,对中国内政提出效仿的建议,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对于研究近代中国思想、政治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7.《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 清·薛福成 清光绪十七年(1891)无锡薛氏刻本 (1890—1891)

  薛福成(1838—1894),江苏无锡人,字叔耘,号庸庵。咸丰八年(1858)秀才。太平天国事起,弃试帖之学,倡导西学。同治四年(1865)以副贡入曾国藩幕。十一年(1872)入李鸿章幕。任浙江宁绍台道,湖南按察使。光绪十六年(1890)以三品京堂奉旨出使。光绪二十年(1894)与英人签署《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後世对此褒贬不一。

  此日记全面详记出使四国经过,排日纂事,详书所见所闻,於细节毫发不遗,历十四个月(光绪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光绪十七年二月三十日),述事之外,务恢新义,兼纲旧闻,西方经理,西学源流,军事方面,思想维新,均所记之列。薛以为“中国所以遣使之故,在默察西国之情势,亦期裨益中国之要务也。若未能开拓心胸综览全局,既乏审机观变之识,更蹈舍己芸人之讥,殊失出使本旨,是以此书於四国之外所闻关系中国之事必详记之,即所闻关系各国之事,亦详记之,以示使职”。日记中关於洋务的内容一一记载,关系时局的图书报刊内容也兼而记之。在《日记》中,薛将中西外交的国书颂辞,文告体制,照会书信,格式条款,中西文法,一一考究,记述下来,为後之来者参考。《日记》繁简得当,并不冗赘,路途则记阴晴,居住则舍此不记。统观此书,为十九世纪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代表著作。

18.《师伏堂日记》 清·皮锡瑞 稿本 (1892—1908)

  皮锡瑞(1850-1908),清末著名学者。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他景仰西汉伏胜之治《尚书》,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之“师伏先生”。光绪九年(1883)举人。皮氏博通群经,创通大义,今文经学,造诣尤深,讲经贯通汉宋,融会中西,结合时事,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维新运动兴起后,他目睹民族危机,积极支持维新变法,宣扬变法图强,曾任湖南南学会会长。著有《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经学历史》、《经学通论》等。

  皮锡瑞日记起自光绪十八年(1892)正月初一日,迄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初四日,中缺光绪三十年年四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七日部分。皮氏日记,就凡所闻见,一一备载,其中记其读书、撰述、交游之事尤为详细,对于研究晚清历史、其时知识分子的心态,探究皮氏之学术历程,皆弥足珍贵。

19.《佣庐日记语存》 八卷 袁金铠撰 民国三十年(1941)铅印本 (1892—1940)

  袁金铠(1870—1947),奉天辽阳人,字兆傭,号傭庐,曾为伪满尚书府大臣。光绪十八年(1892),袁金鎧二十三岁时偶见《敦复堂日箴》,便开始仿效,记录所遇事件与读书心得,坚持三十年从不间断。民国年间,袁氏复检自己所写日记,觉得其中多有可存之语,於是摘录其中内容,名为《傭庐日记语存》,结集出版,以示后人。

  《傭庐日记语存》共八卷(光绪十八年——民国二十九年九月),记录内容广泛,但以述说人生哲理、做人规范者为多。至於读书体会、为学心得更是《语存》的中心内容。书中保留了东北受到俄兵骚扰、全家避难以及伪满政权统治时期的片段情况,可供研究者参考。

20.《蟫香馆使黔日记》 清·严修 稿本 (1894—1898)

  严修(1860—1929),近代教育家、书法家。直录三河人,原籍浙江慈溪,字范孙,号梦扶,又号屏庐,清光绪九年(1883)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充贵州提学史、学部侍郎。督贵州学政时,倡导新学,以奏请开经济特科闻名於世。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满辞归,热心于乡里兴学。与张伯苓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等多种教育机构。民国后曾任袁世凯政府教育总长,参政院参政。

  《蟫香馆使黔日记》为严修任贵州学政时所记,从光绪二十年九月十六日由京起行始,至光绪二十四年辞职返回天津终,文词优美,琅琅上口,不仅记述了作者任贵州学政之各种活动,如考试、献岁、校射、谒庙等礼仪活动,而且记述了朝廷旨令、公文往来、阵亡将士名单,不但是研究严修生平事迹重要文献,亦为研究清末贵州历史之重要文献。

21.《寄斋日记》 清·常稷笙撰 清末稿本 (1898)

  常堉璋,字稷笙,号寄斋,清末民初直隶饶阳人,吴汝纶弟子。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会直隶省议员。与刘乃晟合编有《中国历史刻本》(北京华新书局1908年)。

  1898年年初,常堉璋以举人身份任教于正黄旗官学,後就读于保定莲池书院,七月份曾赴京参加会试。《寄斋日记》是常堉璋在光绪二十四年中随笔所记,主要集中二、三、闰三、五、七、十等六个月,共有110天。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其家境颇为富裕,且较为关心时事,经常阅读《国闻报》等报刊,购买大量西学书籍,持论公允,倾向变法。其中记载变法期间考试科举、创办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等情况较为详细。

22.《北游日记》 甘鹏雲撰 民国二十二年(1933)潜江甘氏崇雅堂刻本 (1898)

  甘鹏云(1862—1941),字翼父,号药樵、月樵、潜庐等,湖北潜江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此后废除科举,遂有“末科进士”之称。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回国后入度支部(财政部),旋以监理身份赴黑龙江吉林理事。民国成立后,历任吉林国税厅厅长、财政部佥事等职,为官廉洁清正。后对政局深感失望,遂辞官专事著述。有《国学笔谈》、《经学源流考》、《方志商》等,并编有《湖北文征》五百五十卷。

  此为清光绪二十四年甘鹏云上京赴试时的日记(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九——七月底),一路上谒师会友,校阅文章,对中西学说间有论证。在日记中,对清末的留学生派出,商业贸易,进出口货物交流,新式学堂的西方科技教育,朝廷新政实施,甲午战争得失,朝廷新军训练,边防海防要务等等,抒发己见,慷慨陈辞,足见甘氏乃清末新思潮浸入之际的思想活跃者。亦可见当时的民心思边,群趋变法。

23.《南旋日记》 甘鹏雲撰 民国二十二年(1933)潜江甘氏崇雅堂刻本 (1898)

  甘鹏云,简历已见前述。

  此书为著者至京城参加科考结束后,自京城返回湖北,故称《南旋日记》。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廷试后,甘氏被举荐应试经济特科,九月太后训政,诏停特科之试,作者於十六日出都南旋,至十一月返乡。其回乡路线,取道塘沽,从海路而转河道,途经烟台、胶州、上海、汉口、沙市、宜昌等地。日记中记载著者在各地逗留时所关注的事物,如在上海除会晤友人之外,还详细考察、参观上海的制造局、育婴堂、西人所设小学堂及藏书楼、博物苑;而著者行至宜昌时,则多叙其州县沿革、名胜古迹、碑刻铭文等,以补郡县志乘。甘鹏云是清末民初有名的方志学家,从其日记记载力求翔实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的学术主张。因此,此日记是研究其生平和思想的原始资料,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清末上海等地的以济发展情况。

24.《灾赈日记》 十五卷 清·邱柳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笔谏堂刻本 (1898—1899)

  邱柳堂,生卒年不详,河南人,自称“中州古桐邱柳堂”,号纯斋,曾任山东惠民县县令,颇有政声。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黄河洪水泛滥决堤,山东桑家渡等地受灾严重。邱柳堂当时正在任上,这段日记即是记录赈灾的起始与过程(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光绪二十五年正月十二日),其中记有著者到各地勘察受灾地段、安扶灾民的措施、政府派员赈灾事宜等,还有大量当地民众如何抢修河堤的记录。清朝“河患”严重,山东民众生活日益困窘,以至人心浮动,大批饥民参与大刀会、义和团等,奋而起义。这都能在日记中侧而反映出来。这部日记是著者亲身经历,是关於清末黄河决堤灾难的真实记载,为研究清朝山东河患史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5.《西行日记》 清·陈斐然 稿本 (1898—1899)

  陈斐然,生卒年不详,山西闻喜人,事迹阙考。

  清光绪二十四年,陈氏奉其父遗命,赴甘肃收其祖父之遗骸,遂西行数千里,往返百馀日(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十——光绪二十五年正月二十日),但因为战乱兵祸,且时间已久,终未寻得祖父之遗骨。沉痛之馀,在巴臧村创设义冢会,以奠扫祖父及同乡未归者。陈之足迹所至,土俗风景或托诸歌咏或笔之於书。所记皆为亲身见闻,对於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及清末回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6.《东徼纪行》 清·李树棠 清光绪间铅印本 (1898—1899)

  李树棠,生卒年不详,清代安徽合肥人,字少青。

  本书为光绪二十四年李树棠奉北洋大臣檄,赴黑龙江漠河考察边界事务时所记的日记,详细记录由天津出发经由奉天、吉林以达黑龙江之爱晖城,逗留三月(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光绪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办理公务后取道俄罗斯乘轮船,又乘火车,抵海参崴,再取水路经朝鲜日本至烟台,最后返津放入过程,旨在扩张利权、考求阨塞。清咸同以来俄国势力渐盛,侵越我边,甲午以后,攘我旅大,西伯利亚路权及通商,俄人占其先机,朔方之藩篱几於尽撤。清廷虽派员考查关河要塞,也是虚设。日记中惟风土民情的记载可为参考。中俄边界的考察也至为详明。

27.《景善日记》 清·景善撰 民国九年(1920)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 (1899—1900)

  景善(1823—1900),满洲正白旗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曾任内务府臣数年,官至礼部右侍郎。光绪二十年(1894)致仕居家。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被其长子恩澍推入井中而死。

  此日记记述庚子国变前后(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光绪二十六年年七月二十一日)景善自己所亲历亲闻的关於北京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清政府内部的纷争以及宫廷矛盾等方面的事件。本书首见於宣统二年(1910)出版的英人濮兰德(J·O·P·Bland)和白克浩司(E·T·Backhouse)合著的《慈禧外纪》(《China Under the Empress Dowager》)第十七章中,在其介绍中,称日记的原稿系八国联军进京後,白克浩司在景善家搜获,并於宣统二年(1910)八月存放於英国博物馆。民国十三年(1924),荷兰汉学家戴文达(J·J·L·Duyvendak)又将之重新译为中文,单行出版。此日记的出现,在当时国内外皆引起轰动,被认为是可信的资料。但亦有学者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可能是出於伪造,1983年第四期《近代史研究》刊登丁名楠《景善日记是白克浩司伪造的》一文,从史实大量错误、白克浩司的生平等处提出有力证据,证明此日记是伪书无疑。然而从保存资料的角度来看,《景善日记》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8.《鲁迅日记》 现代·鲁迅 手稿影印本 (1912—1936)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1898年更名为周树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鲁迅日记记录民国元年五月五日——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日,生前未曾发表,其中1922年部分因手稿失落付阙。内容为流水帐式,大致记出行、购物、会客等日常行事,仅有其纲,而目缺如,无注释不能得其详细,仅可作传记资料用。特别处为每年附书帐一篇,记书名、价格、购入时间。为研究鲁迅生平所必备资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