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肝镂肾】 同“雕肝琢肾”。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 “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雕风镂月】 刻意吟风弄月。
【雕章琢句】 见“雕章镂句”。
【雕章缛彩】 比喻文彩绚烂。
【雕章镂句】 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彫章镂句】 谓刻意雕琢词章。
【雕章绘句】 见“雕章镂句”。
【雕梁画栋】 雕花、彩绘的栋梁。亦借指有彩绘装饰的富丽堂皇的房屋。
【雕楹碧槛】 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
【雕盘绮食】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雕龙画凤】 刻绘龙凤;刻绘的龙凤。
【雕墙峻宇】 同“峻宇雕墙”。
【雕蟲小巧】 犹言雕虫小技。
【雕蟲小技】 比喻微末的技能。多指刻意雕琢词章的技能。
【彫蟲小技】 指刻意雕琢词章的微小技能。
【雕蟲小事】 犹言雕虫小技。
【雕蟲小艺】 犹言雕虫小技。
【雕蟲末伎】 见“雕蟲末技”。
【雕蟲末技】 亦作“雕蟲末伎”。犹言雕虫小技。
【雕蟲刻篆】 见“雕蟲篆刻”。
【雕蟲篆刻】 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 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按,“蟲”指虫书,“刻”指刻符,各为一种字体。后以“雕蟲篆刻”喻词章小技。南朝梁沈约《答陆厥问声韵书》:“是以子云譬之雕蟲篆刻,云壮夫不为。”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然而不肖者,苟能雕蟲篆刻之学,以此进至乎公卿。”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適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蟲篆刻之讥。”亦作“雕蟲刻篆”。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蟲刻篆,我这里侭清閒。”一说,“雕蟲”犹“蟲镂”(“彤镂”),“篆刻”犹“■刻”。参阅蒋礼鸿《义府续貂》。
【彫蟲篆刻】 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因以“彫 蟲篆刻”喻词章小技。
【雕蟲薄技】 犹言雕虫小技。
【雕镂藻绘】 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双柑斗酒】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 曰:‘往听鸝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后遂用为春日雅游的典故。
【双桂联芳】 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双宿双飞】 ①雌雄同宿并飞。②比喻男女起居相共,形影不离。
【双喜临门】 谓两年喜事一齐到来。
【双凫一雁】 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 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双管齐下】 两手各握一支毛笔,同时作画。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 语本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幹,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鸡犬不安】 见“鸡犬不宁”。
【鸡犬不留】 谓斩尽杀绝。
【鸡犬不宁】 语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譁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 焉。”
【鸡犬不闻】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鸡犬不惊】 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鸡犬升天】 比喻依附于有权势的家人、亲友而得势。语出汉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亦作“鸡犬昇天”、“鸡犬升天。”
【鸡犬昇天】 见“鸡犬升天”。
【鸡犬相闻】 谓人烟稠密。语出《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桑麻】 鸡鸣犬吠,桑茂麻盛。古代多用以形容农村生活安定。
【鸡犬无惊】 见“鸡犬不惊”。
【鸡毛蒜皮】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之物。
【鸡皮鹤发】 皮肤起皱,头发变白。形容衰老。
【鸡争鹅斗】 比喻争吵。
【鸡骨支床】 谓瘦骨嶙峋,衰弱之至。
【鸡飞狗叫】 犹言鸡飞狗走。
【鸡飞狗走】 鸡吓得飞起来,狗吓得逃跑。形容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鸡飞狗跳】 同“鸡飞狗走”。
【鸡飞蛋打】 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鸡豚之息】 比喻微小的收益。
【鸡零狗碎】 谓事物零零碎碎,不完整。
【鸡肠狗肚】 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鸡鸣犬吠】 见“鸡鸣狗吠”。
【鸡鸣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 “《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鸡鸣狗吠】 亦作“鸡鸣犬吠”。①形容百姓安居乐业。语出《孟子·公孙 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焦循正义:“此必时俗语。故《老子》亦云:‘乐其俗,安其居,邻里相望,鸡犬之声相闻。’”②形容战乱,变乱。
【鸡鸣狗盗】 见“鸡鸣狗盗”。
【鸡鸣狗盗】 亦作“鸡鸣狗盗”。①学雄鸡啼明,装狗进行偷窃。语本《史 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後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记·孟尝君列传》:“(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後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后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为低下卑劣。
【鸡鸣起舞】 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鸡鸣候旦】 见“鸡鸣戒旦”。
【鸡鸣馌耕】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 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鸡肤鹤发】 见“鸡皮鹤发”。
【鸡蟲得失】 唐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 中厌鸡食蟲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蟲鸡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蟲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后改变原意,以比喻无关紧要的细微得失。
【鸡蟲得丧】 同“鸡蟲得失”。
【杂乱无章】 混乱而无条理。语本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 杂而无章。”杂而无章。”
【离山调虎】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离心离德】 谓各有异心,行动不和谐一致。
【离世异俗】 超脱世俗。
【离世遁上】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离世绝俗】 犹言离世异俗。
【离本依末】 见“离本趣末”。
【离本趣末】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离本徼末】 犹言舍本逐末。
【离合悲欢】 指人生中分离、聚会、悲伤、欢乐等各种不同遭遇。
【离析分崩】 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
【离析涣奔】 同“离析分崩”。
【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离情别绪】 离别的情绪。
【离乡别土】 同“离乡背井”。
【离乡别井】 见“离乡背井”。
【离乡背土】 见“离乡别土”。
【离乡背井】 离开故乡,漂泊在外。
【离群索居】 离开同伴而孤独生活。
【离经叛道】 见“离经畔道”。
【离经畔道】 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 思想和行为规范。
【离蔬释屩】 见“离蔬释蹻”。
【离蔬释蹻】 离开蔬食,脱去木屐(一说为草鞋)。比喻脱离清苦生活, 入身仕官。
【离离矗矗】 浓密挺拔貌。
【离鸾别凤】 比喻分离的配偶。
【离鸾别鹄】 见“离鸾别凤”。
【离鸾别鹤】 见“离鸾别凤”。
【难分难舍】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分离。
【难分难解】 ①双方争执、斗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②两情密切,难以分 离。
【难以为情】 情面上过不去。
【难兄难弟】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 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②比喻两物并美,各有千秋。亦作“难弟难兄”。③用于讥讽两者同样低劣。
【难兄难弟】 彼此曾共患难或同处困境的人。
【难乎其难】 非常困难。
【难乎为情】 见“难以为情”。
【难乎为继】 不容易持续。
【难更仆数】 形容事物繁多,数不胜数。语本《礼记·儒行》:“遽数之不 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郑玄注:“仆,大仆也。君燕朝则正位掌摈相。更之者,为之将倦,使之相代。”
【难言之隐】 难于说出口的隐情。
【难弟难兄】 见“难兄难弟”。
【难能可贵】 不易做到的事居然做到,值得宝贵。语出宋苏轼《荀卿论》: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难舍难分】 见“难分难舍”。
【难进易退】 谓慎于进取,勇于退让。
【难解难分】 ①双方争执、斗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②两情密切,难以分离。
【难鸣孤掌】 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难兄难弟】 彼此曾共患难或同处困境的人。
【阮囊羞涩】 元阴时夫《韵府群玉·七阳》“一钱囊”:“(晋)阮孚持一 皁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钱看囊,空恐羞涩。’”后因以“阮囊羞涩”为手头拮据,身无钱财之典。
【阪上走丸】 在斜坡上滚泥丸。极言其轻而易举。
【防不胜防】 形容要防备的太多,以致防备不过来。
【防心摄行】 谓防止杂念和注意言行。
【防萌杜渐】 犹言防微杜渐。
【防患未萌】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
【防患未然】 见“防患於未然”。
【防患于未然】 见“防患於未然”。
【防患於未然】 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语本《易·既济》:“君子以 思患而豫防之。”
【防祸于未然】 见“防祸於未然”。
【防祸於未然】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防微杜渐】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防微杜釁】 犹言防微杜渐。
【防意如城】 谓遏止私欲,如守城防敌。
【阿世取容】 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阿世媚俗】 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
【阿时趋俗】 迎合世俗和时尚。
【阿意取容】 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阿谀取容】 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阿党比周】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阿权膴仕】 阿附权势,以求得高位厚禄。
【阿平绝倒】 据《晋书·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 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后因以“阿平绝倒”谓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阻山带河】 靠山环河。谓形势险要。
【附下罔上】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附上罔下】 谄附君上而欺压臣僚。
【附耳射声】 谓传闻异辞,捕风捉影。
【附炎趋热】 比喻趋附时贵权势。
【附庸风雅】 指某些人为装点门面,追随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方面的活 动(多含贬义)。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等,这里泛指文化。
【附势趋炎】 谓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附会穿凿】 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
【附凤攀龙】 同“攀龙附凤”。
【附肤落毛】 《太平御览》卷七四四引晋范亨《燕书》:“贾坚字世固,弯 弓三石馀。烈祖以坚善射,故亲试之。乃取一牛置百步上,召坚使射,曰:‘能中之乎?’坚曰:‘少壮之时,能令不中;今已年老,正可中之。’恪大笑。射发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皆附肤落毛,上下如一。恪曰:‘复能中乎?’坚曰:‘所贵者以不中为奇,中之何难?’一发中之。坚时年六十馀,观者咸服其妙。”后以“附肤落毛”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附影附声】 盲目附和。
【附赘县疣】 附生在皮肤上的小瘤。比喻多馀无用之物。
【附赘悬肬】 见“附赘县疣”。
【附声吠影】 比喻盲目附和。
【附翼攀鳞】 同“攀龙附凤”。
【附骥攀鳞】 比喻追随于有名望地位的人左右,以使自己成名。
【陂湖禀量】 语出《後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 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后因以“陂湖禀量”比喻度量宽广恢弘。
【陋巷箪瓢】 语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后因以“陋巷箪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降心下气】 虚心下气。
【降心相从】 屈己从人。
【降心俯首】 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降心顺俗】 降低心志,随顺流俗。
【降本流末】 犹言舍本逐末。
【降志辱身】 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份。
【降贵纡尊】 放下高贵身份的架子。
【降尊纡贵】 见“降贵纡尊”。
【降尊临卑】 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语本《礼记· 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降颜屈体】 犹言卑躬屈膝。
【降龙伏虎】 使龙虎降服驯顺。佛教和道教中都有降龙伏虎的故事。《後汉 书·方术传下·徐登》“又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李贤注引《抱朴子》:“道士赵炳,以气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头闭目,便可执缚。”又引《异苑》:“赵侯以盆盛水,吹气作禁,鱼龙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能以祕呪々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后常以“降龙伏虎”比喻战胜重大困难。
【陟罚臧否】 赏罚褒贬。
【升堂入室】 《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硃熹集注: “言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奥耳。”后以“升堂入室”指人的学问造诣精深。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除恶务本】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除恶务尽】 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臣闻‘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 尽’。”后因以“除恶务尽”谓铲除恶势力必须彻底干净,不留后患。
【除残去秽】 扫除残馀,荡涤污秽。喻指彻底革新。
【除暴安良】 铲除强暴势力,安抚善良百姓。
【除旧布新】 革除旧的,建立新的。
【除秽布新】 犹言除旧布新。
【陆离光怪】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陆离斑驳】 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陆詟水栗】 谓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陵谷沧桑】 比喻世事巨变。
【陵劲淬砺】 强劲锋利。
【陵弱暴寡】 谓欺凌弱小者和少数。语出《庄子·盗跖》:“自是之後,以 强陵弱,以众暴寡。”
【陈力就列】 指在所任职位上能恪尽职守。
【陈古刺今】 借古讽今。
【陈言老套】 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陈言肤词】 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陈陈相因】 ①谓陈谷逐年增积。②比喻因袭陈旧,缺乏创新。
【陈词滥调】 亦作“陈辞滥调”。陈旧、空泛的言词。
【陈辞滥调】 见“陈词滥调”。
【阴差阳错】 见“阴错阳差”。
【阴阳怪气】 态度暧昧,说话神态诡谲。
【阴阳惨舒】 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指四时 的变化。语本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阴疑阳战】 《易·坤》:“阴疑於阳必战。”孔颖达疏:“阴盛为阳所疑, 阳乃发动欲除去此阴,阴既强盛,不肯退避,故必战也。”后遂以“阴疑阳战”比喻侵略者气焰嚣张,逼使被侵略者奋起自卫。
【阴错阳差】 古代历数术语。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 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之前三辰,值辛酉、壬戌、癸亥为阴错;己卯之前三辰,值丙子、丁丑、戊寅为阳差;甲午之前三辰,值辛卯、壬辰、癸巳为阴错;己酉之前三辰,值丙午、丁未、戊申为阳差。盖四段中,每段除十二辰,各馀三辰,三四亦得十二辰,是为阴错阳差也。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后用以比喻因各种偶然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阴谋诡计】 暗中干坏事的计谋,阴险狡诈的计策。
【阴凝冰坚】 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语本《易·坤》:“履 霜坚冰,阴始凝也。”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陶情適性】 怡悦情性。
【隋珠和玉】 即隋珠和璧。
【隋珠和璧】 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
【隋珠荆璧】 即隋珠和璧。
【隋珠弹雀】 比喻处事轻重失当。
【隄溃蚁孔】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蝼蚁之穴溃。”后因 以“隄溃蚁孔”比喻小处疏忽,会酿成大祸。
【阳奉阴违】 表面遵从,暗中违反。
【阳春白雪】 ①战国时楚国的高雅歌曲名。《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李周翰注:“《阳春》、《白雪》,高曲名也。”后因用以泛指高雅的曲子。②喻指高深典雅、不够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阳春有脚】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 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遂以“阳春有脚”称誉贤明的官员。
【阳解阴毒】 谓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阳关大道】 ①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语出唐王维《送刘司直赴 安西》诗:“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后泛指康庄大道。②比喻光明的道路。
【隔皮断货】 谓隔着封皮,判断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
【隔岸观火】 比喻置身事外,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隔屋■椽】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隔靴抓痒】 同“隔靴搔痒”。
【隔靴爬痒】 同“隔靴搔痒”。
【隔靴搔痒】 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害。亦比喻做事 不切实际,徒劳无功。
【隔墙有耳】 见“隔墙有耳”。
【隔壁■椽】 见“隔屋■椽”。
【隔壁听话】 见“隔壁听”。
【隔墙有耳】 语本《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 ’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后以“隔墙有耳”谓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隙穴之窥】 比喻执着地努力,最后达到目的。
【陨身糜骨】 犹言粉身碎骨。
【陨雹飞霜】 汉王充《论衡·感虚》:“邹衍无罪,见拘於燕,当夏五月, 仰天而叹,天为陨霜。”《太平御览》卷八七八引《晋书》:“武帝时五月雹,伤禾麦坏屋,时王濬有大功被陷,帝不断。”后以“陨雹飞霜”指遭受冤枉和诬陷。
【际地蟠天】 《庄子·刻意》:“上际於天,下蟠於地。”后因以“际地蟠 天”形容遍及天地间。
【际遇风云】 见“际会风云”。
【际会风云】 遭逢到好的际遇。
【随人作计】 谓顺应他人意旨行事。
【随人俯仰】 谓随波逐流,从俗浮沉。
【随方逐圆】 ①谓立身行事无定则。②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 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
【随方就圆】 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
【随心所欲】 谓任凭意愿行事。
【随世沈浮】 犹言随俗沉浮。
【随地随时】 见“随时随地”。
【随行逐队】 犹言跟着众人一道。
【随行就市】 谓按市场行情行事。
【随车甘雨】 见“随车致雨”。
【随车夏雨】 见“随车致雨”。
【随车致雨】 谓时雨跟着车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
【随近逐便】 就近,图方便。
【随物赋形】 谓针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
【随物应机】 顺应事物而机变。
【随波逐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 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后因以“随波逐流”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浮沉。
【随波逐浪】 ①随着波浪飘荡。②颠沛貌。③犹言随波逐流,随大流。④谓 同行同止。
【随波逐尘】 犹言随波逐流。
【随俗沈浮】 谓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随俗浮沈】 见“随俗沈浮”。
【随风逐浪】 ①奔波;颠沛。②犹言随大流。
【随风倒舵】 犹言看风使舵。
【随风转舵】 见“随风倒舵”。
【随珠和璧】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 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后以“随珠和璧”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
【随珠荆玉】 同“随珠和璧”。
【随珠弹雀】 《庄子·让王》:“今且有人於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 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后因以“随珠弹雀”比喻处理事情轻重失当,得不偿失。
【随时制宜】 按当时情势采取适宜措施。
|